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缺陷模论文_吴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子缺陷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子,晶体,缺陷,矩阵,折射率,传感器,材料。

光子缺陷模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1](2018)在《基于缺陷模耦合的高传感性能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光子带隙的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着强大的控光特性。光学生物传感器因为具有节能环保、抗干扰能力强、响应迅速等优势,成为当前多类生物传感器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硅材料因为自身折射率高以及在近红外通讯波段具有低损耗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微纳光学功能器件中。硅基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集成度高、能耗低、绿色环保、便于复用等优势,是未来生物传感器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因为近年CMOS工艺和片上集成技术的快速发展,硅基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在工业生产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上都存在着巨大优势,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本文以一维硅基光子晶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理论探讨了不同缺陷模式对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的影响。首先结合缺陷模的模场空间分布和透射谱中相应透射峰的波长位置随样本溶液折射率变化的灵敏度,来分析得到不同缺陷结构类型对一维硅基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折射率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在保持缺陷体类型不变的条件下,利用改变缺陷体的个数、缺陷体之间耦合强度等方法,结合谐振模式的模场分布和透射谱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耦合强度的多缺陷结构对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传感性能的影响。最终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模效应的叁通道实时并行探测的高传感性能的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并对其工作模式的模场分布和透射谱随样本溶液浓度(折射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为了验证所设计的多通道光子晶体传感器多通道并行检测的可靠性,设计了待测样本在不同通道中检测的仿真模拟实验,并对仿真结果深入分析。本文通过仿真模拟,在将工作波长调整至1550nm附近的情况下,得到折射率灵敏度S为820nm/RIU,品质因子Q值达到2.5 × 105,为高灵敏度一维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的实验制备和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8-03-20)

刘圆圆,李旭峰,赵亚丽,彭伟,杨雯[2](2018)在《金属薄膜的缺陷模对一维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由银-氧化铟锡(ITO)薄膜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在300~800nm波段范围内的滤波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研究了金属缺陷层厚度、入射角度和ITO膜厚度等对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参量下光子晶体结构的色散曲线也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色散机理。结果表明,改变缺陷层的厚度能够调制光子晶体的滤波范围及滤波波形;入射光线小角度范围(0°~20°)内的变化对该光子晶体滤波性能的影响甚微;随着ITO膜厚度的增加,滤波波谱呈周期性变化。(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蔡园园,王智,陈笑,李长伟,冯帅[3](2018)在《低折射率对比度下有机八重准周期光子晶体缺陷模的耦合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机半导体发光材料,研究了低折射率对比度下八重准晶结构中双缺陷微腔之间的缺陷模的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八重准晶双9孔缺陷情况下,缺陷模不但发生了分裂,还出现了一个由双缺陷微腔与中间散射体所构建的复合腔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缺陷模的叁维场分布和模式之间的相位关系,揭示了模式耦合的物理机制,这为后续可见光波段有机半导体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康永强,孙祝,康占成[4](2016)在《单负材料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双缺陷模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单负材料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双缺陷模。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结构,该结构中两个缺陷模频率可以单独调整,而不影响另一个缺陷模。不论TE偏振模还是TM偏振模,两个缺陷模频率位置对入射角的变化不敏感。该特性对设计全方向双通道滤波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彭建坤,韩艳玲,王宏,屈少华[5](2016)在《1维镜像磁光光子晶体中的缺陷模分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镜像磁光光子晶体在外磁场中透射谱的变化,采用4×4传输矩阵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当外磁场存在的情况下,镜像光子晶体中存在的缺陷模会受到外磁场和光子晶体层数的影响,分裂成两个模式,这两个模式分别对应于原线性偏振光中的左旋光和右旋光,且左旋光和右旋光之间的频率差会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只有当光子晶体结构多于7层时,缺陷模才会具有较高的Q值,这时模式的分裂现象才能被清晰地观察到。结果表明,磁光光子晶体的这种可调谐性可以应用到新型的滤波器设计当中。(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韦吉爵,白书琼,梁祖彬,欧阳志平[6](2015)在《不对称度对对称结构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输矩阵法理论,研究不对称度对对称结构光子晶体(AB)mCx(ABA)Cx(BA)m缺陷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元介质排列周期不对称度Δm越大,光子晶体双缺陷模所处的频率位置不变,但双缺陷模的透射率下降且带宽变宽;当缺陷自身周期不对称度Δx或缺陷厚度不对称度Δd越大,光子晶体双缺陷模透射率下降的同时向低频方向移动,而且双缺陷模之间的距离增大。不对称度对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光学衰减器、光学开关和光学滤波器件等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刘启能,龙涛,代洪霞[7](2015)在《一种研究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的谐振腔模型并研究其缺陷模特性,采用相干迭加的方法推导缺陷模的透射率及频率,建立一种研究缺陷模的方法——相干迭加法.将相干迭加法与特征矩阵法和共振理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干迭加法具有特征矩阵法和共振理论的优点,并克服了特征矩阵法和共振理论的不足.相干迭加法是一种研究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5年03期)

