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论文和设计-倪启又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舞台灯包括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的电磁接收线圈和用于固定电磁接收线圈的磁绝缘固定件,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固定设置电磁接收线圈的凹槽,电磁接收线圈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输入端,以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对电舞台灯进行无线充电;通过设置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实现舞台灯的无线充电,解决传统有线充电舞台灯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克服特殊场地对于舞台灯的供电不便问题,使得舞台灯能够满足任意使用场地的使用,甚至可实现在半空远距离的使用,有效提高舞台灯的场地适应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包括:壳体、LED灯、主控制板及电池,其中,所述的LED灯、主控制板及电池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主控制板与LED灯及电池进行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的电磁接收线圈和用于固定电磁接收线圈的磁绝缘固定件,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固定设置电磁接收线圈的凹槽,电磁接收线圈电性连接电池,以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对电舞台灯进行无线充电。

设计方案

1.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包括:壳体、LED灯、主控制板及电池,其中,所述的LED灯、主控制板及电池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主控制板与LED灯及电池进行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的电磁接收线圈和用于固定电磁接收线圈的磁绝缘固定件,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固定设置电磁接收线圈的凹槽,电磁接收线圈电性连接电池,以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对电舞台灯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设置有光学透镜及透镜压板,所述的光学透镜设置于LED灯光照方向的上端,光学透镜的边缘上端叠压设置有透镜压板,透镜压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风机、设置于LED灯下端的散热器及设置于壳体侧壁的通风口,所述的风机与散热器的导入槽成90°设置,所述的通风口与风机对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电池支架,所述的电池通过电池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设置有:显示器、充电指示灯、按键、天线、信号输入端口及电源输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下端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机脚,所述机脚的长度用于保持外部电磁发射组件与无线充电舞台灯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采用压铸成型的塑胶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LED驱动板、无线单元及充电稳压单元、所述的LED驱动板、无线单元及充电稳压单元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并通过电池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脚采用橡胶机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舞台灯光使用现场中,一般都是采用有线充电,需要通过电源线与市电进行取电,因此需要在特定的舞台上安装固定开关并布线,舞台场所一旦布线固定后,很难更换开关等位置,而移动舞台则需要经常布线、拆装,以至于舞台灯具的使用繁琐、不便,且成本较高;

目前,舞台灯不仅使用在户内和剧院,在户外的一些场馆也被广泛应用,这些新兴的表演舞台有的搭建在远离供电和信号布线的地方,在一些特大型的演出场合,为了满足灯光师的设计要求,有的舞台甚至搭建在天空、湖面、沙漠、山上、树林这些特殊的场地,在这些特殊的场合中,由于舞台灯需要吊挂在半空中,这给舞台灯与市电的连接加大了难度,使得舞台灯具在这些舞台上使用时的供电连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严重影响了舞台效果;

此外,市面上的舞台灯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充电导致灯的体积变大,操作复杂,增加了使用成本,在携带和使用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危险系数高。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无线便捷充电的舞台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通过设置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实现舞台灯的无线充电,减小舞台灯的体积、提高灯具的场地适应性及使用便捷性,进而提高舞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包括:壳体、LED灯、主控制板及电池,其中,所述的LED灯、主控制板及电池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主控制板与LED灯及电池进行电性连接;

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的电磁接收线圈和用于固定电磁接收线圈的磁绝缘固定件,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固定设置电磁接收线圈的凹槽,电磁接收线圈电性连接电池,以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对电舞台灯进行无线充电。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设置有光学透镜及透镜压板,所述的光学透镜设置于LED灯光照方向的上端,光学透镜的边缘上端叠压设置有透镜压板,透镜压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风机、设置于LED灯下端的散热器及设置于壳体侧壁的通风口,所述的风机与散热器的导入槽成90°设置,所述的通风口与风机对齐设置。

优选地,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电池支架,所述的电池通过电池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设置有:显示器、充电指示灯、按键、天线、信号输入端口及电源输入口。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下端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机脚,所述机脚的长度用于保持外部电磁发射组件与无线充电舞台灯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采用压铸成型的塑胶固定件。

优选地,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LED驱动板、无线单元及充电稳压单元、所述的LED驱动板、无线单元及充电稳压单元与主控制板电性连接,并通过电池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的机脚采用橡胶机脚。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通过设置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实现舞台灯的无线充电,解决传统有线充电舞台灯的安全隐患问题;

2、有效克服特殊场地对于舞台灯的供电不便问题,使得舞台灯能够满足任意使用场地的使用,甚至可实现在半空远距离的使用,有效提高舞台灯的场地适应性;

