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菜粉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菜粉蝶,蛋白,杀虫,问荆,基因,乌头,寄主。
菜粉蝶论文文献综述
史红安,陈湖莲,王丽君,佘艳萍,王立华[1](2019)在《菜粉蝶防治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粉蝶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严重阻碍了十字花科蔬菜产业发展。本文概述了菜粉蝶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高效防治菜粉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9年06期)
黄文功,张树权,刘岩,陈思,曾粮斌[2](2019)在《小菜蛾和菜粉蝶田间药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治黑龙江省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小菜蛾药剂试验设4个处理,菜粉蝶药剂试验设5个处理,开展了小菜蛾及菜粉蝶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药后7 d小菜蛾防效87.0%,显着高于阿维菌素和Bt(P<0.05),筛选出小菜蛾高效低毒药剂为甲维盐;多效氯氟氰菊酯、康宽、甲维盐、Bt药后7 d菜粉蝶防效都在95%以上,这4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菜粉蝶的药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许蒙[3](2019)在《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摄影书叙事形态的特征与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后现代思潮下的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新的视觉艺术革命为中国的当代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当代摄影正呈现出多元的叙事形态,近年来,在众多新兴的影像艺术媒介中,由摄影家独立制作并发行的摄影书成为其中最受关注和盛行的艺术媒介之一。作为快速发展的新浪潮,学术界对摄影书尚未建立起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许多定义还有争议,许多问题尚存争议,可以确定的是,摄影书为当代摄影带来了全新的表述方式,其媒材特征为图像艺术的叙事行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当代摄影中的多元视角,立足于本土文化与现状,试图阐述流变中的中国图像叙事策略。第二部分对碎片化的理论和具体案例进行梳理,论述摄影书的叙事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将当下的摄影书进行分类,对其媒介特征和叙事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对摄影书中所运用的不同材料或文本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总结出合理的方法论。第叁部分对摄影书的创作趋势进行思考,提出当下局面中隐藏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阐述在研究基础上独创的摄影书作品的创作思路与实践过程。作品以个人经历出发,并在手法上加以创新,旨在寻求摄影的本质,并探究观者的个人差异和潜意识在对图像作品的解读活动中所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傲[4](2019)在《田间环境因素对菜粉蝶叁维飞行轨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粉蝶Pieris rapae(L.)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之一,嗜食十字花科植物。而菜粉蝶作为一种环境适应力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取食、交配、产卵和避敌的害虫,研究复杂多样的环境因素对其飞行的影响和在广泛空间尺度上的运动模式,能够为菜粉蝶的预防和更有效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田间环境下实时分析昆虫飞行行为也变得可行。通过两台数码相机并行工作,可以获取来自同一对象的不同视图的信息并重新转化构建为叁维信息。本研究基于双目正交视觉理论设计立体摄影系统,首次观察和记录自然环境中菜粉蝶的飞行轨迹,并测量记录影响其飞行的各种环境变量,得到影响运动飞行的关键环境参数,准确表征菜粉蝶飞行轨迹。主要结果如下:在5m×5m的田间环境下,菜粉蝶的飞行距离为5.03±3.18 m;飞行速度为1.12±0.59 m/s;飞行直线率为0.84±0.22,飞行过程中不会有太多太大的转向行为;平均飞行高度为0.44±0.34 m。在测量的环境参数范围内,菜粉蝶的飞行速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随湿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随风速的增加逐渐降低。风向对菜粉蝶的飞行速度有影响;菜粉蝶飞行方向为逆风时,菜粉蝶的飞行距离减小。随着花菜占比的增加菜粉蝶的飞行平均高度和最大高度逐渐增大。本实验明确了环境因素对菜粉蝶叁维飞行轨迹的影响,为菜粉蝶的飞行机制和策略的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为菜粉蝶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15)
袁远,张连根,高熹,吴国星,张慧[5](2019)在《菜粉蝶HSP20基因的克隆及温度胁迫下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分析菜粉蝶(Pieris rapae)热激蛋白20基因(HSP20),并检测其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探析菜粉蝶适应温度胁迫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菜粉蝶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和RACE克隆获得菜粉蝶HSP20基因cDNA全长,并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其序列,明确其基因结构特征和亲缘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菜粉蝶HSP20基因在低温(-20~0℃)和高温(5~45℃)胁迫下的表达响应。【结果】菜粉蝶HSP20基因全长725 bp,5'-端非编码区105 bp,3'-端非编码区109 bp,开放阅读框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19.5 kD,理论等电点6.61;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中含有1个典型的HSP20家族结构域(位于第60~142位氨基酸)、1个α-晶体蛋白(位于第60~157位氨基酸)和1个Allato allatostatin(位于第14~24位氨基酸);基序列相似度分析其与二化螟、家蚕和甘蓝夜蛾HSP20蛋白氨基酸相似度较高并聚为一族。该基因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发生变化,在-5和40℃诱发该基因高效表达。【结论】低温和高温均能诱导菜粉蝶HSP20基因高效表达。(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朱宇,刘洋[6](2019)在《菜粉蝶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和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在菜粉蝶(Pieris rapae)气味识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本地BLAST等方法在菜粉蝶基因组中找到了推测的OBPs和CSPs蛋白序列,采用多序列比对、半胱氨酸模式序列识别、进化发育树构建等方法,鉴定出了24个PrOBPs和38个PrCSPs基因。其中,PrOBP1-PrOBP17这17个OBPs属于Classic OBPs蛋白家族,PrOBP19-PrOBP24属于Minus-COBPs蛋白家族。鉴定出的38个PrCSPs都具有鳞翅目CSPs的半胱氨酸模式识别序列。本实验通过对菜粉蝶基因组中OBPs和CSPs基因的查找鉴定,丰富了昆虫OBPs和CSPs基因数据库,可为菜粉蝶气味识别和化学感受相关实验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一桐,李虹,王建楠,解琦,贾冬雪[7](2018)在《林问荆和蔓乌头提取液对菜粉蝶幼虫杀虫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林问荆和蔓乌头提取液对菜粉蝶叁龄幼虫的杀虫效果。以林问荆茎叶、蔓乌头根作为原材料,对林问荆和蔓乌头原料采用70%乙醇、50%丙酮、沸水等进行提取试验,采用提取液分别对菜粉蝶叁龄幼虫分别进行杀虫效果试验,并对比二者的对叁龄前幼虫的杀虫效果。试验得出,林问荆的杀虫效果明显低于蔓乌头,70%乙醇提取液的杀虫活性最强。不同提取方法的杀虫效果差异较大,研究可为菜粉蝶的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8年05期)
