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论文和设计-高国有

全文摘要

一种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涉及阀门检测技术领域。阀门检测系统,适用于检测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气密性,其包括:用于密封待测阀门的密封工装、气体输送系统、测试腔以及液体输送系统,密封工装具有与待测阀门的端部连通的输送孔,气体输送系统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待测阀门输送气体,测试腔被构造为容纳待测阀门以测试待测阀门的气密性,测试腔开设有使待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测试腔内的开口,液体输送系统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待测阀门输送液体以测试待测阀门的强度。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结构简单紧凑,且可以进行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密封性的测试。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阀门检测系统,适用于检测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气密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待测阀门的密封工装,所述密封工装具有与所述待测阀门的端部连通的输送孔;气体输送系统,所述气体输送系统与所述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所述待测阀门输送气体;测试腔,所述测试腔被构造为容纳所述待测阀门以与气体输送系统配合测试所述待测阀门的气密性,所述测试腔开设有使所述待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所述测试腔内的开口;以及液体输送系统,所述液体输送系统与所述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所述待测阀门输送液体以测试所述待测阀门的强度。

设计方案

1.一种阀门检测系统,适用于检测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气密性,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密封所述待测阀门的密封工装,所述密封工装具有与所述待测阀门的端部连通的输送孔;

气体输送系统,所述气体输送系统与所述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所述待测阀门输送气体;

测试腔,所述测试腔被构造为容纳所述待测阀门以与气体输送系统配合测试所述待测阀门的气密性,所述测试腔开设有使所述待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所述测试腔内的开口;

以及液体输送系统,所述液体输送系统与所述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所述待测阀门输送液体以测试所述待测阀门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输送系统包括用于连通气源与输送孔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压力表以及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第一单向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远离气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气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测试腔的内泄管道,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于所述内泄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通处,以检测第一管道内的输送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系统还包括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气源与所述输送孔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通过三通阀连接,用于仅使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输送孔连通或仅使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输送孔连通,所述三通阀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压力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表位于所述气源与所述三通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系统包括可选择性地连通测试腔与输送孔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压力表以及水泵,所述第三压力表位于所述水泵远离测试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位于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三压力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位于所述水泵与所述缓冲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外输管道,所述外输管道设有第六阀门以及第四压力表,所述外输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外输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

优选地,所述外输管道与所述第四压力表的连通处设有外泄管,所述外泄管设有第七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待测阀门的驱动气室经所述第四管道可选择性地连通气源,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待测阀门的阀瓣;

优选地,还包括供气系统以及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待测阀门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待测阀门容纳于或离开所述测试腔,所述供气系统与所述气源可选择性地连通以对所述气缸供气。

8.一种阀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阀门检测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测试箱,所述测试箱具有所述测试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密封工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工装升降,以使所述待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所述测试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孔包括第一输送孔以及第二输送孔,所述密封工装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一输送孔,第一安装孔用于经第一紧固件将所述待测阀门可选择性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以及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经第二紧固件将所述待测阀门可选择性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阀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联合下发的安监总管[2014]74号文件要求,国家加强对罐式车辆生产准入管理,对在生产和已生产罐式危险品车辆要求加装紧急切断阀。在紧急切断阀QC\/T932标准中,5.8项的压力试验需要对阀体的阀体强度、阀体密封性、阀座密封性进行试验,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试验平台能满足当前的检测要求。

现有的市面上,缺乏此类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结构简单紧凑,且可以分别进行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密封性的测试。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阀门检测系统,适用于检测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气密性,其包括:

用于密封待测阀门的密封工装,密封工装具有与待测阀门的端部连通的输送孔;

气体输送系统,气体输送系统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待测阀门输送气体;

测试腔,测试腔被构造为容纳待测阀门以与气体输送系统配合测试待测阀门的气密性,测试腔开设有使待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测试腔内的开口;

