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店子希望小学266753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导学式教学法在目前被应用得还不是很普遍,有些教师仍是采用传统的导入法引入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普及导学式教学法。笔者基于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导学式教学法进行了实践性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导学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程度,也在不断地挖掘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综合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要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引和引导。
一、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它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启蒙阶段。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小学生们能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加深认识,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也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内容。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不断发展与前进,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人们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应当从小就开始的工作,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仅仅注重知识的教授,这样的模式无法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导学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并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对抽象思维建立起概念,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导学式教学法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能锻炼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导学式教学法中常见的一种,也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法。情境导入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法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精心设计一种富有生活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让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氛围中获得数学知识,并且实现了轻松教学和轻松学习的目的,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节课时,从题目上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准确地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那么就需要向学生展示这些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因此在课前笔者准备好了学生在生活中就比较熟知的图形,如篮球、粉笔盒等,展示之后让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学生们就会结合着自己的实际生活找出立体图形,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内心的生活情景,强化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意识,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接受,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故事导入。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动画片和故事感兴趣,这就给予了我们更好的教学方法启示。采用故事导入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故事中既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够满足自己对故事喜爱的快乐。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导入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在教育行业中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导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对多媒体教学方式也是喜爱有加。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多媒体教学的学科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多媒体是有声有色的、动静结合在一起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有效带动了课堂学习的气氛,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注重知识的教授,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却很少涉及。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很难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而导学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一方面,优化了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179-180。
[2]陈伟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好家长,2015,(33),33。
[3]陈庆红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