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

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

一、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齐奥奇[1](2021)在《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断替代人畜力量的繁重劳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技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玉米作为机械加工的三大粮食作物,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粮食作物。特别是机械化收获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这种影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全过程的发展。解决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问题,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机现代化水平。因此,玉米机械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从磐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玉米整体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模式和主要方法。以磐石市为例,探讨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玉米整体机械化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磐石市需要玉米整地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在整地,种植,植保,收割,干燥,秸秆整治等主要环节上实现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突破,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与农艺学,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人才素质,并促进磐石市农业机械发展的城市化快速发展。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郝燕[3](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认为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赵和楠[4](2018)在《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发展史,历次重大饥荒事件均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经济社会的严重衰退,其教训异常惨烈。也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保障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战略。就中国而言,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有限,资源“红线”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受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红灯”问题日益凸显,加之供给侧粮食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制约,粮食数量及质量安全中长期仍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决定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讲,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外部性属性及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基础性决定了政府对其扶持的必要性。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天然构成。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实践,既有政策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贸易和生产有扭曲作用的“黄箱”政策规模已临近WTO规定的8.5%的微量允许“黄线”。此外,伴随财政支粮资金规模的不断增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正逐渐放缓,2011—2016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25%持续降至4.8%,为近25年来的最低值。因此,面对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及财政支粮的实际困境,未来如何优化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最终保障国家粮食数量、质量安全,则成为本文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在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系统描述,进而回顾总结了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对现行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定性评价,随后采用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分析方法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典型财政政策效果予以检验。结合定性及定量研究结论,比较借鉴国外保障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最后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除导论所做各项研究准备外,全文基本内容如下:一、深入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文章介绍了粮食、粮食安全及其财政保障政策的概念与衡量,并界定了具体研究范畴,即“粮食”限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这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及中国新粮食安全观,“粮食安全”则主要涉及粮食生产环节的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基于生产环节源头性、基础性及关键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粮食产业的弱质性、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及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正外部性为财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应的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则通过各具体政策的特定传导路径作用于粮食安全。二、系统描述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且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就异常严峻。具体讲,在粮食数量安全方面,一是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表现在资源承载能力减弱、自然生态环境失衡、比较利益低等;二是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三是口粮需求、饲料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及种子用粮需求引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在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及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共同挑战中国粮食质量安全。三、回顾总结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定性评价现行财政保障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建国至今,中国财政支粮政策共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这与各时期城乡发展战略、财政体制等密切相关。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和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构成当前中国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框架,并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持续增长,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然而,经过多角度、多地域的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现行财政保障政策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机制,加深粮食结构性矛盾,加重财政负担;二是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表现在补贴目录缺乏绿色生产农用机具、部分机具难以适应地区粮食生产实际、补贴方案公布迟缓降低政策效应、“全价购补”增加购机主体支出压力等;三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设计仍以粮食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忽略了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而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则采取现金直补方式,易造成补贴资金“漏损”,不利于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四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五是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六是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缺位、粮食绿色补贴不足、粮食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滞后等问题;七是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补贴资金供给机制有待调整。四、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效果。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等研究方法对价格支持、挂钩直补及一般服务支持政策中的部分典型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政策实施区粮食市场价格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存在托市效应;二是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构成上看,农机购置补贴对机耕水平的影响大于机播水平,对机收水平则影响不显着;三是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粮食平均生产成本具有显着负向影响,验证了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四是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威胁指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即财政土地治理投入有助于改善粮食质量。