以及液体输送系统,液体输送系统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待测阀门输送液体以测试待测阀门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阀门检测系统,通过对待测阀门输送液体的方式,利用待测阀门里面的水压给其施加压力,达到压力试验的要求,对待测阀门的阀体进行强度测试,同时,将待测阀门和密封工装容纳于充满水的测试腔内,通过对密封的待测阀门内部输送气体,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来判断阀体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阀门检测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输送系统包括用于连通气源与输送孔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设有第一压力表以及第一阀门。

通过第一压力表的设置,监测输送至待测阀门中的气体的气压,防止气压过大或过小,同时第一阀门有效使第一管道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

可选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和第一单向阀,第一压力表、第一阀门、以及第一单向阀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远离气源的一侧,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气密性试验的精准度,防止气源中的杂质影响气密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有效防止气源压力过大,对于第一管道或待测阀门等造成一定的损耗。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的需求,本申请中,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可以被空气过滤器和减压阀中的至少一个替换,在此不做具体的赘述。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可选择性地连通第一管道与测试腔的内泄管道,第一压力表设置于内泄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通处,以检测第一管道内的输送压力。内泄管道与第一压力表配合,可以调控输送至待测阀门内的压力的大小,满足实际的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输送系统还包括可选择性地连通气源与输送孔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通过三通阀连接,用于仅使第二管道与输送孔连通或仅使第一管道与输送孔连通,三通阀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一压力表之间,第二管道设有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位于气源与三通阀之间。

其中,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配合,第一管道输送高压气体,第二管道输送低压气体,通过第一压力表以及第二压力表的配合,可以有效保证输送的低压气的低压,满足不同的待测阀门的气密性监测的需求,同时上述设置方式,有效节省管道,节省成本,结构更为紧凑,便于一体化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液体输送系统包括可选择性地连通测试腔与输送孔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设有第三压力表以及水泵,第三压力表位于水泵远离测试腔的一侧;通过第三压力表的设置,便于实时监测液体的压力,进而得到待测阀门内的压力,得到其强度试验的结果,同时使结构更为紧凑,便于一体化设置。

可选地,第三管道设有缓冲罐,缓冲罐位于水泵与第三压力表之间;

可选地,第三管道设有溢流阀,溢流阀位于水泵与缓冲罐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设有第五阀门,第三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外输管道,外输管道设有第六阀门以及第四压力表,外输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外输管道与第三管道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

可选地,外输管道与第四压力表的连通处设有外泄管,外泄管设有第七阀门。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管道,待测阀门的驱动气室经第四管道可选择性地连通气源,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待测阀门的阀瓣;

优选地,还包括供气系统以及气缸,气缸与待测阀门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待测阀门容纳于或离开测试腔,供气系统与气源可选择性地连通以对气缸供气。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阀门检测试验台,其包括:

机架、设置于机架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阀门检测系统,以及设置于机架的测试箱,测试箱具有测试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阀门检测试验台,利用如上的阀门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工序少、使用方便的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密封工装连接用于驱动密封工装升降,以使待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测试腔内。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有效得到驱动测阀门进入或离开测试腔内,节省劳动成本。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孔包括第一输送孔以及第二输送孔,密封工装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一输送孔,第一安装孔用于经第一紧固件将待测阀门可选择性地固定于第一安装板;

以及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二输送孔,第二安装孔用于经第二紧固件将待测阀门可选择性地固定于第二安装板。

