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出气体论文_王俊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逸出气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体,逸出,同位素,德钦,褐煤,冷泉,热稳定性。

逸出气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山[1](2019)在《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硫煤被大量开采利用,并在其利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煤热解可作为单独的燃前预处理工艺在提高煤利用效率及污染物控制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煤与添加剂共热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煤中硫的定向迁移。由于煤中硫存在形式复杂多样,可以借助模型化合物对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揭示金属离子的作用,能够为中高硫煤综合利用及含硫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论文首先利用热解-色谱(Py-GC)技术定量考察不同浓度Fe~(3+)、K~+、Na~+及Ba~(2+)对含硫模型化合物二丁基硫醚(DS)、苯硫醚(PS)和2-甲基噻吩(2-MT)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量的影响,接着选取Fe~(3+)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解-质谱(Py-MS)技术定性分析添加Fe~(3+)后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杜儿坪煤、云南无烟煤及平朔煤叁种含硫类型不同的煤样,重点考察煤中内在灰分及外加物质Fe~(3+)对含硫气体逸出规律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量的影响不同。其中,与K~+,Na~+及Ba~(2+)相比,Fe~(3+)的影响更大,且与其浓度有关。(2)同一气氛下,不同含硫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逸出温区及相对逸出含量不同,这与模型化合物结构的稳定性有关。Ar及CO_2气氛下,与脂肪类硫醚DS相比,芳香类硫醚PS以及2-MT更难分解。(3)3%O_2-Ar气氛下,Fe~(3+)有利于DS、PS以及2-MT热解过程中COS及SO_2的最大逸出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且随离子浓度增大,逸出趋势增强。(4)不同气氛下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主要逸出形式不同:Ar气氛下H_2S的逸出量较多,CO_2气氛下COS的逸出量明显增加,在3%O_2-Ar气氛下主要以SO_2的形式逸出。(5)不同气氛下,脱除灰分后有利于煤热解过程中主要含硫气体的逸出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6)Ar及CO_2气氛下,Fe~(3+)使煤中H_2S的最大逸出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对于COS及SO_2,受煤种影响较大;3%O_2-Ar气氛下,无明显H_2S逸出,对于COS以及SO_2,Fe~(3+)均使其最大逸出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Fe~(3+)有利于煤中含硫化合物低温下分解。(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志刚[2](2018)在《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热解气体产物逸出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对热解产物特性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固定床反应器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热解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仪研究了热解气相产物分布。结果表明:热解反应初期,褐煤NM失重速率达到最大;在200℃~300℃时烟煤中主要是非共价键和弱共价键发生解离,此时产生的挥发分较少,因此在该温度段质量变化较小。固定床热解实验表明,焦油产率由大到小依次为:SX(15.81 wt%)>HL(12.63 wt%)>XJ(10.46 wt%)>NM(4.32 wt%)。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成煤环境导致煤样组成的差异是引起煤样热解气相产物产率分布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李其林,王云,周艺颖,赵慈平[3](2018)在《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温泉逸出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滇西北地区德钦-中甸一带温泉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对采集到的18个温泉逸出气体样品的化学组分和氦、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德钦-中甸一带CO_2含量偏高且主要沿金沙江断裂和德钦-中甸断裂分布,平均CO_2的释放量为80.6%;气体样品的~3He/~4He值为0.06~0.74Ra,中甸地区的下给茨喀和天生桥温泉为研究区高幔源氦释放区,分别达到7.6%和5.0%;中甸地区碳同位素也表现为幔源的特征,δ~(13)CCO_2变化范围为-1.94‰~-5.95‰。与已有的深部探测结果对比,研究区幔源氦释放较高的中甸地区(下给茨喀温泉、天生桥温泉)主要位于软流圈上涌区(四川黑水-金川-道孚-雅江-稻城)南端的边缘地带,因而幔源氦释放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诗薇,邹冲,赵俊学,李小明,折媛[4](2018)在《不同焦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热解气体逸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PS方法分别表征了低、中、高硫炼焦煤的硫赋存形态及分布,并利用TG-MS技术分析了叁种煤的失重过程、主要气体和含硫气体的逸出情况.结果表明,叁种焦煤的硫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中高硫煤中的无机硫比例显着高于低硫煤,噻吩类和亚砜类硫比例低于低硫煤.叁种煤的失重过程大致相同且可分为释水及吸附气体的脱除、活泼热分解和二次热解叁个阶段.焦煤在热解过程中不同含硫气体的逸出差异较大,但其与原煤中原有硫的形态和总量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8年02期)

李会锋[5](2018)在《水下气体逸出的声学观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气体逸出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工业环境中,在海洋中尤为常见,海底冷泉活动则是其中的研究热点。水下气体逸出现象往往标志着海底油气矿藏的存在,对它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相关资源的有效勘探,并且在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与输运等后续环节之中也普遍存在着气体逸出,因而对水下气体逸出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声学方法是水下气体逸出现象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其中声呐可视化观测是一种直观高效的调查方式,其作业方式主要包括走航式观测与原位式观测两种。水下气体逸出的声学观测主要利用了逸出气体在水体中形成的气泡羽流,气泡羽流的声散射特性使得它可以被声呐设备探测与记录。本文首先阐述了水下气体逸出现象的声学观测机理,针对水下气体逸出现象的主要声学观测特征--气泡羽流,讨论了气泡与气泡群的声散射、目标强度等特性,对羽流中气泡群的分布进行了仿真,并模拟了羽流的声呐观测效果,总结了气泡羽流的声呐观测特征。在水下气体逸出声学观测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在水下气体逸出现象走航式与原位式声学调查中常用的声呐设备,对各自工作方式及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之后进行了单波束声呐走航式与多波束声呐原位式水下逸出气泡羽流的声呐观测实验。针对羽流声图的特点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图像增强、海底线检测、图像分割等处理,并对观测效果进行了分析,之后基于原位式观测的数据,处理得到了气泡羽流的立体声学影像。本论文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为水下气体逸出现象声学观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3-01)

