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整体性视域下的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依存。任何的物质生产都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而是渗透着思想、知识、精神和智力的理性活动,是加入了精神生产成果的社会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精神生产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对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精神生产必须体现时代精神,与现实进程合拍,从拓展全球视野、坚持民族特色、突显现实诉求和追求适度超越等维度进行理论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整体性视域;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社会总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学术研究对物质生产范畴及其社会作用关注较多,而对精神生产范畴及其社会作用关注不够。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观曲解为单一的“经济决定论”和“生产力线性决定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从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近来提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创新,都充分表明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重视精神生产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物质主义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使得发展精神生产成为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必须重视的现实课题。
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
精神生产是“关于意识的生产”。就社会意识的层次而言,它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等社会心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精神生产本质上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生产,旨在通过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及不断循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概念的类别上说,精神生产是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受生产的普遍规律制约的特殊社会生产实践形式。马克思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即精神生产。”[1] (P121)
2)波速变化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大量的现场实测表明,冲击地压往往发生在高应力区和高应力梯度异常变化区。在煤矿,受煤岩地质及开采条件的影响,不同开采区域煤岩层的结构及应力集中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煤岩结构或应力的剧烈变化均表现出高波速梯度的异常特征。高波速异常区更容易产生应力局部化,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冲击地压,且应力梯度越大,发生冲击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越高。
从历史发生学考察,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靠的是劳动实践,这一过程也是人的语言、思维和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同时,也伴随着图腾崇拜和宗教神谕的出现,这是人类最初的不自觉的精神生产。精神和意识不仅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也是人与动物相别的重要标识。由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就形成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同领域。其中,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另一部分人则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马克思把精神生产看作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生产的特殊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人的本质特征和自觉行动,其实质是人性的张扬和超越。
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社会生产,是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整体范畴。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146)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延续的首要前提。但是,社会历史仅有生命存在是不够的。人类要生存还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创造自己的历史。所以,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历史。虽然从历史唯物论的立场上说,物质生产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生产,精神生产是思想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前者对后者具有制约性和决定性,是第一性的;但就两者的相互关系而言,没有精神生产实际上也没有人类自由自觉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对精神生产及其认识主体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此,那种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由此得出应该重视物质生产而忽视精神生产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不仅精神生产状况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而且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受到精神生产发展的制约。
马克思创立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点就在于:它否定了夸大精神和意识作用的唯心史观,肯定了物质生产对其他生产形式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又肯定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重要方面。如果只注重物质生产、追求物质财富的丰裕,而忽视精神生产和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就必将导致社会生产系统的失衡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是全面生产的理论,不仅强调物质生产的首要性,而且强调精神生产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为了反对唯心主义的精神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尤其是经济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但从来没有否定精神生产及其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针对将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地理解为“经济主义”的错误论断,恩格斯曾指出:“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3](P479)
物质提取了精华或使用后的残剩物谓之渣。甘蔗榨出了糖分叫蔗渣,芝麻炼出了香油叫麻渣,熬过的中药材叫药渣,提取了豆浆的豆品叫豆腐渣,燃烧过了的煤叫炉灰渣,没有烧透的叫煤渣,糕点面包吃剩的碎屑叫点心渣、面包渣,当然是残剩物意义上的渣而非提取了精华的渣。土渣不叫土渣,叫渣土。此外,还有钢渣、油渣儿以及沉渣、废渣等等。
可是,在当今社会,在一种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人们却将物质财富视为社会财富的全部,已然忘却了精神财富对于物质财富生产的意义以及对于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而精神财富对于人的发展是一种具有更高价值的追求,也可以说是幸福论的核心要素。任何的物质生产都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而是渗透着思想、知识、精神和智力的理性活动,是加入了精神生产成果的社会劳动。物质财富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却填补不了人类精神的空虚。因此,应当重视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价值和推动作用。
与人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对应,人的需要也包含了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当人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的需要必然向髙层次的精神需要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同发展,它要以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但其核心的方面还是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人在精神生活领域所达到的造诣。因为除了体力之外,人的智力、道德力、审美力、思维力、判断力等都是人在精神上发展程度的标志。精神生产不仅能够为个体精神成长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和文化消费品,而且可以满足个体对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内在需要,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忽视精神塑造和人格完善将会造成对人的精神需求的疏忽,进而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心理扭曲、身心发展的不协调。精神生产通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通过生产精神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多样性;通过提供精神产品,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精神生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高级需求。精神生产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对人思想和理想追求的启迪与引导,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和智慧,进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依据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把社会形态划分为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和以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为原则的社会。在第一个阶段,社会更为注重人自身的生产;在第二个阶段,社会更为注重物质生产;而在第三个阶段,社会更为注重精神生产。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能够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是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升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为基本特征的。这意味着,发展精神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是对社会异化和人的异化的双重解毒剂。在未来社会,实现人类的解放离不开人的精神解放和社会的精神生产。
