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淖记事论文_童滢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淖记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远,抒情,汪曾祺,小说,人物,原形,一女。

大淖记事论文文献综述

童滢[1](2019)在《试析汪曾祺《大淖记事》词语形象色彩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运用大量富有形象色彩义的词语,不仅凸显高邮的地域色彩,也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构筑了别具特色的听觉世界和视觉世界,其中迭音词的使用尤为重要,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可以看到隐藏在词语背后人物的情感世界,体味汪曾祺小说的"抒情性"和"通俗性"。(本文来源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艳[2](2018)在《道是无情却有情——以《异秉》《受戒》《岁寒叁友》《大淖记事》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尤擅短篇小说写作,并形成"叙事与抒情"的文论主张。这是他的"汪氏文体"的典型特征。汪曾祺的小说,属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一脉,是现代诗化小说的余绪和回响,受晚明小品和归有光的"文气说"影响很深,再加上西方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这样一种文学体式。汪曾祺在"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当中,强调"贴近人物叙述",强调"作者对所写的人物要具有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并形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文论与美学主张,是抒情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赓续和扩展。(本文来源于《写作》期刊2018年07期)

杨烨铭[3](2018)在《自由意识与审美意象:水、庙、花——以《大淖记事》与《受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小说中儒家与道家、佛家思想,叁者相融并济。本文以《大淖记事》与《受戒》为例,从儒释道的自由意识角度进行阐述,探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自由意识的文本显现——水、庙、花叁类审美意象。二是汪曾祺自由意识的渊源——儒道佛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人文素养和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以此认识汪曾祺小说的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0期)

张超[4](2018)在《权力文明与民间立场——论《大淖记事》中冲突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以平淡朴实、诗性浪漫的笔调记述了大淖之畔的爱情故事。其中刘号长对巧云的侵犯,以及后来锡匠帮的顶香请愿是小说中唯一的冲突点。作者在冲突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并非停留在两者的矛盾对立,而是以民间视域观照民族的文化根源、生命力量,形成文化视角下的冲突叙事。(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8年08期)

刘婧瑶[5](2018)在《论汪曾祺小说行云流水的散文化写作风格——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反右"、文革等种种坎坷波折的汪曾祺携《受戒》和《大淖记事》等作品重返文坛。年过六十的汪曾祺仿佛为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一阵清新和缓的春风,他流畅疏朗的文字一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沉重忧愁,令读者眼前一亮。本文拟从结构布局、写作手法与语言使用叁个方面分析汪曾祺八十年代小说的散文化写作风格。(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0期)

张超[6](2018)在《微型方志、民族志与人物形象来源考——汪曾祺《大淖记事》叙事方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淖记事》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小说是关于大淖的微型方志式笔记体小说,其中主人公巧云的人物形象源自汪曾祺童年时遇到过的"锡匠恋人"与"挑夫妻子"的迭加,十一子则来源于《白水滩》和《小放牛》两出戏剧的拼接。从小说文体到故事本事,《大淖记事》以民族志的叙事方式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乐观与坚韧,从容与顽强。(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吕明凤,陈田田[7](2017)在《浅析汪曾祺小说的生态美——以《大淖记事》和《受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作为影响深远的京派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传承人,他的小说具有京派文学的"梦幻乡土"和"诗意书写"的风格,充斥着古朴的民风民俗、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纯真善良的人性之美。本文主要以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为例,探讨汪曾祺小说中所包含的自然、人性、文化之间的生态和谐关系。(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20期)

王冬云[8](2017)在《《十八春》与《大淖记事》中的爱情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春》与《大淖记事》分别为张爱玲与汪曾祺的名篇,二者在讲述人物的爱情命运方面有惊人的相似,善良无辜的女主人公的爱情皆遭遇了恶势力的迫害,结局都给人留下了光明与希望。作品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十八春》虽有亮色,但改变不了小说苍凉的基调,《大淖记事》中的人物虽然历尽苦难,但掩盖不了其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两部作品的这些差异是由创作主体人生经历与创作理念的差异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22期)

张超[9](2017)在《平远小景中的故人故里——观《大淖记事》的创作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小说创作具有丰富的文人笔法和深层内涵。在《大淖记事》中,汪曾祺对大淖景物的描写具有风俗画的特质,其写作笔法来自倪云林的平远小景的构图方法。小说中的人物,例如刘号长来自汪曾祺童年时对鲍团长这一真实人物的记忆。小说的写作资源来自日常、来自民间,以其独有的民间性实现了小说的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7年07期)

商彰超[10](2016)在《民间的悲情——《大淖记事》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本细读和症候式阅读方法,对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进行分析,从民间隐形结构分析出其突破了善恶二元对立框架,从善恶二元的模糊性到传统与现代的纠葛,对其进行纵深式再解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35期)

大淖记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汪曾祺尤擅短篇小说写作,并形成"叙事与抒情"的文论主张。这是他的"汪氏文体"的典型特征。汪曾祺的小说,属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一脉,是现代诗化小说的余绪和回响,受晚明小品和归有光的"文气说"影响很深,再加上西方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这样一种文学体式。汪曾祺在"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当中,强调"贴近人物叙述",强调"作者对所写的人物要具有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并形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文论与美学主张,是抒情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赓续和扩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淖记事论文参考文献

[1].童滢.试析汪曾祺《大淖记事》词语形象色彩义[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刘艳.道是无情却有情——以《异秉》《受戒》《岁寒叁友》《大淖记事》等为例[J].写作.2018

[3].杨烨铭.自由意识与审美意象:水、庙、花——以《大淖记事》与《受戒》为例[J].北方文学.2018

[4].张超.权力文明与民间立场——论《大淖记事》中冲突叙述[J].参花(下).2018

[5].刘婧瑶.论汪曾祺小说行云流水的散文化写作风格——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6].张超.微型方志、民族志与人物形象来源考——汪曾祺《大淖记事》叙事方式初探[J].潍坊学院学报.2018

[7].吕明凤,陈田田.浅析汪曾祺小说的生态美——以《大淖记事》和《受戒》为例[J].明日风尚.2017

[8].王冬云.《十八春》与《大淖记事》中的爱情之比较[J].文教资料.2017

[9].张超.平远小景中的故人故里——观《大淖记事》的创作资源[J].参花(上).2017

[10].商彰超.民间的悲情——《大淖记事》再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6

论文知识图

汪曾祺--图1汪曾祺--图2汪曾祺--图3金属工艺-铜佛 河北。苏轼一句。苏轼一句

标签:;  ;  ;  ;  ;  ;  ;  

大淖记事论文_童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