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酶促拆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肪,选择性,羟色胺,动力学,西沙,萘酚,拮抗剂。
酶促拆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院院[1](2015)在《酶促手性拆分及在莫西沙星关键中间体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着,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其侧链手性中间体(4aR,7aS)-6-苄基-四氢-1H-吡咯并[3,4-b]吡啶-5,7(6H,7aH)-二酮主要是传统的化学拆分合成,而传统化学拆分一直存在产物光学纯度不高、反应条件苛刻、拆分剂不易回收等问题。酶法生物催化拆分因其反应的特异性一直备受青睐,其中固定化酶催化拆分中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光学纯度高和易分离、酶易回收再利用方面等表现突出。同时,微波技术在酶催化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酶生物催化的发展。本论文利用固定化酶在微波的辅助下,进行了酶促拆分制备莫西沙星手性中间体研究,以期克服化学拆分中的不足之处。一、研究了有机介质中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对大位阻环仲胺消旋体顺式-6-苄基-四氢-1H-吡咯并[3,4-b]吡啶-5,7(6H,7aH)-二酮进行酰化拆分。首先,以苯基碳酸烯丙酯为供体和甲苯为溶剂,对酶源进行了选择。结果显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具有很好的选择性(E>200),但催化活性很低。其次,对溶剂、反应温度、供体及其浓度、添加剂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当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和苯基碳酸烯丙酯组合在叔丁基甲醚(TBME)溶液中45℃下,反应15小时产物得到50%的转化率和>99.99%ee。二、研究了微波辅助酶促手性拆分提高反应速率。主要研究了不同溶剂下传统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的酶催化效果,结果发现溶剂对微波辐射酶催化的影响较大和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在微波辐射加热下具有更强的活性,催化速率是传统加热的1.5倍左右。同时,优化了搅拌速度、微波辐射功率和反应温度反应条件。最终发现在最优条件下反应4小时,产物转化率达到46%,光学纯>99.99%ee。本课题在微波辐射下利用CAL-B对大位阻环仲胺消旋体顺式-6-苄基-四氢-1H-吡咯并[3,4-b]吡啶-5,7(6H,7aH)-二酮进行拆分,成功得到了(4aR,7aS)-6-苄基-四氢-1H-吡咯并[3,4-b]吡啶-5,7(6H,7aH)-二酮,为莫西沙星手性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避免了化学拆分中产物旋光度不高、需多次重结晶、反应条件苛刻、不适于大规模生产等问题,从而丰富大位阻环仲胺的拆分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陈格,岳宏,姜丽艳,徐骥,张弘[2](2013)在《酶促拆分1,1,1-叁氟-2-辛醇作用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单一手性2-辛醇和1,1,1-叁氟代-2-辛醇都是制备高性能液晶、类固醇消炎药、农药(昆虫性外激素)和某些特种材料不可缺少的新型重要手性原料[1]。众所周知,手性醇类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很难达到高光学纯度的要求,而利用酶催化制备单一手性醇类化合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学和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嗜热酶APEl 547是本课题组从超嗜热性古细菌Aeropyrum pernix K1中克隆和表(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14)
周伟佳[3](2013)在《6-羟基-8-氯辛酸乙酯的非水相酶促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α-硫辛酸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强抗氧化剂,已经在医药、生物食品、营养品、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由于(S)-α-硫辛酸几乎不具有抗氧化活力,因此获得光学纯的(R)-α-硫辛酸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生物合成方法主要有酯酶催化水解拆分和不对称生物还原等途径。本课题通过非水介质系统中的酶促乙酰化反应动力学拆分混旋6-羟基-8-氯辛酸乙酯获取(R)-对映体,以期与其主要工业合成途径(己二酸途径)相耦合,从而最终合成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右旋体(R)-α-硫辛酸。本课题针对目标底物6-羟基-8-氯辛酸乙酯筛选了对其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商品脂肪酶Novozym 435,测定了其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活化能,并分别从酰化剂、温度、反应介质、水活度、底物耐受性和催化剂上载量等方面系统地优化了该酶促乙酰化反应的各项参数。在优化条件下,反应6h后底物转化率达到47%,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为90%,时空产率为471 g·L-1·d-1。但是发现反应中Novozym 435失活明显,无法实现重复批次式操作。研究Novozym 435失活的因素发现:温度、酰化剂和底物对固定化酶Novozym 435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重新优化了部分反应条件后,Novozym 435的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高,在10批次重复操作反应中保持了较好的催化活力和选择性,控制每一批次的转化率在40%,产物对映体过量值维持在92-96%。在优化条件下,对该反应产物进行了克级制备:反应3.5 h后,转化率达到42%,eep为94%,时空产率为38g·L-1·d-1;通过柱层析分离,共获得(R)-6-乙酰氧基-8-氯辛酸乙酯4.89 g,产率为35%(以消旋底物为基准)。(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3-05-21)
