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纽带。儒家文化中“有教无类”、“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德育精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形成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对儒家经典德育精髓的深入探究有助于我国当前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这对人才培养、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中国智慧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德育;启示
儒家文化中道德规范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原则为师生进行教育学习提供了可遵循的规范,“有教无类,育才造土”的德育要求让师者对教育的要求有了整体把握,“长善救失”的德育精髓为师者提供了教学思路,同时也为学者提供了学习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经典德育精髓及其德育精髓的启示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一、儒家经典德育精髓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文化底蕴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处事方式。其中在文化层面德育思想在影响力上作用尤为明显。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不仅是要看到其在经济上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化方面的进步。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大国,中国文化底蕴生成、演化和进步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髓息息相关,德育的思想在指导人们进行理论研究、社会实践都起到了铸造性的作用,要深入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对儒家经典德育精髓进行探究。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总则是儒家学派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名句。也是的儒家德育的精髓。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出自《论语》仲弓问仁一节。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大意是仲弓问什么才算是仁。孔子回答好像出门去招待重要的人,好像命令百姓去承当大祀典,但百姓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别人。”[1]通常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原则时,“己”指的是人本我;“人”指的是除去别人;“欲”指的是人想要的东西;“不”和“勿”都是否定词,前者指的是没有,后者指不要;“施”是指给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在和人们进行交往时只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2]当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老师要针对学生遇到问题,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准则推己及人地去帮助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这也是我们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时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孔子的思想不止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渗透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国家与国家的进行友好合作的交往中,成为处理各方面矛盾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我们想被别人尊重、自然尊重和其他国家尊重我们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岛市商业用电平均价格为0.85 元/(kW·h),燃气价格为3.5 元/m3,燃气低位发热量为35 588 kJ/m3[11-12],燃气供热锅炉效率为95%.水泵能耗占热源系统总能耗的10%.
(二)“有教无类,育才造士”的德育要求
“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厚的背景和基础。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正值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在这种社会制度变革的背景下,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孔子针对当时在教育方面存在的有差别、有等级的教育,明确提出以扩大受教育者为目的的“有教无类”思想,孔子之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因为他想通过教育上的公平来缓和当时社会存在的教育问题。当然“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和孔子“仁”的思想密切相关。因为孔子“仁”的思想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只有那些有爱人的人,才能真正地关心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正因为孔子的思想中“爱人”的思想,崇正义的价值信仰,使“有教无类”思想成为现实,让更多的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可能。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学生德育方法的高度概括。长善救失的德育方法是《学记》中论述的六大教学原则之一,《礼记·学记》这本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德育作品。[4]“全文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根本任务、教师的德育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教育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话题。”[5]这本书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经典,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这本《礼记·学记》为我国古今德育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思想是行为的前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原则,“有教无类”的德育要求,“长善救失”的德育方法,都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德育精髓,有着深厚的时代价值。古有孔子宣传“仁”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思想传入中国,在中国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至今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建设的先驱。“当今,中国文化力提升的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更加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深厚的思想文化,以这些优秀的思想,引领道德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德育精髓也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世界其他国家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更加了解中国。中国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媒介,为世界教育环境提供了优秀的思想,为世界的美美与共注入源源不动的动力。这些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德育精髓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三)“长善救失”的德育方法
“有教无类”的儒家德育精髓思想对于教育机会有重大意义。“有教无类”是孔子德育精髓思想的深刻要求。出自《论语·卫灵公》,其意思是说对学生进行教育应当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中的“类”是不分种族不分贵贱不分国界的教育个体。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鲁人颜回《论语·雍也》);有“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的子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有来自蛮夷的任不齐。”[3]儒家的德育精髓思想,使他们通过接受孔子思想中“仁”的教育获得新知,提高文化素养。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秉承“有教无类”的思想,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中国德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原则对人们当前进行道德培育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用于处理当代人的关系。比如当今社会的医患矛盾,如果医生只看病而不看人,那么两者之间的小矛盾就很可能逐步演化为大冲突。相反,如果医者能够真正急病人之所急,想到自己在生病时需要什么样的治疗,理解他们的痛苦与煎熬,那么即使治疗未能达成预期效果,他们也更可能会选择理解医生,医患矛盾就不会存在。所以在当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然对于人们培养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二、儒家经典德育精髓的启示
厄瓜多尔目前有5个铜矿项目正在开发,其中四个将在2021年前投产,过去一年半中有几家矿业巨头前来投资。
(一)树立立德树人先于建设的观念
