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郑凯锋,冯霄阳,衡俊霖,张宇,朱金,雷鸣,王亚伟,胡博,熊籽跞,唐继舜,李俊,叶华文,栗怀广[1](2021)在《钢桥2020年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为促进钢桥技术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钢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首先,回顾了中国大型钢桥2020年的重要建设成就与技术进步,然后分别对钢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对钢桥领域各方面做出的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钢桥领域的工程应用与学术研究提供主要信息与借鉴。
张清华,劳武略,崔闯,卜一之,夏嵩[2](2021)在《钢结构桥梁疲劳2020年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钢结构桥梁具有轻质高强、跨越能力大、易工厂化制造和便于装配化施工等突出优点,是桥梁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工程实践表明,疲劳与断裂是导致结构服役性能降低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了钢结构桥梁发展应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于钢结构桥梁疲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现聚焦于疲劳失效机理与抗力评估方法、抗疲劳设计与建造技术、环境因素及其疲劳抗力效应机制、疲劳裂纹识别与监测检测、疲劳开裂处置与性能强化等主要方面。对2020年度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梳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下阶段的研究重点。结果表明,钢结构桥梁疲劳问题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在对疲劳性能分析评估理论方法、抗疲劳设计和长寿命结构、抗疲劳建造技术、疲劳损伤监测与疲劳微裂纹检测识别、剩余疲劳寿命预测与疲劳性能强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钢结构桥梁全寿命周期抗疲劳技术,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重要发展方向。
朱鼎[3](2021)在《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水泥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已经导致生活环境日趋恶化,酸雨、极寒等恶劣天气对建筑物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新一代水泥基复合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而且制备工艺绿色环保,能大大减少水泥等材料的使用。碳纳米管自从20世纪末被日本饭岛博士发现以来,由于具备高弯曲强度、低密度、高弹性模量、尺寸小等特点已作为掺料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优化了材料的微观结构,提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目前,将碳纳米管作为掺料添加到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已成为热点。因此,开展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研究对其推广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围绕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分散后碳纳米管结构和硫酸钠侵蚀前后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和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多壁碳纳米管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材料,组合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两种手段,研究了机械搅拌温度、超声波分散时间对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静置法和离心法比选了最佳分散方式。结果表明:机械搅拌、超声波分散和PVP组合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最好;机械搅拌和PVP组合制备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最差。机械搅拌的最佳温度是30℃,超声波最佳超声时间是40 min。分散后碳纳米管分散液通体黑色,试管内无明显沉降,可长期存放,碳纳米管分散液可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2)以超高性能混凝土为基体,碳纳米管为纤维掺料。研究了碳纳米管掺量、养护机制和养护龄期对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时的碳纳米管掺量不同;从强度来看,最佳养护方式是热水养护,热水养护能激发胶凝材料“火山灰反应”进行二次水化,增加C-S-H凝胶含量,最大抗压强度值和抗折强度值达到125.3 Mpa和12.7 Mpa。从实际工程应用来看,最佳养护方式是草帘养护;热水养护下,7 d内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迅速上升到30 d的85%以上。标准养护和草帘养护7 d内强度上升到30 d的73%以上。(3)研究了不同硫酸盐浓度(0%、5%、10%)和不同碳纳米管掺量(0%、0.05%、0.1%、0.15%、0.2%)下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损失和力学性能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碳纳米管能够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碳纳米管掺量为0.05%和0.1%时,抗折强度和抗折强度耐蚀系数大于1。当试件受到浓度为5%硫酸钠溶液侵蚀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下降的趋势,质量出现了增长,增长量大于浓度为0%的对照组;当试件受到浓度为10%硫酸钠溶液侵蚀时,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升高再减小的趋势,抗折强度呈现出先升高后减小再升高的趋势,碳纳米管掺量为0.05%、0.1%、0.15%的试件质量增加,碳纳米管掺量为0%、0.2%的试件质量下降。(4)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碳纳米管及硫酸盐侵蚀前后混凝土微观形貌变化及主要元素变化。结果表明:分散后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多呈短状游离态分布,扭结节点明显减少;试件内部水化生成大量针片状C-S-H凝胶,碳纳米管被凝胶紧密包裹,无明显孔隙和裂纹;侵蚀后试件内C-S-H凝胶数量减少,生成少量钙矾石和石膏,孔隙和裂纹并没有明显增多;侵蚀后Si和Ca元素含量均有所下降。综合分析不同分散方式下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验证了利用碳纳米管作为纤维掺料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方法是可行的。