五、比较借鉴美日印三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对美国、日本、印度财政支粮政策演进及现行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后得到如下启示:一是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二是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三是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四是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五是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六、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根据前文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结合国际有益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但长期应逐步推进其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同时,还需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二是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包括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以及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应加强财政对农业气象、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财政直接投资等形式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通过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多举措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并逐步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以释放财政保障政策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视角上,将粮食质量安全纳入研究范畴,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及财政保障政策全貌进行系统描述、评析,克服以往仅从粮食供求视角或单一财政支粮政策视角进行的局部化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二是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不同类型财政支粮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数量安全层面,实证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在质量安全层面,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的逆向衡量指标并对样本省份粮食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测算,继而实证检验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由此,以弥补既有成果中实证性成果相对不足的“短板”;三是在学科交叉上,文章实现农业基础学科、农业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学科交叉,尤其在粮食质量安全层面,以农业科学相关原理服务于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构建与财政保障政策效果的检验。本文的不足在于受数据可获性、新旧政策交替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章节仅选择三类财政保障政策中的四项具体政策进行代表性研究,且部分实证过程样本量略显偏少。未来将尝试采用问卷调研所得微观数据并结合新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本文未涉及的其他具体财政支粮政策效果展开深入研究。

马福明[5](2016)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机械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黑龙江垦区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在我国大农业生产实践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是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面旗帜,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引领者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黑龙江垦区在用机械化创造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特别对周边地区的农村农民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和先进装备的引进,还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指向性的参考和借鉴。论文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梳理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概括归纳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着重总结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经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挥着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作用。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并尝试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李永强[6](2014)在《黄河三角洲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 ——以无棣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增加、水资源供应紧张、引黄田间建设田间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采用地面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针对这一局面,加强田间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田间建设的综合灌溉效益。本文对影响田间建设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经济角度对田间建设运行中产生的各费用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田间建设的各部分组成,针对黄河下游引黄田间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影响田间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水利设施的配套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农作物种植结构、水源泥沙含量等。这些因素对田间建设的规模影响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田间建设综合效益的发挥。(2)分析了通过实施项目,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生产条件改善,农作物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产生的效益包括灌溉增产效益、沟渠蓄水效益和节能省工效益。(3)分析了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的管理水平,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促进项目区水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资源合理配制、增强区域抗旱、抗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工程的建设,水利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农田节水工程的建设,可节约水资源、有效的起到抗旱防涝、改善水环境的效果。同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生态条件。并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总之,项目实施后,水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区域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将趋于改善,农作物种植结构将更加合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土地、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将有大幅提高,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田间工程的建设十分必要。

王学娜[7](2013)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世界上仍有10亿多人存在缺粮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从建立小麦合理动态群体结构、促进小麦光合作用、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及优化促控管理技术等方面,研究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界条件的关系,并对小麦生产中的控制调节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指导小麦的高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全国小麦产量连年增加。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鲁西平原,是山东省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来,东昌府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03年至2011年东昌府区小麦生产连年增产,单产逐年提高。近几年东昌府区通过协调环境条件与小麦生长发育关系,不断改进小麦的栽培技术,小麦单产最高达到700公斤/亩以上,一般地块都在350-460多公斤/亩。东昌府区小麦虽然连年增产,但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小麦品种更换频率加快,农民播量与小麦栽培技术不配套,一些技术落实困难。二、以旋耕代替深耕,出现犁底层,影响小麦产量。三、复合化肥成为主流底肥,忽视养分含量和成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四是麦田除草化学化,麦地板结,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五是栽培管理简单化、粗放化,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六是农机手追求经济利益,机械作业不合格。本论文根据各位专家的建议,经过农民多年种植经验,结合东昌府区实际制定出东昌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程主要包括产量构成因素和群体指标、土壤及肥力基础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要求、备播技术、播种技术、冬前管理和春季及后期管理。小麦播种质量、春季管理好坏、小麦中后期管理措施都是对东昌府区小麦产量影响很大的关键环节,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东昌府区小麦持续高产策略主要有:加大行政推动的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小麦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小麦的资金扶持力度,高产策略的实现必将对东昌府区小麦产量的持续增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秦广臣[8](2013)在《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的粮库存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其中中央储备粮和国家临时储备粮占有90%以上的比例。