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一经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又对物质生产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在精神生产领域,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往往是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另一种体现,因而精神生产特别是政治和法律思想往往是调节社会关系、构建社会制度体系的助推力。精神生产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主体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为物质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知识、道德和思想的支持。甚至可以说,精神生产的成就直接影响着物质生产的成就,“精神生产者的任务——它们在这方面的成就愈大,物质财富的产量就愈大。反过来也是一样,物质生产者生产的物资愈多,精神生产就愈加能够获得推进”。[4](P140)毛泽东在谈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时也曾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5] (P320)因此,社会实践中的这两种生产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统一于整个社会生产之中。在一个国家中,只有当二者获得了平衡发展时,该国的社会生产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否则,必定会影响其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二、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尽管精神生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精神生产活动一直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就是因为人不仅能够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而且能够进行精神创造活动,生产出对推动社会发展有意义的精神产品。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实践,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对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从价值主体的角度说,精神生产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统治秩序服务
从系统论的角度说,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结构系统中的基本因素。作为社会精神生产产物的文化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其一,随着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认识愈益深化,所形成的各种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理论调节、指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在生产生活中尊重事实、按规律办事,实现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既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所推动,同时也受到一定的理想信念所指引。从理想信念的意义上说,构建怎样的社会共同体、为谁发展、如何发展是要靠精神生产来解答的问题。精神生产既是求真的活动,也是向善崇美的活动,它为人们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把社会意识凝结成一种精神力量,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其三,社会进步是社会动力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忽视精神生产将导致社会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在当今社会,发展精神生产有助于弥补片面追求科技进步和物质丰裕而忽视道德进步和精神富足的缺陷。因为,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精神人格的残缺和道德水平的下滑,不是社会的价值期望。以物为本和占有式的人生价值观,将演化为对拜物教的崇尚以及精神的失落,结果是德福的二律背反、知识对价值的叛逆。因此,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精神生产为之提供方向指引和思想保证。
(二)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说,精神生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阶级社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一样都是为统治阶级所控制和利用,成为主导和稳固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和力量。统治阶级控制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因而掌握了社会中主要的物质财富。而控制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产品的阶级,客观上也控制着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由于统治阶级控制着精神生产,也就是意味着他们支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观念。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7](P53)这就是说,任何社会,执掌国家政权的阶级和政党总是要借助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来形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以此对个体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产生一种统摄力和影响力,以稳固社会的伦理秩序、政治秩序以及经济秩序,并为国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由此可见,精神生产在其社会意义上不是生产一般的意识,而是生产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必然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进而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存续服务。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8](P283)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宗教等精神生产内容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这些都说明了精神生产的阶级性。
(三)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说,精神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进一步说,不仅社会生产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且由社会生产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本身亦是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内的一个完整概念。如果说物质生产所生产出的物质财富,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外在财富”,那么,精神生产所生产出的精神财富,主要是通过智力、思想力、道德力等精神方式生产出的满足人精神需要的“内在财富”。没有外在的物质财富,人类不能生存和发展,但如果没有内在的精神财富,就缺少实现外在财富的精神力量,也无法提升人性。显然,“人在没有内在财富之前,即在尚未发展其体力、智力和道德力之前,是决不会生产财富的”。[6](P123)这就是说,要想创造外在财富,先要拥有内在财富,要发展物质生产,必须重视精神生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是实现物质生产和物质财富的主观条件。物质生产成就物质生活,精神生产既引导精神生活又提升物质生活品位。
事实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一方面,精神生产必须以物质生产为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任何的精神生产都将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人们吃、穿、用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会有精神需求,精神生产活动才成为可能。物质生产的发展为精神生产的发展提供可能和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是精神生产发展的主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神生产的性质和内容。国家、哲学、道德、法律、宗教、艺术等无不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些特殊形式,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生产普遍规律的制约。
