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哲学史》课程是高校哲学一级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一直存在课程体系单一、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老化的问题。对《中国哲学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如下: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分别负责课程分段内容,将单人授课改为集体备课、集体讲授;在教学内容上以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演变为主线,统一教学过程;改革教材体系,在集合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编订《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教材,作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生课程教材以及本科生课程的辅助教材。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教学改革;课程整合;教材编订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哲学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自2007年以来,本课程由中国哲学专业导师承担教学任务,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擅长分别承担了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近现代哲学四个部分的教学,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科研心得,及时充实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出现的新文献和新观点,运用多种哲学史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关哲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各位教师还注意中外哲学的比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使哲学一级学科各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获得了对中国哲学发展史全貌的认识,学到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加深了对本专业的了解,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不小的帮助。
交通工程建设是我国的基础性建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保障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要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交通工程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保障我国交通工程交通施工的质量要求,促进我国交通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课程体系整合与课程内容的创新
(一)面对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整合
《中国哲学史》课程以中国哲学专业基础课程《先秦哲学专题》《两汉哲学》《隋唐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近现代哲学专题》以及《中国哲学原著选读》为主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多个教学单元,分别由研究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与研究近现代哲学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担任教学任务。考虑到本课程的教学面向整个哲学一级学科的研究生,还将《哲学概论》课程的部分内容与以上中国哲学专业主干课程加以整合,使该课程更接近一级学科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背景。
(二)以概念为逻辑线索的课程理念更新
本课程将中国哲学史分期断代与中国哲学范畴、中国哲学体系中各个哲学概念的发展结合起来,不完全以时代与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物为线索,重在厘清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与逻辑线索,从中国哲学发展史中提炼出中国哲学概念的沿革史,在诸子百家、儒释道各派思想中找到共同的话语,追根溯源,从概念源头上探讨其形成与演变的内在规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其本质特征。课程在概念、范畴上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线索,完整地展现了整个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全貌。同时,鉴于《中国哲学史》课程面向哲学一级学科所有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参考其他高校相近专业方向的教改经验[1],在教学中注意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西方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在思维方式、概念定义等方面作比较研究,在比较中揭示中外哲学的同异。《中国哲学史》课程改革增加了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古印度哲学的对比,中国本土佛教与印度原生佛教的对比,王阳明心学与基督教哲学的对比,以及近现代西学东渐对中国哲学的冲击与改造,这有利于加强中国哲学史知识内容的更新[2]。课程内容的改革不但有助于哲学一级学科研究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哲学的内容与中国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还提供了一个外在的、从中国哲学方向而来的“他者”视角,实现了中外哲学的对话,使得一级学科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伦理等哲学专业研究生能够分别基于各自专业背景理解中国哲学,同时启发其反观自身,加深对本专业相关学科特点的认识。
(三)教学风格的多样化
教学改革内容设计兼顾相关课程的特点、教师的研究特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等因素,是对中国哲学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由不同专业方向的各位教师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出发,共同备课、集体授课,使这一课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教学风格。同时,课程还吸收与结合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与《中国哲学原著》两门课的课程设计,为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习中国哲学史提供了史料学、训诂学、解释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开阔了学生的学术眼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创新。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其次,在哲学专业中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试点实践,对上一阶段的试点实践进行中期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试行新的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及时听取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应对;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检查学生对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原著以及建立兴趣小组,并在师生间、不同专业学生间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学术讨论。
各位主讲教师在哲学研究生课程《中国哲学史》的长期授课中,对本门课程的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现行《中国哲学史》各种教材的优缺点、适用性也逐渐形成了具体而清晰的认识。当今哲学专业研究生《中国哲学史》课程通行教材编写的共同特征是以时间线索为序,即将中国哲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作为课本章节的划分依据,如第一编先秦时期、第二编两汉时期、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等;在分章之下,再分别具体介绍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学派。这种体例的好处是历史逻辑清晰,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哲学思想所依托的社会背景,易于把握哲学思想的历史流变概貌。但以上编排方式也有不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过去的15年里,他成功地为许多非政府组织、公司、报纸和机构完成了摄影任务。他的照片曾经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际摄影展上展出。曾获得来自不同俱乐部、国家和国际摄影比赛的五十多个摄影奖项。
