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一、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20)在《氟啶虫胺腈对3种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及蜜蜂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蚜虫作为重要的世界性农业害虫,种类多,分布广,可危害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氟啶虫胺腈是一种全新的砜亚胺类化合物,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对氟啶虫胺腈防治山东黄瓜、西瓜、桃树、小麦4种作物上的瓜蚜、麦蚜和桃瘤蚜田间防治效果评价,为3种蚜虫的田间精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瓜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产生了一定的抗性,杀虫效果均低于70%。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呋虫胺对瓜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2、使用氟啶虫胺腈对小麦麦蚜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25%的吡蚜酮WP 750倍液对于麦蚜防治效果与50%氟啶虫胺腈WDG 5000倍液处理在前期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后期持效性相比较差。氟啶虫胺腈用于防治麦蚜不仅起效快,杀除效果强,而且持效期长。3、吡虫啉和吡蚜酮对于西瓜瓜蚜的防治效果较差,作用效果显着低于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则居于两者之间。氟啶虫胺腈对于西瓜瓜蚜作用效果显着优于其他供试药剂,建议在实践生产中推广使用。4、吡虫啉和吡蚜酮防治桃树桃瘤蚜效果较差,螺虫乙酯在用药后前期效果极差,但是在后期对于桃树桃瘤蚜的防治效果很好,而氟啶虫胺腈3000倍液各时期防效均在90%以上,对桃瘤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氟啶虫胺腈在防治蚜虫上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与当前主流药剂交替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在生产上建议使用50%氟啶虫胺腈WDG防治蚜虫,施药应掌握在蚜虫发生初期进行,根据蚜虫发生程度间隔10 d左右喷施1次,可根据蚜虫发生程度使用3000或5000倍液处理。本文也进行了氟啶虫胺腈与常见药剂之间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发现氟啶虫胺腈对于蜜蜂毒性低于噻虫嗪和吡虫啉,在生产上推广时有利于减少杀虫剂对于蜜蜂的影响。

李叶[2](2020)在《三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麦长管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是危害我国麦类作物的优势种之一。为明确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两种复配剂以及氟啶虫胺腈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应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亚致死浓度LC10、LC20、LC30对麦长管蚜F0代和F1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测定了其体内解毒酶CarE、GSTs、靶标酶AchE以及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为农业生产上合理控制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9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测定以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应用浸虫法测定了9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水平。结果显示,LC50由高到低排序为20%吡虫啉可溶液剂>20%噻虫胺悬浮剂>30%噻虫嗪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9%高氯氟·噻虫悬浮剂>3.2%阿维菌素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3%氯氟·吡虫啉悬浮剂>3.15%阿维·吡虫啉乳油。吡虫啉触杀毒性最弱,LC50高达22.3493 mg/L,复配剂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和单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触杀毒性最强,LC50均低于1 mg/L,并且氯氟·吡虫啉、阿维·吡虫啉两种复配制剂LC50均低于单剂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表明复配制剂的触杀毒性强于其组成单剂。根据毒力测定结果,选择了触杀毒性较强的复配剂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以及单剂氟啶虫胺腈进行亚致死效应研究。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对麦长管蚜的LC10分别为:0.0803、0.0988、1.2568 mg/L;LC20分别为:0.1380、0.2055、2.1772mg/L;LC30分别为:0.2039、0.3484、3.2355 mg/L。2.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3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麦长管蚜成蚜后,与对照相比,麦长管蚜F0代成蚜寿命和繁殖力显着下降(P<0.05),其中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成蚜寿命和繁殖力最低(5.32d,8.04头);LC10、LC20、LC30浓度的的复配剂阿维·吡虫啉处理后,F1代成蚜寿命分别缩短4.85d、7.76 d和8.47 d,繁殖力分别降低35.85%、45.56%和55.47%,若虫期分别延长0.43 d、0.61 d和0.69 d(P<0.05);LC10、LC20、LC30浓度的复配剂氯氟·吡虫啉处理后,F1代成蚜寿命分别缩短6.02 d、7.41 d、9.28 d,繁殖力分别降低40.04%、49.48%和59.52%(P<0.05)若虫期分别延长0.40 d、0.52 d和0.82 d;LC10、LC20、LC30浓度的单剂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1代成蚜寿命分别缩短6.49 d、7.54 d和10.40 d,繁殖力分别降低44.80%、52.89%、60.71%若虫分别延长0.72 d、0.98 d和1.27 d(P<0.05)。药剂浓度越大,成蚜寿命越短,繁殖力越低,且氟啶虫胺腈抑制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效果最明显。3种药剂各亚致死浓度处理使F1代发育历期、种群加倍时间(Dt)延长,内禀增长率(rm)、平均世代周期(T)、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总生殖率(GRR)均降低。表明3种药剂的亚致死浓度均能够显着抑制麦长管蚜种群增殖。3.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体内酶活性的影响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处理麦长管蚜后,各处理AchE活性均有所降低。复配剂阿维·吡虫啉和氯氟·吡虫啉各处理保护酶SOD、POD、CAT以及解毒酶CarE、GST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虫胺腈单剂处理麦长管蚜后,SOD在LC10和LC20处理条件下酶活显着升高,(P<0.05);CAT在LC20和LC30处理酶活性增强(P<0.05);POD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着上升(P<0.05);CarE活性增强;GSTs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着(P>0.05)。