尤朋永,邱健,蔡雯雯,苏二正,魏东芝[4](2012)在《木瓜脂肪酶催化洛芬类药物的酶促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木瓜脂肪酶(CPL)作为催化剂对布洛芬类药物进行手性拆分,建立了底物布洛芬、布洛芬乙酯及其他洛芬类底物的手性检测方法,重点研究了拆分过程中反应温度、有机溶剂、底物结构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分析揭示了木瓜脂肪酶催化手性拆分的分子基础。动力学分析表明对同一底物的不同构型而言,反应速率常数k2S及k2R的差异是木瓜脂肪酶具有手性拆分能力的基础,而不是由于酶对不同构型的底物具有不同的Km值;对一系列化合物的拆分结果表明2-芳基丙酸类手性化合物2位上空间位阻较大的底物比空间位阻小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拆分效果。实验表明CPL对洛芬类底物均具有拆分能力,对萘普生的拆分效果最好,经过30h的反应转化率达到49%,反应的对映体选择值(E值)为173。(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荀二娜[5](2012)在《有机溶剂中文斯内酰胺的酶促拆分及其超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研究了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N-羟甲基文斯内酰胺(以文斯内酰胺为原料由化学方法合成)的转酯反应,筛选出了最适脂肪酶及有机溶剂。然后考察了酰基供体,温度,pH,水活度,加酶量以及底物摩尔比对最适脂肪酶(AKL)的催化活力与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脂肪酶AKL具有最大催化活力(21.5μmol/g﹒min)和立体选择性(E=17.3),当反应转化率为67%时,(1S,4R)-N-羟甲基文斯内酰胺的光学纯度可高达98%以上。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超声作用引入来对AKL催化N-羟甲基文斯内酰胺转酯反应进行了优化,考察了不同超声作用方式对脂肪酶AKL催化N-羟甲基文斯内酰胺转酯反应的催化活力与立体选择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了20KHz,35℃,150W(超声50s,间歇40s)的间歇超声方式为最佳作用方式。在此条件下,脂肪酶AKL催化N-羟甲基文斯内酰胺转酯反应的催化活性(28.2μmol/g﹒min)与立体选择性(E=25.3)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5-01)
蔡晓琳[6](2012)在《盐酸雷莫司琼的合成及酶促拆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止吐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盐酸雷莫司琼成为了新一代纯R构型的5-HT3受体拮抗剂,它的市场份额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盐酸雷莫司琼的优势在于其半衰期长,每日只需要一次给药,没有明显副作用。相比市场上的主要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此外,该产品在我国的需求量每年不断上升,而且有一部分需要进口,所以开发高纯度,低成本的盐酸雷莫司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盐酸雷莫司琼(ramosetron hydrochloride)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由于其使用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止吐功能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所以具有R-异构体(右旋异构体)和S-异构体(左旋异构体)两种构型;文献报道,S-异构体对5-HT受体的作用强度远远低于R-异构体,所以R-异构体为盐酸雷莫司琼原料药的主成分。在制备盐酸雷莫司琼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其中的几步反应,通过查阅文献对该合成路线进行讨论,最终对部分合成过程的条件进行优化。在苯并咪唑-5-羧酸的合成上,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发现缩短反应时间至3h,减少副反应产物,且延长反应时间并不能使转化率提高。在合成N-[(4,5,6,7-四氢苯并咪唑-5-基)]吡咯过程中,制备酰氯时直接采用二氯亚砜既做反应溶剂又做反应物,与4,5,6,7-四氢苯并咪唑-5-羧酸硫酸盐反应,避免使用有毒溶剂乙腈做反应溶剂,方便后处理,且提高了产率。同时,在制得N-[(4,5,6,7-四氢苯并咪唑-5-基)]吡咯后,未按照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将其成盐酸盐,而是直接将其进行下一步与N-甲基吲哚、叁氯氧磷的反应,反应完毕后处理采用倒入冰水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9~10,析出沉淀后过滤即可,以上步骤简化了合成工艺。目前的合成多数是先得到消旋体的盐酸雷莫司琼,然后用化学方法拆分,进而得到(R)-盐酸雷莫司琼。这显然是在后几步的合成中增加了原料的使用,不但增加了环境污染,而且也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研究从最初形成光学异构体拆分进而合成(R)-盐酸雷莫司琼具有重要意义。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拆分同化学法相比,具有底物专一性好,立体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易分离等化学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因此利用酶进行高选择性和高效的有机合成及设计受到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的极大重视,成为当今合成化学的热点之。因雷莫司琼为手性药物,尝试用酶促拆分的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后,选取Nov435来拆分中间体苯并咪唑-5-羧酸甲酯硫酸盐,因酶的拆分活性受溶剂、缓冲液等多方面影响,本次拆分试验主要针对温度、反应时间、酶量、pH对酶促拆分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我们所采用的酶法拆分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为进一步研究旋光性盐酸雷莫司琼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4-01)
