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流器论文_朱辉,陈永平,唐强,杨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散流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流,射程,方形,系数,射流,阻力,低温。

散流器论文文献综述

朱辉,陈永平,唐强,杨会[1](2019)在《低温送风散流器结构优化与送风特性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散流器表面结露问题,提出一种在普通散流器导流叶片上开设环形条孔引射低温气流的新型散流器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环形条孔参数与送风风速对新型散流器送风特性的影响,评估了其应用于低温送风系统的防结露能力。结果表明:当环形条孔宽度≥12. 5 mm,由于条孔引射的低温气流作用,在散流器下方附近区域形成了"温度隔层",有效阻隔了房间工作区域的湿热空气与散流器表面接触,起到了明显防结露效果;而房间工作区域流场与温度场几乎不受环形条孔引射的低温气流影响,可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要求;在环形条孔宽度一定时,散流器送风速度对散流器下方"温度隔层"温度梯度几乎不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6期)

王重超,吴虎彪[2](2019)在《方形吸顶散流器平送风射程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方形吸顶散流器送风特点和射流特性,介绍了3种散流器射程的计算方法,实验分析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自由紊动射流近似计算法,计算公式较为简单,计算误差较小,在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9年01期)

邹志军,黄晨,吴虎彪[3](2019)在《方形吸顶散流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空气分布器性能实验室,实测了不同尺寸方形吸顶散流器在等温工况下不同喉部风速时的静压损失和局部阻力系数。结果表明:方形吸顶散流器风口的阻力系数主要与风口的尺寸和结构相关,而风速对其影响不大;不同风速下散流器风口的平均阻力系数与风口喉部尺寸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风口喉部尺寸越大,阻力系数越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风口阻力系数与方形吸顶散流器喉部尺寸的理论计算关系式。(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1期)

李红梅[4](2017)在《喷口侧送风及新型散流器顶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与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室内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加,对室内工作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良好的室内气流组织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因此,有效且合理的气流组织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空调能耗逐渐增加、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匮乏的情况下,室内气流组织的合理布置对降低空调能耗、满足房间热舒适性、节约能源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利用长安大学市政与暖通实验中心的全尺寸中央空调与风口空气动力性能综合实验平台,在夏季工况下的标准气流试验房间,针对喷口侧送风和新型散流器顶送风方式的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研究。利用实验室实测法对喷口侧送风方式在不同风机频率(送风量)下进行了无回风情况和一次回风情况的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室内的热舒适性和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并对比了风量和回风的不同对室内气流组织产生的影响,得出空调房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受送风参数的影响较大,靠近回风口处的气流受回风压力的影响较大;针对新型散流器顶送风方式在灯板关闭与开启情况下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得出灯板开启仅比灯板关闭时温度高出0.1K,模拟得出灯板开启仅比灯板关闭时温度高出0.01K,可以认为新型散流器灯板关闭或开启对温度无影响,同时对一定送风量下的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最后分析了室内的热舒适性和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法对侧送喷口和顶送新型散流器建立了实际结构下的送风口模型,并与简化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根据实际结构建立的送风口模型更能精确的反映出送风气流通道和送风口周围的气流分布情况,能正确反映贴附射流对房间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针对建立的中心实验房间全尺寸模型,利用实验实测得出的数据对喷口侧送风和新型散流器顶送风方式在不同风量下的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形象的反映出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将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确认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室内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房间气流分布形式的优化方法。(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6-06)

于浩[5](2017)在《温度分层储能水箱散流器设计及分层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同时又有大量的工业余热亟待使用,故迫使人们研究出一个可以利用低温工业余热的途径。温度分层水箱是以水为介质,利用水高的比热容将热量储存在高温水中,供零散的热用户使用,既解决了工业余热的利用问题,有解决了零散用户的用热需求。本文主要以卧式温度分层水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箱充冷过程中影响温度分层两方面的因素:散流器结构和水箱入口流速。通过CFD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水箱在充冷过程中上述两个因素对水箱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及在该过程中斜温层厚度的变化,并且根据最终出口水流的温度拟合曲线,计算出整个流动过程结束水箱的出水效率。本文对散流器结构的研究主要分了叁个方案:1)椭圆形截面、均布10mm小孔;2)圆形截面,均布10mm小孔;3)圆形截面,8mm和10mm小孔均布。对于水箱入口流速的研究主要是1.0m/s、1.5m/s和2.0m/s叁个入口流速。在入口流速u=1.0m/s时,方案3圆形散流器截面、10mm和8mm小孔均布的组合具有最薄的斜温层厚度,86s时为125mm,140s时210mm;改变水箱的入口流速(方案3),发现当入口流速为1.5m/s时,斜温层厚度也是最薄的。最后,对每一种工况下水箱的出水效率值和出口温度进行拟合计算,发现出口温度符合玻尔兹曼公式拟合。根据拟合公式计算出驻点时刻方案3、入口流速为1.5m/s时,水箱的出口水温(335.96K)和出水效率(77.30%),是所有九个方案中最优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泽勤,李思泽,左珍君[6](2015)在《方形散流器送风角度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CF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探索办公室建筑房间内方形散流器的送风角度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采用温度不均匀系数、速度不均匀系数、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和能量利用系数等作为人体热舒适度的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用户对工作区域的热环境要求,可合理选择不同角度的方形散流器:如对温度均匀性要求较高,应选择送风角度为50°;如对速度均匀性要求较高,应选择送风角度40°;如对热舒适性要求较高,应选择送风角度为30°~40°;如果对建筑节能效果要求较高,应选择送风角度为60°~70°.(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王勇,苏凯,戴希磊,周武洋[7](2015)在《方形散流器喉部对送风气流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水平风管与方型散流器接管不当,导致气流进入散流器喉部扰动较大,从而使散流器四面出风不均匀,影响了室内气流的分布.以散流器四面出风的均匀性指标为研究对象,以数值计算为研究手段,结合实际工程测试数据,对不同风速下改进型散流器的气流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增加散流器喉部导流装置的高度以及在喉部设置角度可调的导流叶片的两种技术措施,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导流叶片更易平衡垂直于送风方向散流器出口两侧的送风量,从而较易保证散流器四面出风的均匀性,显着提高散流器整体的送风均匀性,较大地改善了室内舒适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梁文濠[8](2015)在《软管连接法在中央空调铝合金散流器安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调的安装过程中,与空调的铝合金散热器所连接的连接管一直是安装过程中关键的问题。该连接管的质量好坏对于空调是否能发挥其制冷与制热具有重要影响,该连接管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损坏,从而影响空调的使用。基于这个原因,文章提出了一种软连接管的连接方式,并对其在中央空调安装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5年09期)

