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渡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路基,路涵过渡段,动力特性,实车测试
过渡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颜胜才[1](2007)在《遂渝铁路基床荷载特性及路涵过渡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列车速度不断提高,车辆轴重不断增大,铁路路基承受的列车荷载动力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动力响应规律对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养护影响显着。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和既有线的普遍提速,路涵过渡段存在的不平顺问题比以前显得更加突出。若未进行良好处理,列车通过路涵过渡段时,常常会发生摇晃,会大大降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使这些课题越来越得到铁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在总结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铁道部遂渝线200km/h提速综合试验,通过现场实车测试,对多种行车条件(25t双层集装箱列车、空重混编货物列车、“长白山号”动车组)的基床荷载特性和路涵过渡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1)介绍了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以及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并对基床荷载特性和路涵过渡性能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2)通过实测数据对基床荷载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客货共线铁路路基设计的控制因素,评价了路基基床结构型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通过实测数据对路涵过渡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解了路涵过渡段不平顺的控制因素,评价了路涵过渡段结构型式和长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车辆轴重、行车速度、车辆动力学性能等对路基面动应力、动位移、加速度及轨枕肩振动速度等动力学参数影响不一。其中,车辆轴重对路基面动应力、动位移影响最大,行车速度对轨枕肩振动速度影响最大,车辆动力学性能对路基面加速度影响最大,分别为路基基床荷载特性的控制条件。2)25t双层集装箱列车和重载货物列车产生的路基面动应力比较大,超过了《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设计控制值。路基基床的动荷载标准已不适应货车提速120km/h和开行25t轴重双层集装箱的技术政策,需进行修改。3)在路涵结构间设置过渡段,能有效改善线路的纵向动力学性能。但同时也发现,涵洞顶路基面的动应力明显小于相邻过渡段路基面的动应力,而涵洞顶路基面的动位移则略大于或不明显小于相邻过渡段路基面的动位移。该测试结果与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学特性有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7-04-01)
张泉[2](2006)在《遂渝铁路刚性路基及其过渡性能动力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的大规模提速、以及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的行车和路况条件对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路基与桥隧等结构物的连接地段——过渡段问题。山区铁路受地形限制,大量存在包括桥桥、桥隧和隧隧之间的短路基地段。桥隧间短路基的存在对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路桥、路隧之间均要设置过渡段,桥隧间距离太近时施工工序也较复杂。因此,对于桥隧之间小于150m的短路基可采用刚度较大的C15片石混凝土作为过渡连接。 由于路基与桥台(隧道)的动静刚度相差悬殊,列车通过时,路基与桥台(隧道)连接处一定范围的轨道就会出现变位差,使列车对轨道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降低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危及列车运行安全。为此,需在台后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得路基与桥梁(或隧道)上轨道刚度平顺过渡(刚度匹配),保证列车运行平稳,该段线路称为路基与桥梁(隧道)过渡段,简称路桥(隧)过渡段。公路和铁路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路桥(隧)过渡段,过渡段除具备路基的所有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因为横向结构物—桥梁、隧道等在同路基相连接地段,由于两种材料的不同,它们的竖向刚度在连接地段突然改变,以及较大差异沉降产生和存在,使得线路不再平顺,也就必然导致连接地段行车条件的恶化。 本论文根据桥隧间短路基过渡段的动力学特性,在综合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以铁道部遂渝线200km/h提速试验为依托,对高速铁路桥隧间刚性短路基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①分析了刚性路基在列车轮载作用下沿线路纵向的动态响应分布规律;②研究了列车速度与动应力、振动变形、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关系;③列车驶向对桥隧间刚性短路基过渡性能的动力学影响;④测试数据表明,桥隧间刚性短路基较好地解决了路桥(隧)间长期存在的巨大刚度差问题,表现为桥台及其附近位置的路基面动应力值相对较小并变化平稳,振动特性得到改善、振动变形被严格控制,过渡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6-09-01)
过渡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铁路的大规模提速、以及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的行车和路况条件对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路基与桥隧等结构物的连接地段——过渡段问题。山区铁路受地形限制,大量存在包括桥桥、桥隧和隧隧之间的短路基地段。桥隧间短路基的存在对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路桥、路隧之间均要设置过渡段,桥隧间距离太近时施工工序也较复杂。因此,对于桥隧之间小于150m的短路基可采用刚度较大的C15片石混凝土作为过渡连接。 由于路基与桥台(隧道)的动静刚度相差悬殊,列车通过时,路基与桥台(隧道)连接处一定范围的轨道就会出现变位差,使列车对轨道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降低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危及列车运行安全。为此,需在台后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得路基与桥梁(或隧道)上轨道刚度平顺过渡(刚度匹配),保证列车运行平稳,该段线路称为路基与桥梁(隧道)过渡段,简称路桥(隧)过渡段。公路和铁路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路桥(隧)过渡段,过渡段除具备路基的所有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因为横向结构物—桥梁、隧道等在同路基相连接地段,由于两种材料的不同,它们的竖向刚度在连接地段突然改变,以及较大差异沉降产生和存在,使得线路不再平顺,也就必然导致连接地段行车条件的恶化。 本论文根据桥隧间短路基过渡段的动力学特性,在综合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以铁道部遂渝线200km/h提速试验为依托,对高速铁路桥隧间刚性短路基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①分析了刚性路基在列车轮载作用下沿线路纵向的动态响应分布规律;②研究了列车速度与动应力、振动变形、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关系;③列车驶向对桥隧间刚性短路基过渡性能的动力学影响;④测试数据表明,桥隧间刚性短路基较好地解决了路桥(隧)间长期存在的巨大刚度差问题,表现为桥台及其附近位置的路基面动应力值相对较小并变化平稳,振动特性得到改善、振动变形被严格控制,过渡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渡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颜胜才.遂渝铁路基床荷载特性及路涵过渡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2].张泉.遂渝铁路刚性路基及其过渡性能动力学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