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政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革新政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革新政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党,政治生活,共产党,自我,政治,越南,政治性。

革新政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艺[1](2017)在《从国外政治性青年组织发展案例看政党青年组织自我革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是政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政党青年组织是政党政治纲领的重要实践者。上世纪末以来,由于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深度影响,传统的政治生活发生改变,政党青年组织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政党青年组织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些战略转型将决定他们或被历史的浪潮淹没,或在自我革新中实现新的发展。国外政治性青年组织发展的典型案例俄联邦共青团向俄青盟的转(本文来源于《中国共青团》期刊2017年10期)

方世南[2](2017)在《双管齐下 激励政党自我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式提出“党内政治生活”,到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一直是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把握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态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认识党内政治生活和(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7-03-14)

田改伟[3](2016)在《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新的基本遵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与十八大以来制定和修订的其他党内法规一起,充分彰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努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2-09)

艾明江[4](2016)在《信息技术与政党革新:国民党在新媒体时代的举措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化革命已经给政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提升政党竞争力,加快与社会的融合程度,特别是了解和适应青年人的需要,国民党有计划地实施了信息化的政党革新,通过开设社交网络,改进政党网站建设,鼓励政党公职人员使用新媒体等策略,来不断推动国民党的信息化进程。同时,信息技术也给国民党带来了相应的危机与挑战,这成为任何政党在信息化浪潮下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陈飞[5](2015)在《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着革新开放的大背景,以越南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阐释作为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历史文化条件及历史进程为逻辑起点,以革新开放以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为研究背景,以革新开放以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举措和进展为研究内容,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为研究落脚点,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思路展开全文。论文通过研究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以期更深刻地理解政党文化在各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内涵,并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政党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主要对该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章对政党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释,为研究革新开放以来的越共政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分析工具。论文认为,从文化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党文化要遵循政党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要体现出政党文化的共性,在世界政党政治中找到共同语言;从政党文化的党性和阶级性来看,任何政党的政党文化都是这个政党阶级意志的体现和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党文化建设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要强化人民主体性理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建党宗旨,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党文化的“话语体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因此,政党文化的一般理论是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它提供政党文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文化观,是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直接理论依据,它指明政党文化建设的党性原则和价值取向。政党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文化观共同构成了越共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第二章考察了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历史文化条件及历史进程,揭示了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原因,探讨了其政党文化生成的内在理路。越南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为贵”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的西方政治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思想、各种宗教中的“施舍”、“行善”等信仰,共同形成了越共政党文化的“文化生态”。革新开放前,越共政党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大体分为叁个时期:1930年—1954年的初创与形成时期;1954年—1976年的发展与提升时期;1976年—1986年的曲折发展时期。通过研究越共政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任何政党文化都有一个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政党自身的成熟程度和能力高低决定的。也就是说,政党文化推动着政党的成熟,政党的成熟又提升着政党文化的境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第叁章对革新开放以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现实动力和近因,从而表明政党文化建设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动态发展进程。本章认为,革新开放以来越共的政党文化建设,既是适应越共自身转型和执政主题转换的新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对越共政党文化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是对经济全球化和苏东剧变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和信仰危机所做的回应选择,实际上是政党文化的“倒逼式改革”。本章通过对革新开放以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认为对政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要多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党文化自身和内部找问题,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承认错误,这种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所追求的,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党文化建设、发展、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第四章对越共革新开放以来政党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及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和把握越共政党文化的真实面貌。本章突出了对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特色和优势的研究,认为越共在政党价值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民本”思想,在五个词、十个字的价值观中,第一个就是“民富”;在政党意识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原则性、民族性、包容性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从原来的“刚性”向“柔性”转换,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治”变成百姓“自己的事”,打造真正的“向心的力量”工程;在制度文化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党内民主和党内法规的制度化建设快速发展,民主意识、法治思维不断强化,民主与法治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建设已经提速;在行为文化上最突出的就是形成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和“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党的群众路线,并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本文认为越共政党文化建设是“立体的”,其最大优势就是将政党文化建设置于整个国家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整合整个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把政党建设与政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把政党文化自身的政党价值、政党意识形态、政党制度文化、政党行为文化等有机结合;把政党政治中的“政党、国家、社会”有机结合;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有机结合,形成浓厚的政党文化建设氛围。第五章对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进行了评价和思考。革新开放以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是卓有成效的:首先,党的组织得以加强,体现在党员数量和质量有所发展、党员干部的质量有所提高、党的高层领导结构趋于合理;其次,党的形象得以初步改观,体现在腐败现象有所遏制、党群关系有所改善、党的认同度有所提高;最后,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成效显着、国内政局比较稳定、社会民生发展有起色、外部环境得以改善。革新开放以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经验对我们有着许多启示,比如要突出价值凝练和制度建设,要构建政党文化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党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政党意识形态本身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论文选取越南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独特视角,通过探析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进程,总结提升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本文通过对越共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系统考察了革新开放前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这在有关越南问题研究领域是一个创新点。本文在理论观点上也有创新之处,如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社会化的生成机制等。但由于政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加之本人语言方面的局限,使得论文写作中的材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不完整,特别是革新开放前越共政党文化的历史考察部分,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得还不是很充分。(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9-25)

