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城市模式也在不断的进步,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即智慧城市,这给各国城市规划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了可以让我国的城市规划可以和智慧城市展开有效的接轨,就必须要对城市规划做出一定的改变,因此需要人们给予“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工作一定的重视,促进城市规划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模式;创新
一、“智慧城市”的含义及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1.1“智慧城市”的含义
“智慧城市”是为了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加大对包括传统交通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资本方面的智能化投入,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理,智能化管理这些资本和自然资源,进而达到高品质的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智慧城市”不同于其他如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等更强调技术作用的概念,而是在总体上致力于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强了包含人、社会、环境等资源的有效整合。“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融合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努力以创新、集成和协同的方式与理念来管理和服务居民。“智慧城市”实现了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方面的重要指导力量。
1.2“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传统的城市规划在如今日益显露的发展弊端下已经不合时宜。对土地分配、人口经济学、地理学、当地文化和社会因素了解不全面、考虑不周到,并且缺乏智能的规划工具和技术支持,现如今的城市规划已经无法适应科学的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规划师的主观规划意识,忽略了真正的需求预测的局限性,导致规划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公共设施不完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现在的规划越来越向功利化靠拢。所有的不合理现象都表明,“智慧城市”的施行十分必要。这一理念与战略目标的契合,是新环境下城市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通过信息技术和城乡规划的有效整合,来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智慧化的引导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宜居环境。
1.3“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的问题
正因为“智慧城市”是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就显得十分的科学合理。在当代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是两大原则,同时也说明了在当代城市发展中,这两方面的是最该重视的问题。虽然得到了群众的支撑,但实施起来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土地是否能够持续循环使用、交通是否便利及顺利通行、绿色能源是否得到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市政设施是否最大程度地在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在这种种社区规划方面的问题上,智慧城市仍面临着技术、社会和生态等等一系列的挑战。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城市”的进程。
二、“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无疑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更加先进的管理水平等进行融入的一个大聚会,其利用各项技术对于城市的构建往往和传统城市有着很大差别,而其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更是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予以体现。
2.1“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理念创新
(1)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伴随着较为复杂繁琐的工序,并且会对每一个环节的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细致的规划以及检测,而“智慧城市”的规划创新更是如此,因此在城市的基本规划过程中,应当让其体现出现代社会的理念,使和谐性融入到城市中,从而使得城市的规划管理机制也更加和谐。通常来讲,“智慧城市”的管理机制是保证城市中各个系统和环节之间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维护城市和谐的重要保障。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要注意让民主化、信息化、技术化、动态化等现代社会核心理念融入其中,让城市具有更高的管理公共价值,从而使得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渗透到城市建设中。
(2)归根结底,一座城市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而“智慧城市”更是将这一点表达的淋漓尽致。在城市的基本功用系统中,常常伴随着交通系统、医疗系统、水电系统等,而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大关联,因此对于利用这些系统构建相应的体系使得各项系统的实际功用更加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话题。对于交通系统、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等人们生活必需的功用性系统,应当建立更加高效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为各个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2.2“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创新
2.2.1规划思想
规划思想是城市规划实践创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未来规划的基本预测。对于城市规划创新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目前实际现状暴露出来的问题,更需要一个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系统来进行解决,从而满足基本的信息数据收集、分析,为相关规划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帮助。而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平衡也是市民服务体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经济、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是每一个居民关注的问题,而通过相应的模型搭建也可以对相关决策在城市系统运行中起到的效果进行判断和分析。
2.2.2规划依据
对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必须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实现对于城市规划的基本技术知识理论指导,从而达到更高的城市规划水平,也让新一代“智慧城市”具有更高的价值以及质量。完善、合理的法规体系更应该包括在规章制度上的约束、技术上的指导以及规章的完善等。这样的规章制度建设毫无疑问会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以及技术指导。而我国在2012年开始,对于“智慧城市”的最基本建设目标就已经超过100个,预计投资的规模也超过1万亿人民币,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智慧城市”的重视,这也让我国相关城市规划者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发展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大方向,且依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发展特征。因此,需要广大有识之士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对城市规划进行不断的创新,从理念到实践,从规划重点到规划方法,逐渐创新出适合我国城市基本发展情况的城市规划方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流.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33-33.
[2]田媛媛.“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与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2016(4):42,44.
[3]吴雪峰.“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3).
[4]李林,杨海越.基于智慧城市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研究[J].江汉论坛,2016(8):140-144.
[5]李永康.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途径分析[J].城市地理,2017(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