3、有效减小了舞台灯的体积,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4、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五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六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结构第七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内部机械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舞台灯外观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壳体、2-透镜压板、3-光学透镜、4-直流风机、5-电磁接收线圈、6-电池、7-主控制板、8-LED驱动板、9-机脚、10-通风口、11-磁绝缘固定件、12-电源输入口、13-信号输入端口、16-天线、17-无线单元、18-充电稳压单元、19-散热器、20-LED灯、21-充电指示灯、22-显示器、23-电池支架、24-铝基板、25-按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LED灯20、主控制板7及电池6,其中,所述的LED灯20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上端,主控制板7及电池6设置于壳体1内部,且主控制板7与LED灯20及电池6进行电性连接;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下端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的电磁接收线圈5和用于固定电磁接收线圈的磁绝缘固定件11,所述的磁绝缘固定件11设置有用于固定设置电磁接收线圈15的凹槽,电磁接收线圈15的输出端通过充电稳压单元18连接电池6的输入端,以接收外部电磁发射信号对电舞台灯进行无线充电;即采用二个线圈完成无线充电的功能,给初级线圈(外部电磁发射组件)输入一定频率的电压(AC:90-240V),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电磁接收线圈15)中产生一定的电流电压(DC:5V-48V\/1A-5A),然后通过整流稳压后发送给电池6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壳体1用于支撑固定内部各组件,采用钣金或者铝材压铸成型作为灯的外壳,坚固耐用,防撞抗甩;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显示器22、充电指示灯21、按键25、天线16、信号输入端口13及电源输入口12;显示器22显示灯具状态与主控制板7相连;充电指示灯21采用多种颜色,用于指示充电和电量,其输入端与主控制板7相连;按键25用于选择设置菜单;天线16用于接收dmx512无线信号,与无线单元17相连;信号输入端口13用于输入DMX512控制信号与主控板7相连;电源输入口12用于输入DC12-36V2-10A的电压供内部使用,与主控制板7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LED灯20为发光二极管,由LED灯20和铝基板24组成LED组件,LED灯20焊接到铝基板24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池6用于储存电能,通过电池支架23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电池支架23用螺丝固定在壳体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控制板7用于通信连接LED驱动板8、显示器22、无线单元17、充电稳压单元18及充电指示灯21;上述各部件通过电池支架23固定于壳体内部;主控制板7分别用导线与LED驱动板8、显示器22、无线单元17、充电稳压单元18及充电指示灯21相连;具体地:LED驱动板8与主控制板7和LED灯20相连,接收执行主控制板7的信号处理后驱动LED灯20;无线单元17用于接收处理无线信号,分别与天线16和控制主板7相连;充电稳压单元18用于处理电磁接收线圈5的脉冲信号,向电池提高稳定可靠的充电电压,分别与电池6、主控制板7和电磁接收线圈5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接收线圈5用于接收电磁信号,固定安装在磁绝缘固定件11内,电磁接收线圈5与充电稳压单元18相连;磁绝缘固定件11采用塑胶件,采用PE形状压铸成型一个直径为15mm正方形,中间应该有内圆的凹槽,把电磁接收线圈5放到凹槽内,用胶水粘合;正方形外围有4个螺丝孔,安装在灯体组件1的底部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如图6所示,所述的壳体1设置有光学透镜3及透镜压板2,所述的光学透镜3设置于LED灯20光照方向的上端,光学透镜3的边缘上端叠压设置有透镜压板2,透镜压板2与壳体1固定连接;具体地:光学透镜3采用PMMA材料制成的透镜(直径32-45mm,发光角度25-45°)。作用:导光、保护LED灯珠,固定粘合在透镜压板2下面;透镜压板2采用钣金或者铝材压铸或冲压成型;作用:用于固定光学透镜3,防止光学透镜3脱落,用螺丝固定在壳体1上部;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如图7所示,该无线充电舞台灯,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直流风机4、设置于LED灯(铝基板24)下端的散热器19及设置于壳体侧壁的通风口10,所述的直流风机4与散热器19的导入槽成90°设置,所述的通风口10与直流风机4对齐设置;铝基板24底部与散热器19用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风机4与散热器19的导热槽成90°使用,作用为:直流风机4向导入槽吹风,加速散热器19散热,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壳体1冲压有通风口10;散热器19采用带有鳍片的铝散热,安装固定在铝基板24的背面;通风口10设置于风道上,即与直流风机4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的壳体1下端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机脚9,所述机脚9的长度用于保持外部电磁发射组件与无线充电舞台灯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脚9采用橡胶制成,通过螺杆调解机脚9长度来保持充电灯与电磁发射组件的距离,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舞台灯,通过设置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装置,实现舞台灯的无线充电,解决传统有线充电舞台灯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克服特殊场地对于舞台灯的供电不便问题,使得舞台灯能够满足任意使用场地的使用,甚至可实现在半空远距离的使用,有效提高舞台灯的场地适应性;有效减小了舞台灯的体积,提高使用的便捷性;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天线16、无线单元17及主控制板7的设置,实现数据的无线通信,进一步实现远程通信,彻底实现了舞台灯的无线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777.2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99261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F21S 9/02

专利分类号:F21S9/02;F21V23/00;F21V23/06;F21W131/406;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广东丰光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丰光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金龙路229号2F、3F-201

发明人:倪启又

第一发明人:倪启又

当前权利人:广东丰光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路兆强;黄玉霞

代理机构:116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路胜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无线充电舞台灯论文和设计-倪启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