王文龙[8](2018)在《菜粉蝶叁大解毒酶基因的鉴定及GST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粉蝶是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对我国的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化学杀虫剂的长期过量使用使菜粉蝶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在昆虫体内主要分布着叁大解毒酶系,分别为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和酯酶(carboxylesterase,CCE),这些酶系在昆虫抗药性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菜粉蝶叁大解毒酶基因的报道比较有限,因此,本文针对菜粉蝶叁大解毒酶展开研究,从菜粉蝶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叁大解毒酶基因,并明确了GST在菜粉蝶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在杀虫剂胁迫下GS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本研究可以为菜粉蝶对杀虫剂敏感度降低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前期基础。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菜粉蝶叁大解毒酶基因家族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检索菜粉蝶转录组,分别鉴定出17条GST基因、63条P450基因和50条CCE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鉴定出的菜粉蝶解毒酶基因所属的家族。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明确了菜粉蝶叁大解毒酶和其他模式昆虫的系统进化关系。2、菜粉蝶GST基因的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期及应对杀虫剂胁迫的表达模式菜粉蝶17条GST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期中表达量都有差异,而且部分基因表达量差异较大。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叁种杀虫剂的胁迫下,很多GST基因表达量出现了变化,不少基因的表达量出现大幅增加,有的表达量达到对照组的10倍以上。(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阮翔[9](2017)在《菜粉蝶》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粉蝶,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别名菜白蝶。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昆虫之一。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种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特别(本文来源于《湖北教育(科学课)》期刊2017年06期)
赵磊,夏昊,钱强,徐圆,李凯[10](2017)在《菜粉蝶osiris基因家族鉴定与发育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osiris基因家族是昆虫特异性基因,迄今尚未在昆虫纲以外的物种中发现同源基因。本研究利用菜粉蝶转录组数据,鉴定了菜粉蝶16个osiris基因家族成员,分属11个亚家族。通过与菜粉蝶基因组比对,发现菜粉蝶osiris基因均为断裂基因,外显子数量为3-15个;通过结构域分析,发现菜粉蝶Osiris完整编码蛋白含有信号肽和一个未知功能结构域DUF1676,且多数Osiris蛋白含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siris基因家族成员与其他昆虫种类相应成员更似直系同源,而非种内基因扩张,再次验证了osiris基因是在昆虫物种分化之前就已形成的多基因家族。发育转录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osiris家族不同成员表达量在不同发育阶段趋势几乎完全一致,多在菜粉蝶1龄幼虫和5龄幼虫高表达,卵期、蛹期与成虫期低表达,预示着osiris基因家族不同成员转录调控机制的相似性与发育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菜粉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防治黑龙江省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小菜蛾药剂试验设4个处理,菜粉蝶药剂试验设5个处理,开展了小菜蛾及菜粉蝶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药后7 d小菜蛾防效87.0%,显着高于阿维菌素和Bt(P<0.05),筛选出小菜蛾高效低毒药剂为甲维盐;多效氯氟氰菊酯、康宽、甲维盐、Bt药后7 d菜粉蝶防效都在95%以上,这4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菜粉蝶的药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菜粉蝶论文参考文献
[1].史红安,陈湖莲,王丽君,佘艳萍,王立华.菜粉蝶防治研究现状[J].湖北植保.2019
[2].黄文功,张树权,刘岩,陈思,曾粮斌.小菜蛾和菜粉蝶田间药效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许蒙.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摄影书叙事形态的特征与表现[D].河南大学.2019
[4].王傲.田间环境因素对菜粉蝶叁维飞行轨迹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9
[5].袁远,张连根,高熹,吴国星,张慧.菜粉蝶HSP20基因的克隆及温度胁迫下表达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
[6].朱宇,刘洋.菜粉蝶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9
[7].王一桐,李虹,王建楠,解琦,贾冬雪.林问荆和蔓乌头提取液对菜粉蝶幼虫杀虫效果比较[J].中国林副特产.2018
[8].王文龙.菜粉蝶叁大解毒酶基因的鉴定及GST基因表达模式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8
[9].阮翔.菜粉蝶[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
[10].赵磊,夏昊,钱强,徐圆,李凯.菜粉蝶osiris基因家族鉴定与发育动态[J].环境昆虫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