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论文和设计-汪再俊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自动生产线设备领域,特指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包括两套输送装置,每套输送装置包括轨道、连接板、支撑板,轨道的端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链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链轮轴,链轮轴上设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与链条轨道之间链接有链条,每个支撑板上均设有过渡轮,采用在两链轮两顶增加过渡滚轮的方式,减小两段链条线之间的缝隙,使托盘在两段链条线之间的过渡更加平顺不容易出现卡滞。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包括两套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每套输送装置(10)包括轨道(1)、支撑板(2),轨道(1)的端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有链轮轴(6),链轮轴(6)上设有链轮(3),所述的链轮(3)与链条轨道(1)之间链接有链条(4)。

设计方案

1.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包括两套输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每套输送装置(10)包括轨道(1)、支撑板(2),轨道(1)的端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有链轮轴(6),链轮轴(6)上设有链轮(3),所述的链轮(3)与链条轨道(1)之间链接有链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套输送装置(10)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撑板(2)上均设有过渡轮(5),所述的过渡轮(5)的顶面高度与链条(4)的顶面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轮(5)为滚珠轴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链条输送线是一种常用的输送设备,以前两段链条线间的对接两链轮绕上链条对接,由于两链轮为圆形对接,两顶点会相隔一端距离,导致两段链条线之间的缝隙过大,托盘从这段链条线上输送到相邻段链条线上时往往会因为这个大空隙而失去支撑把托盘带斜甚至卡滞在两段链条线之间形成产品堆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其设计科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在两链轮两顶增加过渡滚轮的方式,减小两段链条线之间的缝隙,使两段链条线之间的过渡更加平顺不容易出现卡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包括两套输送装置,每套输送装置包括轨道、支撑板,轨道的端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链轮轴,链轮轴上设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与链条轨道之间链接有链条。

所述的两套输送装置为对称设置。

所述的每个支撑板上均设有过渡轮,所述的过渡轮的顶面高度与链条的顶面高度相等。

所述的过渡轮为滚珠轴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包括两套输送装置,每套输送装置包括轨道、支撑板,轨道的端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链轮轴,链轮轴上设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与链条轨道之间链接有链条,每个支撑板上均设有过渡轮,采用在两链轮两顶增加过渡滚轮的方式,减小两段链条线之间的缝隙,使托盘在两段链条线之间的过渡更加平顺不容易出现卡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套输送装置10,每套输送装置10包括轨道1、支撑板2,轨道1的端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有链轮轴6,链轮轴6上设有链轮3,所述的链轮3与链条轨道1之间链接有链条4。

所述的两套输送装置10为对称设置,两套输送装置10头尾对接,同等高度,把托盘进行输送。

所述的每个支撑板2上均设有过渡轮5,过渡轮5通过过渡轮轴7与支撑板2固定,所述的过渡轮5的顶面高度与链条4的顶面高度相等,两套输送装置10连接之间通过过渡轮5填补两段链条线之间的缝隙,使两段链条线之间的过渡更加平顺不容易出现卡滞。

所述的过渡轮5为滚珠轴承,过渡轮5使用滚珠轴承不易损坏,有很高的使用寿命。

特点及优势:通过在两套输送装置10链轮3之间增加过渡滚轮5的方式,减小两段链条线之间的缝隙,使托盘在两段链条线之间的过渡更加平顺不容易出现卡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896.8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8271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G 17/26

专利分类号:B65G17/2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深圳力生物流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力生物流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新田社区大洋路90-6号四层406

发明人:汪再俊;蔡禄明;李国华

第一发明人:汪再俊

当前权利人:深圳力生物流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链条输送线之间的过渡结构论文和设计-汪再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