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政阐赜】
摘 要: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借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诉求与渴望,解决了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深入挖掘《博士论文》中的丰富内涵,可以发现自我意识是自由的表征,偶然性是自由的体现,定在是自由的规定,偏斜是自由的形式,只有通过宗教的批判,自我意识的心灵宁静,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方可实现自由。解决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是实现自由的基础,而实现从个人的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换则是实现自由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表征形式;实现路径;转换范式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分析和纠正了将这两位哲学家的自然哲学完全等同起来的偏见与错误,表达了捍卫和追求个性自由的自我意识哲学观点和无神论立场,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马克思基于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观点的深刻剖析,从自然角度阐明了个人的意志自由与独立个性,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摆脱宗教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的现实蓝图,这种自由的真谛在于主体应勇于冲破客体必然性的限制,自觉独立地去创造和生存。马克思认为,既不能用机械抽象的思维和观点来思考和审视自由,也不能用绝对对立——作为主体的人同客体的现实环境分离开来——的方法来追求自由,“只有当人不被看作是抽象的个别性,而是从人同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考察人的自由时候,自由问题才能得到解决。”[1]4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士论文》开启了马克思为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而砥砺奋进的序幕,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的启航,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奋斗史诗和自由宣言。
一、自由的表征形式
(一)自我意识是自由的表征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1]12是《博士论文》伊始就确立的根本观点和鲜明态度,将自我意识置于任何神都无可比拟和无法超越的最高位置,并赋予其最高的“神性”,充分表达了马克思那颗绝对自由的心对宗教神学禁锢人自由的反抗。究其根源,这种自我意识缘起于黑格尔,在黑格尔那里,自我意识具有两种含义:第一,自我意识不是一种没有活动表征的孤立的精神存在,而是一种能冲破一切物质和精神限制的能动性存在,它能超越一切束缚,将自身延展到所能触及的一切地方,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灵动和力量;第二,将自我意识看成绝对精神的产物,绝对精神是自我意识生成的本原和基始,主客体的统一需通过以绝对精神为载体的中介方可实现,这就割裂了主体和客体统一性的自觉状态,每一个细胞都充斥着孤独和束缚。基于对待“绝对精神”的理智态度,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第二种涵义,张扬了能动性的自我意识,以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来否定一切局限性的客体,从而肯定主体的价值,以此凸显自我意识的自由张力。
基于对黑格尔能动性自我意识的继承,马克思将伊壁鸠鲁的哲学理解为自我意识哲学,并用这种哲学来批判反对他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在承认原子偏斜这一观点上不同于德谟克利特的实质在于,这两位哲学家的世界观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质,这种特质表现在原子上就是作偏斜运动,究其根源是原子胸中具有对抗现实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自我意识本身”[1]61。作为“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1]54的原子偏斜,是原子内在蕴含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要求原子作否定一切关系的运动的结果,这是原子特殊的质,是原子的脉动。这样,马克思就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学说的剖析,确认了自我意识最高“神性”的地位。自我意识之所以具有无可比拟的“神性”和魅力,在于自我意识是自由的表征,正是由于马克思心中自我意识的自由的充分表达,使马克思立志做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用胸中燃起的“自由之火”将哲学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自己,为受宗教神学束缚的德国人,为世界上尚未实现解放而饱经压迫的全人类争取更大的自由。
(二)偶然性是自由的体现
