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王野[2](2021)在《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研究 ——以柳江野外地质实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彦洁[3](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和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新高考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们却因缺乏生涯认知而无法做出决策。因此在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的推动下,生涯教育逐渐受到关注。但在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大多数高中来说,独立于高中学科体系的生涯教育单薄无力,缺乏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支撑。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当下最高效的生涯教育方式。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科是一个很好的学科生涯教育切入点。地理学科生涯教育不等同于选科指导和职业体验,其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启生涯探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兴趣、学科认知、学科技能和正确的职业观,具备自己做选择(生涯规划)的能力,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本文从文献研究、教材对比和问卷调查出发,分析我国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发展现状,论证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和师生们的需求,探讨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目标、原则,提出了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发展策略: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涯教育内容、充分完善学校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生涯教育活动和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和交流分享的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选取海南省H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学科兴趣、学科认知、学科技能在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教学实践后有显着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观察中还发现,地理学科生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选科倾向有显着的引导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正向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
马雅静[4](2020)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存在“孤岛化”、“两张皮”的现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让“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同向同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表明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转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学体系,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恰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地球科学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就思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概念性问题进行阐述并说明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必要性;其次,就目前地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状况与可行性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阐述、论证推进地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着力点。
李子琳[5](2020)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西省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始终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耕地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基础与载体,国家一直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出台了耕地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划定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耕地的数量与质量。但耕地质量偏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事实不能改变,并且随着城市进一步的扩张,耕地资源还会被侵占,这些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在耕地面积难以增多的情况下,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粮食产能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耕地产能是耕地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对耕地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科学揭示影响耕地产能的关键因素,对提高耕地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地之一,对江西省不同地貌类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区域耕地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余干县、高安市以及兴国县研究区域,以耕地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为目的,在耕地产能核算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模型,并对区域耕地产能的多因素综合影响进行了分析,清晰的揭示了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余干县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模型,初始模型中除了假设4不成立,其余6个假设均成立。农田水利、土壤性质与土壤养分对耕地产能都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影响路径分别为0.24、0.16、0.21,农田水利与土壤性质通过土壤养分的中介作用,对耕地产能还存在间接效应,间接影响效应分别为0.067与0.053。地学特征则不直接影响耕地产能,而是对土壤养分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耕地产能,间接影响效应为0.053。田面坡度则对耕地产能有反向作用。(2)对于高安市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模型,初始模型中除了假设4不成立,其余6个假设均成立。农田水利、土壤性质与土壤养分是影响耕地产能的主要驱动因素,对耕地产能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影响路径分别为0.23、0.26、0.55,农田水利与土壤性质通过土壤养分的中介作用,对耕地产能还产生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分别为0.179与0.131。地学特征对耕地产能不存在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土壤养分从而对耕地产能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大小为0.276。田面坡度依旧是对耕地产能有反向作用。(3)对于兴国县的影响因素模型,初始模型中除了假设7不成立,其余6个假设均成立。农田水利、土壤性质、土壤养分与地学特征都对耕地产能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其中农田水利与土壤性质也存在对土壤养分的中介作用,从而对耕地产能产生间接影响。地学特征对耕地产能产生显着的直接影响,田面坡度这一观测变量对耕地产能有反向作用。耕地产能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农田水利与地学特征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4)各影响因素对耕地产能的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余干县,农田水利(0.335)>土壤性质(0.223)>土壤养分(0.221)>地学特征(0.053);高安市,土壤养分(0.545)>农田水利(0.414)>土壤性质(0.39)>地学特征(0.276);兴国县,农田水利(0.494)>土壤性质(0.308)>土壤养分(0.248)>地学特征(0.209)。在三个研究区模型中,耕地产能的主导因素与影响程度都不一样,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余干县与兴国县耕地产能的主导影响因素为农田水利,高安县的主导影响因素为土壤养分。地学特征对耕地产能这一影响路径在不同模型间存在较大差异。(5)耕地产能存在区域差异,从本文这三个研究区的耕地产能来看,余干县产能最高,兴国县产能最低,高安市居中,从地理位置上看,耕地产能呈现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地貌状况上来看,这三个研究区从北向南依次为平原区、丘陵区与山地区,因此,也可以认为,从平原区到山地区,耕地产能是逐渐降低的。