原万玲[3](2020)在《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主要通过叶面喷雾的方法来防治蚜虫。通常情况下,小麦蚜虫可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进行为害,且蚜虫主要聚集在小麦叶片的背部或茎秆上吸食汁液。农药雾滴在喷雾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蒸发、飘移、弹跳等现象,难以沉积到作物的茎上或者叶片的背面。不仅导致农药的利用率低,而且容易对非靶标生物造成暴露风险。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但对农田鸟类的重大威胁和作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农药在喷雾和种子包衣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农药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本课题基于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在农作物上的为害特性制备一种新的农药剂型,以期高效科学地使用农药。本课题制备了2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分别进行了室内实验和大田实验,综合评价两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释放性能、在小麦蚜虫防治中剂量分布规律、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可食部位的最终残留量以及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缓释颗粒剂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且0.2%吡虫啉(药肥)缓释颗粒剂在水介质中的释放速率比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更快。0.2%吡虫啉(药肥)缓释颗粒剂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的化学肥料,化肥容易吸水溶胀,有利于缓释颗粒剂在释放介质中对外释放有效成分。因此,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释放性能优于吡虫啉(药肥)缓释颗粒剂。为了将根部施药与茎叶喷雾做对比,将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进行茎叶喷雾,得到吡虫啉在小麦叶片上的洗脱率。在施药后21d内,吡虫啉在小麦叶片上的洗脱率为50.8-71.3%,说明小麦叶片上大部分的农药都很容易被水冲刷掉。在施药21天后,以施药4小时后小麦植株上吡虫啉的浓度为有效沉积量,小麦植株中吡虫啉的浓度为0.18mg/kg,仅为有效沉积量的8%。因此,茎叶喷雾后,大部分吡虫啉不能被小麦叶片直接吸收,而是流失到环境中或被降解。在田间试验中,将两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与小麦种子同时播种到土壤中,在小麦的不同生长期期进行采样,测定土壤、小麦根部和植株中吡虫啉的浓度。小麦返青之后进行农田灌溉,土壤温度和湿度迅速升高,土壤中吡虫啉浓度也因此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吡虫啉的浓度逐渐降低。小麦根部吡虫啉的浓度在春季返青、起身期最高,并随着小麦生物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从返青期开始,小麦根系对药肥的吸收都迅速增加,因此在返青、起身期植株中吡虫啉含量较高。随着小麦生物量的增加和自身代谢作用增强,吡虫啉在小麦植株中的含量逐渐降低。从返青期开始,小麦根系对药肥的吸收都迅速增加,因此在返青、起身期植株中吡虫啉含量较高。冬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麦蚜一般在返青之后开始繁殖为害,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小麦植株中吡虫啉浓度较高,有利于小麦蚜虫的防治。随着小麦自身生物量的增加和代谢作用增强,吡虫啉在小麦植株中的含量逐渐降低。综上所述,2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能够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防治蚜虫、保证小麦产量和降低对可食部位的安全性。与茎叶喷雾相比,根部施药靶向性更强,降低蜜蜂和其他传粉者接触吡虫啉的风险,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用于冬小麦全生育期控制小麦蚜虫,是提高农药利用率、保证产量和降低环境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为农药剂型的优化和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昆[4](2020)在《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属半翅目蚜科,不但刺吸为害小麦叶片和穗部,还可分泌蜜露造成小麦煤污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是山东麦区麦蚜的优势种群。目前对麦长管蚜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普遍存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探索减药增效新途径,本研究通过药剂筛选、直接减药、混配减药为选择防治麦长管蚜药剂及用量提供参考;同时,对3种植保机械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对比,为植保机械的选择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菊酯类杀虫剂24 h毒力最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联苯菊酯LD50分别为0.000004 mg/L和0.000318 mg/L;吡虫啉和吡蚜酮24 h毒力较低,分别为32.941 mg/L和285.303 mg/L。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田间10%联苯菊酯EW、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在田间按2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速效性强,且持效性较好;50%吡蚜酮WG、1.8%阿维菌素SC、22%氟啶虫胺腈SC、22.4%螺虫乙酯SC分别按6 g/667m2、40 mL/667m2、10 mL/667m2、2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速效性一般,持效性强,防效高。0.3%苦参碱AS和0.5%藜芦碱AS分别按150 mL/667m2、100 mL/667m2防治麦蚜速效性较好,持效性差,可以用于应对作物即将收获前的害虫爆发。2、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50%吡蚜酮WG和22%氟啶虫胺腈SC分别按6g/667m2和1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即在田间标准浓度范围的最低浓度基础上直接减量33%,对防效无显着影响。22%氟啶虫胺腈SC与0.3%苦参碱AS、50%吡蚜酮WG、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按不同比例减量混配,均能在药后714 d保持良好的防效;22%氟啶虫胺腈SC 10 mL/667m2与0.3%苦参碱AS 75 mL/667m2混配使用,可以减少25%的化学成分用量,且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22%氟啶虫胺腈SC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按(10 mL+10 mL)/667m2或(5 mL+15 mL)/667m2混配使用,可以减少44.32%66.48%的有效成分用量,且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3、对3种植保机械喷雾性能评价:无人机雾滴粒径小但是密度过低,雾滴穿透性中等,均匀性好,机械稳定性差,雾滴漂移严重。喷杆喷雾机雾滴密度大,但雾滴粒径较大,雾滴穿透性强,但均匀性差,机械稳定性强,药液流失严重。电动喷雾器雾滴密度大且雾滴粒径较小,适合喷触杀性杀虫剂;雾滴穿透性差,均匀性介于其他两种机械,稳定性差;沉积率较高且用水量低于喷杆喷雾机,药液流失较严重,雾滴漂移少。

