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交往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往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伦理,彝族,豫东,人际交往,孔子,自我,乡土。

交往伦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马报[1](2019)在《高校学生社团的交往伦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学生社团交往的交往伦理是指两个社团之间,围绕特定目的,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往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伦理原则。它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自主原则、平等公正原则和诚实守信原则。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交往存在叁个方面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行政权力对自由自主原则的侵害、交往双方关系的不平等以及社团恶性竞争引发的诚信危机等。构建社团交往伦理必须要变革社团组织模式,推动伦理规范的"制度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社团交往环境。(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瑞华[2](2018)在《从自律主体到多元自我:社交化阅读的公共交往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化阅读不只是技术延伸的结果,本身隐喻着新的阅读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私人性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是一种新的公共交往实践,是基于阅读私人性经验开放衍生的陌生性体验,现已成为重构公共性的重要资源与基础。这种公共交往的核心是意义共享过程,是逾越私人和公共边界的新交往模式。面对这种变化带来的新交往伦理的现实与需求,如何在关系互联的社交化阅读中实现多元自我的调适,则成为该伦理需求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8年08期)

芦勇超[3](2018)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交往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广泛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所引发的伦理失范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探讨在大数据塑造出的新型交往空间中,人们交往面临的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伦理冲突及其与此相适应的交往伦理原则。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探讨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交往空间的重塑。大数据技术以其数量大、速率快、种类多、价值大的技术特点实现了对于交往空间局限性的突破,并进一步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而对传统的交往空间进行了重塑,塑造出一种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互动共生,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渗透融合的新型交往空间。第二部分集中探讨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交往空间,我们所面临的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下的交往伦理冲突。纵向维度,主要表现出数字鸿沟与社会公正,数字足迹与个人自由,数字身份与人格尊严叁个层面的伦理冲突:横向维度,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技术下人们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平等性、自由度叁个方面的变化。第叁部分集中探讨了面对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交往伦理冲突,我们所需要确立的交往伦理原则。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以“共享”为交往的基本原则,实现交往空间中各主体的权责分层规约,个人主动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作为第叁方的大数据技术拥有者主动承诺技术的透明化,不同交往主体间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并享有“自由、开放、分享”的交往空间。(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杨小萱[4](2017)在《云南彝族族际交往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的古老学科,民族伦理学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新兴的一门以民族的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作为民族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族际交往伦理是至少两个民族在交往实践中处理道德生活秩序的原则与规范。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间的关系如何,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及和谐。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族际交往伦理是以伦理学为切入点对民族关系进行研究,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伦理要求。本文以云南省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为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探讨云南彝族族际交往背后的伦理规范,分析族际交往伦理对个人、民族和社会的意义,进而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借鉴,以期云南早日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从自然坏境、人口民族、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了珠彝族乡的概况,并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对当地彝族族源进行分析。论文主体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对彝族文献的分析为基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叁个方面探讨彝族族际交往伦理背后的哲学基础。第二部分通过田野调查,分析珠街彝族乡族际交往现象背后的伦理规范主要是平等、尊重宽容、团结友善、诚实守信。第叁部分在揭示古代彝族先民认为伦理道德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珠街彝族族际交往生活中所蕴含的伦理规范在个人修养、民族发展和社会和谐叁个层面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邓桂英[5](2016)在《“90后”大学生微信互动中的自我建构与交往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生水起的微信社交不仅改变了"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互动的方式,而且对"90后"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表达、自我认知、自我形象塑造及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90后"大学生使用微信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建构自我形象的同时,微信网络交往中诸如自我迷失、信任危机、价值错位、情感冷漠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也应运而生。在微信人际互动中,"90后"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伦理调适,增强道德养成,从而建构基于自我的网络交往伦理,以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姜汇泳,张江华[6](2016)在《论孔子的人际交往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包含3个层次:第一,"仁"是对自身道德情感的发展;第二,"仁"是爱人,是对他人的宽容、关爱和关怀;第叁,"仁"是对国家、社会的关切。孔子的义利观的核心是"重义轻利"。孔子的"仁者爱人""重义轻利"思想对于当代人际交往及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2期)

邵熙雯,郭蕾[7](2016)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伦理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交往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今大学生深受各方关爱,逐渐使其在人际交往方面陷入失衡状况。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入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进行伦理剖析,并对如何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伦理给出建议,目的在于能够引起当代大学生及整个社会的广泛思考。(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20期)