马克思分析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差别后,认为将两者观点等同起来是困难的,虽然“原子和虚空这两个本原无可争辩地是相同的”[1]20,但他们在科学的可靠性以及科学对象的真实性问题上的看法迥然不同。“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看做现实性的反思形式。”[1]25对于这一点,普卢塔克在《论哲学家的见解》中论述得更为透彻:“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必然性是命运,是法,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物质的抗击、运动和撞击就是这种必然性的实体。”[1]25类似的观点在斯托贝的《自然的牧歌》注斯托贝《自然的牧歌》第1卷第8章:“关于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他们说,一切均由必然性而产生;这种必然性就是命运,是法,是天意。关于留基伯:一切均由必然性而产生,这种必然性就是命运,他说……:‘没有一种事物是自发地产生的,一切都是从一种原因中通过必然性而产生的’。”和欧塞比乌斯的《福音之准备》注欧塞比乌斯《福音之准备》第6卷第257页:“命运……在另一个人(即德谟克利特)看来,是由微小物体决定的,这些微小物体由于必然性而下落,然后又上升,彼此连接起来,然后又相互分离,时而分散,时而碰撞。”中均有论述,这是因为德谟克利特给自己设下了一个虚幻的陷进,当进入这一偶然的陷阱中,他便迷失在这个幻影中,始终无法逃脱,“因为偶然和强有力的思维是敌对的”[1]25。相反,伊壁鸠鲁却认为,掌控一切事物的必然性是不存在的,“毋宁说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1]26。这一差别,反映到原子的运动上就表现为原子的偏斜。
“必然性是不容劝说的,相反,偶然性是不稳定的。”[1]26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马克思采取了同黑格尔同样的方式——思辨哲学,为偶然性自由的可能予以“正名”。他指出:“偶然性是一种具有可能性的现实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则正是实在的可能性的反面。”[1]27这就表明,表现为决定论的必然性相反的偶然性并非是一种主观随意、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有客观依据、现实基础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性是不会妨碍思维着的主体的,也不会成为限制实在的可能性证明他的客体的现实性的障碍物。当表现为实在的可能性的偶然性突破对立物的各种限制后,可能性将完成它向现实性转化的使命,偶然性自由实现的可能在于作为主体的人能够超越客体的局限,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彰显主体的独立个性和自由灵魂。在现实中,偶然性作为自由的体现,偶然性自由就体现为主体性自由,是主体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现实诉求和体现形式。
(三)定在是自由的规定
马克思通过伊壁鸠鲁赋予原子以自我意识、偏斜、时间等规定解决了通往自由的道路上存在着的自由与必然、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矛盾。解决这两对二律背反,为自由的实现路径奠定了基础。
2011年1月5日,一个晴朗的下午,张女士按照预约的时间带着母亲李阿姨来办理入院,同来的还有李阿姨的老伴张大爷。李阿姨有些瘦,头发花白,很整齐地梳在脑后,张大爷忙来忙去地收拾东西。老两口看到我来,冲我笑了笑,我走上前问:“阿姨我是您的管床医生,您是哪儿不舒服过来住院的啊?”
马克思通过分析伊壁鸠鲁将自由理解为脱离外界事物和必然性的抽象观点,指出“抽象的个别性……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1]50,这种自由不能在定在空间中自由呼吸。“由于有了质,原子……就被设定为外化了的、与它自己的本质不同的定在。”[1]39原子的偏斜作为马克思追求自由的物质化形象,从与外在观念相异在的“物质性的存在”中脱离出来,从而成为自由——在定在中的自由——的独立个体,只受自我意识所设定的物质观念所规定,也就是抛开自身定在以外的定在所规定。由此可见,定在既是不自由的规定,也是自由的规定,自由的定在超越了不自由定在的局限性,是带有冲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能动性力量,也是这种带有反抗精神的新力量,使马克思高呼“自然界的死亡就成为自然界的不死的实体”[1]50,以崇高的自我意识主张定在中的自由。
(四)偏斜是自由的形式
《博士论文》虽然是一篇带有浓厚学术性的古代哲学论文,但是它绝不是与现实无关的纯哲学研究,而是将自己的无神论观点、民主的政治立场以及受压迫的社会现实渗透其中,以表达自己挣脱现实束缚的牢笼,奔向自由彼岸的强烈愿望。在论文的附录《批评普罗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中,马克思很重视对普罗塔克的回击,因为普罗塔克在这场论战中的攻击“不是什么个别的东西,而是代表着一定的方向”[1]11,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批判,普罗塔克的这种“很恰当地表明了神学化的理智”[1]11将继续在社会占据主流,人们将永远生活在宗教神学的压迫中,现实生活中自由和解放的氛围将被宗教神学的黑暗所笼罩,人们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愿景将无从谈起。
解决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是实现自由的前提,而实现从个人的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换是《博士论文》的鲜明态度和价值旨归。实现从个人的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换既是《博士论文》中最有力的自由宣言,也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
二、自由的实现路径
在黑格尔的存在论中,定在是动态的,是由存在发展而来的,当存在不满足于自身纯粹的存在状态时,它要求必须改变自己这种纯粹的存在状态,向定在演进。从纯粹的存在到确定的定在的发展,就是从无规定到有规定的发展。定在就是有规定的存在,存在有了自身的规定,就获得了现实性,就成为了现实性的定在,因此“定在是自由的现实性,也是现实的自由”[2]。《博士论文》中所体现的自由,不是虚无的幻象,也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现实性的自由,是定在中的自由。此外,这种定在还是与其他任何一个处在定在中的东西相互联系,定在并非独立的定在,而是具有联系属性的定在,若“一个在某种定在中——即在它他自己所划出的直线中——丧失了个别性的点”[1]32,就不应称其为定在中的点,如果反映到现实中,就会扼杀人的能动性,使人走向宿命论这条不归路,否定人实现自由的可能。
