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置入后的临床及血管造影结果

19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置入后的临床及血管造影结果

一、The Clinical and Angiograghic Outcome of 190 Cases after Stent Placement in Small Coronary Vessels(论文文献综述)

孟帅,邹开源,金泽宁[1](2021)在《药物涂层球囊术后定量血流分数对小血管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认为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功治疗小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尚未被探索。本研究是探究术后QFR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功治疗小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预测价值(9个月血管造影再狭窄和1年临床疗效中)。方法:回顾性分析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小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前或手术后QFR值,探究其与预后的关系。主要终点是9个月时的血管造影再狭窄。次要终点是血管相关的复合终点(VOCE),定义为1年时与血管相关的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结果:共筛查出129例患者,并对所有人群进行QFR测量。其中,再狭窄35例(27.1%), VOCE 8例(6.2%)。术后血管病变处QFR对再狭窄的预测准确性中等(曲线下面积0.78,95%CI:0.67~0.88),QFR≤0.9与再狭窄风险(OR=16.66,95%CI:4.71~58.88)和VOCE(OR=6.45,95%CI:1.42~29.22)增加相关。血管扩张后QFR的预测价值较低,扩张前QFR值和前后增加值的可辨性较低甚至没有。结论:QFR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功治疗小血管疾病预后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术后低病变/血管QFR值可预测造影及临床不良结局。

郭萌,刘健[2](2021)在《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临床高度怀疑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时,需尽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表现分为4型,除1型外均有漏诊和误诊可能。非1型患者均建议进一步行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空间分辨率更高,可以准确识别撕裂的内膜瓣、壁内血肿、区分真假腔,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存疑时应首选。但加压注射对比剂风险较高者需考虑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大部分SCAD患者首选保守治疗,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左主干病变等高危患者需考虑血运重建。SCAD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高难度高风险的,腔内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导丝进入真腔,帮助确定支架的尺寸及置入位置,建议用于指导SCAD患者行PCI。

郭云飞,彭红玉,赵烨婧,柳景华[3](2021)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分叉病变介入干预策略及围术期并发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合并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的预测因素,探讨分支保护策略,并评估分支闭塞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CTO病变闭塞段近端或远端5 mm范围内存在直径≥2.0 mm分支的患者245例,根据术后分支血流情况分为闭塞组和非闭塞组。结果 36.3%(245/675)CTO病变患者合并分叉病变,其中左前降支分叉病变最常见(63.7%,156/245)。77.1%分叉病变位于闭塞段近端,分支闭塞组真性分叉病变更多见(71.4%比26.8%,P<0.001)。分支闭塞主要发生在主支支架置入后(71.4%)。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分支无保护(OR 4.61,95%CI 1.25~17.04,P=0.022)、分支开口狭窄≥50%(OR 5.37,95%CI 1.93~14.98,P=0.001)、主支近端狭窄≥50%(OR 2.93,95%CI 1.01~8.49,P=0.047)和采用内膜下夹层再入技术(OR 4.25,95%CI 1.29~13.99,P=0.017)是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闭塞组伴随更多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19.0%比5.4%,P=0.037),单因素logestic分析提示围术期心肌梗死与分支闭塞相关(OR 4.16,95%CI 1.21~14.29,P=0.024)。结论 CTO合并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时,建议常规予以导丝或拘禁球囊保护分支,尤其在分支开口或主支近端明显病变或采用内膜下夹层再入技术时。分支闭塞多发生于主支支架置入后,伴随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升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4](2021)在《经动脉心血管介入诊治中含碘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文中提出含碘对比剂广泛应用于经动脉心血管介入诊疗。近年来, 随着患者疾病特征的变化和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 对含碘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自2012年《含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发布以来, 在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领域积累了较多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鉴于此,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及大血管病学组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 对最新证据进行同行评议, 同时参考国外最新指南、结合我国心血管介入诊疗的临床实践经验, 制定了该专家共识, 以期推进我国经动脉心血管介入诊治过程中含碘对比剂的规范应用, 为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李现立,姬洪涛[5](2021)在《紫杉醇球囊与普通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紫杉醇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血管直径≤2.75 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紫杉醇涂层球囊,n=60)和对照组(普通球囊,n=60),在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并考察其晚期管腔丢失与二次狭窄率。术后随访25周,考察各组靶血管衰竭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在术后血管造影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二次狭窄率(26.8%,15/56)较对照组(50.0%,29/58)更低(P<0.05)。随访25周的临床统计显示,观察组靶血管事件发生率(3.6%,2/56)较对照组(8.6%,5/58)有显着的降低(P<0.05)。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形成术相比,紫杉醇涂层球囊血管形成术更有利于降低冠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二次狭窄率和靶血管事件发生率。