王佳瑞[6](2020)在《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遗迹资源是在漫长的地球演化阶段,因内部以及外部动力的地质职能而形成并发展的一种地质自然遗产即为地质遗迹,它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地质遗迹资源本身极具美学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它不仅是国家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地球生态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地质遗迹资源开发的方式就是建设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已覆盖全世界、全国,为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职能。甘肃省拥有极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全省境内正在广泛开展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活动,一个包含国家、省、市、县级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框架正式形成。地质公园管理是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由自然资源部主管,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省、市级地质公园管理,并受自然资源部委托对本辖区内地质公园进行监督管理。自然资源部建立督察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地质公园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对不合格的地质公园严格实行“亮黄牌”和“摘牌”制度。因此,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发挥着关键职能。为此,笔者拟定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实证分析、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以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以甘肃省敦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对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地质遗迹资源管理机制、打造“互联网+”管理系统、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建立多方监管通道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发挥作出改善,从实践方面,针对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甘肃省敦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公共管理这一典型案例,在政府职能发挥的原有模式上创新管理方法,起到以点带面更好的促进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朝着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的职能。依托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如何在全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首先,本次研究对有关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已有成果归纳梳理;其次,以敦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最后,结合我省当前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发挥薄弱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建议。
曹志杰[7](2019)在《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党员队伍的重要来源,是党的新鲜血液,是我国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因此,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党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关系到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以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然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今天,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出现了弱化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向前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提出了在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作风纪律修养等四个方面的党性修养状况进行了现实考察,发现高校学生党员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问题。针对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在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相关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二部分为全面从严治党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理论概述。主要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理论,从党性修养的理论内涵、内容构成以及特征,阐述了党性修养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选取了沈阳七所高校,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进行实证调研,阐述了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分别是理想信念动摇,政治修养不强;学习热情低落,理论修养不足;价值取向偏离,道德修养缺失;作风纪律弱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第四部分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的归因分析。此部分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观点,从社会-高校-学生党员自身三个层次、三个维度,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为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对策。此部分重点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路径,从净化社会环境、强化党性修养教育力度、丰富党性修养教育内容、创新党性修养教育方法、完善党性修养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自我教育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长效机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实现党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党性修养理论与党建研究相结合,在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上,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李斌瑞[8](2019)在《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恩施大峡谷和利川腾龙洞为代表的地学旅游资源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这些地学旅游资源形成的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文化和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发现恩施州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研究角度单一,开发策略不清晰,虽然有市场需求,但是缺少特有的地学旅游产品。地学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家对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的建设非常重视,地学旅游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旅游市场中的新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恩施州作为研究区,分析恩施州的地学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在阐述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和思路方法后,以相关概念及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根据旅游地学的原理与方法,以地质成因及地貌特征将恩施州的地学旅游资源分为了6大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分法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进行评价,并创新引入旅游偏好指数这项动态性评价指标,对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进行更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出恩施州应重点开发的地学旅游资源。通过对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需求、供给环境的分析,结合游客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偏好调查,归纳出目前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所在。最后以资源为主、需求为导和环境为魂的三大开发原则,从资源认知、产品创新和环境提升三个方面提出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打造地学科考体验游、生态富硒度假游、民俗风情文化游的地学旅游产品,助推恩施州地学旅游的发展。
