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拖延“症”的心理和社会范畴的力动态研究论文

周飞:拖延“症”的心理和社会范畴的力动态研究论文

摘 要:拖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现象,然而拖延何以成“症”,拖延行为的主体是否该帖上“拖延症”的标签值得深思。研究选取电台音频的转写作为语料,将力动态理论与拖延症具体案例相结合,发现拖延行为主体中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特征解释了自身拖延成“症”之因,而拖延行为是否该贴上“拖延症”的标签则取决于一定的语境。最后针对拖延行为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给出三个具体的方案,以期给广大拖延行为群体以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拖延症;力动态理论;“新”解读;方案

拖延症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进而成为现代人口中戏谑的段子,他们将其称作与“穷”“焦虑”齐名的三个“生活不快乐”因素之一。权威学者将拖延症简单定义为“在面对自己即将处理的事情时,即便能够预料到可能的危害和风险,依然把原计划的事情推迟或延期处理”[1]。拖延症广泛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普及范围可波及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背景的群体间,而他们的共性就是“面对着接二连三的deadline,仍然保持散漫、拖拉的状态,时间耗费在许多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例如玩游戏、逛淘宝、听音乐等”。然而,此处所提及的拖延症的定义和特点无法与疾病建立联系,根据网络百科的相关搜索,拖延症被归类为疾病词条,严重的拖延症现象会引起个人心理疾病;其次将“拖延”视为一个动词行为义项,在最新修订版的新华大字典中搜索“症”字可知,其义项大都与疾病有关,表示一种病情的现象或症状,以此可以推知拖延症指的是因拖延而导致的疾病。那么,拖延何以为“症”,具体体现为心理症,其形成过程显然受到相关隐形的认知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Talmy的力动态理论与拖延症具体案例相结合,试图建立拖延现象与认知机制的相互联系,并以此探寻认知语言学中力动态理论对拖延症的影响。

一、Talmy的力动态理论

1988年,Talmy提出识解语言认知系统的五种概念图式,其中一例便是力动态图式,该图式理论描述语言间不同力实体之间的互动,主要的力涉及物理力、心理力和社会力,而这些力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物理力、心理力和社会力之间的单向互动或跨域互动[2]。物理力指具体的自然力之间相互作用所伴随的力;心理力指人的内心情感或心理所产生的抽象力;社会力指基于社会责任或规约所形成的约束力[3]。为了便于分析,Talmy将力动态图式系统中两个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原力实体和抗力实体,原力实体通常在力的状态上保有一种趋势——运动或静止,当它受到抗力实体反作用力的影响,二者力量的不平衡使得原力实体自身状态呈现持续运动或运动受阻趋向静止的形式,也就是说原力实体力量趋势大于或小于抗力实体的语力所体现出自身状态的改变[4]。然而,力动态系统不仅仅描述语言中力实体自身物理力的权衡,它还可以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将心理力和社会力的语言表达形式建立联系,形成力互动,具体的力动态效应可以概括为,“抗力实体的观点作用于原力实体的观点,起到推进或阻碍原力实体的观点执行情况,使得原力实体的观点达到或远离其预期的目标”[5]。拖延症的感知主体是有意识的人类,不涉及自然力之间的互动,其力动态领域主要表现在单一感知主体精神内部分化出的心理力间的互动以及人们自身心理力和社会力之间的互动,那么熟悉拖延症在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特征,有助于分析个人内心的心理冲突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了解拖延成“症”的原因,以及拖延症中的心理力和社会力效应。

二、拖延症的力动态效应

拖延症是众人心中消极的代名词,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人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有心理学专家做过拖延程度与心理调控能力关系的调查,结论表明心理调控能力与拖延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心理调控能力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拖延。然而当下,拖延变得流行,成为众人周知的普遍现象,即便是具备一定心理调控能力的人也会出现拖延现象。那么,作者选取心理相对成熟的研究生作为拖延症的研究样本,将电台音频实例转写作为语料,结合力动态理论试图探究拖延现象中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特征。