(四)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说,精神生产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如果说在人类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非常不足的历史条件下,人自身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在工业文明、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近代社会,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么,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而精神生活需求日益突显的当代社会,精神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力,而且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实施及其作用。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精神生产必须体现时代精神,与现实进程合拍,从以下方面加以整体推进。
三、推动精神生产发展的当代思考
精神生产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表现为文化的生产,它通过提供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把握历史方向和时代精神,推动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进而影响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在人们交往实践的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正面价值,是对一定的科学思想和道德理念认同、服膺和践行的产物。因此,它需要有精神生产来为社会成员提供这种精神产品和精神文化。文化之实质是精神,是人类精神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精神则是文化的内核和价值核心。但如果没有精神生产,也就没有思想、道德理论的产生和进步,也就没有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没有精神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的引领和启迪,也就难以产生新的道德精神、道德实践和道德文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就失去了文化支撑和价值导向。精神生产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和基地,充分重视和加强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文化的培育,对于精神文明的顺利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对个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和社会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效益。因此,精神生产是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党的文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全党必须深刻认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P4)面对我国社会仍存在理想信念动摇、道德行为失范、审美情趣低俗和艺术格调较低的现实情况,迫切需要强化理想、道德、审美和价值观念层面的精神生产和引导,需要富有正能量的精神产品,以推进道德文化的良性传承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总之,精神生产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决定意义,是提升精神文明水准的主要支撑。
(一)拓展精神生产发展的全球视野
在全球化时代,“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10](P25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神生产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本国或本民族,而是走向了全球化,精神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大规模的、迅速的、广泛的传播、消费和流动。这意味着社会精神生产资源的共享,可以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先进思想和精神文化,对之加以合理的利用和吸纳,将之融入本国的精神生产过程,使精神文化在开放的格局中提升其国际水准和现代品质。因此,应从全球视野来看待当代社会精神生产方式的变化及特点,积极吸收各种优秀的文化精神要素,在文化传播、碰撞中加强交流和对话,宣传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增强其在世界交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当然,面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侵袭和冲击,需要在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取舍,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因为,作为文化符号的精神生产本身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这样,精神生产发展既要突显全球性维度,又要保持价值主体性立场。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验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1](P44)信息和网络的普及加速了精神产品在全球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精神生产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应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但是,须看到精神生产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在精神生产领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其实质是利益的博弈和较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淡化、民族认同感的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要求通过精神文化生产的发展,建构和传输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强化其整合、凝练和引导作用,从而增强国家意识形态的世界影响力与社会基础。
马林(1883~1942),原名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人。1914年,他在爪哇建立东印度社会民主同盟,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了与伊斯兰教联盟的合作。1921年马林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来华,根据其“党内合作”方式的经验,积极推动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从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坚持精神生产发展的民族特色
从思想文化自身的绵延上说,社会的精神生产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这里的传承首先是对本民族优秀精神文化遗产的继承、利用、转化和创造,而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生活赋予精神生产发展的时代性。时代性是当下的,民族性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是历史在当下的延续和更新。因此,精神生产发展的民族性维度是对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一个社会、国家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那它就会分崩离析、不堪一击,而失去了民族性的精神文化也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失去了民族性的精神生产也就失去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没有民族精神的精神生产即使形式上再多样、内容上再丰富,但终将因其没有灵魂而迷失自我的精神家园。保持精神生产发展的民族之魂,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深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继承和发展其中的精华部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相适应,从而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在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在吸纳世界进步文化的同时仍然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构建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精神文化,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精神滋养,才能为实现中国梦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说,精神生产发展的民族性取向既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挑战和冲击的需要,也是保障民族精神文化有效继承的需要。当代中国的社会精神生产发展应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理想、教育和道德资源,以优秀的精神产品凝聚全民的精神力量,塑造中国公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人们在现代化征程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因此,民族文化精神寄寓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是凝聚民族成员同心协力的精神纽带。习近平说:“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2]一个社会的精神生产要具有的社会认同,首先是对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共建,这是保持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方式。
(三)突显精神生产发展的现实诉求
