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

张海鹰(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特诊科海南海口571159)

【摘要】目的通过对5050例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的早期血管病变检测,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和彩超,对心脑血管病的血管弹性、功能及内部状况的了解,经分析研究各疾病对危害血管的轻重进行排序,引导临床对各疾病动脉硬化的损伤情况,进行及早干预及用药,降低伤残、死亡的发生率。方法应用日本VP-100动脉硬化检测仪及彩超iU22、DH11,对1200例健康人群和3850例8种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各年龄组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4,P<0.01);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1)。而且,两种指标的异常程度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加重趋势。5种疾病及肥胖、吸烟之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3,P<0.01),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异常程度较为严重;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12.01,P<0.01),其中以糖尿病和高血压较为严重。结论无创动脉检测仪结合彩超检查可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早期干预。

【关键词】动脉硬化排序PWVABI可逆性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肋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动脉硬化是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动脉功能异常是降低心脑血管病致死、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项目即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各踝臂指数(ABI)的检测,PWV是检测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ABI是检测双下肢血管阻塞的情况,本文对易引起动脉硬化相关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老年人(65岁以上)、肥胖、吸烟、脑梗塞及正常人群进行检测和大量的研究对比筛查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早期预防。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我院2006年4月-2010年5月门诊、体检、住院患者共5050人,其中男性3200人,女姓1850人,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5岁。收集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老年人(65以上)、肥胖、脑梗、吸烟共8组,每一种病为一组,每组各550人。健康人群(65以下健康人)为一组,分4组,每组300人,共1200人。

1.2设备与方法应用日本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踝臂指数(ABI)。对动脉硬化PWV重度异常者,65岁以上老年组,ABI值异常者加做彩超,检查颈部血管及双下肢血管,彩超设备应用飞利蒲IU22及HD11。

1.3评价标准[1]PWV≤1400mm/s为正常,大于正常值的+15%~30%为轻度异常,大于正常值的+30%以上为中重度异常。ABI正常值为0.9~1.3,小于0.9为血管有阻塞,大于1.3为血管有钙化

1.4统计学处理组中资料采用《实用医学统计学》中的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2]。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PWV及ABI比较各年龄组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4,P<0.01);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1)。而且,两种指标的异常程度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加重趋势。

2.2不同病种及相关因素的PWV及ABI比较5种疾病及肥胖、吸烟之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3,P<0.01),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异常程度较为严重;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12.01,P<0.01),其中以糖尿病和高血压较为严重。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PWV还是ABI异常,合并2种疾病以上发生率远大于单一疾病。PWV异常,概率最大最重的为高血压+老年人,ABI值异常概率最大最重的为高血压+糖尿病,一般都有动脉硬化并阻塞。对不同组各个年龄段的PWV值健康人群中,大于65岁明显增高,55—65岁有相关性,55岁以下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做彩超本文发现动脉粥样斑块不是影响血管狭窄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为双下肢动脉内膜普遍增厚,造成管腔侠窄,ABI值明显异常。并观察发现及早用药,轻度PWV异常患者,用药3—6个月约40%是可逆的。因此及早检查、及时用药是非常有意义的。

3讨论

应用无创动脉检测仪PWV、ABI观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PWV是指脉搏波在肱动脉和踝动脉间的传播速度。已有的研究[3]表明PWV与动脉弹性成反比,A弹性降低可使脉搏波在两动脉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血管波形尖锐。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以上5种疾病及相关因素与动脉硬化成正相关,并作影响程度顺序排列,这些疾病随危险因素聚集呈上升趋势。

从本文依次排列显示,控制血压是首位的,控制血糖、血脂、戒烟、加强运动是延缓动脉衰老的基础。我们在检测高血压组中发现,早期发现血压高,应立即控制降压,发生动脉硬化时间要延长约8-10年。另外运动能上调内源性抗血管损伤修复能力。

ABI值重度异常患者,我们发现大多为血管腔明显变细,整个下肢内膜增厚,比粥样斑块更严重,可能因为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而造成阻塞更重。

通过用药观察,控制血管转移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延缓动脉衰老的进程,改善血管的弹性。总之,知道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基础过程及各类病对它的危害轻度。加强控制预防是非常必要的,早期对疾病预防是降低心脑血管致死、致残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荟萃版,2008年10月.

[2]陈飞.实用医学统计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992,168-182.

[3]张梅等.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硬化及Bappwv的变化[J].血管病变特刊,2007,9月.

标签:;  ;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