首先,在新的课程体系下,由课程改革负责人定下整个课程的主旨基调与编订原则,并作出书面要求,其后每个教学单元的任课教师先分别对原来在中国哲学专业二级学科下讲授的先秦、两汉、隋唐、宋明、近代哲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出大幅度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要求。各位教师将各自编写的教案汇编为完整的中国哲学史教案,编写出教学大纲,由课程改革负责人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案、讲义进行统筹,在得到各位教师的反馈意见并修改后,逐步贯彻到其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集体备课与集体教学研究。
最后,总结改革经验教训,撰写改革总结报告,完成改革实践。
其一,结构、内容过于雷同。各本教材都采用历史分期为主、人物介绍为辅的编排方式,而时代、社会背景方面的论述本来有其固有的稳定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偏于强调共性而非独特性,这就造成各教材在内容与结构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三、课程教材的创新:编写《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教材
其次,在整合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选定改革试点单元,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保证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召开集体备课会,选择适合的哲学史、史料学、原著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编写较详细的讲义或教学参考资料;通过实地调研,对国内部分高校中国哲学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调研,总结和借鉴其他高校在此领域内的改革和先进经验;召开教学研讨会,统一课程教学的主旨与基调,安排各位主讲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先对自己本专业教案进行修改,并在借鉴现有课程和教材优点的前提下编写总的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编写更详细的讲义和教学参考资料,确定教学改革内容的范围。
硬件设计主要针对系统设计中的定位系统及监测系统反馈记录元件而言,按照系统应用的需求,在整个系统的监控运行中,其对应的硬件设计中,借助PCL智能记录芯片,将整个系统运行中的监控信息进行监督反馈,通过PCL芯片的记录,能够将监控系统运行中的记录信息及时的反馈给地面监控中心,并且能够将对应的监控信息以数字化信号传输形式转换,借助信号转换中的芯片记录功能记录下对应的监控信息,保障在监控信息的监督管理中,能够为整体的系统监控功能优化提供保障,并且能够发挥出系统设计中的记录单元控制[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令世人振奋的经济奇迹。对此,中国企业家功不可没。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哲学和伦理,助推了当前的经济腾飞。儒商——这一雅致的称谓已被世人所广泛接受。
其三,这种编排方式突出了不同哲学思想体系的差别与对立,割裂了各家学派思想的内在联系,使哲学概念本身的形成与发展之间发生断层,未展示出其内在逻辑。如先秦时期介绍孔孟的仁学,然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仁学就仿佛销声匿迹,直到宋代又突然出现“论仁”的学说,这就使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显得非常突兀与偶然,“仁”这个概念本身的特质就不够清晰。诸如此类,使得课本中涉及的很多哲学概念没有了前后交代,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造成现行《中国哲学史》教材在“中国哲学史”中过于偏重“史”,即社会发展史、学派史与个人思想发展史,而忽视了“中国哲学”体系各个观念本身的深入阐发。鉴于此,冯达文先生曾提出,应当“从思维方式入手改革与重构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3]。
其二,该种编排方式不能将哲学概念范畴本身的产生与演变完整呈现出来,有支离破碎之感。如“天”这个概念,在儒家、道家、阴阳家各家学派中都为核心概念,但现行教材只分别讲述各家的“天”,而不能对“天”这个总体的概念范畴本身在起源与演变方面的特点作专门的研究,无法深入其内在本质。
其四,现行《中国哲学史》教材编排方式不能有效揭示哲学与文化的关系。如社会背景与哲学人物思想理论的介绍判为两截,二者各行其是,统一不起来;同时,教材过多地就理论阐述理论,最终形成封闭的循环,难以将哲学概念与文化有机地加以联系展示文化中活的哲学;同时,更与现实生活脱节,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博物馆文物说明式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易对中国哲学产生现实的亲近感。
针对现行《中国哲学史》教材与课程的缺点,编写《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教材,以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本身的发展为主线,重点阐述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演变,以修正现行《中国哲学史》教材的弊端。同时,也与其他教材搭配使用,交相参考,互通有无,以期学生能够对作为“史”的“中国哲学史”与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史”有一个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将社会史、学派史与概念范畴本身的发展史融合为一,加深学生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本义的理解。具体而言,《中国哲学史》课程改革教材总结出中国哲学的十二个核心概念范畴,分别为“天人”“道理”“气象”“仁义”“宗法”“性情”“有无”“名辨”“圆融”“生生”。“天人”指中国哲学的元思维、元结构;“道理”指对万物所以然的总体认识;“仁义”指儒家思想的本质内核;“性情”指实行仁义的人性论依据;“气象”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思维模式;“宗法”指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有无”指道家的本体论、修养论与治国术以及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名辨”指对名与实及其关系的认识;“圆融”指万物相处的方式与结果,在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中,尤指儒道释三教思想相融相即的特征;“生生”指万物的运行状态,也指中国哲学的道德境界,即人生的终极意义所在。围绕以上十个概念范畴编写教材《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分为十章,分别论述,建立教材的主要结构。
反之,将115 100≤ym≤131 050代入长度总变形公式(1),可以求得的值为:可以看出,在BOFFA矿区内,东西跨度为115 100~131 050 m,将测区抵偿高程面改到1 498 m,可以使测区范围内长度变形都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新的课程教材参考了中国哲学专业二级学科下各位教师分别采用的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各门课程的讲义,在使用过程中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吸收目前已有教材的优点,融会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对一级学科教学进行大幅调整、修改,分别编写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讲义。经过项目负责人对讲义教案的统筹、审定,听取各位教师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逐渐将教案讲义汇编、整理成册,统一主旨与基调,完成本课程专用教材的撰写。
综上,《中国哲学史》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旨在改变《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单一化模式,建立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擅长集体备课,分段授课,进行课程整合,以更好地引进中国哲学学科前沿研究内容,其最终成果为《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教材的编写与出版。这是首部以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范畴为主要线索编写的哲学史教材,突破了旧有相关教材编写方式的藩篱,将对补充完善现行《中国哲学史》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富春.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哲学动态,2003(5):4-7.
[2]邵显侠.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刍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3):67-69.
[3]冯达文.固且成智,更且成人——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95-9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5-0107-03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5.049
收稿日期:2019-05-04
作者简介:叶平(1972—),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责任编辑:张红雨)
标签:中国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史论文; 课程论文; 教材论文;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论文;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