钟国云[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作为有效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伟大创举,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有效解决党内矛盾与问题的重要手段。回顾历史,纵观党创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发挥了特殊而重大的关键作用。根据不同时代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党内集中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逐渐实现了由“运动模式”向“活动模式”的过渡与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之举。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对党建传统理论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教育理论的创造性实践。因此,在当前党要管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活动开展相关问题的学理性探讨,有利于深化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的内容,拓展党内教育实践的研究视野,不断丰富新时代管党治党理论研究的成果。论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为主线,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依据、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活动开展的实效性等方面的考察、梳理与分析,在总结活动取得的成绩和有效做法的同时,查找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而针对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主观与客观等多个维度,提出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的一些思考,从而为搞好新时代的党内教育提供参考。首先,论文围绕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全面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这是研究的前提基础。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文主要从理论依据、历史传统、现实要求等层面对活动开展的依据进行探究。其中,重点从党的无产阶级政党特性、党的独特政治信仰与价值追求、无产阶级政党相关教育理论等维度,集中阐述了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对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且,从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出教育诉求、时代主题转换与社会转型、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的产生、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阐述了活动开展的现实要求。其次,论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任务、组织实施及其取得的进展,主要从宏观与中观层面进行横向梳理与探讨,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综合性手段,论文按照侧重于党的全面彻底整顿、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党的党性党风教育等维度,从而集中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侧重,并对相应的代表性活动个体进行典型剖析。同时,基于活动动员与发起方式、组织与领导策略、活动开展的原则及方法步骤,以及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模式”的新探索、特点与演进等方面的整体考察,集中探讨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动员组织与实施。再次,论文针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进行研究,这是论文研究的关键部分。基于活动实效性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论文主要从活动发起时机的把握、党内主要矛盾的研判、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党组织的领导与执行力、外在因素对活动的冲击、“活动”本身存在的弊端等方面,对影响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同时,论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历次活动开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活动开展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活动实效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等,从而对活动的实效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论文对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这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主要从五个层面提出了改进与提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对策建议:一是提出通过创新活动主题设置、拓展与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载体设计等途径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二是紧紧围绕党内主要问题的解决,从增进活动开展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活动中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创造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等层面,提出加强活动制度化建设的对策。三是从活动实效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层面,尝试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活动实效性评价体系。四是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两张皮”、“一阵风”、形式主义、走过场、“活动倦怠”、开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从“常态化”机制、组织领导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舆论宣传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等方面构建活动开展长效机制。五是活动开展应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三化”要求,以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健康有效开展。
邓燕[10](2019)在《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视角,纵向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不同历史时期时代主题对历史知识资源的利用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主题影响到各时期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实践。爱国与启蒙、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是贯穿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时代主题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观念经过了转型、变革、多元化和趋向整合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认识取决于对“历史”和“教育”两者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现实定位。晚清时期,在改革与革命、爱国与启蒙的时代主题下,“国族主义”成为影响历史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因素。史学传统垂训和资治功能在新时期表现出转型特征,清政府、改革派和革命派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国族”和促进“群觉”,政事教育、爱国观念传播、启蒙与进步、国族意识培养等成为历史教育观的内涵。民初,塑造共和国民成为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目标呈现出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取向,历史教育从“历史”和受教育者本身获得其主体性,更为客观化。民主、共和、平等、科学、民治、实用主义、世界主义等成为影响历史教材内容、历史教学组织形式的思想资源。形塑国民革命记忆是国民革命背景下历史教育观念的主题。革命建国下,随着国家意识的强化,革命的主体及国家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社会各政治派别和民众历史意识勃发。对“革命”内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主题的关注反映出各党派和民众最为集中的历史知识诉求。国民党国民政府以革命的历史宣示自身正统地位,塑造历史与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抗战救亡背景下强化民族国家认同和推进抗战动员,是国人对于历史教育使命的认识和实践。民族主义成为支配当时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观念,历史教育观念趋向整合,它或重新具备道德训诫色彩、或鼓励忠勇武德、或提倡伟人教育,其虽多元化但统一于民族国家认同的旗帜下。各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呈现互动图景,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尤有必要。从人类历史经验中挖掘、重塑、融汇创新得来的特定价值或实践经验,与社会政治主题相互生发。新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动员方式得以形塑。某些普适性的价值也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传播。古往今来,时代主题对于再现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深刻影响到历史话语和历史实践。历史教育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受时代政治和社会文化主题的影响,某些观念成为支配某一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因素。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历史变迁呈现出特定阶段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不同认识。