上述设置条件下,可以针对不同的阀门,均可以有效将其固定,同时固定效果佳,以使气密性实验以及强度实验的经过更为精准。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阀门检测试验台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阀门检测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阀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实施例气体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阀门检测试验台;100-机架;101-底座;102-行走轮;103-把手;120-操作台;121-第一操作面;123-第二操作面;125-连接面;127-安装腔;200-测试箱;210-开口;300-密封工装;310-第一安装板;311-第一安装孔;313-第一输送孔;320-第二安装板;321-第二安装孔;323-第二输送孔;400-升降装置;410-气缸;411-连接部;413-限位块;420-传动机构;421-动滑轮;423-牵引绳;430-导柱;431-导套;500-阀门检测系统;501-压力表;510-第一管道;511-第一压力表;513-第一阀门;514-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515-第一单向阀;516-第五阀门;520-内泄管道;521-第二阀门;530-第二管道;531-三通阀;533-第二压力表;534-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5-第二单向阀;537-第三阀门;540-第三管道;541-第三压力表;543-水泵;545-缓冲罐;546-溢流管;547-溢流阀;548-第三单向阀;550-外输管道;551-第六阀门;553-第四压力表;560-外泄管;561-第七阀门;570-第四管道;571-第三气源处理三联件;573-第八阀门;574-第九阀门;580-第五管道;581-第十阀门;582-换向阀;600-待测阀门;610-驱动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申请中,为了突出本申请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阀门检测试验台10,其包括密封工装300、机架100、测试箱200以及阀门检测系统500。

密封工装300用于密封待测阀门600,密封工装300与待测阀门600连接,密封工装300具有与待测阀门600的端部连通的输送孔。测试箱200设置于机架100,测试箱200具有用于容纳待测阀门600以测试待测阀门600的气密性的测试腔,测试腔开设有使待测阀门600进入或离开测试腔内的开口210。阀门检测系统500适用于检测待测阀门600的强度以及气密性,阀门检测系统500也设置于机架100。

上述阀门检测试验台10结构简单紧凑,一体成型设置,可以分别进行待测阀门600的强度以及密封性的测试,操作便捷。其中,待测阀门600例如为紧急切断阀等。

机架100具有底座101,测试箱200固设于底座101,例如采用焊接的方式,其中,开口210设置于测试腔远离地面的一侧。

为了便于移动阀门检测试验台10,可选地,底座101设有行走轮102,且行走轮102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01靠近地面的一侧。同时,支架也可以设有把手103,便于握持以移动阀门检测试验台10。

密封工装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孔包括第一输送孔313以及第二输送孔323,密封工装300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板310,第一安装板31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以及第一输送孔313,第一安装孔311用于经第一紧固件(图未示)将待测阀门600可选择性地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10;以及沿第二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板320,第二安装板320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1以及第二输送孔323,第二安装孔321用于经第二紧固件(图未示)将待测阀门600可选择性地固定于第二安装板320。

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同时,可选地,第一安装孔3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安装孔311大致呈圆形阵列分布(适用于法兰连接),形成第一安装孔组,以与待测阀门600法兰连接,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测阀门600。

可选地,第一安装孔组的数量为至少两组,至少两组第一安装孔组同心设置以形成同心圆的设置方式,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孔组的半径不同,同时,每个第一安装孔311组中的第一安装孔311的数量可以相同,此时根据实际的需求可调节每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孔311之间的距离;每个第一安装孔311组中的第一安装孔311的数量也可以不同,此时根据实际的需求调节每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孔311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的待测阀门600的法兰连接的需求,在此不做具体的赘述。可选地,第一输送孔313的轴线位于第一安装孔311组构成的圆的圆心处,输气效果佳。

可选地,第一安装板310上的第一安装孔311的轴线垂直于测试腔的轴线,第二安装板320上的第二安装孔321的轴线平行于测试腔的轴线,且第二安装板320位于第一安装板310靠近底座101的一侧。

可选地,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工装300还可以仅包括第一安装板310,其中,第一安装孔组中每一个第一安装孔311以及第一输送孔313的轴线可以垂直或平行于测试腔的轴线。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工装300对于待测阀门600的密封效果,还包括密封垫(图未示),其中,密封垫设置于密封工装300与待测阀门600的连接处,紧固密封工装300与待测阀门600以后,使密封垫有效密封待测阀门600与密封工装300的连接处。

请参阅图3,可选地,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装置400。

具体地,待测阀门600安装于密封工装300,升降装置400与密封工装300连接用于驱动密封工装300升降,以使待测阀门600经开口210进入或离开测试腔内,有效节省人力。

