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合作创新绩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绩效,产学研,区域,知识,技术创新,网络,模式。
合作创新绩效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道潘,沈佳[1](2019)在《组织邻近、知识转移、大数据采纳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组织差异性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伙伴之间的组织邻近对知识转移和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328家产学研合作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提升作用;知识转移扮演了中介变量的角色,是组织邻近到合作绩效的关键传递路径;大数据采纳正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合作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和创新绩效提升。本文不仅能丰富产学研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可为促进政府、企业和学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产出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孙春晓,李春艳,吴佳[2](2019)在《跨产业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关理论回顾,文章提出了与文创产业建立跨产业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以及知识异质性来源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都产生积极而显着的影响;知识异质性对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是积极而显着的,但吸收能力对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着。最后,针对实现跨产业合作多元化、提升合作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了建议和启示。(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21期)
张梦晓,高良谋[3](2019)在《基于Meta分析的主体因素与跨组织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7~2018年间的87项独立研究,从单边组织能力、双边合作关系和第叁方政府支持3个视角描述主体因素,应用Meta分析技术,系统梳理和考察多视角主体因素与合作创新绩效间的影响机制,并检验区域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变量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不同主体因素对合作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有明显区别,双边合作关系的提升作用最强,单边组织能力次之,第叁方政府支持最弱;主体因素对合作创新显性/隐性绩效的影响并没有显着差异;另外,区域环境对单边组织能力、双边合作关系的作用效果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我国政策环境对双边合作关系的影响起正向调节,对第叁方政府支持的影响起到负向调节。(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高霞,其格其,曹洁琼[4](2019)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2010年间ICT产业的专利数据,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并提取2603家企业的大样本面板数据,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合作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存在一个边际合作效应递减的学习效应曲线的U型区域。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看,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动态循环的态势,表现出类似波浪形的学习效应曲线。(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张秀峰,陈光华,海本禄[5](2019)在《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政府补贴则对该影响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专利研发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贾晓霞,李金芳[6](2019)在《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对国内农林类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林类高校在农业科研创新以国内41所农林类高校2005—2016年发明类专利申请数据为样本,在构造其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两个网络的结构洞和度中心性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网络中申请人的结构洞和度中心性及知识网络中知识元素的结构洞和度中心性都与高校创新绩效具有显着倒U形关系,申请人的度中心性与结构洞平方项的交互作用、申请人的结构洞与度中心性平方项的交互作用、知识元素的度中心性与结构洞二次方的交互作用都对农林类高校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刘笑,常旭华,陈强[7](2019)在《创新合作模式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跨学科程度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维度,将教师创新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利用985高校355名教师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法,对不同创新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对跨学科程度是否调节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区域内学学合作和区域间学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是正向显着的,且这种关系受到跨学科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其中,区域内学学合作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说明地理邻近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是,研究结果显示产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张珺涵,罗守贵,罗津[8](2019)在《合作伙伴、内部人力资本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迭代分类法筛选出上海639家金融科技企业2008~2016年1 307个样本,并对样本进行金融属性更强和科技属性更强的分类,基于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理论,通过面板负二项模型的固定效应以及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伙伴、内部人力资本对其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活动人员、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用户广度对不同属性金融科技企业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胡金蕾[9](2019)在《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和各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经济合作大背景下,为谋求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市场统一建设,缩小地区经济差异,2003年广东省提出“泛珠江叁角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概念,2016年泛珠区域经济合作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内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初步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创新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是企业能够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2015年,在《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中,创新驱动被排在首位,制造业创新发展势在必行。研究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对加快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索市场化和制度质量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制造业创新绩效时的作用。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和创新绩效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然后从政府合作、产业合作和交通合作叁个方面阐述了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现状,从制造业产业和创新绩效两个方面分析了制造业创新现状。接下来本文阐述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说。在此基础上,选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制造业创新中市场化和制度质量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泛珠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绩效;并且促进效果高度依赖于市场化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促进效果越明显;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也取决于地方制度质量,制度质量越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效果越强。据此提出本文的对策建议:泛珠叁角地区应该继续进行市场化进程,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建立良好健康的政企关系;加强人才培养,鼓励人才引进,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加快泛珠叁角地区制造业的创新。(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慧[10](2019)在《组织异质性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技术更新快以及竞争激烈的情形下,优势互补与合作发展成为趋势,每个企业都需与其他组织开展合作来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显示,企业在合作创新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也有许多效率低下甚至合作失败的实例,如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率低等。究其原因,这与不同组织的属性差异有关。创新主体组织类型多样,合作伙伴间的异质性维度对合作创新是否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都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在界定组织异质性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资源依赖理论、交互创新论、创新网络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等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研究,将组织异质性作为解释变量,互动强度作为调节变量,合作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合作创新依赖于组织间异质性资源和能力,但个别异质性维度也会对合作创新产生负面效应,如目标异质性和文化异质性。创新主体要正确认识异质性的作用,合理选择合作伙伴或通过治理机制来减少异质性带来的创新风险,实现合作者间的高效协作。第二,互动强度可以减弱目标异质性对合作创新的负向作用,频繁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中的紧密联结可以将不同利益导向的主体联合起来,促进彼此共同学习、共同确立战略目标,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第叁,互动频率弱化了文化异质性带给合作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合作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互动次数越多,越能增进双方的理解与认知程度,减少因文化冲突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组织异质性、互动强度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并从实践方面为创新主体在合作伙伴选择和提高合作效率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有助于指导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合作创新绩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相关理论回顾,文章提出了与文创产业建立跨产业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以及知识异质性来源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都产生积极而显着的影响;知识异质性对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是积极而显着的,但吸收能力对正式和非正式合作模式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着。最后,针对实现跨产业合作多元化、提升合作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了建议和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作创新绩效论文参考文献
[1].张道潘,沈佳.组织邻近、知识转移、大数据采纳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
[2].孙春晓,李春艳,吴佳.跨产业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9
[3].张梦晓,高良谋.基于Meta分析的主体因素与跨组织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9
[4].高霞,其格其,曹洁琼.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
[5].张秀峰,陈光华,海本禄.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9
[6].贾晓霞,李金芳.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对国内农林类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
[7].刘笑,常旭华,陈强.创新合作模式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跨学科程度的调节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9
[8].张珺涵,罗守贵,罗津.合作伙伴、内部人力资本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
[9].胡金蕾.泛珠叁角区域经济合作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9
[10].张慧.组织异质性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