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纳豆激酶作为一种理想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天然功能食品被广泛关注,因此研究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对于推进溶栓类功能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发酵豆乳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对因素顺序及因素水平稍作调整,以全豆豆乳为发酵基质,以纳豆激酶为功能评价指标,发酵后出渣率及终点p H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发酵豆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0 h,装液量5%,初始p H5.5,接菌量1.5%。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可高达660 184.14 IU/mL,是优化前(79 434.68 IU/mL)的8.31倍,是前期最佳工艺下纳豆激酶表达量(429 869.34 IU/mL)的1.54倍。与前期全豆豆乳最佳工艺条件相比,通过调整初始pH和接菌量的先后顺序,可以在更低接菌量(前期研究,最佳接菌量为1.75%)的基础上,显著增加纳豆激酶表达量。通过本实验研究既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对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倪楠,辛志宏,许斌,张丽静,王艳,江均平,王凤忠,李淑英
关键词: 豆乳,液体发酵,纳豆激酶,优化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一般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建设专项(CARS-04)
分类号: TQ920.6;TS218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9-0071
页码: 212-219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3243K
下载量: 270
相关论文文献
- [1].纳豆激酶稳定性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1)
- [2].纳豆冻干粉中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6(06)
- [3].纳豆激酶 食物界的福音[J]. 养生大世界 2016(12)
- [4].纳豆激酶五问[J]. 养生大世界 2016(12)
- [5].纳豆激酶——食物溶栓健康新方式[J]. 养生大世界 2016(12)
- [6].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7].纳豆激酶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12)
- [8].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学 2019(02)
- [9].纳豆激酶的制备与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学 2019(08)
- [10].纳豆激酶的研究及展望[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9(04)
- [11].纳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8(08)
- [12].日本纳豆激酶协会倡导——常吃纳豆激酶有助于预防血栓[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17)
- [13].纳豆激酶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12)
- [14].纳豆激酶固体发酵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 2016(18)
- [15].重组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07)
- [16].消费者须正确认识“纳豆激酶”[J]. 药物与人 2011(04)
- [17].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 [18].纳豆激酶体外溶栓作用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3)
- [19].纳豆激酶的保健功效[J]. 大豆科技 2015(06)
- [20].溶栓新药——纳豆激酶[J]. 化学世界 2009(02)
- [21].发酵法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19(12)
- [22].纳豆激酶的研究综述[J]. 科技视界 2018(12)
- [23].纳豆激酶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现代食品 2018(16)
- [24].传统发酵豆制品中纳豆激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调味品 2019(06)
- [25].纳豆激酶液态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10)
- [26].纳豆激酶强效溶栓,吃过方知效果好[J]. 祝您健康 2010(10)
- [27].纳豆激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鉴定[J]. 广东化工 2011(01)
- [28].纳豆激酶原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J]. 中国酿造 2008(19)
- [29].全豆乳液体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工艺优化[J]. 生物技术进展 2019(02)
- [30].纳豆激酶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