韩松,张扬,郭小奇,梁九进,刘爱芝[5](2018)在《小麦播量和吡虫啉用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结合不同地区小麦播量差异较大的生产实际,进行了小麦播量和不同用量吡虫啉拌种田间试验及室内农药残留测定,研究了其对麦蚜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拌种量的70%吡虫啉WS对麦蚜的防效为83. 10%~98. 58%,持效期长达整个小麦生长期;在麦蚜种群数量上升期,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随吡虫啉拌种量和小麦播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对小麦发芽和出苗均无影响。小麦千粒质量增加率为12. 32%~31. 06%,增产率为42. 57%~63. 77%,小麦千粒质量增加率随小麦播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增产率随吡虫啉拌量或者小麦播种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小麦子粒中农药残留量均低于国家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明确了小麦播量225 kg·hm-2和70%吡虫啉WS 420 g·hm-2用量对麦蚜防控作用和增产效果明显,可作为防治小麦全生长期蚜虫的经济安全有效用量。

韩松,全鑫,郭小奇,曹秀,梁九进,刘爱芝[6](2018)在《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采用拌种的方法对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其安全性和小麦千粒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药剂处理对蚜虫表现出非常好的防控效果和超长持效期,一次拌种均能较好地将小麦全生长季蚜虫种群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防治效果保持在93.18%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之久,且小麦千粒质量增加19.73%27.24%,籽粒中无农药残留或远低于国家标准。50%吡蚜酮WP 2.18.4 g/kg拌种对全生长季麦蚜的防治效果为54.14%99.79%,在相同剂量条件下持效期远低于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因此,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是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较优药剂处理。

陈立涛,高军,王永芳,董志平,马继芳,郝玉娟,郝延堂[7](2018)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种子处理对麦蚜的防控效果,20152017年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比较了药剂拌种与常规喷雾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百株虫量800头)时开始进行防治,此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仅为18.0头,防治效果为98.00%;喷雾防治14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82%,虽然显着低下常规喷雾处理,但也达到了较高水平。2017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为143.0头,防治效果为83.47%;喷雾防治20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20%,与常规喷雾处理差异不明显。拌种处理还可以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增加7.8%和19.1%。拌种处理的小麦净收益为16 675.2元/hm2,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提高了1 128.3和2 471.4元/hm2。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安全省工、持效期长,对麦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小麦全生育期蚜量均未达到防治指标,后期无需进行药剂喷雾防治,且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李亚萍[8](2018)在《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麦蚜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是新农药防治麦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明确了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Walker)]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和个体生命参数的影响,评价了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为应用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控麦蚜提供技术支持,为麦蚜综合防治及杀虫剂抗药性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吡虫啉种衣剂处理显着抑制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田间种群,但对麦无网长管蚜防控效果不佳。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影响了河北廊坊的田间麦蚜种群结构,使麦无网长管蚜成为优势种群。生物测定显示: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低,但4种麦蚜敏感性差异不大。室内模拟显示:虫啉种衣剂处理可显着减少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但对麦无网长管蚜基本无效。由此,提出害虫抗药性评价应结合室内和田间评价进行综合评估。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室内模拟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无网长管蚜的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显示:麦无网长管蚜(66%)能够完成整个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率变慢,平均寿命显着缩短,繁殖力显着下降,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显着降低,平均世代周期T显着延长。种群虫口数预测60 d后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小麦上的麦无网长管蚜虫口规模显着低于与对照,但仍达到约3万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三个吡虫啉亚致死浓度(LC15、LC24和LC35)处理麦无网长管蚜结果显示:F0代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下降,与处理浓度负相关,LC24和LC3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F1代种群发展被促进,表现为:F1代若虫期缩短,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平均寿命延长,LC1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繁殖力增加,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缩短,LC24和LC3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而生殖率R0增加,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60天种群发展预测三个处理的F1代虫口数分别为472万(LC15)、781万(LC24)和780万(LC35)头,是对照(247万头)的23倍。