针对这种情况,研究分析莫旗中央粮食储备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将为我国粮食储备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本文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历史背景出发,以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现状及对策为核心,借鉴国内外粮食储备的发展情况,阐述粮食储备的相关理论,明确粮食储备对内蒙古乃至中国的意义及影响。研究了国家储备制度的建立规范和发展,以及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责,论述了中央储备粮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为粮食生产服务,维护农民种粮利益;为粮食消费者服务,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对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莫旗粮食产量、粮库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和粮库人员培训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的现状,调查分析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建设的特点,找出目前制约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建设的因素如下:1市场的调控能力不强;2直属有效仓容严重不足;3储备品种不尽合理;4体制机制还需要完善。通过实证分析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的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针对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机遇,提出加强中央储备粮建设的思路和有效办法如下:1用足用好现有国家政策;2调整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3增加直属仓容规模;4扩大粮食购销经营;5适当延长产业链建设;6建立健全中央储备粮管理的体制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莫旗中央粮食储备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将为我国粮食储备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徐玮,刘鑫,侯敏杰[9](2011)在《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研讨会"于2011年10月30日在成都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翟琇副厅长出席了研讨会,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农机鉴定站及各盟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郭跃副局长主持,各盟市农机主管部门、自治区农机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李光明,王敏[10](2011)在《海拉尔垦区大灾之年夺丰收 粮油实现“七连增”》文中研究表明内涝低温、高温干旱、大风冰雹、全年无霜期不到100天,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稍有不慎,一年的辛苦劳作就会眼睁睁的被自然灾害夺走,这就是内蒙古海拉尔垦区最基本的自然条件。就是这个

二、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的现状
    2.1 磐石市的发展状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发展状况
        2.1.3 农业生产状况
    2.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2.2.1 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
        2.2.2 农机化作业机械化领域拓宽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
        2.2.4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需要不断增加
        2.2.5 农机化重点推广项目得到推广
    2.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3.1 农机化水平不高
        2.3.2 农机管理不到位
        2.3.3 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2.3.4 政府投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比较
    3.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
        3.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流程
        3.1.2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特点
        3.1.3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有关机具
        3.1.4 借鉴梨树保护性耕作模式
    3.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
        3.2.1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具体流程
        3.2.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优点
    3.3 玉米全程机械化与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
        3.3.1 各阶段农业机械的比较
        3.3.2 收获比较
        3.3.3 效益比较
    3.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广的效益分析
        3.4.1 社会效益
        3.4.2 生态效益
        3.4.3 经济效益
        3.4.4 增收节支效益分析
    3.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成果
    3.6 磐石市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和优势
    3.7 本章小结
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土壤条件
        4.1.2 玉米品种
        4.1.3 种植规模
    4.2 社会经济因素
        4.2.1 农机化政策
        4.2.2 资金投入
        4.2.3 农机文化
    4.3 装备技术因素
        4.3.1 土地经营体制
        4.3.2 机械设备基础
    4.4 本章小结
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5.1 增强科学主观能动性,改善不利自然因素
        5.1.1 科学管理,改良土壤条件
        5.1.2 精心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玉米种子换代增产
        5.1.3 多措并举,优化组合种植规模
    5.2 科学统筹,改善社会经济因素
        5.2.1 加强农机化扶持政策,推进玉米农机化模式
        5.2.2 减少政府资金负担,鼓励农民入社
        5.2.3 注重农机文化,培养农机人才
    5.3 规范土地经营,改善装备技术
        5.3.1 规范土地经营体制,促进生产要素配置
        5.3.2 加大政策扶持,改善机械设备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结
结论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思路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粮食的概念
        二、粮食安全的内涵及衡量
        三、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四、本文研究范畴界定
    第二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依据
        一、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
        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
        三、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
        四、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五、粮食安全的正外部性
    第三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
        一、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的传导机理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的影响机理
第二章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系统描述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
        二、粮食安全形势未来依就严峻
        三、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粮食数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
        二、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
        三、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第三节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日益严重
        二、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隐患凸显
        三、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不容忽视
第三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进及评价
    第一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
        一、财政支粮政策的负向保护阶段(1950-1977)
        二、财政支粮政策的调整过渡阶段(1978-1993)
        三、财政支粮政策的推进完善阶段(1994-2003)
        四、财政支粮政策的全面转型阶段(2004至今)
    第二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行政策
        一、价格支持政策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第三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整体成效
        一、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三、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增强
    第四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加重粮食结构性矛盾及财政负担
        二、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
        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政策效应弱化
        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
        五、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
        六、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
