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策略途径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听说即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英语作为一门语用语言,交流是它的唯一目的。如何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是关键。英语教学要服务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一最根本的目的。本文主张采用积极的有效的教学态度,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一样,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讲究一定的方法的途径,教学应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好的听说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使效果事半功倍。
一、注重语言输入,激发兴趣掌握技巧
1.绕口令式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
绕口令的练习可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纠正英语发音尤其是舌头的灵活度。英语对于母语为中文的中国学生来说,学好它可不是一件易事。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及交际欲望,就显得非常重要。鼓励同学们上网查找有趣、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绕口令,由科代表收集并在英语课前抄写在课室后边的黑板上,供上课时利用。教师可通过分读、齐读、速读及进行准确度和速度的比赛式练习。学生很快会喜欢上绕口令,学习的气氛会很热烈。高中英语必修书中有几个很有趣的绕口令:
(1)Canyoucanacanlikeacannercanacan?
(2)Howmanygoodcookiescanagoodcookcouldcookifagoodcookcouldcookgoodcookies?
(3)Don’trockthebabyontherockwhileplayingrockmusic.
准确度与速度合并的持久训练对发音及反应速度很有帮助。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在学生朗读文章时惊喜地发现学生朗读的速度快了不少,朗读时眼睛看的速度可以比嘴巴读的速度快两个单词以上。学生惊喜地发现这个情况时,就会对英语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更加积极地练习和运用这个技能。
2.唱英文歌曲,感受英语语言连略读与音韵美
连略读技巧是很多学生不具备的,模仿唱英文歌可以很好地培养连略读技巧,提高学生听说过程中辨音能力。重点练习的英文歌的量不要求多,集中兵力教唱三到四首足矣。注意歌曲的选择,首选优美缓慢易学的歌曲。建议TakeMetoYourHeart、RedRiverValley、YouRaiseMeUp这三首歌,效果很好。尤其是第二首,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唱这首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可让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来唱读歌词,新颖有趣。歌中优美的句子可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音韵美,增强英语语言的感悟力,体会歌唱时对歌词的处理能力。如第二首中的第二句歌词:Wewillmissyourbrighteyesandsweetsmile,一句里面就有三出连读,练好这种能力,是唱好英文歌必须掌握的技巧。学生会自学更多的英文歌,会懂得欣赏英文歌,在歌唱中积累优美的句子和语言知识。
二、克服胆怯心理,勇于实践体验成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唱英文歌和绕口令的刺激在一定的程度上克服了学生的胆怯心理并让学生尝到了些许成功的喜悦。从易到难,由简到繁,让学生逐渐的克服胆怯。从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用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交流。多参加有关英语的一些课外活动,多举行英语课外活动,例如读英文广播稿,锻炼学生讲英语的胆量,克服胆怯心理。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听说练习,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想均可,能和刚学过的课堂内容联系起来则更好。尽量多使用课堂英语教学,持之以恒,收效必好。行为主义者认为,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作为教师应认真地去寻找契机,创造机会,创设情景,让学生大胆地动脑和动口。不怕犯错,鼓励多讲,适当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
1.勤学苦练实践,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我交际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自我交际意识,时刻谨记并时刻下意识地提醒自己,寻找机会去练习听说,具有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机和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放声朗读,多背记优美的经典句子。尤其是持之以恒的背诵优美句子,经多年试验,效果更好。笔者的科代表每天按要求在课室后的黑板上抄下两三个优美的英文句子,要求全体同学抄记积累,笔者利用课上几分钟做好抽测和复习巩固。课上适当留有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长期在早读晚读时练习放声朗读,语感得到增强。朗读在另一个意义上说是在创设语境,放声朗读对学好英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发音口型的定位与纠正;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不敢开口的胆怯心理,为听说交际打下心理基础。创设交际环境,举行组与组间的朗诵竞赛,可长可短,可句可段,使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举行朗诵小竞赛,如选定某段落,附上时间、感情、语速等要求;或进行具有音乐美感的模仿朗诵。情景的创设激发动口的欲望,体会到听说交际带来的成功感。如能达到“我手写我心”的话,则学生已开始用英语去思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思维。这时的英语听说能力就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创新思维,在学生积极动脑的情况下,不断对学生提出逐层挑战,以满足学生强烈的交际欲望。积极模仿纯正的英语,模仿别人正确的语音语调,学会在模仿的同时善于总结规律,创出自己的风格。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一样,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以英语作为外国语的我们,模仿尤为重要,它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前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提高自我交际意识。
