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美思想基础论文_杨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格美思想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格,人格魅力,思想,教师,法律基础,人格权,马克思。

人格美思想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杨立新[1](2019)在《江平教授人格权立法思想的主旨及形成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民法典编纂应当将人格权在分则中独立成编,是江平教授一贯的人格权立法思想,是其民法立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立法思想来源于他私权神圣的民法观念,形成于他身历坎坷、人格尊严和人格权被侵害的实践体会过程中,初期表现在《民法通则》民事权利一章单独规定人格权,集中展现在2002年《民法(草案)》和本次编纂民法典的立法讨论中。这种人格权立法思想不拘泥于民法立法传统,敢于创新,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勇于独辟蹊径,开创了人格权立法的新体例,为我国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法律保障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孙瑞华[2](2018)在《用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不仅以他的科学理论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而且以他伟大的人格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把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光辉典范,强化"人格马克思"教育。立德树人,用马克思崇高的志向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勤奋的治学精神培育大学生不畏艰辛的优秀品格;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际观。如此,不仅有助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而且必将对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汝江[3](2017)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健全学生人格”思想与课程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中提出的“健全学生人格”指导思想,运用文献资料、实践调查、逻辑思辨等方法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1)当前学校体育存在指导思想认识不清,规制弱化及课程模式模糊等问题,学校体育思想存在“体质中心”或“技能中心”或“快乐中心”等多元化思想并存,且权威主体或权威政策治理不足,教师的教学思想也便混乱。同时,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模式认识模糊(81.3%),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运动技能教学”和“合作教学”等,主流性的体育课程模式还未形成。(2)“健全学生人格”是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一种历史达成,即使学校体育的本源诉求和立命之本,也是学校体育现代性危机治理的治本原则。单一的追寻学生体质或技能,并不能达到学生育化的目的,学生内在的动机难以达成,体育活动难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律行为。(3)健全学生人格可以说是从宏观的层面给出的指向或思路,还需要中观层面的课程模式,然而,我国中小学校还难以形成典型或有推广价值的课程模式,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多项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但缺乏具体的操作范本或范例。hellson的以“人格形成”为特点的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值得借鉴,且需根据我国学生特点建立学习行为和课堂记录方式。(4)为了能够保障我国学校体育健全学生人格思想和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在目标任务、竞赛手段、社会参与方面,形成叁位一体的合力,目标任务必须分步骤实施,竞赛手段是具体的逻辑主线,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和思想定位最终达成的关键一环,社会参与则为学校体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助力。(5)当然,“健全学生人格”的思想与课程模式的形成,还需要各部门的合力支持,如体育教师在职前的学习阶段就需要进行课程模式方面的实践和实验,否则,受惯性依赖的影响,教师的职后很难打破原有的行为方式。同时,教师的工作量和考评方式可能也需要做出对应的变革。同时,不断加强“健全学生人格”导向下的体育课程模式建设与验证应成为下一步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7-12-01)

朱雪梅[4](2014)在《教师人格魅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师人格魅力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关系出发,重点论述了教师人格魅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激励学生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郭世平,胡玮[5](2014)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知识魅力、语言魅力、教学魅力、情感魅力和形象魅力等构成要素。这些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大学生对"基础"课的认同感,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王换芳[6](201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作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曾长时间思考过以下问题: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自身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会有怎样的影响?自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结合自身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经验,从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出发,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的对策建议,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3年27期)

刘忠珍,罗朗奎,赵静[7](2012)在《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健康人格教育方法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健康的定义:健康除了躯体无疾病以外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后叁者实际上就是健康人格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我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的规范教育,忽视把相应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人格素质,成为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原因。高职生存在健康人格教育缺失的现象,认真探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2年32期)

侯丽娜[8](2012)在《人格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与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多种原因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但人格培育是其中我们忽略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文章通过对人格、健全人格的科学把握,提出了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与关键,从而对人格教育的具体落实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2年10期)

胡利敏[9](2012)在《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现代化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现代法治人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是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法治人格所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学生的主体人格观念;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性,通过自我教育进行法治人格的自我培养。(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2年26期)

方芳[10](2012)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及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根本因素。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积累、端正的道德品行和动人的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来源于《重庆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人格美思想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不仅以他的科学理论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而且以他伟大的人格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把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光辉典范,强化"人格马克思"教育。立德树人,用马克思崇高的志向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勤奋的治学精神培育大学生不畏艰辛的优秀品格;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际观。如此,不仅有助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而且必将对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格美思想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杨立新.江平教授人格权立法思想的主旨及形成基础[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

[2].孙瑞华.用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8

[3].王汝江.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健全学生人格”思想与课程模式探究[D].鲁东大学.2017

[4].朱雪梅.教师人格魅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5].郭世平,胡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人格魅力[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

[6].王换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作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J].学理论.2013

[7].刘忠珍,罗朗奎,赵静.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健康人格教育方法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2

[8].侯丽娜.人格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与关键[J].现代交际.2012

[9].胡利敏.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

[10].方芳.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及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作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

标签:;  ;  ;  ;  ;  ;  ;  

人格美思想基础论文_杨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