这时,阿飞和他即将迎娶进门的新婚妻子在老家等待着他的父亲和母亲的归来,他们坐在客厅里的长沙发上,客厅的电视里放的是一个综艺节目,声音放的很大。客厅里还坐着阿飞的姑妈、舅舅等以及那位“准新娘”的几位亲人,人虽多,但只能听见综艺节目里不知道在笑什么的现场观众重复的笑声。
(一)宗教的批判
伊壁鸠鲁的偏斜运动学说自提出伊始,就受到了诸如西塞罗、皮埃尔·培尔、绍巴赫等哲学家的嘲笑和反对。在他们的论断中,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这就是,他们背离了伊壁鸠鲁谈论原子偏斜的本意,只是从直观和表面上去理解原子偏斜,忽略了原子内在的联系属性和能动性特质,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给原子的运动加上一些彼此相互排斥的动机,这一动机似乎根据不同需要有时是为了说明排斥,有时是为了说明自由,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矛盾:如果原子没有偏斜就不会互相碰撞,那么用偏斜来说明自由就是多余的;“如果原子没有偏斜就互相碰撞,那么用偏斜来说明排斥也是多余的。”[3]为化解这一矛盾,马克思考察了伊壁鸠鲁偏斜运动本身,他指出伊壁鸠鲁是在定在的范围内考察原子偏斜的,所以一切规定都是直接的,都是自由的。如果原子的直线运动体现了原子的物质性,那么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就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这些相反的规定反映到原子运动上就表现出了直接相反的运动状态。
在研究具体的物理现象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德谟克利特在研究自然时表现出的是热情和严肃,他的自白“我发现一个新的因果联系比获得波斯国的王位还要高兴”[1]27就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伊壁鸠鲁则表现出一种非常冷淡的态度,在他看来,“所有的意见都有可能是对的,他坚持可能的东西”[1]28。造成这两位哲学家在具体研究方式上异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个使用必然性,一个使用偶然性。在伊壁鸠鲁看来,抽象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是一对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并不妨碍主体突破幻象的限制,以达至通往现实自由的道路。通过前面对原子偏斜、偶然性和自由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发现,作为自由表现形式的偏斜和作为自由体现的偶然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自由的定在的抽象可能性,如果把一切具有可能性价值的现实事物都归结为抽象可能性,那么难以解决的矛盾就出现了。但是,抽象可能像幻想那样是没有限制的,因而能突破诸如实在可能性所带有的严格限制,从而避免矛盾的东西,那么,矛盾在这里就应该被消除。
其中:γ为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KN/m3;p为均布载荷,kPa;y为底板上任意一点的深度;Ka为主动压力系数,Ka=tan2 (45°-φ/2);Kp为被动压力系数,Kp=tan2 (45°+φ/2)。
(二)自我意识的心灵宁静
伊壁鸠鲁作为古代卓越的唯物主义者,他厌恶神对自然界、对社会和对人生活和命运的干预和束缚,为了使人能够自由地生活,伊壁鸠鲁必须要同一切神的恐惧进行斗争,他公开地向宗教提出挑战,是最先踢翻神殿、打倒万神的英雄。伊壁鸠鲁这种无神论观点也直接影响了马克思,“我痛恨所有的神”表明了马克思鲜明的哲学立场,因为有了神的存在,才遮蔽了人们自由的自我意识,只有承认自我意识高于一切神,既包括天上的神灵,也包括尘世的神灵,并用这种自我意识挑战一切可能存在的神,才能摆脱神的压迫。也正是自我意识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体现,原子才获得了偏离直线定在的某种力量,并用这种力量在时空中作偏斜运动,以向神所规定的宿命论发起挑战,进而获得自由。只要能战胜一切神,马克思愿做和普罗米修斯一样的胜者和殉道者,愿意被束缚在崖石上,以表达宗教神学对压制人天性自由的痛恨。
伊壁鸠鲁在哲学里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他实现了内心的宁静,因此快乐就是摆脱痛苦,自由就是突破限制,只要不妨碍追求宁静,实现自由的东西,对自我意识来说都不是障碍。此外,马克思在对天体现象的论述中指出:“人的心灵的最大迷乱起源于人们把天体看作是有福祉的和不可毁灭的,他们具有同这些天体相对立的愿望和行为。”[1]56-57在现实中实现自由和恬静,就要摆脱将阿特拉斯看成是天的支撑的迷信行为和狄坦神族的愚昧行为,摆脱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摆脱将天体现象解释为惊异事物的恐惧说辞,这样埋葬天体永恒,正如马克思所言:“凡是消灭个别的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的东西,都不是永恒的。”[1]62因此,自我意识的心灵宁静是通往自由的桥梁,我们要在天体中实现最高的自由。
(三)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
在追求人的自由方面,伊壁鸠鲁虽然超越了德谟克利特,肯定了人的自由的存在和可能,但他所追求的自由只是经验实在的自由、抽象的自由,而非经验实在内的自由,仅限于内心的自由,不具现实性,无法转化为指导人们追逐现实自由的能动力量。因此,马克思指出,“众神也避开世界,对世界漠不关心,并且居住在世界之外”[1]35,甚至“人们曾经嘲笑伊壁鸠鲁的这些神,……它们处于幸福的宁静之中,不听任何祈求,不关心我们,不关心世界”[1]35-36。为了打破自由的理论范式,实现哲学与现实的接轨,马克思提出要实现哲学的自我救赎,即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只有实现哲学和世界的双向互动,现实的自由才具可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支持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各省、市自然资源部门或政府网站日前陆续公布了各示范区的主要任务。
