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测定早期选择论文_孙小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测定早期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系,火炬松,胸径,树高,论文。

遗传测定早期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霞[1](2003)在《火炬松引种家系遗传测定和早期选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炬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是美国南方松类中极重要的速生建筑和纸浆用材树种,因其具有生长快、用途广、适应性强和地理变异多等特点,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引种栽培。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种火炬松,80年代开始进行有组织地遗传改良,目前造林面积已超过150万hm~2,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马尾松生长地区。现在火炬松已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树种。 随着福建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单一的松类树种结构,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已显得十分必要,为了促进火炬松在福建省的有效利用,满足福建省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需要,本论文对引自国内外一代种子园的25个火炬松家系在福建省进行多点试验。以当地树种马尾松和国内早期引进树种湿地松为对照,评价了该批引种火炬松家系在福建省的总体生长表现;研究火炬松家系的遗传变异情况和松褐斑病、松赤枯病、松落针病的发生情况;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进行家系的速生性、稳定性分析和多性状早期选择,并评选出若干优良家系。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引种火炬松家系在福建省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当地树种马尾松和国内早期引进树种湿地松,火炬松家系各生长性状与马尾松相比的效应值均为正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可将25个火炬松家系分为速生、较速生、中等和较差4类,其相对于当地树种马尾松的实际增益分别为83.2%、63.4%、48.5%和33.7%。 2.火炬松家系间和家系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冠幅和材积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家系的方差比重在5.3%~27.6%之间,家系内个体差异大于家系间差异,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在4.5%以上。经分析估算火炬松家系、单株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变化在0.42~0.71和0.43~0.97之间,属中等至强度遗传力。上述结果在火炬松性状变异的利用及选择策略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调查的松褐斑病、松赤枯病和松落针病等病害受中度偏下的遗传力控制,松褐斑病感病较轻,感病指数最高的为4.0,家系间差异不显着;松赤枯病处于发病初期,家系间感病程度差异显着,与各生长性状呈极弱负相关,还没有对生长造成显着负影响;松落针病在家系间差异显着,与树高、胸径、冠幅、材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0.444、-0.561、-0.360,已显着影响了火炬松的生长;各生长因子及冠幅间呈极显着正相关。这些可作为间接选择的参考。 4.家系针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显着。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它们与各生长性状呈中度正相关关系,与树高的相关系数达显着水平。高叶绿素含量和低叶绿素a/b可作为速生家系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N、P、K这3种元素的吸收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它们与各生长因子呈极弱正相关关系,其中又以P的相关性最强。火炬松引种家系遗传测定和早期选择的研究 5.家系的遗传稳定性分析表明:各生长因子的家系方差、地点方差和家系与地点的互作方差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各测试点的环境指数达显着水平,洋口点的生境利于火炬松增粗、增产,但不利于长高,南屿点的生境利于火炬松树高增产,而南安点的各环境指数则均为显着负效应。树高的互作方差较大的前5位家系依次为23、20、巧、16、3,胸径的互作方差较大的前5位家系依次为24、15、3、23、22。24、23、20、 22、3号家系具有生物学上的稳定性,它们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较好地调节自己的基因型或表现型;11、12、13、15、18、19、21、25号家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6、17、20、22、23、24号家系特别适宜于优良的环境;8、6、4、9、1、2号家系对环境反映不敏感,具有农艺学上的稳定性。 6.运用系统聚类法在洋口点选出20、22、23、24号4个速生家系,86株极速生单株,其中有27株为速生家系中的速生单株,与当地树种马尾松相比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0.3%和192%;在南屿点选出20、19、18、23、25、16、7、21、17号9个速生家系,67株极速生单株,其中有47株为速生家系内的速生单株,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95.2%和319%;在南安点选出10、25、8、3、5号5个速生家系,单株材积量位于前60位的速生单株平均材积0.0054 m3,对比对照马尾松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7%和203%。 7.对洋口测试点的火炬松家系进行速生性和抗病性综合指数选择,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4.4%。第一主成分方程为:Y,=0.96lX,+0.970X2+0.945X3+0.925X4一0.579X,一0.064X6;第二主成分方程为:叽=一0.053XI一0.057X2一0.0057X3+0.233为+0.446X5+0.922X6。对主成分值综合评价,可将所有参试的火炬松家系分为速生抗病、较速生较感病、生长差较抗病和生长较差感病4类,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38.5%、24.5%、3 .5%和7.0%。 8.运用基因型分组法对火炬松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19、25、18、21、10号家系为增产且变异小,具有理想基因型的稳定型家系。用生产力指数和回归系数进行二?(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3-04-01)

R.J.Nebgen,贾稝[2](1986)在《叁个美国梧桐遗传测定林分中早期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改良美国东南部的美国梧桐(Platanus occidentalis L.)。在美国梧桐改良计划中,选择起主要的作用。决定对哪些性状进行选择,选择强度多大,采用何种选择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早期选择,都是要讨论的主要内容,这些因素影响到改良计划的成败及计划能否进行下去。在大多数美国梧桐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生长性状(树高、直径、材积和单株干重)(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科技》期刊1986年04期)

遗传测定早期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改良美国东南部的美国梧桐(Platanus occidentalis L.)。在美国梧桐改良计划中,选择起主要的作用。决定对哪些性状进行选择,选择强度多大,采用何种选择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早期选择,都是要讨论的主要内容,这些因素影响到改良计划的成败及计划能否进行下去。在大多数美国梧桐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生长性状(树高、直径、材积和单株干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测定早期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孙小霞.火炬松引种家系遗传测定和早期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2].R.J.Nebgen,贾稝.叁个美国梧桐遗传测定林分中早期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效率[J].山西林业科技.1986

论文知识图

农业宣传全国农业图书要目

标签:;  ;  ;  ;  ;  

遗传测定早期选择论文_孙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