王双[8](2016)在《论豫东地区的乡土交往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枣山"和"大馍"作为豫东人民亲情联系的纽带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延续至今,这一民间习俗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土交往伦理的体现。以"枣山"和"大馍"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承不仅饱含着豫东地区乡民交往的特殊道德品质,而且也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乡土交往伦理的具体体现。(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黄各[9](2016)在《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中,城市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当今中国,已经迈入城市社会。在其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都成为周边地区的中心,一个城市各方面发展的程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城市带给了人们便利,城市生活让人憧憬,催人向往,但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化和粗放型化,城市精神尚待创建,城市生活理念尚需完善,因此,当人们在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种种美好的同时,也时常生发出许多无奈、困惑和迷茫。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和交往方面的无奈、困惑和迷茫,它将城市交往的伦理问题突显了出来,如何从理论上解决城市粗放型发展所带来的交往伦理困境,构成了本文的基本任务本文从当代中国城市交往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具体分析了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的认知、原则、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方法。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困境”首先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趋势,考察单向度的规模发展模式推动城市超常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血缘交往难题、婚恋交往难题、职业交往难题、社区交往难题和公共空间交往难题,探讨形成如上交往难题的伦理原因,揭示生长于农业文明土壤中的传统交往方式和以工业文明为土壤的现代交往方式如何形成对当代城市交往的局限。第二章“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认知”首先定义什么是城市交往伦理,具体分析其概念内涵,探析城市交往伦理的基本问题,揭示当代城市交往伦理建构的主体诉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叁个维度探讨当代城市交往伦理的视角、重心以及方向,为具体考察当代城市交往伦理提供了全新的视域。然后考察当代城交往伦理的认知进路,包括城市交往伦理生成的“人性土壤”和城市交往伦理生成的“逻辑进路”。第叁章“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的原则”主要考察了当代城市交往伦理建构所必须遵循的叁大伦理原则,即“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和“主体原则”,分别讨论此叁大伦理原则的自身要求、理论依据及具体内容和实施规范。第四章“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取向”从“行为准则”、“共性要求”、“个性构建”和“方法探讨”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的最终取向予以系统探讨:对其“行为准则”的探讨,主要区分了城市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交往行为类型,并从这两个方面考察了城市交往伦理的具体行为规范;在“共性要求”方面,主要围绕交往所必遵的“道德”规范而展开讨论,揭示“人道”和“公正”乃城市生活中各种形式和性质取向的交往行为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交往的共性规范,是交往的道德要求;交往的个性张扬,却是交往的美德诉求。对城市交往的“个性构建”的探讨,主要围绕交往行为的理性审视、快乐幸福、自在舒适以及浪漫愉悦四个方面而展开,通过此四个维度的探讨,揭示了城市生活中追求交往个性的构建,其实质是通过交往行为本身而使人获取心灵的纯化、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美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实践的基本方法,揭示伦理学的基本方法,即功利论和义务论方法仍然是城市交往伦理实践所必须的伦理方法:前者是城市生活美德交往的必选方法;后者是城市生活道德交往所必需的方法。除此之外,和合中庸和协商妥协,则分别构成了城市生活中其道德交往的主要策略性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6-06-30)

徐静[10](2016)在《中学生网络交往及对其交往伦理影响十年对比研究(2006-2015)》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复杂的工具,互联网络的发展全面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也改变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行为方式。青少年作为网络大军中的重要部分,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影响的群体。网络空间的平等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给人们在网络中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网络交往成为当下人与人之间交往联系的重要途径。网络交往发展至今,给人带来的影响也是足够深远。中学生正处在从儿童走向成人,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研究网络交往给中学生交往伦理带来的影响,对帮助教育和研究者更好地把握中学生道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比较法,对比2006年的相关研究,从问卷数据分析中得出当下中学生网络交往较十年前发生的新变化,同时结合访谈和个案研究,探析网络交往的时代变化对中学生交往伦理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与2006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网络交往在中学生中的普及度有了新的飞跃,中学生择友的谨慎态度有所下降,情感需求和交际需要依然是中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的主要原因。“网恋”人群小幅下降,网络交往依赖人群却明显增多。网络交往中的变化与不变,对中学生交往伦理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网络交往的自由和开放特性,让中学生更好地培养自信,发展个性,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谐友好的同伴关系;同时网络的去个性化、虚拟性等特点,也让中学生时常发生语言失范、看淡网际情感、自我迷失等消极的道德行为。本研究立足探索中学生网络交往的时代新变化对其交往伦理带来影响,以期为教育者更好地把握中学生道德成长的重点和关键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5)

交往伦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交化阅读不只是技术延伸的结果,本身隐喻着新的阅读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私人性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是一种新的公共交往实践,是基于阅读私人性经验开放衍生的陌生性体验,现已成为重构公共性的重要资源与基础。这种公共交往的核心是意义共享过程,是逾越私人和公共边界的新交往模式。面对这种变化带来的新交往伦理的现实与需求,如何在关系互联的社交化阅读中实现多元自我的调适,则成为该伦理需求研究的重要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往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马报.高校学生社团的交往伦理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9

[2].陈瑞华.从自律主体到多元自我:社交化阅读的公共交往伦理[J].编辑之友.2018

[3].芦勇超.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交往伦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8

[4].杨小萱.云南彝族族际交往伦理[D].云南大学.2017

[5].邓桂英.“90后”大学生微信互动中的自我建构与交往伦理[J].华夏文化论坛.2016

[6].姜汇泳,张江华.论孔子的人际交往伦理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邵熙雯,郭蕾.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伦理问题探究[J].明日风尚.2016

[8].王双.论豫东地区的乡土交往伦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

[9].黄各.当代中国城市交往伦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10].徐静.中学生网络交往及对其交往伦理影响十年对比研究(2006-2015)[D].南京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  ;  ;  

交往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