吡虫啉亚致死浓度抑制麦无网长管蚜当代的种群发展,但对子代种群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生物测定显示:8种供试农药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麦无网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和噻虫嗪敏感性较差。测试了我国北方麦区9个地理种群对吡虫啉敏感性发现: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均处于敏感阶段,总体差异不明显。

李亚萍,张云慧,朱勋,李祥瑞,程登发[9](2017)在《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小麦蚜虫是我国麦田的常发性害虫,从小麦苗期到乳熟期都可为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对小麦害虫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用于防治麦蚜的杀虫剂主要有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但是随着新农药品种的开发,一些新型药剂,选择性农药、生物农药也用于麦蚜防治。吡虫啉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对蚜虫的良好防效成为防治蚜虫的首选。近年来,随着吡虫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高选择压导致的抗性问题已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制对其抗性监测、治理及新农药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麦蚜、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状及抗性机制三方面,概述目前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苗昌见,彭立存,胡媛媛,黄松涛,肖凡生,郭线茹[10](2017)在《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吡虫啉种衣剂混配对小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噻虫胺和吡虫啉混配对防治麦蚜是否具有增效作用,研究了600g/L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及其一比一混配包衣处理小麦种子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噻虫胺和吡虫啉混配有效成分用量120g/100kg、240g/100kg和360g/100kg种子时,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百茎蚜量只有132.5213.5头,防效79.34%87.30%;在小麦灌浆期,百茎蚜量304.5612.0头,防效43.29%71.42%。相同处理剂量时(240g/100kg种子)混配的防效与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相当,但显着高于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混配的低剂量处理(120g/100kg种子)防效显着低于吡虫啉240g/100kg种子的防效,但高于噻虫胺240g/100kg种子的防效或与其防效相当。与对照药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20g/100kg种子处理相比,混配的防效与其相当。试验结果说明噻虫胺和吡虫啉混配防治小麦蚜虫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二、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氟啶虫胺腈对3种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及蜜蜂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蚜虫的综合防治
    1.2 山东黄瓜生产及瓜蚜防治现状
    1.3 山东小麦生产及麦蚜防治现状
    1.4 山东西瓜生产及瓜蚜防治现状
    1.5 山东桃生产及桃瘤蚜防治现状
    1.6 氟啶虫胺腈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现状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氟啶虫胺腈对黄瓜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2 氟啶虫胺腈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3 氟啶虫胺腈对西瓜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4 氟啶虫胺腈对桃树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5 氟啶虫胺腈对于蜜蜂的急性毒性试验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氟啶虫胺腈对黄瓜瓜蚜的防效表现
    3.2 氟啶虫胺腈对小麦麦长管蚜的防效表现
    3.3 氟啶虫胺腈对西瓜瓜蚜的防效表现
    3.4 氟啶虫胺腈对桃树桃瘤蚜的防效表现
    3.6 蚜虫防治用药对于蜜蜂的急性毒性试验
4 讨论
    4.1 氟啶虫胺腈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
    4.2 氟啶虫胺腈对于小麦麦长管蚜的防治效果
    4.3 氟啶虫胺腈对于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4.4 氟啶虫胺腈对于桃树桃瘤蚜的防治效果
    4.5 氟啶虫胺腈对于4种不同作物蚜虫的防效比较
    4.6 氟啶虫胺腈对于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2)三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麦蚜研究现状
        1.1 麦蚜的种类
        1.2 麦蚜的发生与为害
        1.3 麦蚜的防治
    2.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3.亚致死效应研究概述
        3.1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2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3.3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害虫抗药性产生的的影响
        3.4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4.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2 对天敌的影响
    4.本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9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与作物
        1.1.2 供试药剂
        1.1.3 供试器材
        1.2 试验方法
        1.3 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9 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2.2 3 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剂量确定