二、新时期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 |
1.1.2 生涯教育发展的需要 |
1.1.3 高中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 |
1.4.1 生涯教育 |
1.4.2 学科生涯教育 |
1.4.3 职业成熟度 |
1.5 理论基础 |
1.5.1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
1.5.2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
1.5.3 情境学习论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2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 |
2.1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分析 |
2.1.1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 |
2.1.2 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 |
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原则、目标和策略 |
3.1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原则 |
3.2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目标 |
3.2.1 总目标 |
3.2.2 分段目标 |
3.3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活动策略 |
3.3.1 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 |
3.3.2 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涯教育内容 |
3.3.3 充分完善学校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 |
3.3.4 充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生涯教育活动 |
3.3.5 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和交流分享的作用 |
4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实践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部分教学实践案例 |
4.3.1 课堂教学——开学第一课 |
4.3.2 课堂教学——习题编制 |
4.3.3 职业体验型活动——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
4.3.4 职业访谈型活动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职业成熟度 |
4.4.2 学科兴趣、学科技能、学科认知 |
4.4.3 效果和反馈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二 高中学科生涯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
附录四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调查 |
致谢 |
(4)《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建设必要性 |
1.1“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 |
1.1.1“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内涵 |
1.1.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 |
1.2“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1.2.1“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
1.2.2“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
1.2.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
第二章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状况与可行性分析 |
2.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状况分析 |
2.1.1“课程思政”理念还未直入人心,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
2.1.2 专业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度”难把握,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
2.1.3 专业课内容中思政元素体现不足,课程内容有待丰富 |
2.1.4“全员育人”的教师队伍尚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2.2《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
2.2.1 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
2.2.2 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存在共性 |
2.2.3 课程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强 |
第三章 推进《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路径 |
3.1 强化二级学院对“课程思政”的落实 |
3.1.1 加强二级学院对“课程思政”的重视 |
3.1.2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
3.1.3 加强地科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能力水平培训 |
3.1.4 组织学生参与实践 |
3.2 改进《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设计 |
3.2.1 在地球科学概念、理论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
3.2.2 在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的教学中挖掘蕴含的哲学思想 |
3.2.3 在地球的环境与资源的教学中探索知识背后地学专家的奋斗历史 |
3.2.4 在河流海洋等各种资源的教学中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3.3 注重协同配合 |
3.3.1 地科专业课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形成互动 |
3.3.2 地科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配合 |
3.3.3 地科专业课教师与其学生之间配合 |
3.4 建立多元化动态评估体系 |
3.4.1 制定完整的考核环节 |
3.4.2“学生访谈”方式检验育人效果 |
3.4.3 听课的评价方式检验“课程思政”效果 |
3.4.4 提高年终考核思政育人内容评价的权重 |
3.5 提高地科专业课教师工作水平 |
3.5.1 提高地科专业教师育人素养 |
3.5.2 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西省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耕地产能研究进展 |
1.3.2 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3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1.1 产能核算 |
2.1.2 结构方程模型 |
2.1.3 耕地产能影响因素 |
2.1.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产能测算 |
2.2.2 影响因素选取 |
2.2.3 数据来源 |
2.2.4 指标量化分级 |
2.2.5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 实证分析 |
3.1 平原区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以余干县为例 |
3.1.1 区域概况 |
3.1.2 样点数据分析 |
3.1.3 耕地产能测算结果 |
3.1.4 基于SEM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2 丘陵区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以高安市为例 |
3.2.1 区域概况 |
3.2.2 样点数据分析 |
3.2.3 耕地产能测算结果 |
3.2.4 基于SEM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 山地区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以兴国县为例 |