案例一:李某,来自西安,现在是一名研究生,有严重的拖延症,平常做事喜欢拖拖拉拉,遇到什么事情或者任务总是心里十分着急,也想了很多,可就是要拖到最后期限快到的时候才开始执行,要么就是一开始做三心二意,玩玩手机,不能专注,到实在期限快到了,才会高效地去做,拖延症让他感到很痛苦,总是处于高度散漫和高度紧张的极端状态,还有深深的浪费时间的自责感。(喜马拉雅电台)

海航的迷失给中国的物流人上了生动的一堂并购课程。随着物流市场的并购金额越来越大,如何规避所存在的风险,以免重蹈海航覆辙,的确是值得深思熟虑的事情。

(一)心理力效应

固定期限内应该完成的任务,李某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李某个人的拖延现象并没有给自己造成什么损失,说明李某的工作效率很高,那么李某可以适当地抓住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规律。在之前的时间,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用带着愧疚和罪恶的心理去做事情,只用安排出最后进行冲刺的时间。那么,其他的时间里,李某可以尽情而专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有用或无用,至少他享受这段时间。实际上,这就是李某的学习模式,他应该接受。正如写稿这件事,作者需要很长时间去准备,没有正式动笔之前的时间貌似在做着一些零散且无关的事情,实际上这些事情对写稿过程至关重要,这些作者就如同社会所称呼的“孵化者”或“孵育者”,其原理和母鸡孵蛋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是在最后一刻才发挥作用,而是在整个孵化的过程中,他的大脑一直会搜集素材,而一些元素也正在大脑中进行某种精密或意外的组合。那么不需要改变李某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但是可以改变李某为自己贴的“拖延症”这个标签,通过对自身工作机制的不断反思和梳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行事风格。

(二)社会力效应

社会领域的力动态模式不仅仅聚焦于单一的感知主体,它可以通过人的隐喻认知机制将两个不同的感知主体建立联系,彼此产生心理力量的抗衡[5]。那么将维持感知主体自身意图的心理力量称为原力,那么另一感知主体自身所具备的心理能量即是阻碍意图实现的抗力,当一个感知主体(原力所代表的运作趋势)预设的情况与另一感知主体(抗力所代表的运作趋势)的心理暗示所要求的做法发生冲突时,彼此之间力量的抗衡使得原力主体自身运动趋势发生改变,以此维持运动或静止的状态。如案例一所示,李某散漫拖延的态度使得执行任务这一事件趋向静止,而从案例中可以推断出学校或导师所设定的“期限”与李某自身维持散漫拖延的状态相违背,两方所形成的力量产生冲突,最终“期限”这一方所暗示的力量在李某的认知中占据较强位置,李某不得不以高度紧张的态度重新开始执行任务,此时李某先前拖延任务的静止趋势转变为执行任务的运作趋势。然而,一旦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自身的欲望,是别人需要的,别人在催任务,别人在给我们设定时间,并不是你由衷想做的事情,高度散漫和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交替,久而久之身心健康受损。同样当下社会,尤其是朋友圈、空间、微博等公众平台总是传播着一些鸡汤文章,比如“你知道吗,那些很成功的人比你还努力”,“你知道吗,那些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等,语言之间自然而然地传递出一种价值观,使得人们认知中构建了自身行为和他人行为两种力量的心理抗衡,一旦自身心理波动过大,灵感和才华也得不到稳定的发挥,反而会引起自卑,拖延得以成“症”。

原本在生活中,人们会有很多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可能就是生活的常态,如果自己不能接受这个常态,恐怕自己会平白地滋生很多懊悔,但是每天生活的状态并不会因此改变。针对案例一的李某,如果他每天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不玩手机,比如每天刚睡醒的那段时间,当他醒过来的时候花半个小时或20分钟用手机来专注地看一本书,想一些问题,写一段话,做一些读书笔记等,这样他会感觉和这个世界没有过度的互联,并且至少这一段时间是被他充分地利用了,心里的愧疚感会减少。其次,既然李某已经拖延,他可以选择将自身的消极认知转变为积极地正视自身的拖延行为,他可以认为,在他拖延的这段时间内,他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别人花很长的时间,他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任务。一旦如此,自身的愧疚感会减少,即便至今他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心态上相应地弥补了拖延所带来的消极刺激。

