项福库: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赢得长征胜利之五要素探析论文

项福库: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赢得长征胜利之五要素探析论文

[提 要]红军长征历时两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纵观红军长征转战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赢得长征胜利之要素有五:一是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牺牲奉献;二是坚守理想,不忘初心,矢志奋斗;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四是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合力攻坚;五是依靠群众,情系百姓,一心为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五要素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前期的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共有20.6万余人,”[1]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空前未有的长征。这四路红军途经十余省,“总行程六万五千余里(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2]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路程之遥、自然环境之险恶、敌我力量对比之悬殊和战斗之惨烈,都是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然而,中国共产党却能领导各路英勇的红军排除万难,赢得了这场史无前例的长征的胜利。纵观红军长征转战史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赢得长征胜利之要素有五: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需要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网络系统的需求对技术机型有效的应用与部署,对于从业人员除了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外仍然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能否将理论与技有效的融合,并有效地让学生接收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牺牲奉献

在步履维艰的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路红军与前来围追堵截的数倍、数十倍于己之强敌展开了殊死的作战。四路红军共与敌人发生大小战斗1500余次,其中重要战役战斗达600余次。红一方面军以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河、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最为惊心动魄;红二方面军以乌蒙山回旋战、“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最为著名;红四方面军以强渡嘉陵江、奇袭千佛山、攻打百丈关、“岷(县)、临(潭)、舟(曲)战役”最为激烈;红二十五军以鏖战独树镇、血战庾家河最为艰险。长征中,敢打硬仗、攻坚克难、勇于牺牲奉献是党和红军坚守崇高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每当最艰险、最危急关头,都是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不论是抢渡大渡河的勇士,还是飞夺泸定桥的英雄,都由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为夺取泸定桥,红军战士以每天急行军120公里的速度与敌人争分夺秒,溯大渡河而上,抢先到达泸定桥。由22名红军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对岸敌人机枪扫射,攀着铁索,边匍匐射击前进,边在铁索上铺门板,硬是把泸定桥从敌人炮火中夺下来。爬雪山过草地同样艰险无比,红军将士时刻面临着饥渴、寒冷、沼泽、中毒、陷入泥潭、疾病、死亡的威胁。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硬是发扬敢打硬仗、攻坚克难和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打败了凶残的追兵阻敌,征服了雪山草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然而,残酷的作战、险恶的环境,特别是党内教条主义、分裂主义的错误,使无数红军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四路红军“到达陕甘地区时,只剩下了5.7万余人”[3],有14.9万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在长征路上。可见,长征是党和红军勇于牺牲奉献的一次远征。长征胜利启示我们:“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4]没有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拖不垮、打不烂、敢打硬仗的钢铁般意志,没有攻坚克难的牺牲奉献精神,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

二、坚守理想,不忘初心,矢志奋斗

长征初期,因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军事指挥,曾使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湘江封锁线后,兵力损失大半,险些陷于全军覆没之境地。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会师后,又因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及其南下右倾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四方面军在川康边碰壁,损耗了一半兵力。那么,面对军事上的严重挫折、强敌的继续围追堵截、长征路上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以及党内教条主义、分裂主义的危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不灰心、不退缩,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一步步地完成了举世无双、震撼世界的万里长征的呢?这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就来自于他们对救国救民的理想,对共产主义的信念。1935年12月,从湘鄂川黔根据地突围长征的红二军团第5师师长、共产党员贺炳炎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右臂骨头被炸碎,在无麻药和止痛药情况下,被用伐木的锯子锯掉了右肢。军团长贺龙还特意把贺炳炎的两块骨头捡起来包在红绸布里,用来教育官兵。他说:“看看,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骨头!”[5]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战士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党岭山时,看到皑皑白雪中有一只紧握拳头的手伸出雪堆,掰开发现手中紧握的是1个党证和待交党费的1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6]长征路上,类似感人事迹不胜枚举。红军将士正是在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支撑下,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钢铁般意志的激励下,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长征胜利启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广大党员和红军将士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神圣使命感,没有他们崇高而坚如磐石的救国救民理想信念作支撑,要赢得万里长征的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党的坚强领导,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是赢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的胜利,是党和红军坚守理想、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胜利。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创新

