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属于缝纫机配件领域。包括针杆连杆和连接柱,针杆连杆的一端具有轴套,连接柱插设在轴套内,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件,轴向限位件连于连接柱,轴向限位件上具有与轴套一端接触的限位部,轴向限位件使连接柱轴向限位。本组件有利于增强连接柱运动稳定性,减少不稳定性因素对机构运动造成影响,提升挑线杆组件质量。
主设计要求
1.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杆和连接柱,所述针杆连杆的一端具有轴套,所述连接柱插设在所述轴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件,所述轴向限位件连于所述连接柱,所述轴向限位件上具有与所述轴套一端接触的限位部,所述轴向限位件使所述连接柱轴向限位。
设计方案
1.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杆和连接柱,所述针杆连杆的一端具有轴套,所述连接柱插设在所述轴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
轴向限位件,所述轴向限位件连于所述连接柱,所述轴向限位件上具有与所述轴套一端接触的限位部,所述轴向限位件使所述连接柱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穿出所述轴套且其中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针套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呈圆筒状且内壁具有螺纹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内壁螺接在连接端外壁上,所述限位筒的一端为接触端一,所述接触端一与轴套的一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呈圆盖状的限位盖,所述限位盖的开口端为接触端二,所述接触端二与轴套的一端接触,所述限位盖内具有呈圆柱状的螺柱,所述连接柱的连接端内孔开设有螺纹接孔,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的一端连于所述限位盖内底壁,所述螺柱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所述接触端一上一体成型的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一,所述凸点接触部一与所述轴套一端端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接触端二上一体成型的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一,所述凸点接触部一与所述轴套一端端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柱之间具有副减阻结构,所述副减阻结构能够减少所述连接柱和轴套之间的摩擦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减阻结构包括呈圆环状的轨道槽和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二,所述轨道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柱的针套端上,所述凸点接触部二位于所述轴套另一端端面上,所述凸点接触部二上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轨道槽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配件领域,涉及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挑线杆组件是缝纫机中重要组成部件,挑线杆组件的作用是线迹形成过程的每个工作周期内,控制挑线杆供应和回收适量的面线,使面线和底线形成的线迹收紧,并从线管上抽出一个线迹所需要的用线量。
在挑线杆组件中,针杆连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杆和连接柱,针杆连杆上有一端与曲柄转动连接,针杆连杆上有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柱,连接柱的作用是套设在针杆的外壁,然后旋转连接柱上的螺栓使连接柱和针杆锁紧,连接柱与针杆连杆之间能够发生转动。曲柄安装在凸轮盘上,凸轮盘旋转带动曲柄旋转,从而带动针杆连杆运动,最后连接柱带动针杆实现上下反复运动。目前连接柱和针杆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将连接柱直接插入针杆连杆的一端内实现,虽然针杆在运动过程中很少发生偏心,但由于连接柱的轴向还是处于一个可活动的状态,针杆发生移位偏心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如本公司在之前申报的一项专利中(申请号:2009201854761;申请日:2009.06.16;实用新型名称:挑线杆组件),记载了一种挑线杆组件,是在挑线杆的一端铰接有挑线曲轴,挑线曲轴的另一端与针杆连杆铰接,针杆连杆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置有轴套,挑线杆的的中部轴孔内铰接有连接角度调节连杆,连接角度调节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铰接轴,挑线杆的中部向外延设有L形杆,L形杆的外端部设置有过线孔。即连接柱插设在轴套内,此时连接柱轴向还是处于活动状态,连接柱存在发生轴向移动的可能,因此目前的相关结构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本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有利于增强连接柱运动稳定性,减少不稳定性因素对机构运动造成影响,提升挑线杆组件质量,解决了目前针杆连杆组件存在轴向稳定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杆和连接柱,所述针杆连杆的一端具有轴套,所述连接柱插设在所述轴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件,所述轴向限位件连于所述连接柱,所述轴向限位件上具有与所述轴套一端接触的限位部,所述轴向限位件使所述连接柱轴向限位。针杆连杆一般为锻造件,其一端一体成型有轴套,轴套呈圆筒状,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套圈,套圈转动连接于曲柄上,曲柄在凸轮盘上发生周向转动后,曲柄带动针杆连杆运动,连接柱插设在轴套内且连接柱能够发生周向转动,连接柱的轴向限位指的是在连接柱的轴线方向连接柱无法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在现有技术中,连接柱的构造决定了连接柱的轴向运动还保留一个自由方向,即脱离轴套的方向,而轴向限位件限制了这个自由方向的运动。