何听[9](2011)在《合理布置散流器以提高洁净室的洁净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洁净室(区)空气处理的目的,从洁净厂房气流组织的形式及流线型散流器特性入手,分析了通风口的位置及回风口影响因素对气流组的作用,确定相应的应用范围,并结合实例数据对参数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1年11期)

吴虎彪[10](2011)在《方形吸顶散流器平送风等温射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调末端风口及其射流特性是影响室内气流分布和空调系统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厂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生产定型空气末端至今,风口的种类、数量、材质等方面日趋丰富,设计和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带来了问题:不同的风口类型,其射流规律和特性不同,相关资料中针对单个类型或新型送风口的射流资料没有或叙述不够充分,使得暖通工程师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显得无据可依。基于此,本课题根据相关标准和产品样本资料,设计能满足大多数风口实验需求的空气分布器性能实验室,以获得风口的射流特性等数据。论文同时以方形吸顶散流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等温平送风射流数学模型,以求解射程等相关参数,并通过实验测试4种规格方形吸顶散流器送风射流特性和包络面等,获得相关射流特性数据,以验证数学模型,研究其射流规律。论文最后进一步利用数学模型对射流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课题设计的实验室由送风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送风系统满足顶送风、侧送风和地板送风的送风需求,送风系统设计风量为0~4000m3/h,满足大部分风口的实验要求。测试系统包括系统流量测试装置和射流微风速测试装置。流量测试装置采用均速管流量计,微风速测量装置采用万向风速仪探头和安捷伦数据采集仪。论文对测试装置进行了标定实验及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得到风量测量总相对误差为±4.12%,微风速测量总误差为±0.092m/s,满足实验测试要求。课题根据吸顶散流器运动机理建立了吸顶散流器平送风数学模型。实验获得结果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吻合,由模型计算冲击点距离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0.10m;计算射程值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3.10%,而常用的经验式计算所得最大误差为9.17%,与经验式相比,数学模型计算的精度更高。应用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可得,方形吸顶散流器射程主要受喉部风速和喉部尺寸的影响,射流轴心轨迹主要受安装距离的影响。论文利用所建空气分布器实验室对方形吸顶散流器送风射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方形吸顶散流器出风射流截面由扁平逐渐变为半圆形,经历一段空气的卷吸,射流截面又逐渐变为扁平。方形吸顶散流器射流扩散宽度和下降距均随喉部风速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喉部尺寸越大其扩散宽度和下降距亦越大。在实验工况内射流的最大下降距为0.87m,表明气流在顶棚形成良好的贴附射流。实验所研究的4种方形吸顶散流器轴心速度无量纲值能近似地用同一个表达式描述,各实验点均在系数a取值为1.16、1.94所计算的曲线范围内。方形吸顶散流器不同风速下的风口平均阻力系数与喉部尺寸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论文研究成果完善了方形吸顶散流器射流理论和射流数据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吸顶散流器非等温射流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期刊2011-02-01)

散流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方形吸顶散流器送风特点和射流特性,介绍了3种散流器射程的计算方法,实验分析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自由紊动射流近似计算法,计算公式较为简单,计算误差较小,在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散流器论文参考文献

[1].朱辉,陈永平,唐强,杨会.低温送风散流器结构优化与送风特性数值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9

[2].王重超,吴虎彪.方形吸顶散流器平送风射程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9

[3].邹志军,黄晨,吴虎彪.方形吸顶散流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19

[4].李红梅.喷口侧送风及新型散流器顶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7

[5].于浩.温度分层储能水箱散流器设计及分层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7

[6].刘泽勤,李思泽,左珍君.方形散流器送风角度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

[7].王勇,苏凯,戴希磊,周武洋.方形散流器喉部对送风气流均匀性的影响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梁文濠.软管连接法在中央空调铝合金散流器安装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9].何听.合理布置散流器以提高洁净室的洁净度[J].机电信息.2011

[10].吴虎彪.方形吸顶散流器平送风等温射流特性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1 圆盘形散流器结构示意图圆形散流器(YSLQlllo一)散流器制作安装(百叶窗)-图C.9-22 ...舱内平均流速随散流器长度的变...圆形散流器(YSLQlllo一1)新的散流器布置方式及模拟结果

标签:;  ;  ;  ;  ;  ;  ;  

散流器论文_朱辉,陈永平,唐强,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