    3 讨论
第三章 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与作物
        1.1.2 供试药剂
        1.1.3 供试器材
        1.2 试验方法
        1.2.1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0代的影响
        1.2.2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1代的影响
        1.3 种群生命表构建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0代成蚜寿命与生殖力的影响
        2.2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发育历期的影响
        2.3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成蚜寿命和产蚜量的影响
        2.4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存活率的影响
        2.5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三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供试器材
        1.4 试虫处理
        1.5 酶液制备
        1.6 酶活力的测定
        1.7 数据统计办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酶活力的影响
        2.1.1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SOD的影响
        2.1.2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POD的影响
        2.1.3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T的影响
        2.1.4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rE的影响
        2.1.5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GSTs的影响
        2.1.6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AchE的影响
        2.2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酶活力的影响
        2.2.1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SOD的影响
        2.2.2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POD的影响
        2.2.3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T的影响
        2.2.4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rE的影响
        2.2.5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GSTs的影响
        2.2.6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AchE的影响
        2.3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酶活力的影响
        2.3.1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SOD的影响
        2.3.2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POD的影响
        2.3.3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T的影响
        2.3.4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rE的影响
        2.3.5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GSTs的影响
        2.3.6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AchE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等
导师简介

(3)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小麦蚜虫为害现状
    1.2 我国蚜虫防治现状
    1.3 吡虫啉的应用现状
        1.3.1 吡虫啉简介
        1.3.2 吡虫啉的杀虫机理
        1.3.3 吡虫啉的应用研究现状
    1.4 吡虫啉分析方法及在不同作物体内吸收传导分布规律研究
        1.4.1 吡虫啉在不同基质的残留分析方法
        1.4.2 吡虫啉在植株体内剂量传输与分布规律
    1.5 农药缓释剂型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制备与释放性能研究
    2.1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制备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2.1.3 单因素试验设计
        2.1.4 结果与分析
    2.2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2.1 吡虫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2.2 吡虫啉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2.3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载药量的测定
    2.3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配方释放性能研究
        2.3.1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释放性能研究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小麦种植体系中吡虫啉的HPLC-MS/MS分析方法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
    3.2 不同基质中吡虫啉的分析方法
        3.2.1 吡虫啉标准溶液的配制
        3.2.2 空白样品的预处理
        3.2.3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3.2.4 HPLC-MS/MS检测方法
    3.3 HPLC-MS/MS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3.3.1 吡虫啉分析方法
        3.3.2 吡虫啉在不同基质中的标准工作曲线
        3.3.3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3.3.4 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3.5 各样品的空白基质及添加吡虫啉后的色谱图
        3.3.6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及剂量分布规律
    4.1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后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及利用率研究
        4.1.1 供试药剂的制备
        4.1.2 供试植物的准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检测方法