“现时期,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8]当前我国处于文化强国建设进行时,加强全体人民的道德素养,对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具有重大作用。提升内在的涵养最关键的就是进行德育。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树立榜样,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质来教授知识,对于他们的优势要着重培养,对于他们的劣势要加以挽救,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我国提升国家精神文明水平培养不忘根与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善救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之基,同时也是学生成为优质人才的基础。“长善救失”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6]在文中指出学习者的四个学习误区。“其一,学习内容追求数量而不加以总结整理;其二,读书的数量少,知识面窄;其三,不善于思考分析问题;其四,缺少刻苦专研的精神。”[7]作为教育者要真正理解“长善救失”的内涵。首先在思想方面要坚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者信念,树立一个刻苦专研的好榜样,其次在教授知识方面,对于知识点老师要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讲好每一堂课,开阔学生眼界,补救学生缺点,培养他们的优点。作为学生要学习中深刻理解“长善救失”的内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查缺优点,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的短处。老师和学生通过理解“长善救失”的内涵,才能达到教学上的双赢。通过这样的德育方法,师者能够真正的成为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学者能够真正地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人。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9]如何让人才成为时代风气的引领者和倡导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从自身做起。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具有和儒家经典德育精髓相契合的建设者。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被人们认同,都是由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吸收相结合的过程,都是一个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伴的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儒家经典德育精髓融合精准地贯穿于国民教育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深入到校风学风,塑造广大老师师德。动员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行动,使之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高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中的“有教无类”的德育要求,“长善救失”的德育方法,对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和塑造师德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坚持“培育什么样的人”同“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相结合
总计326枚结节接受US-FNAC,其中穿刺结果为良性有58(17.8%)枚,穿刺结果为恶性有268枚(82.2%)。按术前B超检查,穿刺的结节恶性率分别为6.7%、62.5%、75.0%和85.2%。见表1。由表2可见,所有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4例结节术前为良性,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9例术前病理为恶性,术后病理为良性。US-FNAC病理结果阳性率82.2%,手术病理结果阳性率80.7%,两种方法的病理结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3,P>0.05)。US-FNAC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98.5%(259/263)、特异度 85.7%(54/63)。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深入理解儒家经典德育精髓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寓意,将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人们有了正确思想的引领,人民以人民为本地创作,接地气地创作出更多分门别类的作品,用优秀的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三)构建人类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在世界各地被广泛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德育精髓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教无类”的思想让更多人认同与逐渐接受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为人民谋幸福的立场。”[10]中国通过传承儒家经典德育精髓不仅推进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德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本国设立了孔子学院,一大批国外汉语和儒家文化爱好者通过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不仅更好地认识了中国,而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德育方法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明白应该掌握教育规律,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明白“长善救失”的内涵改正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升华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准则。中国在1953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一直沿用至今。并且在2013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都反映了我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大国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精髓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中国也在传承儒家德育精髓中持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为重要的是让世界的文明光芒熠熠生辉。
三、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德育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育原则,“有教无类”的德育要求,“长善救失”的德育方法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同时这些德育精髓为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话语(4)尽管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但是,即使我们搞清楚了指示词this的所指,仍不能确定这种钢材对做什么来说是不够结实的。(4a)只表达了一个弱命题或命题基,不是(4)的确切隐意。要想弄清该句的准确隐意,必须根据语境补充完善特定信息来实现话语的真值条件,从而得出该句的隐意(4b)。这个过程不仅受语义限定,也受语用制约。
[参 考 文 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0:123-124.
[2]周文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7-08-28(010).
[3]张传燧,袁浪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42-47.
[4]李艳华.“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今日解读——读《学记》有感[J].现代教育科学,2010(8):18-19.
[5]杨胜才.《学记》中的为学之道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156-158.
[6]李绪坤.《学记》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8:90.
[7]魏敏,张伟平.“长善救失”的现代教学论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5(17):24-26.
[8]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68-69.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06-208.
[10]石国亮.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重点的分析[J/OL].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6):8-16.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3-0097-03
[收稿日期]2019-03-06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研究”(15BKS088);2015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YG2015063)
[作者简介]于杉杉(1993-),女,河北张家口人,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德育。
[通讯作者]胡恒钊(1975-),男,江西九江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刘卫财]
标签:德育论文; 儒家论文; 中国论文; 孔子论文; 有教无类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研究" (15BKS088)2015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 一带一路'; 背景下江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YG2015063)论文; 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