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布机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包括安装于织布机上的过滤筒,过滤筒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真空泵,在过滤筒中安装有过滤网,在织布机上安装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滚筒,在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连接有开口对准收卷滚筒的吸尘管;在过滤筒上铰接有盖板,在盖板上设有用于将进风口与过滤筒内腔隔离的隔板,在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与过滤筒内腔的导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有利于将收卷滚筒上的粉尘通过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全部吸入过滤筒内,再使粉尘经过过滤筒内的过滤网进行过滤,以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包括安装于织布机(1)上的过滤筒(2),过滤筒(2)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真空泵(14),在过滤筒(2)中安装有过滤网(21),其特征在于:在织布机(1)上安装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滚筒(13),在过滤筒(2)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22),进风口(22)上连接有开口对准收卷滚筒(13)的吸尘管(221);在过滤筒(2)上铰接有盖板(3),在盖板(3)上设有用于将进风口(22)与过滤筒(2)内腔隔离的隔板(32),在隔板(3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22)与过滤筒(2)内腔的导风口(321)。
设计方案
1.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包括安装于织布机(1)上的过滤筒(2),过滤筒(2)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真空泵(14),在过滤筒(2)中安装有过滤网(21),其特征在于:在织布机(1)上安装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滚筒(13),在过滤筒(2)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22),进风口(22)上连接有开口对准收卷滚筒(13)的吸尘管(221);
在过滤筒(2)上铰接有盖板(3),在盖板(3)上设有用于将进风口(22)与过滤筒(2)内腔隔离的隔板(32),在隔板(3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22)与过滤筒(2)内腔的导风口(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织布机(1)上固定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上设有用于放置过滤筒(2)的安装环(12),安装环(12)的轴线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筒(2)的筒口处设有卡接部(23),在盖板(3)上设有随盖板(3)转动扣入卡接部(23)并使盖板(3)与过滤筒(2)保持相对固定的卡勾(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勾(33)的端部边沿设有弧面(3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筒(2)的筒口边缘处嵌设有抵接于盖板(3)边缘的密封圈(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盖板(3)上开设有平衡孔(34),在平衡孔(34)上嵌隔安装有橡胶片(3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橡胶片(341)上设有手把(3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盖板(3)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板(3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布机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织布机的织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细小的灰尘,这些灰尘可能会依附在纱线和织布的表面,从而使收卷后的布料中间有粉尘颗料夹杂。粉尘颗粒会对布料的表面产生压痕,甚至对布料的表面造成损伤,影响布料的表面质量。
现有公开号为CN203420064U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包括织布机和滚筒,其特征在于:织布机的顶部前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分别与三个升降机构的一端连接,三个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顶部连接,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粘尘纸,粘尘纸的正下方设有三个风扇,三个风扇位于滚筒的下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粉尘颗粒极小,质量极轻,故被风扇吹起的粉尘颗粒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是杂乱无章的,从而导致该吸尘装置的粘尘纸粘尘效果不好,除尘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有利于将收卷滚筒上的粉尘通过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全部吸入过滤筒内,再使粉尘经过过滤筒内的过滤网进行过滤,以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包括安装于织布机上的过滤筒,过滤筒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有真空泵,在过滤筒中安装有过滤网,在织布机上安装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滚筒,在过滤筒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连接有开口对准收卷滚筒的吸尘管;在过滤筒上铰接有盖板,在盖板上设有用于将进风口与过滤筒内腔隔离的隔板,在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与过滤筒内腔的导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通过吸尘管将收卷滚筒上的绒毛和粉尘吸走,减少了粉尘颗粒夹杂在收卷后的布料中间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粉尘颗粒对布料表面造成损伤。在过滤筒中设置过滤网,对被真空泵抽吸过来的带绒毛和粉尘的空气进行过滤,有利于避免绒毛和粉尘进入真空泵,从而对真空泵进行了有效保护。在盖板上设置隔板,并在隔板上设置导风口,使隔板可以起到一种缓冲作用,有利于避免从外界被吸入的夹带有绒毛和粉尘的风直接冲击到过滤网上从而造成过滤网损伤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织布机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放置过滤筒的安装环,安装环的轴线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过滤筒可以直接倾斜放入安装环内,从而实现过滤筒与织布机之间的相对固定。