邱翠婷,郑海军,朱艳霞,晋辉,曾辉,王中明,刘静,韩风杰,张丽华[6](2021)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合并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中提出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合并钙化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108例患者,剔除DCB手术失败患者(6例,12.7%)和总失访患者(9例,8.3%)后,余93例,其中DCB组41例和DES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础造影结果、术中即刻效果和术后9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DCB组术后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小于DES组,差异有显着性(P<0.001)。DCB组9个月随访MLD小于DES组,差异有显着性(P<0.001),但DCB组晚期管腔丢失少于DES组,差异有显着性(P<0.001)。DCB组管腔直径净增长高于DES组,但差异无显着性(P=0.34)。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372)。结论针对冠状动脉小血管合并钙化病变患者,DCB治疗效果不劣于DES治疗。

李全,杨帮国,叶益聪,赵昔良,曾勇[7](2021)在《基于血流储备分数的血运重建策略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基于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左前降支近段(pLAD)病变与非pLAD病变的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618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FFR指导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病变是否累及pLAD将患者分为pLAD组(289例)和非pLAD组(3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组间风险比和多因素校正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0(17.0,29.0)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AD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受FFR测量血管数、病变血管数、病变数、近段病变数、置入支架数、置入支架总长度和小血管置入支架患者数均与MACE的发生率增加相关(均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pLAD组(HR 2.480,95%CI 1.26~4.87,P=0.008)和置入支架数(HR 1.546,95%CI1.08~2.21,P=0.017)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基于FFR指导血运重建的临床实践中,病变累及pLAD和置入支架数量均与冠心病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8](2021)在《脑静脉窦狭窄介入诊疗专家共识》文中指出脑静脉窦狭窄(venous sinus stenosis,VSS)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针对静脉窦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还存在分歧,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资料相对有限。本共识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概述了静脉窦狭窄的相关临床基础并为其诊断、管理和介入治疗提供建议。其目标读者为负责静脉窦狭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师以及其他相关接诊医师,旨在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的临床实践。

彭壹怡,马晶茹[9](2021)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罹患冠心病患者不断增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越来越普及,然而随着PCI技术的逐步发展及被心血管科室的广泛应用,PCI术后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也越来越被重视,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虽然随着对ISR了解的深入,其发生率降低,但ISR发生仍不可避免。本文在ISR定义及类型、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当前预防ISR的治疗措施上进行综述,旨在为以后临床实践工作及防治ISR的学术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易明[10](2021)在《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2年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

二、The Clinical and Angiograghic Outcome of 190 Cases after Stent Placement in Small Coronary Vessel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linical and Angiograghic Outcome of 190 Cases after Stent Placement in Small Coronary Vessels(论文提纲范文)

(1)药物涂层球囊术后定量血流分数对小血管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2.资料的收集—QFR测量
    3.血管造影和临床终点
    4.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
    2.血管造影二元再狭窄的QFR成像
    3.临床结果QFR
讨 论

(2)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SCAD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
    1.1 流行病学
    1.2 病理生理学
2 SCAD的诊断
    2.1 临床表现与诊断
    2.2 SCAD的冠状动脉造影分类
    2.3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的作用
        2.3.1 IVUS诊断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2.3.2 OCT诊断SCAD
        2.3.3 腔内影像学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2.3.4 腔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应用
3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指导SCAD行PCI
4 展望

(5)紫杉醇球囊与普通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QCA结果
    2.2 临床结果
3 讨论

(6)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合并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
        1.3.2 血管造影终点及临床终点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术后结果比较
    2.3 随访结果比较
3 讨论

(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SR发生机制
    1.1 血管内膜增生
    1.2 VSMCs的增殖和迁移
    1.3 ECM重构
    1.4 NA
    1.5 mi RNAs
2 ISR危险因素
3 预防ISR的治疗措施
    3.1 DES
    3.2 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s,DCB)
    3.3 BA
    3.4 近距离放射治疗
    3.5 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coronary atherectomy,CA)
    3.6 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s,BVS)
    3.7 辅助药物治疗

四、The Clinical and Angiograghic Outcome of 190 Cases after Stent Placement in Small Coronary Vessels(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物涂层球囊术后定量血流分数对小血管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J]. 孟帅,邹开源,金泽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1(12)
  • [2]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J]. 郭萌,刘健. 中国循环杂志, 2021(12)
  • [3]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分叉病变介入干预策略及围术期并发症分析[J]. 郭云飞,彭红玉,赵烨婧,柳景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11)
  • [4]经动脉心血管介入诊治中含碘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10)
  • [5]紫杉醇球囊与普通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J]. 李现立,姬洪涛. 广东医学, 2021(09)
  • [6]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合并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邱翠婷,郑海军,朱艳霞,晋辉,曾辉,王中明,刘静,韩风杰,张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09)
  • [7]基于血流储备分数的血运重建策略对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预后的影响[J]. 李全,杨帮国,叶益聪,赵昔良,曾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08)
  • [8]脑静脉窦狭窄介入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 中华内科杂志, 2021(08)
  • [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 彭壹怡,马晶茹.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04)
  • [10]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2年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D]. 易明. 南华大学, 2021

标签:;  ;  ;  ;  ;  

19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置入后的临床及血管造影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