升降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以及传动机构420,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420与密封工装300传动连接,其中,动力机构例如为气缸410、液压缸或电机等中的至少一种,传动装置例如为丝杆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或带传动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机构的连接,进而驱动密封工装300的升降。

可选地,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动力机构为气缸410,传动机构420包括动滑轮421和牵引绳423,其中,气缸410设置于底座101,气缸410的活塞杆与动滑轮421可转动的连接,牵引绳423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工装300以及底座101连接且使牵引绳423张紧,动滑轮421被构造为使牵引绳423持续可滑动的嵌设于动滑轮421的外缘。由于牵引绳423的一端与底座101连接,因此通过气缸410的活塞杆驱动滑轮421上升或下降带动密封工装300同步上升或下降,此条件下,气缸410与传动机构420一一对应。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气缸410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连接部411,连接部411设有凹槽,动滑轮421部分嵌设于凹槽内,动滑轮421远离底座101的一侧伸出凹槽,动滑轮421通过转动轴与连接部411连接。同时动滑轮421的外缘设有用于安装牵引绳423的滑槽,牵引绳423滑动嵌设在滑槽内,为了保证牵引绳423持续嵌设于动滑轮421的外缘,连接部411设有限位块413,限位块413设置于动滑轮421远离底座101的一侧,限位块413用于防止牵引绳423脱离动滑轮421的外缘。

为了保证密封工装300上升或下降的平稳度,可选地,气缸410与传动机构4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工装300上升或下降的平稳度,防止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或晃动,导致密封工装300与待测阀门600的连接处密封度不佳,产生实验误差,可选地,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柱430以及导套431。

具体地,导柱430沿纵向设置于底座101,导柱430的轴线垂直于底座101,导套431固设于密封工装300,例如导套431固设于第一安装板310,导套431滑动套设在导柱430上,进而限定密封工装300在纵向方向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其中,导向机构的数量可以与传动机构420一一对应,提高运动的平稳度。

为了提高整体的阀门检测试验台10的机构的紧凑度,可选地,导向机构、动力机构以及传动机构420均设置于测试腔内,导柱430沿纵向设置于测试腔的底壁,动力机构设置于测试腔的底壁。此时,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动力机构的防水性。

阀门检测系统500包括气体输送系统以及液体输送系统。

其中,气体输送系统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待测阀门600输送气体,然后通过将密封的待测阀门600容纳在充满水的测试腔内,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测试待测阀门600的气密性。液体输送系统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用于对待测阀门600输送液体,利用待测阀门600里面的水压给其施加压力,达到压力试验的要求,对待测阀门600的阀体进行强度测试。

气体输送系统以及液体输送系统均由管道、压力表501以及阀门构成。压力表501包括多个,为了便于描述,以下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用于区分压力表501。压力表501的设置,用于监测管道内的压力,提高实验的精准性的同时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以及图5,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输送系统包括用于连通气源与输送孔的第一管道510,第一管道510设有第一压力表511以及第一阀门513,通过第一压力表511的设置,监测输送至待测阀门600中的气体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或过小,同时第一阀门513有效使第一管道510与输送孔可选择性地连通。

可选地,第一管道510设有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514和第一单向阀515,第一压力表511、第一阀门513、以及第一单向阀515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514远离气源的一侧,第一单向阀515的进口与气源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气密性试验的精准度,防止气源中的杂质影响气密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有效防止压力过大,对于第一管道510或待测阀门600等造成一定的损耗。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的需求,本申请中,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514可以被空气过滤器和减压阀中的至少一个替换,在此不做具体的赘述。

可选地,阀门检测系统500还包括内泄管道520,内泄管道520与第一管道510可选择性地连通,第一压力表511设置于内泄管道520与第一管道510的连通处用于检测第一管道510内的输送压力,换言之,内泄管道520与第一压力表511配合,可以调控输送至待测阀门600内的流体压力的大小,满足实际的需求。