余巧玲,王万卷,潘永红,刘志健,徐运祺[6](2017)在《热重-红外联用法研究液晶聚合物的热解行为及其逸出气体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重-红外(TGA-FTIR)联用技术研究液晶聚合物(LCP)的热分解行为,研究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50℃/min)对LCP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LCP的逸出气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CP受热分解过程主要为一个失重阶段,LCP组分受热后,分子链断裂,降解成叁聚体、二聚体、单体等化合物,有些化合物裂解成烃类物质生成CO2逸出。升温速率对LC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_m)和最大失重速率(D_m)上,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D_m增加,T_m升高。(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7年12期)

魏凯[7](2017)在《热分析中多组分逸出气体的质谱同步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反应过程是复杂过程,随时间/温度不断变化,通过逸出气体测量反应特征是一种有效手段。目前,热重质谱联用仪被广泛应用于过程反应逸出气体分析,通过质谱实时测量同步气体逸出参数,对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传统分析反应逸出气体的方法是以特定质核比的离子流强度直接表征浓度,但是过程反应多数是总包反应,气体在同时间逸出,单独使用TG、DTG、DSC和离子流强度无法准确区分逸出气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1-24)

尹彦泽,朱发新,张敏,卢金树,李玉乐[8](2017)在《船舶晃荡油舱逸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船舶晃荡油舱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油气处理存在的问题,从船舶晃荡油舱逸出油气处理装置基本要求出发,利用Auto CAD软件设计出了船舶晃荡油舱逸出油气回收利用装置,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件,最后从结构、技术、操作及经济等方面分析了该装置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7年07期)

孙珂,单新建,申旭辉,孙林[9](2017)在《基于MODTRAN模型对高分五号卫星断层逸出气体探测能力的辐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流体监测数据和地表断层调查都显示构造活动强烈期和大地震前后活动断裂带会伴有大量气体逸出。中国即将发射的高分五号(GF-5)卫星搭载的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及全谱段光谱成像仪两个传感器,主要以大气气体的探测为应用目标。本文基于两个传感器的参数设置,使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对断层逸出气体中的水汽、CH_4和CO_2叁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对卫星传感器的辐射影响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两个传感器对水汽、CH_4和CO_2气体异常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GF-5卫星两个红外传感器特定的光谱通道对大气水汽、CH_4和CO_2气体异常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可以期待发展具有较高精度的相关气体遥感反演模型,用于地震的监测及预测。(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7年02期)

陆志峰,王亦飞,李季林,王辅臣,于广锁[10](2016)在《典型煤种快速热解气体的逸出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煤样的快速热解行为,捕捉气体释放特性,在873~1 273K条件下基于管式反应器对3种不同煤阶的典型煤样开展热解实验研究,借助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记录在线气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的升高,对煤中含氢/含氧官能团的分解有促进作用,当温度自873K上升至1 273K时,H_2和CO的释放量均增加了4~5倍;在实验范围的高温下,煤阶对热解反应有效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较小,在1 273K时,H2的释放量几乎与煤种无关。(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逸出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对热解产物特性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固定床反应器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热解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仪研究了热解气相产物分布。结果表明:热解反应初期,褐煤NM失重速率达到最大;在200℃~300℃时烟煤中主要是非共价键和弱共价键发生解离,此时产生的挥发分较少,因此在该温度段质量变化较小。固定床热解实验表明,焦油产率由大到小依次为:SX(15.81 wt%)>HL(12.63 wt%)>XJ(10.46 wt%)>NM(4.32 wt%)。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成煤环境导致煤样组成的差异是引起煤样热解气相产物产率分布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逸出气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山.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

[2].张志刚.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热解气体产物逸出规律研究[J].煤炭技术.2018

[3].李其林,王云,周艺颖,赵慈平.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温泉逸出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8

[4].刘诗薇,邹冲,赵俊学,李小明,折媛.不同焦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热解气体逸出分析[J].煤炭转化.2018

[5].李会锋.水下气体逸出的声学观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6].余巧玲,王万卷,潘永红,刘志健,徐运祺.热重-红外联用法研究液晶聚合物的热解行为及其逸出气体组成[J].塑料科技.2017

[7].魏凯.热分析中多组分逸出气体的质谱同步定量分析[C].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8].尹彦泽,朱发新,张敏,卢金树,李玉乐.船舶晃荡油舱逸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7

[9].孙珂,单新建,申旭辉,孙林.基于MODTRAN模型对高分五号卫星断层逸出气体探测能力的辐射模拟[J].地震.2017

[10].陆志峰,王亦飞,李季林,王辅臣,于广锁.典型煤种快速热解气体的逸出特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逸出气体红外光谱在线分析配合物1-5逸出气体的红外堆积显...逸出气体收集装置示意图逸出气体中HC1的定量分析馏分洗涤器-馏分洗涤器室内分析-图1 逸出气体取样装置1—漏...

标签:;  ;  ;  ;  ;  ;  ;  

逸出气体论文_王俊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