        4.1.5 实验数据处理
        4.1.6 结果与分析
    4.2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2.1 田间试验设计
        4.2.2 蚜虫防效的调查方法
        4.2.3 产量调查方法
        4.2.4 实验数据处理
        4.2.5 结果与分析
    4.3 两种不同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处理后种植体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4.3.1 田间实验设计
        4.3.2 田间实验采样方法
        4.3.3 样品的预处理
        4.3.4 样品的前处理
        4.3.5 样品的检测
        4.3.6 结果与分析
    4.4 吡虫啉两种不同缓释颗粒剂处理后在可食部位的最终残留量
        4.4.1 田间实验设计
        4.4.2 小麦籽粒样品的采集
        4.4.3 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的检测方法
        4.4.4 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1.1.1 麦长管蚜危害
        1.1.2 麦长管蚜防治措施
    1.2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及防治现状
    1.3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
        1.3.1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现状
        1.3.2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途径
    1.4 农药混配增效
        1.4.1 内吸性农药与触杀性农药混配
        1.4.2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配
        1.4.3 不同作用机制农药混配
    1.5 植保机械在麦田防治中的应用
        1.5.1 植保机械与防效
        1.5.2 植保无人机
        1.5.3 担架式喷杆喷雾机
        1.5.4 电动喷雾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植保机械
    2.2 试验方法
        2.2.1 高效靶标药剂筛选
        2.2.2 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
        2.2.3 3种植保器械喷雾性能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效靶标药剂筛选
        3.1.1 室内毒力测定
        3.1.2 田间喷雾测定12 种农药对麦长管蚜防效
    3.2 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
        3.2.1 12种药剂田间减量效果评价
        3.2.2 氟啶虫胺腈与不同药剂混配后田间效果评价
    3.3 三种植保器械喷雾性能评价
        3.3.1 不同植保器械在小麦植株不同垂直高度上的分布
        3.3.2 不同植保机械的稳定性对比
        3.3.3 不同植保机械的雾滴均匀性
        3.3.4 不同植保机械的相对雾滴沉积率
4 讨论
    4.1 12种药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3 植物源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4 吡啶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5 抗生素类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6 砜亚胺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1.7 季酮酸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4.2 氟啶虫胺腈混配减量研究
    4.3 3种植保器械在麦田防治中叶面喷雾性能评价
5 结论
    5.1 12种药剂麦田减量高效用药研究
    5.2 麦田用药器械评价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5)小麦播量和吡虫啉用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时间及方法
        1.3.1 对小麦出苗影响调查
        1.3.2 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调查
        1.3.3 小麦千粒质量和产量测定
        1.3.4 农药残留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出苗率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麦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小麦子粒中农药残留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6)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1 药效调查
        1.3.2千粒质量测定
        1.3.3 农药残留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2.2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千粒质量的影响
    2.3 4种杀虫剂拌种处理的小麦籽粒农药残留
3 结论与讨论

(7)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调查项目与方法
        1.2.2. 1 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1.2.2. 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2.2. 3 经济效益。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2.2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3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8)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麦无网长管蚜
    1.2 吡虫啉
        1.2.1 吡虫啉简介
        1.2.2 吡虫啉种衣剂
    1.3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现状
        1.3.1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监测
        1.3.2 吡虫啉对麦蚜田间防效的评价
        1.3.3 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制
        1.3.3.1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
        1.3.3.2 解毒酶活性增强
        1.3.3.3 靶标敏感性下降
    1.4 吡虫啉亚致死效应研究
        1.4.1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生物学的效应
        1.4.2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酶的效应
        1.4.3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基因的效应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植物材料
        2.1.3 药剂准备
