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以及减振盘组件论文和设计-今中秀幸

全文摘要

一种板以及减振盘组件,提高板的耐久性。离合器板(3)具备:板主体(31)、立起部(32)以及一对内周加强部(33)。板主体(31)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的一对切口部(35)。立起部(32)在一对切口部(35)之间从板主体(31)向轴向的第一侧立起。各内周加强部(33)在立起部(32)的内周端部(321)处从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板主体(31)连结。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减振盘组件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备:板主体,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的一对切口部;立起部,在所述一对切口部之间,从所述板主体向轴向的第一侧立起;以及一对内周加强部,在所述立起部的内周端部,从所述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所述板主体连结。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减振盘组件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备:

板主体,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的一对切口部;

立起部,在所述一对切口部之间,从所述板主体向轴向的第一侧立起;以及

一对内周加强部,在所述立起部的内周端部,从所述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所述板主体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为狭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的内周端部形成于所述内周加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周加强部具有朝向所述立起部侧的第一支承面,

所述第一支承面朝向径向外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还具备一对外周加强部,在所述立起部的外周端部,所述一对外周加强部从所述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所述板主体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的外周端部形成于所述外周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加强部具有朝向所述立起部侧的第二支承面,

所述第二支承面朝向径向内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还具备一对外周加强部,在所述立起部的外周端部,所述一对外周加强部从所述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所述板主体连结,

所述内周加强部具有朝向所述立起部侧的第一支承面,

所述第一支承面朝向径向外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所述外周加强部具有朝向所述立起部侧的第二支承面,

所述第二支承面朝向径向内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所述板主体具有第三支承面,所述第三支承面朝向所述立起部侧,并将所述第一支承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面连结。

9.一种减振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被输入扭矩;

输出部件,输出来自所述板的扭矩;以及

弹性部件,将所述板与所述输出部件弹性地连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以及减振盘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的离合器等的减振盘组件借助弹性部件来传递扭矩。减振盘组件具有离合器板、保持板、输出部件及扭转弹簧。离合器板及保持板与输出部件通过扭转弹簧弹性地连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836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离合器板及保持板期望提高耐久性以便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板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者发现,在离合器板或保持板上,在用立起部形成弹性部件的收容部的情况下,在立起部的内周端部的周向两端部会产生裂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用于减振盘组件的板,板具备:板主体,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的一对切口部;立起部,在一对切口部之间,从板主体向轴向的第一侧立起;以及一对内周加强部,在立起部的内周端部,从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板主体连结。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立起部的内周端部的周向两端部形成有加强部,因此能够抑制裂缝的产生。由此,能够提高板的耐久性。

优选为,切口部为狭缝状。

优选为,切口部的内周端部形成于内周加强部。

优选为,内周加强部具有朝向立起部侧的第一支承面,第一支承面朝向径向外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优选为,板还具备一对外周加强部,在立起部的外周端部,一对外周加强部从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板主体连结。

优选为,切口部的外周端部形成于外周加强部。

优选为,外周加强部具有朝向立起部侧的第二支承面,第二支承面朝向径向内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优选为,板还具备一对外周加强部,在立起部的外周端部,一对外周加强部从立起部的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而与板主体连结,内周加强部具有朝向立起部侧的第一支承面,第一支承面朝向径向外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外周加强部具有朝向立起部侧的第二支承面,第二支承面朝向径向内侧以向轴向的第二侧倾斜的方式延伸,板主体具有第三支承面,第三支承面朝向立起部侧,并将第一支承面与第二支承面连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减振盘组件,具备:上述任一方面中的板,被输入扭矩;输出部件,输出来自板的扭矩;以及弹性部件,将板与输出部件弹性地连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板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减振盘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离合器板的主视图。

图3是离合器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离合器板;31...板主体;312...第三支承面;32...立起部;321...内周端部;322...外周端部;33...内周加强部;331...第一支承面;34...外周加强部;341...第二支承面;35...切口部;5...输出部件;6...弹性部件;100...减振盘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板的减振盘组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是指减振盘组件100的旋转轴线O延伸的方向。另外,周向是指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的圆的周向,径向是指以旋转轴线O中心的圆的径向。

[减振盘组件]

如图1所示,减振盘组件100具有:离合器盘2、离合器板3、保持板4、输出部件5以及多个弹性部件6。减振盘组件100将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向变速器传递。需要说明的是,离合器板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板。

[离合器盘]

离合器盘2被未图示的压板向飞轮按压。离合器盘2具有缓冲板21 和摩擦片22。缓冲板21固定于离合器板3的外周端部。摩擦片22通过铆钉等固定于缓冲板21的两表面。

[离合器板]