世界的哲学化就是在现实世界中高扬自由的哲学精神,使世界在哲学的反思中摒弃自身缺陷,张扬自身进步因素,让自由的自我意识触及现实世界的灵魂,使现实世界腐朽落后的灵魂得到哲学的洗礼,突破精神之藩篱,获得精神之自由,以改变德国受专制统治和宗教神学双重压迫的黑暗,为实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提供精神支撑。哲学的世界化使哲学扬弃自身缺陷,从精神王国中解放出来,找出现实走向自由的困境,指导现实走向自由,如果哲学仅仅栖息在自己的精神王国中,所散发的自由之光最多只能算“内在之光”,只能照亮自身,无法普照世界,为了使黑暗的现实世界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中走出来,哲学必须要实现世界化。由此可见,在通往解放和自由的现实道路上,没有哲学指导的现实自由是不完美的自由,没有依托现实世界的哲学也将是空洞的理论,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是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同一过程,现实世界需要哲学的指导,哲学也应适应现实的变化,两者双向互动,共同助力于自由的实现。
三、自由的转换范式
基于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的考察,马克思借卢克莱修的话表达了自己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偏斜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1]33由于原子胸中具有争取自由的诉求和反抗束缚的灵魂,原子才从与自我意识相对立的直线运动这一定在中抽象出来,以摆脱与胸中正义相对立的某种定在的限制,脱离一切限制性而实现独立性。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原子偏斜并非伊壁鸠鲁哲学中的偶然性结论,而是贯穿其哲学的全过程和始终,因此,“这一出现时的规定性,取决于它被应用的范围。”[1]35换言之,原子偏斜就是以从有局限性的定在中解放出来为前提,以进入独立性的自由状态为归宿,是摆脱一种定在的另一种定在。由此可见,原子偏斜是自由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追求自由的独立性精神在定在中的“偏斜”,如果原子不偏斜,碰撞就不会发生,物质性世界就永远无法创造,人的自由也将永远无法实现,如果现实中每个独立的个体都能被“偏斜”所唤醒,那么一个真正自由而光明的世界将为期不远。
自由是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蕴含的人学意蕴,也是伊壁鸠鲁内心狂热的追求。这种自由不同于希腊城邦时期的自由,因为在马其顿的专制统治和神学束缚双重压迫下,伊壁鸠鲁追求个性解放的内心完全被遏制,追求现实自由的灵魂完全被压抑,原本想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由的价值观念被迫返回到内心,只能通过个人精神的自由来实现快乐,这种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因而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伊壁鸠鲁真实表现出来的自由观充分反映在其对自然哲学的研究中,这与其内心向往的自由截然相反。
刘彬表示,农拓者从成立之初便改变了经销农资产品为主的立场,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致力于农化服务,真正满足农民的切身需求,肩负起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他表示,在致力于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农拓者还在不断助力节水节肥的高效农业发展,探索土壤修复模式,推广新疆特色品牌农产品,今后还将打造绿色种植生产基地,打通农民和市场之间的产业链条。
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打破了直线定在的限制,这是他内心挣脱命运束缚的真实表现。马克思也非常认同伊壁鸠鲁这一观点,这表明马克思和伊壁鸠鲁一样,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狂热内心,表现为对普鲁士政府和宗教神学的强烈反抗。但是,马克思与伊壁鸠鲁不同,伊壁鸠鲁的反抗是无声的,是内心中精神的反抗,他不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而马克思的反抗是有声的,是现实的反抗,他渴望成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并甘愿用自由之火燃烧自己,照亮整个黑暗世界。马克思之所以重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是因为他的原子偏斜运动既蕴含了原子的精神特质,又蕴含了原子的物质特性,充分体现了行动自由的可能性。
3、黄枯、青枯,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但是,马克思不满足于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中体现出的自由观,他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由是自我意识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绝对的、非现实的,真正的自由应该总是表现为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有在现实的定在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伊壁鸠鲁的这种自由是内心的自由和恬静,仅局限于精神层面,是与现实世界相割裂的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纯粹的想象,是空洞的幻想,不具任何改变现状的力量。真正的自由不是个体内心孤独的自白,而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现实自由,这种自由存在于实践中,存在于人与人的全面交往之中,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对的定在,即欲望的力量和相对纯粹自然的力量。”[1]37离开现实世界——缺乏现实性和实践性——的所谓“自由”,“只能是阿Q 式的精神胜利法。”[4]这充分表明,马克思在自由观上实现了对伊壁鸠鲁的超越,完成了由精神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换。