3.3.1 区域概况 |
3.3.2 样点数据分析 |
3.3.3 耕地产能测算结果 |
3.3.4 基于SEM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4 三地区模型分析与讨论 |
3.4.1 三地区模型相同点分析 |
3.4.2 三地区模型差异性讨论 |
4 耕地产能提升建议 |
4.1 平原区耕地产能提升建议 |
4.2 丘陵区耕地产能提升建议 |
4.3 山地区耕地产能提升建议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余干县样点数据 |
附表2:余干县各监测点产能状况统计 |
附表3:高安市样点数据 |
附表4:高安市各监测点产能状况统计 |
附表5:兴国县样点数据 |
附表6:兴国县各监测点产能状况统计 |
(6)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地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综述 |
2.国内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综述 |
3.国内地质公园管理、开发利用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1.政府职能 |
2.地质遗迹 |
3.地质公园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4.产业融合发展理论 |
5.景观生态学理论 |
(三)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1.政策引领的职能 |
2.资源的整合和规划的职能 |
3.区域形象营销的职能 |
4.市场监管的职能 |
二、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分析 |
(一)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简介 |
1.甘肃省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 |
(二)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建设发展中的政府作为 |
1.政府主导的地质遗迹资源优化配置 |
2.政府支持的地质遗迹资源项目建设 |
3.政府引导的地质遗迹资源相关产业整合 |
4.政府主持的地质遗迹资源形象宣传推广 |
(三)敦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概况与政府履职现状 |
1.敦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
2.敦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政府履职现状 |
三、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发挥存在问题分析 |
(一)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1.地质遗迹资源建设发展配套服务滞后 |
2.职责部门履职不清 |
3.信息化水平较低 |
4.地质遗迹资源认知度低 |
5.市场秩序混乱 |
(二)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府功能定位有偏差 |
2.政府职能不健全 |
3.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
4.宣传营销力度低 |
5.政府监管不到位 |
四、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发挥的改进建议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1.管理部门应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
2.全社会共同推动地质遗迹资源协调发展 |
3.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职能 |
(二)完善地质遗迹资源管理机制 |
1.政府给予充足政策支持 |
2.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 |
3.全社会共建全民共建共享机制 |
(三)打造“互联网+”管理系统 |
1.政府部门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2.管理部门应强化信息化建设 |
3.技术部门应完善大数据应用和管理体系 |
(四)强化宣传营销力度 |
1.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要多建立国际化品牌 |
2.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要创新营销方式 |
3.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要拓宽营销渠道 |
(五)建立多方监管渠道 |
1.政府建立监管机制 |
2.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建设者落实主体责任 |
3.政府引导社会形成公共监管态势 |
五、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三)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1 创新之处 |
1.4.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二章 全面从严治党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理论概述 |
2.1 全面从严治党概述 |
2.1.1 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背景 |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
2.2 党性修养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党性 |
2.2.2 党性修养 |
2.2.3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
2.3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党性修养的相关论述 |
2.3.2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党性修养的论述 |
2.3.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关于党性修养的论述 |
2.4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
2.4.1 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 |
2.4.2 有利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成效的取得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
2.4.3 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伟大梦想的实现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方法 |
3.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情况 |
3.1.2 个案访谈研究 |
3.1.3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3.2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 |
3.2.1 政治修养现状 |
3.2.2 理论修养现状 |
3.2.3 道德修养现状 |
3.2.4 作风纪律修养现状 |
3.3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理想信念动摇,政治修养不强 |
3.3.2 学习热情低落,理论修养不足 |
3.3.3 价值取向偏离,道德修养缺失 |
3.3.4 作风纪律弱化,作用发挥不够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的归因分析 |
4.1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
4.1.1 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 |
4.1.2 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
4.1.3 网络负面舆论的影响 |
4.2 高校教育管理的失位 |
4.2.1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力度不够 |
4.2.2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内容贫乏 |
4.2.3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方式单一 |
4.2.4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相关制度不健全 |
4.3 高校学生党员自身修养的不足 |
4.3.1 自我教育意识不强 |
4.3.2 自我抵抗力不足 |
4.3.3 自我认识不清 |
第五章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对策 |
5.1 营造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良好社会环境 |
5.1.1 加强党的思想引领,强化社会向心力 |
5.1.2 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
5.1.3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净化网络虚拟社会环境 |
5.2 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创新 |
5.2.1 强化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力度 |
5.2.2 丰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教育内容 |
5.2.3 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方法 |
5.2.4 完善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相关制度 |
5.3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自我党性修养教育 |
5.3.1 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身修养 |
5.3.2 加强自我约束,做到“克己慎独” |