袁峰[6](2014)在《自主性与适应性视角下的政党自我革新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政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置于政治发展的研究框架之中。通过自主性与适应性新的视角,分析了政党自我革新的内涵和主要原则,认为政党"自我革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使政党的自主性和适应性得以良好的相互促动与互动循环。中国共产党将"自我革新"作为政党的重要政治能力来对待,不仅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内涵,还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点。为了将改革整体推进到能够不断积极地自我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境界,执政党务必要重视累积和提升自身变革的动力机制、行动力、系统维持的导向性和持续性,不断提升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4年04期)

刘树燕[7](2013)在《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民主的崛起,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生态。拥有平等、互动、全面、开放、直接、廉价等特征和优势,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以改变代议、参与、协商、透明、责任和权利的方式,实现对政党制度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双向影响:唤醒网络主体民主意识、推进网络社会发育、促进民主作用机制的正向价值,与承受民主全球化冲击、数字鸿沟障碍的负向价值并存。(本文来源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杨勇[8](2010)在《政党革新与党际和谐: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之源——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的互推共进中实现了重大的飞跃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不断自我革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提供了长久的动力支持,共进的政党合作有效地推进了党际之间的和谐共处,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历史潮流与现实要求。(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刘靖北[9](2009)在《国外主要政党组织革新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各国政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政党都积极探索党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一是调整党的意识形态,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二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组织活力;叁是构建群众工作机制,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四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政党运作方式变革;五是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党在基层社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贾振[10](2007)在《战后日本革新政党的演变及在日本政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结束了战时实行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在二战期间被迫解散的政党政治得以恢复。各政党纷纷建立,初期建成了五个大党,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社会党、共产党,以及300多个小党。按照他们对“皇道体制”、“军国主义”的态度,分为了保守阵营(自由党、协同党、进步党),革新阵营(社会党、共产党)。战后革新阵营经过社会党的分裂和重新统一;保守阵营经过分化组合形成保守政党自由民主党。在1955年形成“保革对立”局面,即保守的自民党同革新的社会党、共产党长期对峙;自民党长期执掌政权,社会党、共产党长期在野,并在国会中长期保持叁分之一强的局面。也就是着名的“五五体制”,直到1993年这一体制才宣告瓦解。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保革阵营形成了新的斗争焦点,在“修改宪法”、“重新武装”、“日美安保条约”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斗争。在“五五体制”形成初期,革新阵营顺应了日本国内和平民主浪潮,党势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进入60年代,由于自民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使得日本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日本社会发生很大变化,革新政党没有及时调整自身建设,因此党势尤其是社会党开始持续衰退。1993年日本政坛发生巨大变化,持续了38年之久的“五五体制”瓦解。由于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革新政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社会党和老对手自民党联合,在时隔47年之后再次登上首相宝座的同时,也失去了革新政党的色彩。共产党则继续在改革中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进入21世纪,日本兴起了新一轮的“保守化”浪潮,社民党、共产党已经沦落为日本政坛的小党,不能充分发挥革新政党作用。虽然革新政党长期在野,并被排除在政治决策过程之外,但其凭借鲜明的政治主张,以及在议会中长期保持的强有力的力量,使其在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力求在历史基础上对革新政党的发展及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的评述。(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革新政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式提出“党内政治生活”,到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一直是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把握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态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认识党内政治生活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革新政党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艺.从国外政治性青年组织发展案例看政党青年组织自我革新发展[J].中国共青团.2017

[2].方世南.双管齐下激励政党自我革新[N].解放日报.2017

[3].田改伟.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新的基本遵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4].艾明江.信息技术与政党革新:国民党在新媒体时代的举措与挑战[J].台湾研究.2016

[5].陈飞.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5

[6].袁峰.自主性与适应性视角下的政党自我革新能力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4

[7].刘树燕.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的价值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

[8].杨勇.政党革新与党际和谐: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之源——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0

[9].刘靖北.国外主要政党组织革新及发展趋势[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

[10].贾振.战后日本革新政党的演变及在日本政治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  ;  ;  

革新政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