郝丽丽,谢应茂[8](2015)在《一维磁流体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磁控可调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流体的有效介电常数ε_(liq)与磁性粒子体积分数P和外加磁场因子α_‖有关。计算了水基MnFe_2O_4磁流体的有效折射率随纳米磁性粒子体积分数P和外加磁场强度因子α_‖的变化关系,发现通过调节α_‖的大小可实现不同纳米磁性粒子体积分数的磁流体具有相同的有效折射率。应用传输矩阵法,数值模拟了水基MnFe_2O_4磁流体中P为0.745时结构为(AB)~8C(BA)~8的一维磁流体掺杂光子晶体的透射谱。结果表明:缺陷模磁流体n_c的增大出现红移现象,即缺陷模中心波长随n_c的增大而变长,最大改变量为36.6 nm。讨论了缺陷模品质因子Q,发现缺陷模半峰值带宽不变,Q与缺陷模波长随n_c的变化具有相同的线性变化特性,即Q随有效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陈颖,石佳,卢波,刘腾,董晶[9](2015)在《基于紧束缚法的空气栅光子晶体双缺陷模传感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单缺陷光子晶体折射率传感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双缺陷空气栅光子晶体的传感模型。通过紧束缚法分析光子晶体双缺陷模的产生机理,并结合传输矩阵理论分析该光子晶体结构的光学传输特性。针对折射率和温度的交叉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消除温度干扰的方法,并建立两缺陷模波长与光子晶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该空气栅光子晶体,通过观测双缺陷峰波长的漂移,即可实现待测气体样本参数的动态监测。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发现,两缺陷模的波长均与待测气体的折射率呈线性关系,该传感具有结构简单和精度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5年05期)

周年杰[10](2015)在《对称性与缺陷对硅光子晶体能带的带宽和缺陷模位置产生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晶体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微结构,不仅可以用来调控自发辐射,还可以用来控制光的传输和局域。光子晶体还可应用于LED和芯片激光器的谐振与选模。光子晶体与半导体晶体有很多相似的性质,类比半导体晶体进行研究的思想也一度推动了光子晶体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我们类比对硅量子点的对称性和量子受限效应所进行的研究,对硅光子晶体的对称性与缺陷对能带带宽和缺陷模位置所产生影响进行研究。基于理论计算结果,进一步探索了对称性效应和量子受限效应对禁带宽度的共同作用。研究工作主要为设计和制造全硅光子晶体激光器服务。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1)对称性和量子受限效应之间的竞争是导致禁带宽度发生变化的原因。(2)在研究光子晶体缺陷模的演化时,我们改变光子晶体H1缺陷及其附近介质柱的半径,使得光子晶格缺陷处超晶胞的旋转对称性具有C_(6v),C_(3v)或C_(2v)等点群的性质,并分析二维圆形介质柱叁角光子晶体的局域态在光子禁带中演化。结果显示:随着介质柱的半径的变化,光子晶体局域态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其演化表现出阶段性;同时随着对称性破缺程度的加深,会有更多缺陷态进入光子禁带。研究发现C2v超晶格体系具有明显优势:半径变化率小,模式演化速率较小。(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光子缺陷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由银-氧化铟锡(ITO)薄膜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在300~800nm波段范围内的滤波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研究了金属缺陷层厚度、入射角度和ITO膜厚度等对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参量下光子晶体结构的色散曲线也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色散机理。结果表明,改变缺陷层的厚度能够调制光子晶体的滤波范围及滤波波形;入射光线小角度范围(0°~20°)内的变化对该光子晶体滤波性能的影响甚微;随着ITO膜厚度的增加,滤波波谱呈周期性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子缺陷模论文参考文献

[1].吴超.基于缺陷模耦合的高传感性能光子晶体生物传感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2].刘圆圆,李旭峰,赵亚丽,彭伟,杨雯.金属薄膜的缺陷模对一维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的影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3].蔡园园,王智,陈笑,李长伟,冯帅.低折射率对比度下有机八重准周期光子晶体缺陷模的耦合特性[J].光学学报.2018

[4].康永强,孙祝,康占成.单负材料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双缺陷模特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彭建坤,韩艳玲,王宏,屈少华.1维镜像磁光光子晶体中的缺陷模分裂[J].激光技术.2016

[6].韦吉爵,白书琼,梁祖彬,欧阳志平.不对称度对对称结构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影响[J].河池学院学报.2015

[7].刘启能,龙涛,代洪霞.一种研究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方法[J].计算物理.2015

[8].郝丽丽,谢应茂.一维磁流体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磁控可调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15

[9].陈颖,石佳,卢波,刘腾,董晶.基于紧束缚法的空气栅光子晶体双缺陷模传感机理研究[J].中国激光.2015

[10].周年杰.对称性与缺陷对硅光子晶体能带的带宽和缺陷模位置产生影响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一22n"=3,0d=606个周期一24n"=5,d"=606个周期光子晶体两侧各增加一层光子晶体介质...能对两个极化同时下载的插分复用示意图含一液晶缺陷层的一维光子晶体透射谱随...光子晶体两侧各增加一层光子晶体介质...

标签:;  ;  ;  ;  ;  ;  ;  

光子缺陷模论文_吴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