图2是离合器板3的主视图,图3是离合器板3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离合器板3的一半。如图2和图3所示,离合器板3具有板主体31、多个立起部32、多个内周加强部33、以及多个外周加强部34。板主体31、立起部32、内周加强部33以及外周加强部 34例如由一个部件形成。离合器板3例如是铬钼合金钢或热轧钢板等钢制品。更具体而言,离合器板3由SCM415、20CrMo或SPHC等形成。离合器板3配置为能够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进行旋转。离合器板3被输入来自离合器盘2的扭矩。

板主体31为圆板状,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311。板主体31具有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的一对切口部35。需要说明的是,板主体31具有多对的一对切口部35。切口部35大致沿径向延伸。一对切口部35彼此平行地延伸。切口部35为狭缝状。切口部35的内周端部形成于内周加强部33,切口部35的外周端部形成于外周加强部34。狭缝状的切口部35的宽度例如能够设为约1.5~4.0mm,优选为2.5mm。

立起部32在轴向上支承弹性部件6。立起部32在一对切口部35之间从板主体31朝轴向的第一侧(图2的纸面近前侧)立起。各立起部3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

沿轴向观察时,立起部32为矩形。立起部32在内周端部321和外周端部322处与板主体31连结。立起部32具有朝轴向开口的窗部323。

一对内周加强部33在立起部32的内周端部321从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内周加强部33与板主体31连结。内周加强部33从板主体31向轴向的第一侧鼓出。

如图2和图4所示,内周加强部33具有朝向立起部32侧的第一支承面331。第一支承面331朝向径向外侧(图4的下侧)并朝轴向的第二侧倾斜延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承面331由通过在内周加强部33形成切口部35的内周端部而形成的切割面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一对外周加强部34在立起部32的外周端部322 从周向两端部沿周向延伸。外周加强部34与板主体31连结。外周加强部 34从板主体31朝轴向的第一侧鼓出。

如图2和图4所示,外周加强部34具有朝向立起部32侧的第二支承面341。第二支承面341朝向径向内侧(图4的上侧)并朝轴向的第二侧倾斜延伸。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承面341由通过在外周加强部34形成切口部35的外周端部而形成的切割面构成。

板主体31具有朝向立起部32侧的第三支承面312。第三支承面312 连结第一支承面331和第二支承面341。该第一支承面331、第二支承面 341以及第三支承面312支承弹性部件6的端面。

[保持板]

如图1所示,保持板4通过铆钉固定于离合器板3。保持板4与离合器板3一体旋转。因为保持板4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离合器板3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即,保持板4与上述离合器板3同样地具有板主体、多个立起部、多个内周加强部以及多个外周加强部。

[输出部件]

输出部件5将从离合器板3经由弹性部件6而被输入的扭矩向变速器输出。输出部件5具有圆筒部51和环状部52。圆筒部51在内周面具有花键槽。变速器的输入轴花键嵌合于该圆筒部51。另外,圆筒部51具有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511。

环状部52从圆筒部5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详细而言,环状部 52的内周端部安装于圆筒部51的凸缘部511。需要说明的是,环状部52 也可以与圆筒部51由一个部件形成。

环状部52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521。该贯通孔521在轴向上与离合器板3的立起部32、保持板4的立起部相对。通过该输出部件5 的贯通孔521、离合器板3的立起部32以及保持板4的立起部,划定弹性部件6的收容部。

[弹性部件]

弹性部件6将离合器板3及保持板4与输出部件5弹性地连结。弹性部件6例如是沿周向延伸的扭转弹簧。弹性部件6的周向的两端面由上述的离合器板3以及保持板的第一支承面331、第二支承面341以及第三支承面312支承。另外,弹性部件6的周向的两端面还由划定输出部件5的贯通孔521的内壁面支承。

弹性部件6具有第一扭转弹簧61与第二扭转弹簧62成组的扭转弹簧。第一扭转弹簧61的外径比第二扭转弹簧62的外径大。并且,第二扭转弹簧62在第一扭转弹簧61内沿周向延伸。第一扭转弹簧61的两端面主要由第一支承面331和第二支承面341支承,第二扭转弹簧62的两端面主要由第三支承面312支承。

[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立起部32具有窗部323,但立起部 32也可以不具有窗部323。

设计图

板以及减振盘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646.6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539916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16F 15/121

专利分类号:F16F15/121;F16D13/64

范畴分类:27C;

申请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第一申请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申请人地址:日本大阪

发明人:今中秀幸;楠田俊太郎

第一发明人:今中秀幸

当前权利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代理人:玉昌峰;吴孟秋

代理机构:112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JP2018-019292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板以及减振盘组件论文和设计-今中秀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