通过轴向限位件的设计使连接柱的轴向运动被限制,从而增强了针杆运动的稳定性,针杆不会出现偏心运动,减少不稳定性因素对机构运动影响。当轴向限位件连接后,轴向限位件不会影响或几乎不影响连接柱的周向转动。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穿出所述轴套且其中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针套端。连接端用于与轴向限位件连接,针套端用于插设针杆,针套端为开口调节结构,当针杆插入针套端内后,利用针套端上的螺栓锁紧开口,从而对针杆锁紧。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呈圆筒状且内壁具有螺纹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内壁螺接在连接端外壁上,所述限位筒的一端为接触端一,所述接触端一与轴套的一端接触。在这个技术方案中,轴向限位件为呈圆筒状的限位筒,利用限位筒内螺纹和连接端的外螺纹实现限位筒和连接柱的螺纹连接,当接触端一与轴套接触时,连接柱的轴向运动被限制。在连接柱内孔都具有油线,油线是一根呈圆柱形的吸有润滑油的棉花,在连接柱的外壁上开设有贯穿的油孔,油线使润滑油能够缓慢的从油孔流出,从而对连接柱的运动提供润滑,本技术方案中的轴向限位件使油线加油方便。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呈圆盖状的限位盖,所述限位盖的开口端为接触端二,所述接触端二与轴套的一端接触,所述限位盖内具有呈圆柱状的螺柱,所述连接柱的连接端内孔开设有螺纹接孔,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接孔内。在这个技术方案中,轴向限位件为呈圆盖状的限位盖,限位盖利用内部的螺柱与连接柱上的螺纹接孔实现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过程中接触端二向轴套靠近,连接柱的连接端进入限位盖内,同理,当接触端二与轴套接触时,连接柱的轴向运动被限制。本技术方案中的轴向限位件对连接柱的内孔进行封堵,从而使油线内的油不会流出,因此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阻止了漏油情况的发生。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螺柱的一端连于所述限位盖内底壁,所述螺柱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螺柱与限位盖为一体结构,当接触端二与轴套接触时,O型密封圈接触连接柱上连接端端面并发生挤压,实现密封功能。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限位部为所述接触端一上一体成型的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一,所述凸点接触部一与所述轴套一端端面贴合。所述限位部为接触端二上一体成型的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一,所述凸点接触部一与所述轴套一端端面贴合。凸点接触部一的外壁为球面,与轴套一端接触时为点接触,在连接柱转动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摩擦力。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柱之间具有副减阻结构,所述副减阻结构能够减少所述连接柱和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副减阻力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连接柱转动时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副减阻结构包括呈圆环状的轨道槽和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二,所述轨道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柱的针套端上,所述凸点接触部二位于所述轴套另一端端面上,所述凸点接触部二上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轨道槽内。凸点接触部二和凸点接触部一分别分布在轴套的两端处,在针套端与轴套相对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轨道槽,轨道槽的轴向截面形状与凸点接触部二形状相同,凸点接触部二上部分区域位于轨道槽内,在连接柱转动过程中能够减少针套端的摩擦力。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凸点接触部一和凸点接触部二均为半球状。轴向限位件一般为冷镦件,凸点接触部一为一体成型,凸点接触部二一般为锻造成型。
上述的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中,所述凸点接触部一和凸点接触二经过抛光处理。抛光处理后的凸点接触部一和凸点接触二表面光滑度高。
现有技术相比,本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本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通过增设轴向限位件对连接柱轴向运动实现限制,增强连接柱运动稳定性,减少不稳定性因素对机构运动造成影响。
2、本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通过带有内封结构的轴向限位件设计,新增了能够防止油线漏油的功能,结构设计巧妙。
3、本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通过副减阻结构设计,实现轴套的双端减阻,即实现了连接柱的轴向定位,又与现有技术中连接柱轴向不限结构的转动摩擦力近乎持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轴向限位件为分离状态)。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轴向限位件为装配状态)。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轴向限位件为分离状态)。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轴向限位件为装配状态)。
图5是实施例二中轴向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连接柱和轴向限位件均为分离状态)。
图8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连接柱和轴向限位件均为装配状态)。