        七、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
第四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测算
        三、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检验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降本效应检验
    第四节 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粮食质量威胁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三、财政土地治理对粮食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一、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美国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三、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日本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一、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日本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三、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印度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一、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印度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三、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美、日、印财政支粮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一、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市场扭曲
        二、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
        三、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
        四、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
        五、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
第六章 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
        一、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二、长期逐步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
        三、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
    第二节 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一、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
        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鼓励“藏粮于地”和适度规模经营
        三、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减轻粮农风险性损失
        四、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整合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
    第三节 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一、加强对农业气象、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等的财政扶持
        二、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三、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四节 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
        一、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
        二、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保障政策运行规范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史文献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史文献
        (三)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发展文献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
    一、黑龙江垦区概况
        (一)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情况
        (二)黑龙江垦区的主要历史时期
    二、计划经济时代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起步发展阶段(1947-1965 年)
        (二)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7 年)
    三、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1 年)
        (二)飞跃发展阶段(1992 年至今)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由旱田装备向水田装备发展
        (二)由农业产中向产前产后发展
        (三)由地面作业向空中发展
        (四)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
        (五)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发展
        (六)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发展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因素
        (二)体制因素
        (三)政策因素
        (四)人才因素
        (五)文化因素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
        (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四)带动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
        (五)拉动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高端农机过度依赖进口
        (三)农机工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滞缓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启示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
        (一)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
        (四)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
        (五)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
        (六)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三)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农机技术
        (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经验
        (三)创新现代农机管理模式
        (四)农业机械化基础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黄河三角洲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 ——以无棣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Directory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项目概况
    2.1 基本概况
    2.2 项目区概况
    2.3 田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分析
    3.2 项目区水资源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
    3.3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评价
4. 项目总体设计
    4.1 建设范围和总体布局
    4.2 主要建设内容
        4.2.1 U型渠设计
        4.2.2 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
        4.2.3 渠道横断面设计
        4.2.4 渠道衬炮设计
        4.2.5 U型渠节水区统计表
        4.2.6 节水区田间土地平整
        4.2.7 渠道及排水沟设计
        4.2.9 沟渠断面设计
        4.2.10 排水沟横断面设计
        4.2.11 泵站设计
        4.2.12 机耕道路设计
        4.2.13 配套建筑物设计
5. 工程建设管理机制、运行管护机制和水价改革
    5.1 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5.2 工程运行管护机制
    5.3 田间工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
6. 施工组织设计
    6.1 施工条件及内容
    6.2 主体工程施工
    6.3 施工总体布置
    6.4 施工总进度
7. 效益分析
    7.1 经济效益分析
    7.2 社会效益
    7.3 生态效益
    7.4 生态环境评价与节能减排
8. 水土保持
    8.1 编制依据
    8.2 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8.3 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
        8.3.1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
        8.3.2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
        8.3.3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8.3.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8.4 水土保持监测
        8.4.1 监测任务
        8.4.2 监测内容
        8.4.3 监测方法
        8.4.4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措施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聊城市东昌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昌府区小麦生产现状
    2.1 东昌府区小麦生产情况
        2.1.1 小麦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
        2.1.2 东昌府区小麦生产的特点
        2.1.3 东昌府区确保小麦丰收的具体措施
    2.2 小麦栽培技术演变历程
        2.2.1 传统栽培技术提高阶段(1949~1957年)
        2.2.2 以深耕密植为中心的栽培技术阶段(1958~1968年)
        2.2.3 低产向中产转变阶段(1972~1980年)
        2.2.4 主攻7500kg/hm~2技术阶段(1982~1992年)