王安军[4](2021)在《PC-HB减水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作为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建筑工程材料之一。而伴随着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更高的建筑使用需求及严苛的服役环境都对混凝土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HPC)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能够表现出高耐久性、高强度、高工作性等诸多的优秀性能,近些年来在全球各地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建筑工程之中。减水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水胶比,进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是发展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占比不断提高,2017年已达到77.6%,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如何准确而高效地利用减水剂是在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使用哈尔滨地区常用的建材,配制PC-HB减水剂掺量为0%、0.1%、0.2%、0.3%、0.4%、0.5%的6组不同配合比的高性能混凝土。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三个方面研究不同掺量PC-HB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主要进行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冻融循环试验等试验,相关的研究结论如下:(1)PC-HB减水剂能有效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当PC-HB掺量为0.3%时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改善效果最明显。(2)PC-HB减水剂能够显着提升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并且随着PC-HB减水剂掺量的增加,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随着先增大后减小。PC-HB减水剂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较大,当PC-HB减水剂掺量在0.2%时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有较为良好的相关性,经验公式为?ts=0.377?cc0.504,相关系数为0.925。(3)PC-HB减水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能力,但提升的幅度有限且不同掺量之间没有明确的规律。(4)从PC-HB减水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三个方面的影响综合考虑,在PC-HB减水剂掺量为0.2%时高性能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佳。
刘唱[5](2021)在《地铁免蒸养盾构管片混凝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成都轨道交通地铁19号线工程,利用多种化学促强法,在管片既有生产配合比的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优化试验研究。在本研究中管片混凝土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原材料的优选;(2)外加剂的合理匹配(品种及掺量的匹配);(3)免蒸养管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内容及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及对比各原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确定了各基础性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子、水)的品种及技术指标,并筛选出了两种早强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PEC-AY、PEC-AB)及纳米水化硅酸钙晶核剂(n-C-S-H)、硫酸锂(LS)、硫氰酸钠(NS)、三乙醇胺(TEA)、硝酸铝(AN),作为本文所采用的化学外加剂。针对PEC-AY以及PEC-AB,开展了减水剂与混凝土拌合物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PEC-AY、PEC-AB两种减水剂与管片混凝土的相容性相当。(2)通过早强剂单掺试验,得到了不同类型“减水剂—单一早强剂外加剂二元体系”,在两种养护温度下,对水泥胶砂性能(流动性、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各外加剂以及外加剂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表明,10℃、20℃养护温度下宜分别选用PEC-AB(1.0%)、n-C-S-H(6.0%)、NS(0.2%)、AN(0.3%)以及PEC-AY(1.0%)、LS(0.08%)、n-C-S-H(5.0%)、NS(0.3%)四组分外加剂体系进行早强剂复掺试验。(3)早强剂复掺试验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水泥胶砂早期抗压强度为主要评价标准,对“减水剂—复合早强剂外加剂二元体系”中各早强剂组分的复掺比例进行了优化,分别得到了适应于两种养护温度的外加剂复掺优化组合{10℃:PEC-AB(1.0%)、n-C-S-H(6.0%)、NS(0.2%)、AN(0.35%);20℃:PEC-AY(1.0%)、n-C-S-H(5.5%)、LS(0.06%)、NS(0.30%)}。(4)在20℃养护条件下,利用等量取代法,适当增加粉煤灰掺量比例,通过研究不同粉煤灰掺量对管片混凝土相关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免蒸养管片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最优配合比时,管片混凝土的坍落度、10 h脱模强度、28 d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电通量值分别为51 mm、21.4 MPa、63.7 MPa、P12、962 C,有关性能指标均满足管片混凝土的相应设计标准。