图9是图8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清单
图中,1、针杆连杆;
1a、轴套;
1a1、凸点接触部二;
1b、套圈;
2、连接柱;
2a、连接端;
2b、针套端;
2b1、轨道槽;
2c、螺纹接孔;
3、限位筒;
3a、接触端一;
3a4a、凸点接触部一;
4、限位盖;
4a、接触端二;
4b、螺柱;
5、O型密封圈。
6、油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轴限式针杆连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杆1和连接柱2,针杆连杆1的一端具有轴套1a,连接柱2插设在轴套1a内,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件,轴向限位件连于连接柱2,轴向限位件上具有与轴套1a一端接触的限位部,轴向限位件使连接柱2轴向限位。
具体来说,连接柱2的两端均穿出轴套1a且其中一端为连接端2a,另一端为针套端2b。连接端2a用于与轴向限位件连接,针套端2b用于插设针杆,针套端2b为开口调节结构,当针杆插入针套端2b内后,利用针套端2b上的螺栓锁紧开口,从而对针杆锁紧。轴向限位件包括呈圆筒状且内壁具有螺纹的限位筒3,限位筒3内壁螺接在连接端2a外壁上,限位筒3的一端为接触端一3a,接触端一3a与轴套1a的一端接触。限位部为接触端一3a上一体成型的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一3a4a,凸点接触部一3a4a与轴套1a一端端面贴合。凸点接触部一3a4a的外壁为球面,与轴套1a一端接触时为点接触,在连接柱2转动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摩擦力。轴向限位件为呈圆筒状的限位筒3,利用限位筒3内螺纹和连接端2a的外螺纹实现限位筒3和连接柱2的螺纹连接,当接触端一3a与轴套1a接触时,连接柱2的轴向运动被限制。在连接柱2内孔都具有油线6,油线6是一根呈圆柱形的吸有润滑油的棉花,在连接柱2的外壁上开设有贯穿的油孔,油线6使润滑油能够缓慢的从油孔流出,从而对连接柱2的运动提供润滑,本技术方案中的轴向限位件使油线6加油方便。
针杆连杆1一般为锻造件,其一端一体成型有轴套1a,轴套1a呈圆筒状,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套圈1b,套圈1b转动连接于曲柄上,曲柄在凸轮盘上发生周向转动后,曲柄带动针杆连杆1运动,连接柱2插设在轴套1a内且连接柱2能够发生周向转动,连接柱2的轴向限位指的是在连接柱2的轴线方向连接柱2无法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在现有技术中,连接柱2的构造决定了连接柱2的轴向运动还保留一个自由方向,即脱离轴套1a的方向,而轴向限位件限制了这个自由方向的运动。通过轴向限位件的设计使连接柱2的轴向运动被限制,从而增强了针杆运动的稳定性,针杆不会出现偏心运动,减少不稳定性因素对机构运动影响。当轴向限位件连接后,轴向限位件不会影响或几乎不影响连接柱2的周向转动。凸点接触部一3a4a为半球状且经过抛光处理。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轴向限位件包括呈圆盖状的限位盖4,限位盖4的开口端为接触端二4a,接触端二4a与轴套1a的一端接触,限位盖4内具有呈圆柱状的螺柱4b,连接柱2的连接端2a内孔开设有螺纹接孔2c,螺柱4b螺纹连接在螺纹接孔2c内。在这个技术方案中,轴向限位件为呈圆盖状的限位盖4,限位盖4利用内部的螺柱4b与连接柱2上的螺纹接孔2c实现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过程中接触端二4a向轴套1a靠近,连接柱2的连接端2a进入限位盖4内,同理,当接触端二4a与轴套1a接触时,连接柱2的轴向运动被限制。本技术方案中的轴向限位件对连接柱2的内孔进行封堵,从而使油线6内的油不会流出,因此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阻止了漏油情况的发生。螺柱4b的一端连于限位盖4内底壁,螺柱4b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5。螺柱4b与限位盖4为一体结构,当接触端二4a与轴套1a接触时,O型密封圈5接触连接柱2上连接端2a端面并发生挤压,实现密封功能。限位部为接触端二4a上一体成型的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一3a4a,凸点接触部一3a4a与轴套1a一端端面贴合。凸点接触部一3a4a的外壁为球面,与轴套1a一端接触时为点接触,在连接柱2转动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摩擦力。
实施例三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轴套1a与连接柱2之间具有副减阻结构,副减阻结构能够减少连接柱2和轴套1a之间的摩擦力。副减阻力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连接柱2转动时与轴套1a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来说,副减阻结构包括呈圆环状的轨道槽2b1和若干个呈球状的凸点接触部二1a1,轨道槽2b1开设在连接柱2的针套端2b上,凸点接触部二1a1位于轴套1a另一端端面上,凸点接触部二1a1上至少部分区域在轨道槽2b1内。凸点接触部二1a1和凸点接触部一3a4a分别分布在轴套1a的两端处,在针套端2b与轴套1a相对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轨道槽2b1,轨道槽2b1的轴向截面形状与凸点接触部二1a1形状相同,凸点接触部二1a1上部分区域位于轨道槽2b1内,在连接柱2转动过程中能够减少针套端2b的摩擦力。凸点接触部二1a1为半球状且经过抛光处理。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341.5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69475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D05B 49/00
专利分类号:D05B49/00
范畴分类:24E;
申请人:浙江恒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恒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7604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对台贸易加工区
发明人:李瑞顺
第一发明人:李瑞顺
当前权利人:浙江恒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