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黄酮论文-张英,吴聪俊

生物黄酮论文-张英,吴聪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黄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黄酮,辐射防护剂,作用机制,功能食品

生物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张英,吴聪俊[1](2015)在《生物黄酮作为天然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天然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保护、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和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以及对DNA损伤的防护等作用有关。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辐射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天然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黄酮在抗辐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5年03期)

宋成英,黄俊懿,封加福,谈文毅[2](2013)在《对生物黄酮生物活性的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黄酮在人体内具有多重的生物活性:降低血糖、对心血管系统、抗肝脏毒、抗炎、抗哮喘、抗菌抗病毒、解痉、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雌性激素样作用。生物黄酮在疾病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3年04期)

李铭芳,席峰,李清龙,诸汉华[3](2009)在《红枣中生物黄酮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红枣中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红枣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红枣总黄酮提取的最优化条件:水浴温度为65℃,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 h,固液比为1∶30。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种红枣总黄酮的含量。研究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为红枣生物类黄酮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章宇[4](2008)在《生物黄酮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发现、分析检测、形成机理和抑制途径引起了世界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抑制途径,对于食品中丙烯酰胺危害的防护和食品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添加植物化学素的方法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探讨其对美拉德反应相关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生物黄酮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及其构效关系。论文首先建立了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通过对常规热加工食品、婴幼儿食品、复杂基质样品的检测,痕量分析以及食品化学分析测试水平计划(FAPAS)认证,对LC-MS/MS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以中式传统食品为对象,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后者作为本文用于丙烯酰胺检测的定量分析方法。其次,以富含生物黄酮的竹叶抗氧化物(AOB)和绿茶提取物(EGT)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0.1%和0.01%(w/w)的AOB浸渍处理,炸薯片和炸薯条的丙烯酰胺形成抑制率可达74.1%和76.1%;当AOB添加量为0.5%(w/w)时,炸鸡翅的丙烯酰胺形成抑制率可达59.0%;当AOB和EGT的添加量分别为0.1%和0.01%(w/w)时,油条的丙烯酰胺形成抑制率可达82.9%和72.5%。结合最大允许使用剂量和感官评定的结果最终选择了两者在上述食品中的最佳添加剂量水平。然后,在确认生物黄酮对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基础上,以响应面分析(RSM)和正交实验分析(OAM)为试验设计方法,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为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天冬酰胺-葡萄糖/果糖/蔗糖模式体系分别在低湿和微波加热条件下产生丙烯酰胺的规律。其中,天冬酰胺-葡萄糖模式体系产生丙烯酰胺的优化条件为:两种前体物质以等摩尔比例在180℃的低湿体系中加热15 min或在微波体系中加热5 min。选择天冬酰胺-葡萄糖模式体系,研究AOB和EGT对丙烯酰胺形成/消除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当两者在低湿和微波体系中的添加剂量水平分别为2×10-4 mg/g和10-6mg/mL时,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达到最大值。分别采用Logistic-指数动力学模型和形成/消除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低湿和微波体系中AOB和EGT对丙烯酰胺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OB和EGT对两种体系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动力学过程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消除动力学过程无显着影响。建立土豆微波模式体系,研究24种生物黄酮试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及其构效关系。量效关系研究表明,当生物黄酮的添加剂量水平为10-9mol/L时,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达到最大。DPPH.ABTS和FRAP抗氧化评价体系的测试结果表明,生物黄酮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与反应体系抗氧化性的变化值(△TEAC)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采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方法评价生物黄酮抑制丙烯酰胺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黄酮芳环羟基的数目和位置对其抑制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在芳环羟基数目相等的情况下,黄酮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明显优于异黄酮;对于具有相同苷元的黄酮糖苷而言,碳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优于氧苷;此外,生物黄酮的拓扑结构对其抑制丙烯酰胺的活性也有重要影响。最后,建立了同步检测天冬酰胺、葡萄糖、果糖和丙烯酰胺的同位素稀释UPLC-MS/MS检测方法。根据高抑制率和代表性原则,选取异荭草苷(AOB的特征性碳苷黄酮)、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T的特征性黄烷醇酯)、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和槲皮素为生物黄酮的典型试样,在其抑制丙烯酰胺的最适剂量水平(10-9 mol/L)上建立土豆微波模式体系的机理动力学模型,绘制天冬酰胺、葡萄糖、果糖、丙烯酰胺和类黑素的动力学曲线,计算相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其作用位点。结果表明,生物黄酮可显着地抑制天冬酰胺与果糖反应生成以Schiff碱为代表的中间产物的过程、葡萄糖通过异构化作用向果糖转化的过程以及中间产物向丙烯酰胺转化的过程,但无法抑制天冬酰胺与葡萄糖反应的过程和丙烯酰胺生成后的消除和转化过程。此外,生物黄酮对抑制美拉德反应终产物类黑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作用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杨兴海,孔劲松[5](2007)在《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及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近年来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二十余篇,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与综合。结果植物黄酮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其中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异常的抑制作用尤其明显,实用价值较高。结论黄酮化合物作为新药开发的资源值得重视。(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7年05期)

