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略稳定主要关注军备竞赛稳定性与危机稳定性,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的制定均与核技术的扩散、核武器的运用直接相关,所谓的稳定则主要是指威慑之下的平衡。当前,互联网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提升,构建和平、开放、安全、合作的网络空间对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上讲,网络空间战略稳定也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一个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互联网治理角度展开分析,提出认识。
1 从互联网治理看网络空间战略稳定
1.1 互联网治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互联网治理的研究中,通常采用“主体-规则”的二维框架进行分析。对于特定的议题(What)需要梳理该议题涉及的主体(Who)是谁,适用哪些规则(How),其中的主体在互联网治理中通常用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来表示。在具体分析中则需要考虑议题相关的技术(Technology)与政策(Policy),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也表现为技术和政策的组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是互联网或者说网络空间的基础,主体的活动以及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治理同样处于一个演进(Evolving)的过程之中,因此在互联网治理的分析中还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注意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变化。
图1 互联网治理的分析框架
图片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2 对稳定与战略稳定的理解
从物理学上讲,稳定性是物体或者系统保持某一平衡状态的能力和性质。从这个概念出发,稳定的关键是保持平衡状态。以图2中的处在不同位置的小球为例对此加以说明。位于凹槽底部的小球,在受力离开原有位置后,只要不跃出凹槽的边沿,经过一段时间后仍可回到原有的位置,这就是稳定平衡。而对于处在凸起物体顶部的小球,一旦受到扰动离开初始位置,则会滚动到其他位置,难以回复到扰动前的状态,这就是不稳定平衡。除了这样的简单示例外,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还可以找到很多稳定和平衡状态的例子,比如基于力矩平衡设计的天平或秤,还有与温度、气压相关的热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电力系统的稳定,运动物体的同步,生物种群的竞争与相互依存,受控系统通过负反馈实现稳定,等等。军备竞赛稳定性也同样适用于稳定与平衡态的分析。
图2 稳定与平衡态的示意
图片来源:网络
综合这些事例,可以对稳定做出如下的理解:一是抗干扰,即在一定程度的扰动下,物体或系统可以恢复平衡状态;二是不失控,即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或系统不会超出其维持平衡能力的极限。基于这样的理解来审视在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意义上的全球战略稳定,其关键要素有三个:一是各主体在力量和利益的平衡、妥协基础上形成的相互间稳定关系,或者说建立平衡态;二是各主体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这种关系,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作出改变;三是要形成保持稳定的机制,也就是通过增加约束条件或惩罚手段形成负反馈,同时也可以辅助一定的奖励,保证业已达成的稳定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突破其极限。
1.3 对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认识
基于互联网治理的分析框架以及对稳定和战略稳定的理解,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认识网络空间战略稳定:
一是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大国在实现稳定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当然,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关系着全球各国人民的福祉,企业、技术社群、学术界和智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都是利益相关方,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促进稳定的实现。
五是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演进。时间的变化对于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必然是动态平衡。需要及时对影响这一平衡的内外扰动因素进行跟踪、识别、分析,基于分析做出反馈,从而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
四是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政策。其核心在于稳定的机制设计与执行。北约卓越网络防御中心主导编写的《塔林手册》提出了战时和平时的网络空间行为规则,对于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机制设计具有一定价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则是中国对于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机制设计与执行的贡献。
在此,就促进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实现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促进网络技术创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加强技术交流共享,保持技术的高度关联与相互依存,通过网络科技的创新与扩散减少各国的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对称。二是在维持全球战略稳定的总体框架下探索建立网络空间稳定机制,增强战略互信,对危机管理未雨绸缪。三是注重发挥大国间的战略稳定对于全球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突出作用,推动国家间(尤其是大国)和国际组织制定并遵守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强调责权利的一致性与对称,负责任的大国不仅是战略稳定的责任者,也是战略稳定的受益者。四是进行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动态评估,保持全球互联网的开放合作,促进在演进中的网络空间实现长期的全球战略稳定,这一点尤其需要各国智库之间的合作,这也是是非国家行为体参与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重要途经。
三是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技术基础。核技术的发明与扩散,特别是核武器的运用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技术基础,主要大国掌握了核技术并限制核技术的扩散,制备了大量核武器并形成了相互摧毁的能力。以此类比,网络空间相关的科技创新与扩散则是探讨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基础,保持全球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联互通,共享技术成果,例如保持统一的路由寻址和协议标准是保持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对于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长期保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单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占据绝对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只会形成网络霸权,而非主要大国之间的平衡,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稳定。
二是维持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规则。规则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显式规则和隐式规则,具体来看则包括业已形成的国际交往习惯,国家行为规范,国家和国际组织达成的协议、条约,以及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比如中美两国元首在2015年达成的六点共识,联合国政府专家组的成果报告,负责任国家行为准则,G20、OECD、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布的宣言,都可以纳入规则的范畴。可以预见,今后会有更多关于规则的讨论以及更多规则被制定出来,用于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
2 关于实现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建议
2015-2016 年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口服用药使用分析 ……………………………………… 李 晶等(2):191
全球战略稳定的提出源自冷战时期主要大国的军备竞赛难以无限进行下去和危机管理的需要,其基础是核大国之间确保相互摧毁。目前,网络领域的技术及网络武器的运用与核技术与核武器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从根本上影响到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走向。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安全及全球战略稳定的需要,难以独立实现。特别是考虑到互联网领域“赢者通吃”的特点与网络霸权的现实存在,保持网络空间战略稳定面临着诸多困难。
(2)在主体期望类型上 文献[19]的主体期望类型单一,仅考虑了带有不确定得分情形,该方法难以处理具有多种类型主体期望的双边匹配问题。本文考虑具有两种类型的主体期望,弥补了主体期望类型单一的不足,拓展和完善了双边匹配理论。
接收端先进行信号的粗捕获,本质上是求相关,相关峰超过门限值则捕获成功,从该点往后推迟一段序列开始采集估计序列。采集到估计序列后,先做相关运算解扩,然后到算法模块。捕获与相关解扩部分在求相关时,要先将其依次抽取为四路信号,因为算法中采用四倍插值升余弦滤波器,将四路信号分别与本地序列求相关,再按照相同的顺序将四路相关序列合成一路信号,其结构如图2所示。
作者简介
刘越,博士,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研究与咨询研究。
自2010年起,部分房地产估价机构先后开启了信息化探索之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独立运营,较为典型的有深圳世联、深圳国策、深圳评估中心、北京国信达等;另一类为联盟运营,较为典型的有中估联行、中房评、恒基数据、云估价、云房等。不管是独立运营,还是联盟运营,各房地产估价机构都致力于自动估价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系统、自动办公系统、押品重估系统、不动产运营管理系统、投贷后资金管理服务系统等信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进一步提升传统业务服务效率和不断开拓新型业务发展空间,也对行业面临的现状困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王亦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平台治理、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等。
标签:稳定论文; 互联网论文; 战略论文; 网络论文; 空间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9年第7期论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