可选地,内泄管道520远离第一管道510的一端与测试腔连通,用于将多余的流体输送至测试腔内,回收流体的同时泄压,可选地,内泄管道520设有第二阀门521,用于控制内泄管道520是否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管道530,第二管道530可选择性地连通气源与输送孔,第二管道530与第一管道510通过三通阀531连接,用于仅使第二管道530与输送孔连通或第一管道510与输送孔连通,三通阀531位于第一阀门513与第一压力表511之间,第二管道530设有第二压力表533,第二压力表533位于气源与三通阀531之间。

其中,第二管道530与第一管道510配合,第一管道510输送高压气体,第二管道530输送低压气体,通过第一压力表511以及第二压力表533的配合,可以有效保证输送的低压气的低压,满足不同的待测阀门600的气密性监测的需求,同时上述设置方式,有效节省管道,节省成本,结构更为紧凑,便于一体化设置。

承上述,第一管道510用于输送高压气,第二管道530用于输送低压气,满足待测阀门600,例如紧急切断阀里的试验项目对应的打压压力不同的需求,也满足不同的待测阀门600的不同的压力值的需求,防止损坏待测阀门600。基于此,第二管道530与第一管道510应该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压力表501的量程匹配,也即是第一压力表511为MPa级高压压力表,第二压力表533为KPa级低压压力表。

第二管道530可以设有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4,其中,第二压力表533位于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4远离气源的一侧,有效过滤气体,防止气体中的杂质待测阀门600,影响实验的精准度,同时当气源中的气体为高压气时,可进行减压,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第二管道530还可以设有第二单向阀535以及第三阀门537,其中,第二单向阀535以及第三阀门537分别位于第二压力表533远离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4的一侧,且第三阀门537位于第二单向阀535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单向阀535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气体倒流,损坏第二压力表533以及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4。

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液体输送系统包括第三管道540,第三管道540可选择性地连通液体源与输送孔,第三管道540设有第三压力表541以及水泵543,第三压力表541位于水泵543远离液体源的一侧;通过输送液体,有效进行待测阀门600的压力测试,同时,第三压力表541的设置,便于实时监测液体的压力,进而得到待测阀门600内的压力,得到其强度试验的结果,同时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管道540远离输送孔的一端与测试腔连通,测试腔可根据实际的需求,通过开口210进行加水,然后水泵543将测试腔内的水输送至待检测阀门。

可选地,第三管道540设有缓冲罐545,缓冲罐545位于水泵543与第三压力表541之间,可以缓冲水的压力作用、使压力平稳。

可选地,第三管道540设有溢流阀547,溢流阀547位于水泵543与缓冲罐545之间,有效保证第三管道540内的压力的平衡,防止第三管道540内压力过大,可选地,第三管道540设有与其连通的溢流管546,溢流阀547设置于溢流管546,其中,溢流管546远离第三管道540的一侧与测试腔连通,用于回收水。

为了防止破坏第三管道540设置的部件,第三管道540设有第三单向阀548,其中,第三单向阀548的进口与测试腔连通,第三单向阀548的出口与输送孔连通,其中,第三单向阀548位于第三压力表541靠近输送孔的一侧。

其中,可选地,为了保证水泵543进口的压力可以自动调节,保证水路系统中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三压力表541和水泵543电连接,通过设置压力范围,可以控制水泵543的试验压力,然后打开第三单向阀548就能输送压力,也即是第三压力表541具有信号发射模块(图未示),水泵543具有互相电连接的信号接收模块以及控制器(图未示),信号结构模块用于接收从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进而调控水泵543的压力范围。其中,第三压力表541和水泵543电路连接方式可直接购买于市面具有互相配合关系的第三压力表541和水泵543,在此不做具体赘述。第三压力表541为电接点压力表。

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道540与第一管道510连通,其中,第一管道510设有第五阀门516,第三管道540与第一管道510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513和第五阀门516之间。通过将第三管道540与第一管道510连通,使结构更为紧凑,便于一体化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外输管道550,外输管道550设有第六阀门551以及第四压力表553,外输管道550与第一管道510连通,外输管道550与第三管道540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513和第五阀门516之间,其中,外输管道550可以通过水泵543往外面打压,可以为其他设备(如人孔盖试压装置等)提供压力源进行试验。