2.讲究实践技巧,注重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Learningalanguageislearningaculture)。如果在语言学习中不渗透文化内涵,我们就无法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也无法自如地运用目的与进行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学习外语必须同时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这已成为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6]英语教学中,对比分析中西文化,使文化导入贯穿于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则能令听说教学任务的完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令学生在了解西方国家的习俗、禁忌及其他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3.注重实践环境,力求轻松不苛求句法全对
自由交流,大胆畅谈,不苛求句法全对,能够将意思表达出来,让对方懂得你所说的是什么就行,即是否成功地把你的意思传递给了对方。因为这样才算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许多教师,往往急于在学生交流时对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给予纠正,如:HelikeEnglish.或HeverylikeEnglish等,纠正得多了会使学生怕犯错、不好意思,这将大大地挫伤学生的动口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越来越怕动口讲英语,到最后落得个哑巴英语的下场。笔者认为,交流时,勿去限制学生交流的多样性,过分的追求形式只会挫伤学生的交流积极性。允许交流的多样性的存在,只要学生能表情达意,传递出信息,犯语法错误,不要急于纠正,自有水到渠成之日。只是交流量和时间的问题罢了。国外有些研究者根据这些个人因素对外语习得过程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通过实验和对比,描述了“理想的外语学习者”(thegoodlanguagelearner)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一条就是:利用所提供的机会练习倾听针对他输出的目的语并做出反应,即注意意义而非形式。让学生乐讲,不怕讲,鼓励学生在何时何地方都敢于开口讲、多讲,寻找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
4.关注听力实践,注重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这比说话者表达中的“错误”有时更为重要。听说活动是听说双方在共同创设的语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听和说的互动,实现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因为语言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表现在语言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和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说话人的话语组织中,依赖于说话人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及推理能力。
培养积极自信的倾听英语口语的意识和态度。听力首先要听,多听和常听。英语听力能力是在倾听的时间中训练、提高的。在听力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倾听意识和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要积极倾听语言听力材料,也要在课堂倾听师生和生生间的语言交际。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和反馈,非常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培养倾听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堂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听力能力的主要实践机会,教师要制定有针对性、有步骤的听力训练以培养学生注重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信;培养倾听过程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倾听的方式获取信息是为了处理和应用,在听力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它不但培养了语言应用能力,也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5.增强自主实践,培养与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理想的外语学习者(thegoodlanguagelearner)的基本特征中就有愿意冒险,勇于实践、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9]。交流—互动,增强意识,反馈迅速,有效。教师要善于创设机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说练习后,找个机会检验一下他们的听说情况。举办并鼓励参加班内、班际、校际的英语演讲、朗诵比赛。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及时总结。并在不断的对比、调整、检验中体验成功、向自己提出挑战,不断地调整自己、提高自己,增强听说练习的自主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6.聚焦听说实践,要注意它的连续性与持续性
英语听说的培养要有连续性、持续性。听说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效。譬如烧开水,在烧到70度时抽薪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既费精力又费燃料,何时才能喝到烧开了的水?英语听说的训练要一鼓作气,但又要持之以恒,及时复习、加深印象,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永久记忆。如果等到忘记了再来复习,就像又重新学新知识一样,那么,我们就永远是初学者,虽然在辛辛苦苦地烧开水,却难品味到其甘润。连续、持续的听说训练有如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
总之,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正如学生所形容的那样:“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不仅使我们学生听说流利,也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充分意识到英语作为语言的特点,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创设语言环境,鼓励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多动口,多练习,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化学生的自我交际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持续、有效地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王才仁,曾葡初.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仁化中学5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