5.3.3 加强自我反省,强化自我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相关问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地学旅游的相关研究 |
1.2.2 研究区域的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地学 |
2.1.2 地学旅游资源 |
2.1.3 旅游资源评价 |
2.1.4 旅游资源开发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地学相关理论 |
2.2.2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及交通区位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特征 |
3.4 生物资源 |
3.5 人文资源 |
3.6 社会经济 |
3.7 旅游开发现状 |
第4章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
4.1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1 地层剖面 |
4.1.2 古生物化石产地 |
4.1.3 矿物与矿床产地 |
4.1.4 地貌景观 |
4.1.5 水体景观 |
4.1.6 地质灾害景观 |
4.2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 |
4.2.1 评价原则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过程 |
4.2.4 评价结论 |
4.3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问题 |
4.3.1 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认知不足 |
4.3.2 开发地学旅游资源的要素配置不足 |
4.3.3 地学旅游资源转化成产品的难度大 |
4.3.4 各市县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同质化明显 |
第5章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
5.1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
5.1.1 资源为主的保护性原则 |
5.1.2 需求为导的创意性原则 |
5.1.3 再生为魂的提升性原则 |
5.2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
5.2.1 地学旅游资源的认知提升 |
5.2.2 地学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 |
5.2.3 地学旅游资源的环境再生 |
5.3 恩施州地学旅游的产品体系 |
5.3.1 地学旅游的品牌 |
5.3.2 地学旅游的产品 |
5.3.3 地学旅游区域主题 |
5.3.4 地学旅游路线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三、历史传统 |
四、现实要求 |
第二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一、活动主要任务与内容侧重 |
二、活动的动员与发起方式 |
三、活动的组织与领导策略 |
四、活动的原则与方法步骤 |
五、“活动模式”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三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评估 |
一、活动实效性的内涵与外延 |
二、影响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三、历次活动开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
四、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
五、活动实效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 |
第四章 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
一、优化主题、拓展内容、创新载体 |
二、针对党内问题加强活动制度化建设 |
三、构建与完善活动的实效性评价体系 |
四、建立与健全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
五、服从服务于党建总体布局和“三化”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 |
第二节 论文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取向 |
一、关于“时代主题”概念 |
二、关于“历史教育”概念 |
三、关于“历史教育观念” |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和意义 |
第一章 建构国族:20世纪初历史教育观念的转型 |
第一节 经史为本与王朝新政: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观念 |
一、政事学:史为资治 |
二、考治求兴:清政府历史教育中的进化逻辑 |
第二节 改革派与西方史政视域下的现代国家政治启蒙 |
第三节 革命派与“民族主义”历史意识的塑造 |
第四节 国族意识与促进群觉:历史教育重心的变化 |
第二章 塑造国民:再造共和与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变革 |
第一节 民初教育思潮的激荡与历史教育观念的革新 |
第二节 共和基础:“民史”教育与科学、民主等价值渗透 |
一、学生本位、社会本位:“民史”教育与科学观念 |
二、平民主义与历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
三、文化史观:“民主”与“平等”的历史编纂视角 |
第三节 共和国民资格: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发现 |
一、历史教育与“爱国”观念建构 |
二、历史教育与共和国民的养成 |
三、历史教育与“世界意识”的培养 |
第三章 形塑革命记忆:国民革命与历史教育观念的多元竞争 |
第一节 重建国家主体性: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与历史教育 |
第二节 革命与阐释:历史意识及史观竞争 |
一、唯物史观与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 |
二、历史阐释的竞争——民生史观与唯物史观 |
第三节 中外革命经验与改编:通俗史学与多样政治诉求 |
一、革命史的塑造与社会运动史的传播 |
二、“弱小民族”叙事与民族独立历史意识的表达 |
第四节 革命与正统:三民主义与历史的内在统一性塑造 |
第四章 强化民族国家认同: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上) |
第一节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民族主义与历史教育 |
一、民族主义:现实需要与历史教育的强化 |
二、对他国历史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借鉴 |
三、历史教育与民族性 |
四、侧重本国史: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宣扬 |
第二节 民族目标认同——民族复兴与历史教育 |
一、阐扬国荣:民族复兴目标下的学校历史教育 |
二、纪念国耻:历史创伤与民族复兴意识的激发 |
三、树国榜样:民族独立运动、复兴史的宣传教育 |
四、殊途同归:“民族解放”与中共革命史塑造 |
第三节 国族认同——历史教育与边疆的再建构 |
一、历史教育视角:成为问题的边疆 |
二、专门化课程:“边疆”与“民族”的历史建构 |
三、求同抑异:在地化的边疆历史教育观 |
第五章 推进抗战动员: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下) |
第四节 国防动员与历史教育 |
一、国防动员:“备战历史教育” |
二、坚持抗战:反帝反投降的历史教育观 |
第五节 民众动员与历史意识塑造 |
一、民众认知需求维度:民众历史意识引导 |
二、民众知识普及维度:社会化历史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
三、民众政治觉醒维度:群众史观与“人民”为主体的叙事 |
四、民众使命意识维度:“人民代表民族”与中共的历史意识塑造 |
五、互动中的塑造:历史哲学化与民众历史认知需求 |
第六章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互动微观考察—以英雄人物教育观演变为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编写概况 |
第二节 “人的隐退”: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一种趋向 |
第三节 抗战动员与英雄、伟人教育观的凸显 |
第四节 英雄人物叙事策略与社会、政治诱因 |
余论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历史教育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教育 |
第二节 作为政治动员工具的历史教育 |
第三节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变迁 |
一、时代主题变迁与历史教育观念的特征 |
二、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新时期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研究 ——以柳江野外地质实习为例[D]. 王野.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D]. 陈彦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马雅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西省三县为例[D]. 李子琳.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王佳瑞. 长安大学, 2020(06)
- [7]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 曹志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8]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D]. 李斌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7)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D]. 钟国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D]. 邓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