可选地,外输管道550与第四压力表553的连通处设有外泄管560,外泄管560设有第七阀门561,其中,外泄管560远离外输管道550的一侧与测试腔连通,用于回收流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待测阀门600为气动阀,阀门检测系统500包括第四管道570,气源与待测阀门600的驱动气室610经第四管道570可选择性地连通,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待测阀门600。例如通过第四管道570连通气源,以打开待测阀门600,关闭气源,在无压力的作用下,弹簧回位使待测阀门600关闭,带动阀瓣位于待测阀门600外部的部分转动,带动阀瓣打开。

其中,第四管道570可设有第三气源处理三联件571以及第八阀门573,其中,第八阀门573位于第三气源处理三联件571远离气源的一侧,其中,可选地,第四管道570位于第八阀门573与阀瓣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九阀门574,第九阀门574例如选择按钮型或旋钮型两位机械阀,用于控制阀瓣的开闭,便于操作。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供气系统,供气系统与气源可选择性地连通以对气缸410供气。

具体地,供气系统包括第五管道580,其中,第五管道580设有第十阀门581,第十阀门581位于第九阀门574与待测阀门600之间,第五管道580与气源可选择性地连通以对气缸410供气。可选地,第五管道580与第四管道570连通,第五管道580与第四管道570的连通处位于第三气源处理三联件571与第八阀门573之间,有效提高空间利用度。

其中,第五管道580还可以设有换向阀582,例如三位五通中封手板手动换向阀582,其中换向阀582位于第九阀门574与气缸410之间,进而通过换向阀582的调控,进行气缸410的升、停以及降的调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进行操作,可选地,请参阅图1以及图2,支架设有操作台120,操作台120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操作面121以及第二操作面123,其中,第一操作面121以及第二操作面123通过连接面125连接,其中,第一操作面121位于第二操作面123靠近底座101的一侧。

为了便于观察,第一压力表511、第二压力表533、第三压力表541以及第四压力表553的表盘分别设置于连接面125,便于直观观察。

第一操作面121与底座101之间设有安装腔127,其中,液体输送系统以及气体输送系统中的部件,例如水泵543、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514、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4、第三气源处理三联件571等均设置于安装腔127内,防止积灰,同时整体美观。

同时,第一阀门513、第二阀门521、第三阀门537、第五阀门516、第六阀门551、第七阀门561、第八阀门573、第九阀门574、第十阀门581、三通阀531以及换向阀582均可以为电磁阀或手动阀,其中,第一阀门513、第二阀门521、第三阀门537、第五阀门516、第六阀门551、第七阀门561、第八阀门573、第九阀门574、第十阀门581、三通阀531以及换向阀582分别设置于第一操作面121、第二操作面123或第一连接面125,便于操作,同时,上述第一阀门513、第二阀门521、第三阀门537、第十阀门581、第五阀门516、第六阀门551、第七阀门561、第八阀门573、第九阀门574、三通阀531以及换向阀582也可以为电控电磁阀,通过设置阀门控制器,使阀门控制器与上述各阀门电连接,进而实现更智能化的操作。

阀门检测试验台10还可以设有用于控制气源与第一管道510、第二管道530以及第四管道570是否连通的的空气开关(图未示),防止在气体输送系统不使用的过程中,气体进入第一气源处理三联件514、第二气源处理三联件534以及第三气源处理三联件571等使其发生损耗,同时避免第一管道510、第二管道530以及第四管道570内具有较大压力,降低阀门检测试验台10的使用寿命,影响其测试的精密度。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结构简单紧凑,且可以分别进行待测阀门的强度以及密封性的测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0243.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166741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G01M 3/08

专利分类号:G01M3/08;G01N3/1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大道55号

发明人:高国有;何小三;覃秋;侯超

第一发明人:高国有

当前权利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硕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阀门检测系统及阀门检测试验台论文和设计-高国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