赵爽,杨丽娟,吴佳桢,林凡,房学迅[7](2010)在《通过酶促拆分制备S(+)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乙酸乙酯作溶剂和酰基供体,酶促合成瑞格列奈关键中间体S(+)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总收率为17%.该酶促拆分方法较化学拆分法具有高度的对映选择性及底物的专一性,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易于操作,酶经活化后可重复利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刘,边广岭,宋玲[8](2010)在《联萘酚胺的酶促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联萘酚胺(2-氨基-2'-羟基-1,1'-联萘,NOBIN)由于具有联萘骨架和氨基醇的结构特点,其光学活性异构体及衍生物在不对称催化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目前传统化学法拆分联萘酚胺存在重复性差、成本较高、原子经济性不好等问题,本课题组首次采用生物酶催化拆分的方法,通过固载扩展青霉脂肪酶(Penicillium expansum lipase,PEL)催化转酯化和水解两步拆分,最终得到高光学纯度的联萘酚胺衍生物(ee值95%)。本研究中,固载扩展青霉脂肪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并且该拆分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成本低、原子经济性好等优点,表明扩展青霉脂肪酶在联萘酚胺及其衍生物手性拆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叁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7-30)
陈沛然,张瑾,陈程,付瑶,李守博[9](2010)在《α-位含氟及其他吸电子基团仲醇化合物的酶促酯化动力学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脂肪酶对一系列α-位含叁氟甲基和二氟亚甲基及其他吸电子基团仲醇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催化拆分,以较高的选择性得到了手性仲醇化合物,探讨了α-位取代基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孙磊,朱小燕,何冰芳[10](2009)在《脂肪酶促手性拆分中立体选择性的调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催化手性拆分是制备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酶法拆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反应溶剂,底物结构,酶的预处理,添加助剂等对酶催化活性及立体选择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相关的手性拆分的调控策略。论述了合理利用或调整上述相关因素可有效提高酶促拆分选择性及催化效率。(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09年11期)
酶促拆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一手性2-辛醇和1,1,1-叁氟代-2-辛醇都是制备高性能液晶、类固醇消炎药、农药(昆虫性外激素)和某些特种材料不可缺少的新型重要手性原料[1]。众所周知,手性醇类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很难达到高光学纯度的要求,而利用酶催化制备单一手性醇类化合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学和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嗜热酶APEl 547是本课题组从超嗜热性古细菌Aeropyrum pernix K1中克隆和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促拆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李院院.酶促手性拆分及在莫西沙星关键中间体制备中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陈格,岳宏,姜丽艳,徐骥,张弘.酶促拆分1,1,1-叁氟-2-辛醇作用机制分析[C].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3].周伟佳.6-羟基-8-氯辛酸乙酯的非水相酶促拆分[D].华东理工大学.2013
[4].尤朋永,邱健,蔡雯雯,苏二正,魏东芝.木瓜脂肪酶催化洛芬类药物的酶促拆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荀二娜.有机溶剂中文斯内酰胺的酶促拆分及其超声优化[D].吉林大学.2012
[6].蔡晓琳.盐酸雷莫司琼的合成及酶促拆分研究[D].吉林大学.2012
[7].赵爽,杨丽娟,吴佳桢,林凡,房学迅.通过酶促拆分制备S(+)3-甲基-1-(2-(1-哌啶基)苯基)丁胺[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
[8].刘,边广岭,宋玲.联萘酚胺的酶促拆分[C].中国化学会第叁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9].陈沛然,张瑾,陈程,付瑶,李守博.α-位含氟及其他吸电子基团仲醇化合物的酶促酯化动力学拆分[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孙磊,朱小燕,何冰芳.脂肪酶促手性拆分中立体选择性的调控因素[J].食品工业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