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湿面筋含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面筋,小麦,吸水率,含量,小麦粉,相关性,蛋白质。
湿面筋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任蓉[1](2018)在《小麦湿面筋与粗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了10个品种的168批次小麦,对其湿面筋和粗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一元一次线性函数方程,为快速换算粗蛋白质含量参考值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粮油仓储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4期)
杨超,姜友军,付爱华,李远新,姜涛[2](2017)在《不同洗涤方式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不同仪器和不同的洗涤方式对全麦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分别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仪器和不同洗涤方式测定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时,湿面筋含量的绝对差值均小于1.0g/100g,符合国家标准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粮食储藏》期刊2017年02期)
胡玉君,刘翠玲,窦森磊,孙晓荣[3](2015)在《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湿面筋含量.对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图进行消除常数偏移量、多元散射校正、减去一条直线叁种预处理方法,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图与湿面筋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预测小麦粉中湿面筋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减去一条直线预处理后的模型评价指标最优,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93.4,模型交互验证后的均方差为0.51,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456.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能够用于小麦粉湿面筋含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曹颖妮,胡京枝,余大杰,张玲,郝学飞[4](2015)在《基于各粉路系统面粉和湿面筋含量快速确定面粉吸水率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预测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过程中的吸水率,以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各粉路系统出粉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吸水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粉路面粉出粉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与吸水率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以各粉路面粉出粉量为自变量(X),以吸水率为因变量(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方程Y=60.967-0.047 X1-0.055 X5+0.006 X6+0.055 X7。并以不同湿面筋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细分,初步总结出不同湿面筋含量所对应的吸水率大概值。(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阮征,李冉冉,李汴生,黄家荣,罗永保[5](2015)在《小麦粉湿面筋含量对广式叉烧包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湿面筋含量为22%和38%的低高筋小麦粉以湿面筋含量为依据进行配粉,探讨不同湿面筋含量的面粉理化指标、粉质和拉伸特性对广式叉烧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面筋含量的增加,面粉粉质和拉伸特性发生显着性的变化;叉烧包的比容呈现下降的趋势;叉烧包皮层的p H值逐渐变大;CD/AF值(内部组织结构)先升高后降低;叉烧包硬度、弹性和粘着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用湿面筋含量为24%的面粉制作的叉烧包感官评价总分较高。叉烧包粘牙性和最大拉伸阻力呈极显着负相关(R=-0.96),弹性与最大拉伸阻力呈极显着正相关(R=0.97),叉烧包形状和感官评价总分与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和拉伸面积呈极显着负相关(R=-0.93~-0.98)。适合做优质叉烧包的面粉特性是中低筋度(面筋含量为22%~26%),稳定时间在1.30~1.90 min,最大拉伸阻力在492.50~700.00 BU,拉伸面积在37.50~70.00 cm2,拉伸比(R/E)在7.76~8.00,延伸度在61.50~86.00 mm。(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杨路加,孙丽华,柏禄乾[6](2014)在《小麦中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10个批次不同品质的小麦作为试验对象,经粉碎制成试验样品(小麦粉)后,进行了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测定,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小麦中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粮油仓储科技通讯》期刊2014年04期)
张英[7](2014)在《小麦和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测定方法(手洗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湿面筋含量的测定是检验小麦和小麦粉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GB/T 5506.1-2008手洗法测定湿面筋标准中的各项操作步骤,对小麦和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检测的相关环节进行了试验和探讨,旨在提高小麦和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测定的准确度、精确度,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4年02期)
王仙菊,卢亭[8](2013)在《黏度计法测定小麦粉中湿面筋含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国家标准GB/T 5506.1—2008和GB/T 5506.2—2008对小麦粉中湿面筋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的是手洗法和面筋仪法,这两种方法都要经过制面团和洗面团,存在较多缺陷,主要是重复性与再现性差。用手洗法检测时温度较难控制,检测劳动强度大,耗时长。为避免制面团和洗面团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用黏度计法测定小麦粉中面筋含量,得出了黏度与小麦粉面筋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国标法相比,该方法再现性好,准确度高,且检测时间短。该方法的建立可以为我国粮油检测与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对我国粮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饲料工业》期刊2013年02期)
刘春雷,张丽琴,王世杰,康明辉,安品利[9](2011)在《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杂种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4个强筋和4个中弱筋小麦品种为亲本通过NCⅡ设计,配制正反杂交32个组合,对其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的杂种优势较低,面筋指数的杂种优势较高。仅有2个组合的湿面筋含量具有正向优势且不显着,其余30个组合均为负向优势,并有5个组合达到了显着水平;有26个组合的面筋指数具有正向优势,其中6个达到了显着水平,4个组合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其余6个组合具有负向优势,但都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唐建卫,殷贵鸿,王丽娜,韩玉林,黄峰[10](2011)在《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7个面筋品质不同的小麦品种(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进行了遗传分析。在7个亲本中,新麦18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较高,一般配合力好,能显着地提高杂种后代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周8425B湿面筋含量最高,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以较快地提高后代湿面筋含量,但后代面筋指数较差,综合品质不易得到提高。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影响,还存在非等位基因间互作。湿面筋含量的高值受显性基因控制,早代即可表达,容易选择;而面筋指数的高值却受隐性基因控制,早代不宜选择。湿面筋含量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较高,且二者间相关性不强。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需要样品少等优点,可用于指导优质育种和小麦生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湿面筋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取不同仪器和不同的洗涤方式对全麦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分别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仪器和不同洗涤方式测定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时,湿面筋含量的绝对差值均小于1.0g/100g,符合国家标准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面筋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1].任蓉.小麦湿面筋与粗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8
[2].杨超,姜友军,付爱华,李远新,姜涛.不同洗涤方式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的影响研究[J].粮食储藏.2017
[3].胡玉君,刘翠玲,窦森磊,孙晓荣.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检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曹颖妮,胡京枝,余大杰,张玲,郝学飞.基于各粉路系统面粉和湿面筋含量快速确定面粉吸水率的初步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5
[5].阮征,李冉冉,李汴生,黄家荣,罗永保.小麦粉湿面筋含量对广式叉烧包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5
[6].杨路加,孙丽华,柏禄乾.小麦中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相关性[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4
[7].张英.小麦和小麦粉湿面筋含量测定方法(手洗法)的探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
[8].王仙菊,卢亭.黏度计法测定小麦粉中湿面筋含量初探[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3
[9].刘春雷,张丽琴,王世杰,康明辉,安品利.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杂种优势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1
[10].唐建卫,殷贵鸿,王丽娜,韩玉林,黄峰.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