三、拖延“症”新解读

从上文拖延症的力动态效应可以得知拖延成“症”之因,然而拖延行为是否该贴上“拖延症”的标签取决于一定的语境,比如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7]。自从拖延症这个名词诞生以后,有些人会觉得对于自身处事行为的拖延多了一种解释和借口,另外一些人会觉得多了一些负罪感和标签。但其实在拖延症这个名词出现之前的千百年,大家就一直患着拖延症,这可能就是人的一种特别的工作方式。人们总是在deadline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而且其实是足够他们高效地完成一件事的这段时间内,然后他们再开始做这件事,他们不会用更长的时间或更早把它做完,因为当他们做完后,又会投入不断地修改,也就意味着为了这件事情,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而这件事原本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人类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即便是动物,它们也都如此。比如猎豹,它只是在饿的时候才去捕食,它从来不会提前储存猎物,或是因为猎物的好坏以及抓获过程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自身的捕食行为。这可能就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大自然一直按着最经济的法则运行着,人当然也不例外。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对很多事情好奇心强烈的人,他们往往不能允许自己花很多时间去做那些被迫的事情,他们会把这些事情留到最后的时间去完成,而把时间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因此自身心理所分化出的阻抗力因素在提醒自己花很多时间在那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即不会拖延的事情。然而,人类自身最不能拖延的事情往往都是与生理机制相关,比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等,这就证明了拖延会有情境因素的影响,甚至会有文化语境。也就是说,文明社会中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要的,是别人所需求的,别人在给我们设定时间,并不是自身由衷想做的事情,所以拖延就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么,作者认为案例一的李某是盲目地给自己贴上了“拖延症”这样一个负面的标签,即便李某的拖延行为给自身带来一定的危害性,然而这些危害是可以从作者试图给出的以下方面得到缓解,甚至克服。

(一)减少愧疚感

那所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不怎么样,像样的好老师都调到好地方或是大城市里了,剩下那些老师教学质量也就那么回事吧,能够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像肖点点和江大亮这样的农家子弟根本就没有上大学的希望。更何况两个的家庭状况都不怎么样,即使考上大学也供不起。

(二)总结生活规律

心理领域的力动态模式包含单一感知主体精神内部分化出的原力和抗力,通常人们在完成一个任务时,自身伴随的原力是顺利完成任务,而不同的情境催生出各种抗力因素,它们阻碍任务的顺利实施,随着抗力因素的增长,原力自然也随之削弱,原力固有的运作状态改变[6]。如案例一所示,李某自身所固有的原力因素即完成任务的意愿,而自身的不专注,三心二意滋生阻碍任务顺利完成的抗力因素,李某选择拖延完成任务的态度也说明抗力因素明显比原力因素强,因此在收到任务时,本该立即执行任务的原力也随之改变自身的运动倾向,转变成散漫拖延的静止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是因为此时静止状态的持续违背了李某认知中原力所固有的运动倾向,这一段持续静止的时间即被看成浪费,因此李某会感到深深的自责。但是拖延现象往往是这样的,你越谴责自己,消极情绪累积起来,越容易去消解改变的动力。比如写稿件这件事,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人们在写之前会有素材准备阶段,他们会看很多各式各样的文献,然而各种情境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没有灵感就无法继续书写,他们会选择去做别的事情。然而,时间是无法静止的,在做别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时间并没有遵循他们原本的意愿花在写稿件上,可他们依然会因为时间浪费而懊悔。因此,当你明明已经花时间做别的事情,即执行任务的抗力因素,你依旧不认可自己却要批判自己的时候,就会累积很多负面的心理压力,此时你更不愿意面对那件你应该要做的事情,拖延得以成“症”。