汪晓东[6](2021)在《高温后高强钢筋混凝土性能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具有高抗压强度、低孔隙率、高密度以及高抗渗性和抗冻性。高强混凝土的这些优点可以优化横截面,增加建筑空间并减轻结构自身的重量。近年来建筑物火灾频发,高强混凝土在高温作用后,经过消防灭火和人工喷水灭火,使得高强混凝土温度骤降。因此,研究混凝土自然冷却、水冷后劣化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使用高强度钢筋,可以有效减少钢筋的数量,节省钢材,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同时,高强度钢筋是大型和重型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必不可缺少的。目前,我国对HRB600钢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基础,所以研究高温后HRB600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22组HRB600高强钢筋,测试其在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变化。钢筋高温试验采用20℃、200℃、400℃、600℃、800℃、1000℃等六种温度和自然冷却(ZL)、水冷(SL)两种不同冷却方式,主要测试其拉伸性能和反向弯曲性能,拉伸试件及反向弯曲试件采用长度500mm、直径16mm的HRB600钢筋。当加热温度低于600℃时,温度及冷却方式对钢筋无影响。800℃时经自然冷却后,屈服强度下降16.63%,极限强度下降14.39%。经水冷后屈服强度提高24.88%,极限强度提高29.05%。1000℃时经自然冷却后,屈服强度下降19.00%,极限强度下降16.25%。经水冷后屈服强度下降13.40%,极限强度下降12.12%。水冷后的断后伸长率要小于自然冷却,水冷后钢筋的伸长率明显降低,显示出明显的脆性,而自然冷却的钢筋伸长率有所增加,韧性有所提高。钢筋在1000℃之前反向弯曲性能良好,无裂纹出现。(2)测试C80高强混凝土在高温后的力学性能,混凝土高温试验采用了20℃、200℃、400℃、600℃等四种温度和自然冷却(ZL)、水冷(SL)两种不同冷却方式,试验采用70mm×70mm×70mm、100mm×100mm×100mm、150mm×150mm×150mm三种不同尺寸的立方体试块。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受火温度以及冷却方式之间的关系式。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强混凝土强度呈直线下降;温度相同时,高强混凝土在水冷条件下比自然冷却强度损失更大。此外,相比抗压强度,温度和冷却方式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更大。由于高强混凝土比较密实,内部水分不容易蒸发,高温后容易发生爆裂,C80混凝土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在450℃左右时发生爆裂。(3)测试高强钢筋混凝土在高温后的粘结性能,钢筋混凝土高温试验采用了20℃、200℃、400℃、600℃等四种温度和自然冷却(ZL)、水冷(SL)两种不同冷却方式,采取局部粘结方法,粘结试件尺寸设计为90mm×90mm×300mm,钢筋采用16mm HRB600级热轧带肋钢筋。对21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并做出了拉拔试验τ-s曲线,通过理论分析拟合出了不同冷却方式下峰值粘结应力、峰值滑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式。(4)通过压汞法试验定量分析高强混凝土在高温后的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孔隙占比的变化规律。平均孔径和孔隙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温度作用后的高强混凝土孔隙分布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强混凝土逐渐劣化,200℃时细观中孔出现,400℃是一个转折温度,高温后孔径变大,细观中孔增多。600℃作用后出现细观大孔,混凝土开始新一次的劣化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无害孔和少害孔转变成有害孔和多害孔,这就是高温之后混凝土下降的主要原因。
王玲,赵霞,高瑞军,高海琼[7](2021)在《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动态分析》文中指出结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对全国范围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情况调查数据,介绍了近5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了2类重要外加剂产品——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市场和研发动态,探讨了"十四五"期间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倪红[9](2020)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评《固体废弃物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固体废弃物数量也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各种产业的扩张呈指数增长。由于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造成了其整体利用率低、堆放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能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资源,使其应用于生产服务中,提高其循环利用效率成为主流学术界正在探索的方向。李秋义、王亮编着的《固体废弃物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一书将固体废弃物应用于生产绿色建材,并从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再生骨料的性能及制备、碱激发再生骨料混凝土、石油焦脱硫灰渣的应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固体废弃物在生产过程的利用提供了多维度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学习,认为该书观点清晰,实用性较强,可以拓展广大读者在绿色建材领域的认知,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更加值得关注。
刘科[10](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二、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钢桥2020年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大型钢桥的建设成就与技术进步 |
1.1 世界最大跨度拱桥:平南三桥 |
1.2 世界最大跨度公路与高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 |
1.3 世界最长公铁两用海峡大桥:平潭海峡大桥 |
1.4 世界第一座UHPC顶板流线型组合箱梁两主跨斜拉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 |
1.5 世界最大跨度的连续钢桁梁桥:宁波三官堂大桥 |
2 钢桥的新型与特殊材料和形式研究进展 |
2.1 形状记忆合金 |
2.2 不锈钢 |
2.3 高强度钢 |
2.4 高韧性钢 |
2.5 耐候钢和高性能钢 |
2.6 铝合金 |
2.7 双热轧T型钢与钢板对接焊成形的高效工形钢梁 |
3 受腐蚀钢桥的性能下降及其加强研究进展 |
4 钢桥面的研究进展 |
4.1 高性能球状石墨铸铁钢桥面 |
4.2 波纹夹芯板钢桥面 |
4.3 优化横肋开孔与焊接的钢桥面 |
4.4 钢桥面焊接与切割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影响 |
4.5 轻型钢桥面与混凝土的组合桥面 |
5 钢桥稳定研究进展 |
5.1 钢桥构件整体稳定 |
5.2 钢桥构件局部稳定与局部整体耦合稳定 |
5.3 缆索承重式组合体系桥梁稳定性 |
5.4 拱桥稳定性 |
6 钢桥的多灾害动力分析研究进展 |
(2)钢结构桥梁疲劳2020年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疲劳损伤机理与疲劳性能评估方法 |
1.1 疲劳损伤机理 |
1.2 疲劳性能评估方法 |
2 长寿命结构与抗疲劳设计方法 |
3 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检测与监测评估 |
3.1 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检测 |