        2.1.3.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
        2.1.3.2 室内生物测定
        2.1.4 其他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2.2.2 室内生物测定
        2.2.2.1 活体小麦植株准备
        2.2.2.2 生物测定处理
        2.2.3 室内吡虫啉种衣剂处理
    2.3 数据处理
        2.3.1 室内和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2.3.2 室内生物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2.4.1.12015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2.4.1.22016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2.4.1.32017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2.4.2 4种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比较
        2.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4种麦蚜的影响
    2.5 结论与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植物材料
        3.1.3 药剂准备与处理
        3.1.4 其他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小麦植株准备
        3.2.2 生命表设计
    3.3 数据处理
        3.3.1 生命表分析
        3.3.2 虫口预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3.4.2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成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3.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的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3.4.4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3.4.5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苗上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动态的预测
    3.5 结论与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昆虫
        4.1.2 植物材料
        4.1.3 药剂准备与处理
        4.1.4 其他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小麦植株准备
        4.2.2 生命表设计
        4.2.2.1 对麦无网长管蚜F0代的亚致死影响
        4.2.2.2 对麦无网长管蚜F1代的亚致死影响
    4.3 数据处理
        4.3.1 生命表分析
        4.3.2 虫口预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对F0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寿命与繁殖力的亚致死影响
        4.4.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亚致死影响
        4.4.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生物学特征的亚致死影响
        4.4.4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存活和繁殖的亚致死影响
        4.4.5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亚致死影响
        4.4.6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
    4.5 结论与讨论
        4.5.1 对F0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
        4.5.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
        4.5.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
    5.1 实验材料
        5.1.1 麦无网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采集
        5.1.2 供试农药
        5.1.3 植物材料
        5.1.4 药剂准备
        5.1.5 其他
    5.2 试验方法
        5.2.1 室内生物测定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5.4.2 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
    5.5 结论与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
    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
    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氟啶虫胺腈对3种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及蜜蜂安全性评价[D]. 李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三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D]. 李叶.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3]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研究[D]. 原万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D]. 张昆.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5]小麦播量和吡虫啉用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J]. 韩松,张扬,郭小奇,梁九进,刘爱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6]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J]. 韩松,全鑫,郭小奇,曹秀,梁九进,刘爱芝.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5)
  • [7]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J]. 陈立涛,高军,王永芳,董志平,马继芳,郝玉娟,郝延堂. 河北农业科学, 2018(01)
  • [8]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李亚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A]. 李亚萍,张云慧,朱勋,李祥瑞,程登发.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10]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吡虫啉种衣剂混配对小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J]. 苗昌见,彭立存,胡媛媛,黄松涛,肖凡生,郭线茹. 华中昆虫研究, 2017(00)

标签:;  ;  ;  ;  ;  

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