综上所述,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伊壁鸠鲁提出原子偏离直线、原子的质、区别作为“始原”的原子和作为原理和基础的“元素”以及时间、天体现象等方面”[5]的物理学现象出发,指出了两位哲学家的差别,但文章中蕴含了马克思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精神与灵魂,彰显了马克思用“矛头”和“斧子”为自由而战的勇气,是真正的自由宣言。《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是马克思自由观启航,为其在探索自由的道路上奠定了基调,为其自由观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可能。《博士论文》解决了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但马克思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更饱满的革命热情踏上了探寻实现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征程,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葛宇宁,张四化.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3,26(5):44-47.
[3]汪信砚,程通.马克思论伊壁鸠鲁哲学中偏斜与自由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1):74-81.
[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3.
[5]张光照.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79.
HowcouldFreedomBecomePossible—On Marx’s View of Freedom in DoctoralDissertation
CHEN Yu-bin, LIU You-tian
(schoolofMarxism,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Shandong)
Abstract:In his DoctoralDissertation, Marx expressed his desire and desire for freedom through Epicurus atomic skew, and solved the problem of why freedom is possible. Deeply excavating the rich connotations in DoctoralDissertation, we can find that self-consciousness is the expression of freedom, contingency is the expression of freedom, fixed in the stipulation of freedom, skew is the form of freedom. Freedom can be realized only through religious criticism, the tranquility of self-consciousness, the philosophizing of the world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hilosoph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ow freedom is possible is the basis of realizing freedom, and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spiritual freedom to realistic freedom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freedom.
Keywords:Marx; view of freedom; representation form; realization path; conversion paradigm
DOI:10.15926/j.cnki.hkdsk.2019.03.007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9)03-0039-05
收稿日期:2018-11-22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CYMJ12);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X2017042)
作者简介: 陈玉斌(1993— ),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刘友田(1968— ),男,山东日照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标签:自由论文; 马克思论文; 原子论文; 哲学论文; 自我意识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论文;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CYMJ12)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X2017042)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