3.2 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监测与评估预后 |
4 钢结构桥梁疲劳加固与维护 |
5 结论与展望 |
1)疲劳的跨尺度损伤机制与多尺度理论方法。 |
2)先进材料、工艺、结构新体系与长寿命高性能钢结构桥梁 |
3)在役钢结构桥梁的疲劳致损过程重构与剩余寿命预测 |
4)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智能监测识别系统 |
(3)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纳米管的研究现状 |
1.2.2 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及表征 |
2.1 试验方案 |
2.1.1 试验原材料和设备 |
2.1.2 试验步骤 |
2.2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超声波分散相结合 |
2.2.1 分散液静置表征 |
2.2.2 分散液离心表征 |
2.3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机械搅拌相结合 |
2.3.1 分散液静置表征 |
2.3.2 分散液离心表征 |
2.4 聚乙烯吡咯烷酮、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相结合 |
2.4.1 分散液静置表征 |
2.4.2 分散液离心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
3.1.1 试验原材料 |
3.1.2 配合比设计 |
3.2 试件制作 |
3.2.1 试件尺寸及数量 |
3.2.2 制作工艺 |
3.2.3 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抗压强度试验 |
3.3.2 抗折强度试验 |
3.4 力学性能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3.4.1 碳纳米管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养护龄期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 养护机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 |
4.1 试验准备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配合比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4.3 抗硫酸盐侵蚀的结果与讨论 |
4.3.1 碳纳米管掺量对力学性能损失的影响 |
4.3.2 硫酸盐浓度对力学性能损失的影响 |
4.3.3 硫酸盐浓度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微观分析 |
5.1 试验准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3 微观形貌分析 |
5.3.1 碳纳米管微观形貌分析 |
5.3.2 侵蚀前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5.3.3 侵蚀后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 |
5.4 EDS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PC-HB减水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与性能指标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粗骨料 |
2.1.4 细骨料 |
2.1.5 减水剂 |
2.2 试验设备 |
2.2.1 搅拌机 |
2.2.2 振动台 |
2.2.3 MTS万能压力试验机 |
2.2.4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 |
2.2.5 全自动快速冻融试验机 |
2.2.6 养护仪器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配合比的确定 |
2.3.2 混凝土试件制备方案 |
第三章 不同掺量PC-HB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3.1 试验方案 |
3.1.1 坍落度和扩展度试验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掺量PC-HB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4.1 不同掺量PC-HB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1.1 试验方案及过程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不同掺量PC-HB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
4.2.1 试验方案及过程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掺量PC-HB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5.1 冻融破坏机理 |
5.2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试验 |
5.2.1 冻融试验方案及过程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地铁免蒸养盾构管片混凝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地铁发展概况 |
1.2 免蒸管片混凝土技术的提出 |
1.2.1 蒸汽养护对管片混凝土的影响 |
1.2.2 免蒸养管片混凝土的技术特点 |
1.3 免蒸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早强剂促强法 |
1.3.2 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促强法 |
1.3.3 复合水泥体系促强法 |
1.4 免蒸养管片混凝土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本文准备解决的问题 |
1.4.1 免蒸养管片混凝土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
1.4.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原材料性能对比及其品种的选择 |
2.1 水泥 |
2.1.1 水泥的选择及其性能参数 |
2.2 集料 |
2.2.1 细集料 |
2.2.2 粗集料 |
2.3 矿物掺合料 |
2.3.1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及其性能参数 |
2.4 减水剂 |
2.4.1 水泥与减水剂的相互作用 |
2.4.2 减水剂的选择及其性能参数 |
2.5 早强剂 |
2.5.1 纳米早强剂 |
2.5.2 硫酸锂 |
2.5.3 硫氰酸钠 |
2.5.4 三乙醇胺 |
2.5.5 硝酸铝 |
2.6 混凝土用水 |
2.7 本章小结 |
3 “减水剂—早强剂外加剂二元体系”对胶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 减水剂与混凝土拌合物相容性试验 |
3.1.1 混凝土坍落度及坍落度经时损失 |
3.2 “减水剂-早强剂外加剂二元体系”对胶砂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法及试验仪器 |
3.2.2 养护温度及养护方式 |
3.2.3 早强剂单掺试验研究 |
3.2.4 早强剂复掺试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地铁免蒸养盾构管片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