樊林花[6](2005)在《苦荞突变体生物黄酮与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60)Co-γ射线诱发的三个苦荞品种高黄酮突变体M_3代和M_4代的遗传变异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荞麦辐射诱变提高黄酮含量的遗传机制的探讨及其后代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对黄酮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荞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 (1) 对各突变体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株高、主茎分枝数、千粒重具有较高的遗传力h~2(%),分别为84.85、76.36、90.33;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主茎分枝数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0.13、16.06、19.33;单株粒重、主茎分枝数遗传进度最高。 (2) 对各突变体农艺性状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从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关系看,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呈较大的正相关,说明这些性状对于单株粒重的增加有较高的遗传进度,而且主茎分枝数和千粒重有较高的遗传力(分别为76.36%和90.33%),可以作为单株粒重的间接选择性状。 (3) 通过分析黄酮含量与各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和单株粒数与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尤其是株高与黄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品种的株高越高其黄酮含量也越高。千粒重与黄酮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品种的千粒重越高其黄酮含量越低,依照这种关系,在选育高黄酮突变体时有目的地选择植株比较高的和千粒重较低的材料,获得高黄酮含量品种的可能性较大。 (4) 对M_4代突变体和对照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各突变体酶谱与对照均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农艺性状变化较大的突变体如A_2、B_4、D_3,其谱带宽度、条数和颜色深浅均有明显改变,同工酶是基因表达较直接的产物,其变异与遗传性状相关,各突变体农艺性状与亲本的明显差异是由突变所致。 (5) 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突变体和亲本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M_3代和M_4代籽粒中总黄酮含量比对照高,且M_3和M_4代籽粒中的黄酮含量变化不大,这说明苦荞黄酮含量提高后,其遗传性是比较稳定的,表明辐射导致了可遗传的变异,利用辐射提(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05-06-01)

徐铮奎[7](2004)在《生物黄酮“家族”点兵》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黄酮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现已确认其化学结构的生物黄酮类物质至少有4000~5000种。按其化学结构的相似程度可将植物来源的生物黄酮大致分为4大类,即:原花青素类、槲皮素类、柑桔生物黄酮类和绿茶多酚类。以(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04-05-03)

徐铮奎[8](2004)在《生物黄酮——有待开发的“宝藏”》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黄酮与多糖、生物碱同为植物来源的叁大天然产品。但与后两者相比,生物黄酮的开发利用较晚。虽然几十年前已有人从槐米中提取出芦丁(也属于生物黄酮)作为心血管病的辅助治疗药,但在医药市场上,芦丁始终是一只并不(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04-04-19)

刘向前[9](2002)在《细胞程序死亡和生物黄酮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来说 ,细胞死亡有两个途径 ,其一是细胞坏死 ,其二是细胞程序死亡 ( program med cell death,又称 apoptosis)。2 0多年前美国医学家 Ker和 Wyllie就已经对细胞程序死亡作过描述 ,但是最近几年又引起了世界各(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2年02期)

王茂山,史红,王恪申,Marcus,M,REIDENBERG[10](2002)在《叁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与棉酚相互作用抑制豚鼠肾脏11β-羟甾脱氢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在棉酚诱发低血钾中的作用.方法:从豚鼠肾脏制备11β-羟甾脱氢酶,NAD为辅酶,加入待测化合物,37℃反应一小时后提取甾体,反相高压液相测定酶活性,热辐射图像法分析药物相互作用.结果:所试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均能抑制11β-羟甾脱氢酶,其IC_(50)(95%可信限)分别为:槲皮素164(7-341)μmol/L,桑色素 913(385-2173)μmol/L,柑桔素2193 (1114-4315)μmol/L.当11β-羟甾脱氢酶分别用槲皮素,红桔素,桑色素,柑桔素加上棉酚处理时,其C1值分别为:0.92、0.85、0.98和1.01,结论:叁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与棉酚在抑制11β-羟甾脱氢酶中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本文来源于《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期刊2002年01期)

生物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黄酮在人体内具有多重的生物活性:降低血糖、对心血管系统、抗肝脏毒、抗炎、抗哮喘、抗菌抗病毒、解痉、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雌性激素样作用。生物黄酮在疾病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1].张英,吴聪俊.生物黄酮作为天然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

[2].宋成英,黄俊懿,封加福,谈文毅.对生物黄酮生物活性的综述[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

[3].李铭芳,席峰,李清龙,诸汉华.红枣中生物黄酮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

[4].章宇.生物黄酮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

[5].杨兴海,孔劲松.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及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

[6].樊林花.苦荞突变体生物黄酮与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05

[7].徐铮奎.生物黄酮“家族”点兵[N].医药经济报.2004

[8].徐铮奎.生物黄酮——有待开发的“宝藏”[N].医药经济报.2004

[9].刘向前.细胞程序死亡和生物黄酮素[J].中草药.2002

[10].王茂山,史红,王恪申,Marcus,M,REIDENBERG.叁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与棉酚相互作用抑制豚鼠肾脏11β-羟甾脱氢酶(英文)[J].ActaPharmacologicaSinica.2002

标签:;  ;  ;  ;  

生物黄酮论文-张英,吴聪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