红一方面军突围长征前,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使红军和各革命根据地损失了90%,国统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其错误的最大恶果,就是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7]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在同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我们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这些成果正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创新而取得的。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错误中学习和汲取教训。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挥下,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机动灵活地制定行军路线,相继创造出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军事斗争之奇迹,其中以“四渡赤水河”最为经典。四渡赤水之战,是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众多战役战斗中“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8],也是最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精彩战例。红一方面军通过“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取得遵义大捷,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跳出重围”[9],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略大转移中的主动权。长征胜利启示我们:“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10]没有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创新,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

CH-53K种马王是一种超大重型军用运输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近40吨,一次可携带2辆“悍马”车或一辆轻型装甲车。

四、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合力攻坚

长征中,各路红军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抵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的朱德同志顾全大局,旗帜鲜明地揭露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志在与张国焘斗争的关键时刻,响亮地喊出:“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从而稳定了部队情绪,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1936年6月,红二、红六军团与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才得知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阴谋。贺龙、任弼时坚定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反对分裂,最终促使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北上,为长征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长征中的各路红军虽都在独立转战,但都顾全大局,团结互助,战略上相互配合,合力抗敌。红一方面军长征至湘黔边时,红二、红六军团刚建立的湘鄂川黔根据地正遭遇敌重兵围剿,然而红二、红六军团顾全大局,主动吸引何键湘军以减轻敌人对红一方面军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为策应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北渡金沙江,红四方面军毅然放弃川陕苏区,于1935年春发起西渡嘉陵江战役,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的北上。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全军几天几夜没睡觉,为红二、红六军团每人赶制了一件毛衣或一双毛袜子。红四方面军的接济和支援,对红一、红二方面军走完之后的长征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长征中,红军官兵同甘苦、共患难。毛泽东同志虽患有足疾,却常把自己的担架让给伤病员;朱德同志多次把伤病员扶上自己的战马,自己徒步前行;右臂重伤截肢的师长贺炳炎不仅将军马让给伤病员,而且为其牵马引路。战士间团结友爱,生死相依。许多战士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威胁留给自己。过雪山时高寒缺氧,有的战士还要用担架抬伤病员,有的战士为背战友而自己倒下。过草地时,有的战士为搭救陷入泥沼的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长征胜利启示我们: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合力攻坚“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11]没有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的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合力攻坚,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

五、依靠群众,情系百姓,一心为民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12]长征期间,为了紧紧地依靠、团结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路红军走到哪里就把群众工作做到哪里。红军所到之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经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秋毫无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广交朋友。红一方面军路过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面对碧水青山歃血盟誓、结为兄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1934年11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湘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他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就是党和红军情系百姓、一心为民、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各路红军还发动沿途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和取消各种苛捐杂税,使群众真正认清红军是为自己谋利益的部队。”[13]在党和红军的感召下,各族群众踊跃参加红军。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突围长征前在湘鄂川黔根据地扩红近10000人,转战贵州期间又扩红5000余人。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长征至绵阳地区,“在3个月中,绵阳、江油、梓潼、平武、北川5县青壮年就有9996人参加红军。”[14]各族人民还从各方面大力支援红军。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至贵州桐梓后,当地各族群众昼夜为红军碾米20多万斤。桐梓、大方、毕节的群众为红军赶制军衣23000多套。红军所到之处,各族群众自愿为红军送军粮,安置伤病员,组成担架队、运输队,直至舍命为红军划船渡江渡河,配合红军作战。由于党和红军依靠群众、情系百姓,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15]没有党和红军依靠群众、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就不会有各族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就不会有长征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之中,已经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全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这是一场硬仗,是一场攻坚仗,绝不是轻轻松松、轻而易举就能打赢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打赢这场攻坚仗,就必须拿出当年红军长征的英雄气概,带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紧紧咬定精准脱贫的攻坚目标,苦干实干,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2][3][9]欧阳淞.永恒的生命之歌—关于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16,(10).

[4][7][10][11][12][15]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2016,(10).

[5]曲青山.伟大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共党史研究,2016,(10).

[6]陈鑫.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当代长征路[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1).

[8]欧阳淞.红军长征在贵州及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J].中共党史研究,2015,(1).

[13]编写组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14]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军事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项福库(1957—),男,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红军遗址资源开发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涪陵 4081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川滇黔民族地区红军长征遗址资源的调查、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17BMZ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红军遗址资源的调查、开发与利用研究”(16YJA710026)

[责任编辑:朱晨光]

标签:;  ;  ;  ;  ;  ;  ;  ;  ;  ;  ;  ;  ;  ;  

项福库: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赢得长征胜利之五要素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