4.1 外加剂复掺优化组合对盾构管片混凝土和易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试验方法及试验仪器 |
4.1.2 养护方式 |
4.1.3 外加剂复掺优化组合对管片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
4.1.4 外加剂复掺优化组合对管片混凝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免蒸养盾构管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法及试验仪器 |
4.2.2 养护方式 |
4.2.3 粉煤灰掺量对管片混凝土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4 粉煤灰掺量对管片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4.2.5 地铁免蒸养盾构管片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
4.3 经济性分析 |
4.3.1 蒸汽养护成本估算 |
4.3.2 胶凝材料及外加剂成本估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高温后高强钢筋混凝土性能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对高强钢筋的影响 |
1.2.2 高温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 |
1.2.3 高温对高强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的影响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2 原材料、试验方案及试验设备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矿粉 |
2.1.3 粉煤灰 |
2.1.4 硅灰 |
2.1.5 细骨料 |
2.1.6 粗骨料 |
2.1.7 减水剂 |
2.1.8 试验用水 |
2.1.9 钢筋 |
2.2 试验方案及设备 |
2.2.1 混凝土配合比 |
2.2.2 试件成型与养护 |
2.2.3 高温和冷却方案 |
2.2.4 钢筋拉伸及反向弯曲 |
2.2.5 混凝土抗压及劈裂抗拉 |
2.2.6 中心拉拔 |
2.2.7 压汞试验 |
3 HRB600钢筋在高温后的性能研究 |
3.1 高温试验现象 |
3.2 拉伸性能 |
3.2.1 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
3.2.2 断后伸长率 |
3.3 反向弯曲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强混凝土在高温后的性能研究 |
4.1 试验现象 |
4.2 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 |
4.2.1 高强混凝土高温自然冷却 |
4.2.2 高强混凝土高温水冷 |
4.3 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劈裂抗拉强度 |
4.3.1 高强混凝土高温自然冷却 |
4.3.2 高强混凝土高温水冷 |
4.4 高强混凝土高温爆裂现象 |
4.4.1 试验现象及结果 |
4.4.2 高强混凝土高温爆裂行为研究 |
4.4.3 高温爆裂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强钢筋混凝土在高温后的粘结性能研究 |
5.1 试验理论 |
5.1.1 粘结力的组成 |
5.1.2 粘结机理及影响因素 |
5.1.3 粘结锚固性能试验方法 |
5.2 国内外τ-s的计算公式 |
5.3 拉拔结果及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结果 |
5.3.2 τ-s曲线 |
5.3.3 峰值粘结应力与峰值滑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压汞法微观结构分析 |
6.1 压汞试验原理 |
6.2 压汞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 孔结构参数分析 |
6.2.2 孔径分布微分曲线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钢筋 |
7.2.2 混凝土 |
7.2.3 钢筋混凝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用 |
2 2019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统计结果和分析 |
2.1 行业总体情况 |
2.2 聚羧酸系减水剂 |
2.2.1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产量 |
2.2.2 聚羧酸减水剂用聚醚及其衍生物的产量 |
2.2.3 聚羧酸减水剂的研发重点 |
2.3 速凝剂 |
2.3.1 速凝剂的产量 |
2.3.2 速凝剂的研发重点 |
3“十四五”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9)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评《固体废弃物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生产与处理利用 |
2 再生骨料性能与制备技术 |
3 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
4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工艺与性能分析 |
5 碱激发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
6 石油焦脱硫灰渣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 |
7 固体废弃物在泡沫混凝土中的应用 |
8 结论 |
(10)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四、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钢桥2020年度研究进展[J]. 郑凯锋,冯霄阳,衡俊霖,张宇,朱金,雷鸣,王亚伟,胡博,熊籽跞,唐继舜,李俊,叶华文,栗怀广.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1(S1)
- [2]钢结构桥梁疲劳2020年度研究进展[J]. 张清华,劳武略,崔闯,卜一之,夏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1
- [3]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D]. 朱鼎. 常州大学, 2021(01)
- [4]PC-HB减水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王安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地铁免蒸养盾构管片混凝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D]. 刘唱.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高温后高强钢筋混凝土性能变化研究[D]. 汪晓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动态分析[J]. 王玲,赵霞,高瑞军,高海琼. 新型建筑材料, 2021(03)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评《固体废弃物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J]. 倪红.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0(12)
- [10]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