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受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引导的,文化价值观是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精神要素。从目的性上说,社会的精神生产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当代中国的精神生产发展也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精神生产是通过一定的精神产品以及对人的教育、引导、启发和感化来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而精神产品的内容也存在正确与错误、高尚与庸俗、先进与落后之分。因此,发展精神生产要秉持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以科学健康的精神产品和思想观念与非科学、不健康的精神产品及其思想观念进行必要的斗争,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去占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马克思主义科学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就要去占领,这样,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就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应当警惕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的精神异化现象,“面临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斗争,听任它们去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我们的意识形态,那是极其危险的,势必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13](P88)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环境下,各种思想文化鱼目混珠、交织碰撞、混淆视听,需要在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中予以积极的应对和引导。当前,特别是要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在社会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将精神生产的产品融入社会建设和工作实践的各个领域,使之生活化、制度化,使无形的精神有形化、具象化。尤其是面对当下中国社会公共道德的滑坡现象,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科学信仰构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防止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不断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精神生产的支撑作用和精神文化的价值引导,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也可能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悖,甚至促发社会腐败、人们的心灵扭曲。因此,应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引导作用,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追求精神生产发展的适度超越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精神生产必须反映和体现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说,发展精神生产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并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重精神轻物质、重德性轻知识、重整体轻个体的思维偏向,建立与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相契合的价值取向,营造公平竞争、合作共赢、改革创新的文化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充分运用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激发个体投身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个人的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提供舞台、搭建平台,用现代性价值理念引领人们的思想意识,体现“精神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基础和物质生活,而且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和对现实社会的适度超越,体现思想对行动、理想对现实、精神对物质的引导、反思和驾驭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超越性应当避免社会精神生产出现过度商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的倾向;避免受资本逻辑主宰,以市场价值为主导,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宗旨,致使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高雅精神产品因为“大众化”需求而呈现世俗、庸俗、低俗的倾向,消解了精神产品的文化价值底蕴。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不能走向科学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泥沼,模糊道德的边界,削弱文化的价值功能,而要以实现社会效益主导经济效益的追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羁绊,将重物质与重精神、重知识与重德性、重集体与重个体相统一,对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失范、人格扭曲和心理失衡给予一定的价值纠偏。从个体角度说,这种超越性维度在于通过构建意义系统启示人们去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启迪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引导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因为,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政治人”,而是完整意义上的“自由主体”。精神生产的主体是人,其客体是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因此,精神生产的旨趣在于实现精神的内在超越,拓展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提升人的本质,涵养人性,造就富有教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实践主体。
综上所述,通过企业号的实施,打破时空管理约束,随时、随地、随手办公交流,医护人员再也不用找空闲电脑接收文件,一个手机端,就能轻松实现便捷的办公平台,无空间的沟通场所,为院内职工创造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以“集成、沟通、协作”为中心整体提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形象。
壶天晓伸手将镜心羽衣护在身后,侧过头低声叮嘱镜心羽衣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镜心羽衣听后,眼睛瞪得溜圆,连连摇头。壶天晓举起左手,示意她照计划行事。镜心羽衣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他,向定在一旁的丁达走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6]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邱伟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本书编写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参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4-26(002).
[1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OntheSpiritualProductionfromthePerspectiveofMarx’sIntegrity
MI Hai-bo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Nanjing Forest-Police College, Nanjing 210023, Jiangsu, China)
Abstract:Social produc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integrity i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which is interdependent. Any material production is not purely sensual activity but a rational activity permeated with thought, knowledge, spirit and intelligence, and it is social labor that has joined the fruits of spiritu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as a practical activity of special form, is the source of a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progress,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new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production should embod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keep synchronization with reality, and innovate i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xpanding global vision, adhering to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ighlighting realistic demands, and pursuing moderate transcendence.
Keywords:Marx; the horizon of integrity; spiritual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9)09-0001-06
作者简介:糜海波(1969—),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李 官〕
标签:精神论文; 社会论文; 物质论文; 文化论文; 马克思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学术探索》2019年第9期论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