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定夺自己的工作时间。比如案例一中李某需要完成任务,他可以衡量任务的难度从而设定闹钟,那么他只需要做自己规定的时间,过了时间他可以选择不再继续。于是当李某再做的时候,他不会喜欢拖延,一方面他知道他不喜欢的事情只要固定的时间就会过去,另一方面当他真正花时间去做的时候,很可能会坚持到底,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意识中觉得开头是最难的阶段,一旦开了头,自己也会慢慢进展下去。当然,拖延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周围过多地干扰导致自身的注意力被不同的东西吸引,这也说明李某善于捕捉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和线索。因此,我们可以抑制拖延滋生的消极刺激,积极地评价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如果任务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规定时间,其余时间自己不用带有任何愧疚感,尽情去做那些想做的事,闹钟响了,再进入完成任务阶段,这样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自身价值不会因为拖延受阻反而有利于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控制工作时间

正是对这些信仰的忠实崇拜,使得人们在民俗、节庆的狂欢中常常是一改往日伦理道德规范和理性限制,更多出现出于本能、情感和欲望的越轨行为,弥漫着强烈的快感和新奇,试图创造出一种非理性、乌托邦社会所应有的民族欢聚一堂的热烈与和谐。虽然,残酷的生存现实使得壮拳注重实用,呈现出简单朴实,一招致命一招致残的技击旨求,但这并不影响壮拳手孔武有力而又虔诚地将壮拳套路展示为一种宗教性或巫术性极浓的身体技术。犹如仪式中的舞蹈,“他们并不在乎表演动作是否优美,是否给人带来了艺术的享受,而是只对是否表现出了神的威仪、是否传达了神的旨意、是否展示了神的法力等等发生兴趣”[13]。

随着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深入开展,项目区地方领导看到了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作用和成效,提高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积极配合开展论证工作。

四、结语

电台音频的转写为本研究中拖延症现象提供了真实的语料来源。首先,将认知语言学中的力动态理论与拖延症具体案例相结合,建立起拖延现象与认知机制的相互联系,可知力动态系统从认知理论的视角解释了拖延成“症”之因,且熟悉拖延症患者在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特征,有助于分析个人心理冲突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拖延行为具备一定的普遍性,拖延成“症”也使得拖延行为具备一定的危害性,然而是否该给广大拖延行为主体贴上“拖延症”的标签则取决于一定的语境,比如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最后,针对拖延行为的危害性,作者结合文中案例给出减少愧疚感、总结生活规律、控制工作时间三个具体的应对方案,企图弱化拖延行为主体心理上的消极刺激;针对其普遍性,本研究给出的三个方案虽然是围绕具体案例的状况所展开的分析,但是三个具体的方案同样适用于广大拖延现象的人群。希望本研究能给广大拖延“症”群体以启发,从而积极评价自己,不盲目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按照不磨损自己生命力的方式去生活,以此让自己把激情和创造力在更长的生命时间内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胡楚青.拖延成病[J].领导科学,2010(13):31.

[2]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MA:MITPress,2000.

[3]韩春兰.语言与认知中的力动态系统阐释[J].山东社会科学,2011(8):104-107.

[4]李成陈,江桂英.力动态意象图式视阈中“笑哭”表情符号语用意义的认知阐释[J].外语学刊,2017(5):63-68.

[5]林璐.“KEEP+V-ING”构式在心理和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研究[J].外语学刊,2015(2):49-55.

[6]杨文慧,刘小芳.外媒对中国高铁新闻报道的认知构建—基于力动态理论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6):68-77.

[7]何静,赵雷丽.拖延症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2-44+51.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9)05-0089-04

doi:10.16732/j.cnki.jeu.2019.05.028

收稿日期:2019-03-18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现代语言学流派简介》的终期成果(Y204001901);2019年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S20190005)

作者简介:

周飞(1993-),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

沈莹(1964-),通讯作者,女,河南新郑人,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外语教学及写作研究。

(责任编校:熊小平)

标签:;  ;  ;  ;  ;  ;  ;  ;  ;  ;  ;  

周飞:拖延“症”的心理和社会范畴的力动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