        2.2.5 公顷产量9000kg超高产栽培技术阶段(“九五”~“十五”)
        2.2.6 公顷产量9750~10500k超高产栽培技术阶段
第三章 东昌府区小麦栽培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东昌府区小麦栽培技术现状
        3.1.1 冬小麦播种前管理
        3.1.2 合理耕作和播种期管理
        3.1.3 冬小麦冬前管理
        3.1.4 返青至起身期管理
        3.1.5 拔节期管理
        3.1.6 小麦抽穗期管理
        3.1.7 扬花灌浆期管理
        3.1.8 适时收获
    3.2 东昌府区小麦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3.2.1 现在东昌府区小麦品种更换频率加快,农民播量与小麦栽培技术不配套,一些技术落实困难
        3.2.2 以旋耕代替深耕,出现梨底层,影响小麦产量
        3.2.3 复合化肥成为主流底肥,忽视养分含量和成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
        3.2.4 麦田除草化学化,麦地板结,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3.2.5 栽培管理简单化、粗放化,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3.2.6 农机手追求经济利益,机械作业不合格
第四章 东昌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4.1 产量构成因素和群体指标
    4.2 土壤及肥力基础条件
    4.3 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要求
    4.4 备播技术
        4.4.1 种子处理
        4.4.2 増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麟、钾、微肥比例和底肥、追肥比例
        4.4.3 提高玉米结轩还田的质量,精细整地,足墒播种
    4.5 播种技术
    4.6 冬前管理
    4.7 春季及后期管理
第五章 东昌府区小麦持续高产策略与展望
    5.1 实现小麦栽培技术标准化
    5.2 集约栽培、机械化管理
    5.3 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发展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中采取的关键技术与技术实施路线
        6.1.2 项目实施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内容框架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储备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国家储备制度的发展阶段
    2.2 中央储备粮的地位和作用
        2.2.1 职能定位
        2.2.2 企业使命
        2.2.3 组织构架
        2.2.4 社会作用
第三章 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的基本现状
    3.1 内蒙古莫旗粮食生产管理情况
        3.1.1 莫旗粮食产量
        3.1.2 技术投入情况
        3.1.3 粮库基础设施投入情况
        3.1.4 粮库人员培训情况
    3.2 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的基本现状
        3.2.1 储备粮储藏现状
        3.2.2 储粮技术投入情况
        3.2.3 人员素质情况
        3.2.4 经营管理情况
第四章 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市场的调控能力不强
    4.2 直属有效仓容严重不足
    4.3 储备品种配比不尽合理
    4.4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第五章 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的对策
    5.1 用足用好现有国家政策
    5.2 调整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
    5.3 增加直属仓容规模
    5.4 扩大粮食购销经营
        5.4.1 扩大数量
        5.4.2 增加品种
        5.4.3 扩大贸易
    5.5 适当延长产业链建设
    5.6 建立健全中央储备粮管理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保护性耕作技术:呼伦贝尔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一、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二、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一) 狠抓项目管理, 以项目促推广
        (二) 加强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建设
        (三) 农机农艺结合,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基本确立
        (四) 加大保护性耕作数据监测力度
    兴安盟在全区率先提出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二、水稻作业模式
    通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得到农民认可
    赤峰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及具体做法
        一、主要技术模式
        二、推广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1.总结经验、培树典型, 加强示范引导、宣传培训工作。
        2.整合资源, 促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推广。
        3.创新机制, 通过实践总结出“三位一体”推广模式。
    锡盟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模式
        一、主要技术模式
        二、应用效果及农民接受程度
    乌兰察布市保护性耕作成效显着
        一、节约成本
        二、抑制农田扬沙、扬尘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蓄水保墒
    呼和浩特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思路及创新点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思路及创新点
    包头市通过项目延伸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巴彦淖尔市多个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区实施情况
        一、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基本情况
        1.五原县项目区:
        2.磴口县项目区:
        3.乌拉特中旗项目区
        二、技术应用效果
    鄂尔多斯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经验
        一、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紧紧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
        二、目的性要突出明确
        三、要不断的创新技术模式和工艺路线
        四、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农机专业合作社:呼伦贝尔市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
    一、呼伦贝尔市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态势良好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采取的措施
    兴安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通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行机制
        一、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
        二、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效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彰显农机大作为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及服务方式
        1.运行机制
        2、服务方式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投资来源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促进了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了土地的标准化生产, 使农牧业经营体制得到了创新。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的职业农牧民。
    锡盟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办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二、农牧机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
        三、农牧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的成就
    乌兰察布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模式
    呼和浩特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包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巴彦淖尔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措施与成就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阿拉善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主要措施
    乌海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发展现状
        二、运行机制和模式
        三、主要扶持措施

四、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D]. 齐奥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D]. 赵和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马福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黄河三角洲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 ——以无棣县为例[D]. 李永强. 山东大学, 2014(04)
  • [7]聊城市东昌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D]. 王学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8]内蒙古莫旗中央储备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秦广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5)
  • [9]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J]. 徐玮,刘鑫,侯敏杰.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1(06)
  • [10]海拉尔垦区大灾之年夺丰收 粮油实现“七连增”[J]. 李光明,王敏. 中国农垦, 2011(12)

标签:;  ;  ;  ;  ;  

内蒙古“10万亩免耕播种技术”招标项目通过现场验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