设置安装环的轴线倾斜向下,使得放置在安装环内的过滤筒的轴线同样也倾斜向下,从而使得盖板可以向下翻开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远离过滤筒筒口的状态,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取出过滤网中的绒毛和粉尘时需要人为固定盖板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过滤筒的筒口处设有卡接部,在盖板上设有随盖板转动扣入卡接部并使盖板与过滤筒保持相对固定的卡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在过滤筒与盖板上设置相互扣合的卡接部与卡勾,使得盖板可以被固定在过滤筒上并将过滤筒的筒口封闭,减少盖板因织布机的工作震动而脱离过滤筒筒口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卡勾的端部边沿设有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的设置可以起到一种导向和缓冲作用,有利于减少卡勾与卡接部之间的碰撞摩擦损伤,从而有效延长了二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过滤筒的筒口边缘处嵌设有抵接于盖板边缘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增强盖板对过滤筒的密封性能,减少外界空气从盖板与过滤筒筒口的结合处被吸入真空泵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真空泵的吸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盖板上开设有平衡孔,在平衡孔上嵌隔安装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打开盖板并清理过滤网时,有时候会因为过滤筒中的负压而导致盖板无法打开,若强行将盖板掰开则有可能会损坏盖板。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拔开橡胶片,使外界空气从平衡孔进入到过滤筒内,以平衡过滤筒中的负压,从而使盖板可以被顺利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橡胶片上设有手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拔开橡胶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盖板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盖板的整体强度,减少盖板因长期处于负压环境而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通过吸尘管将收卷滚筒上的绒毛和粉尘吸走,减少了粉尘颗粒夹杂在收卷后的布料中间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粉尘颗粒对布料表面造成损伤。通过在过滤筒中设置过滤网,对被真空泵抽吸过来的带绒毛和粉尘的空气进行过滤,有利于避免绒毛和粉尘进入真空泵,从而对真空泵进行了有效保护。此外,通过在盖板上设置隔板,并在隔板上设置导风口,使隔板可以起到一种缓冲作用,有利于避免从外界被吸入的夹带有绒毛和粉尘的风直接冲击到过滤网上从而造成过滤网损伤的情况。
2.通过分别在过滤筒与盖板上设置相互扣合的卡接部与卡勾,使得盖板可以被固定在过滤筒上并将过滤筒的筒口封闭,减少盖板因织布机的工作震动而脱离过滤筒筒口的可能性。
3.通过在卡勾上设置弧面可以起到一种导向和缓冲作用,有利于减少卡勾与卡接部之间的碰撞摩擦损伤,从而有效延长了二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织布机;11、安装架;12、安装环;13、收卷滚筒;131、吸尘罩;14、真空泵;
2、过滤筒;21、过滤网;22、进风口;221、吸尘管;23、卡接部;24、密封圈;
3、盖板;31、加强筋板;32、隔板;321、导风口;33、卡勾;34、平衡孔;341、橡胶片;342、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织布机的吸尘装置,包括固定在织布机1机壳上的安装架11,在安装架11上设有安装环1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环12的轴线倾斜向下设置。
参照图1与图2,在安装环12中放置有呈圆台状且与安装环12同轴设置的过滤筒2,在过滤筒2中嵌隔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呈与过滤筒2的内腔相配合的筒状。在过滤筒2的筒底设有出风口。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通过管道连通有位于织布机1一侧的真空泵14。过滤筒2在背向出风口的一侧筒口边缘处嵌设有密封圈24。
参照图1与图2,在过滤筒2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22,在进风口22上连接有吸尘管221。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2的轴线平行于过滤筒2的轴线。在织布机1上水平安装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滚筒13,吸尘管221背向进风口22的一端连接有架设在收卷滚筒13上方的吸尘罩131。
参照图1与图2,在过滤筒2上铰接有盖板3,盖板3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过滤筒2的轴线,且盖板3可相对于过滤筒2向下翻开。当盖板3朝过滤筒2的筒口方向旋转并将筒口盖合时,盖板3的边缘紧紧抵接于密封圈24上。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在背向过滤筒2内腔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加强筋板31。
参照图1与图2,盖板3在背向加强筋板31的一侧设有隔板32。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2呈弧形板状,当盖板3将过滤筒2的筒口盖合后,隔板32将进风口22与过滤筒2的内腔隔离开来。在隔板32的延伸末端开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22与过滤筒2内腔的导风口321。
参照图1与图2,盖板3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有卡勾33。在本实施例中,在卡勾33的端部边沿设有弧面。在过滤筒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卡住卡勾33的卡接部23,卡接部23与卡勾33配合使盖板3被固定在过滤筒2的筒口上。
参照图1与图2,在盖板3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过滤筒2与外界的平衡孔34。在本实施例中,在平衡孔34上嵌隔安装有橡胶片341,橡胶片341在背向过滤筒2内腔的一侧固定有手把34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吸尘时,启动真空泵14,使真空泵14产生抽吸负压。真空泵14通过吸尘管221与吸尘罩131将混有绒毛和粉尘的空气吸入过滤筒2中,空气经吸尘管221从进风口22被吸入,然后沿隔板32流动并从导风口321进入到过滤筒2的内腔中。当空气流经过滤网21时,空气中的绒毛和粉尘被过滤网21过滤出来并滞留在过滤网21中。
当工作人员需要打开盖板3并清理过滤网21时,先通过手把342拔开橡胶片341,使外界空气从平衡孔34进入到过滤筒2内,以平衡过滤筒2中的负压。然后打开盖板3,将绒毛和粉尘清出后,再盖上盖板3,并将橡胶片341安装回原位。
本实施例利用真空泵14产生负压,通过吸尘管221将收卷滚筒13上的绒毛和粉尘吸走,减少了粉尘颗粒夹杂在收卷后的布料中间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粉尘颗粒对布料表面造成损伤。通过在过滤筒2中设置过滤网21,对被真空泵14抽吸过来的带绒毛和粉尘的空气进行过滤,有利于避免绒毛和粉尘进入真空泵14,从而对真空泵14进行了有效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873.8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08530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D03J 1/00
专利分类号:D03J1/00
范畴分类:24C;
申请人:佛山市荣阳纺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荣阳纺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河岗石边村面前塱
发明人:潘志源;潘彩兴
第一发明人:潘志源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荣阳纺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