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道德论文-李炼石

忠孝道德论文-李炼石

导读:本文包含了忠孝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忠,孝,先秦时期

忠孝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李炼石[1](2015)在《先秦忠孝道德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忠”、“孝”都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伦理范畴。“忠”教人“事君”,“孝”教人“事父”,两千多年来,“忠君”和“孝亲”早已成为衡量个人人格是否健全的最重要的道德标准。对于这两种道德,一方面人们常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另一方面也时常经历着所谓“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大变革、大动荡阶段,“忠”和“孝”在其各自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二者的相互关系也经历了值得关注的变化。通过考究传世文献中关于忠、孝关系特别是二者相互冲突的相关材料,结合这一时期社会面貌的宏观变迁,有助于深入探究先秦时期道德伦理变迁的趋势。前辈学者对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忠孝道德的变迁的研究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目前所见的讨论和研究主要聚焦于先秦时期某一学派着作中所见的材料,同时往往着重“描述”忠孝道德变迁的现象本身,而未能“解释”其深层社会历史背景。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忠、孝及其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变迁进行断代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论述中有关忠、孝的学说,并试图从“编户齐民”的视角对先秦忠孝道德变迁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的考察视野不局限于先秦时期个别学派、个别学者的论述,而是相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主要学者的相关论述依次进行考察,在时序的框架内探寻忠孝关系问题的演变规律;另外,力求从“封建-郡县”的历史变迁的角度,考察“忠”从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普遍适用的道德范畴逐渐狭义化为“忠君”之“忠”,并逐渐取得了相对于家庭伦理的“孝”的优先地位的过程,进而解释忠孝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分析“移孝作忠”发生的历史根源。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明确讨论的主要对象是作为臣德的“忠”和作为家庭伦理的“孝”的变迁及相互关系,其次进一步明确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并对前辈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本文的拟创新点;第二章为“商周时期的忠孝观”,在前辈学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梳理和诠释,认为至迟到西周时期,政治生活中的“忠君”意识和作为家庭伦理的“孝”都已经存在,二者适用范围不同且相互独立,其关系并非“寓忠于孝”;第叁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忠孝碰撞”是本文的重点,本章从传世文献出发,对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忠孝冲突的材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其中第一节“忠孝冲突举例”对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忠”、“孝”冲突实例做了分析,并将这些事例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第二节“先秦诸子视野中的忠孝冲突”则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对孔子、曾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涉及忠孝道德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和初步的比较,认为这一时期“忠”、“孝”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由孝大于忠、忠孝并重到忠大于孝,最后“移孝作忠”的发展轨迹;在第叁章的基础上,第四章“编户齐民视角下的忠孝变迁”力求从“编户齐民”的宏观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忠孝之间关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认为这种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作为政治伦理的“忠”德在“编户齐民”的过程中随着集权政治的强化逐渐取得了对“孝”的优先性,而在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呼之欲出的时代,统治者为了调和忠、孝两者的关系、调和家庭与国家的矛盾、调和个人的社会角色冲突,提出了“移孝作忠”的理论模型;最后,在结论中本文认为,“忠”和“孝”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孝大于忠转变为忠大于孝、并最后以“移孝作忠”进行调和的过程,且这个过程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编户齐民”所导致的社会结构重大变化,而直接原因则是“忠”观念的狭义化,“移孝作忠”是统治者对国、家矛盾和公、私矛盾进行调和的产物,它既是中国历史上忠、孝关系变迁过程一个阶段,也是其必然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28)

石含碧[2](2015)在《儒家与回族忠孝道德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的忠孝道德观作为儒家思想的基础,几千年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回族的忠孝道德观源于伊斯兰教,作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内容之一,也在各个方面规范着穆斯林的行为。二者在忠孝道德观上既有差异,又有融合。文章旨在分析二者在忠孝道德观上的关系,探讨融合之后的忠孝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林》期刊2015年02期)

孙凤华[3](2012)在《清末民初中国训育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孝道德观,主要调节家庭父子关系和国家君臣关系;清末(1902-1911年)中国训育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深受赫尔巴特的训育思想影响,民初(1912-1919年)中国训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学校忠孝道德教育成为向学校公民教育转轨的前夜。(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孙凤华[4](2011)在《清末民初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1902-1911年),中国中、小学的修身科课程宗旨充分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民初(1912-1919年),修身科忠孝道德观教育宗旨虽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这一时期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依然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体。(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1年04期)

孙凤华[5](2010)在《清末民初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1902-1911年),中国中、小学的修身科课程宗旨充分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民初(1912-1919年),修身科忠孝道德观教育宗旨虽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这一时期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依然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体。(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吴争春,吕锡琛[6](2010)在《论古代忠孝道德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忠孝道德困境是古代宗法等级制社会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主要道德难题,它既反映了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公共政治领域与家庭私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体现了同一价值规范体系内两种道德的矛盾与冲突。先贤解决忠孝道德困境的智慧,对于我们解决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0年04期)

黄明花[7](2009)在《日韩「忠孝」道德の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hina ,South Korea, and Japan in 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e, is the scope of cultural exchange. At present, the frequent inter-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friction to similar themes and topics to find out the culture of the border, from a different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cultural cross-point, which in Comparative Culture research topic is worth exploring.China is the birthplace of Confucian culture, and with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and Japan are affected by Confucian culture, but has a connotation of a different nature. Both stressed the "good guys" and "filial piety." There are differencesbetween the two .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two countries "One concept of"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one aspect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its deep-rooted social root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troduc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sis outline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o study the scope and approach. Defined in Chapter II "One," the source of moral values and concepts, and analysis of the "good guys" and "filial p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pters III and IV, respectively, on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s "One, " the acceptance of moral values, Japan, "Chung" moral values and the "ex" the link betwee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Chung" moral values and "ceremony" between Contact. Chapter V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rough the "One"—the effects of morality and hwarang Bushido Road, Japan and South Korea "home" system of comparison, the emperor worship comparison, analysis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hung" cultural differences point. Chapter VI is the concluding part.Lear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although the two countri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of the same circle of Confucian culture, but the theme of different cultures to make a wide range of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a special "One" to the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e two countri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rough the "One"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thical culture, clearly have their differences and the reasons for differenc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hope to 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 help provide that.(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9-06-08)

张光新[8](2006)在《“忠孝”道德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日益频繁,正确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成为一件深刻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中日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从古至今,儒教文化对中日两国社会形态和风土人情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源于中国的儒学传入日本以后便生根发芽,对日本人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忠孝”的道德伦理在近代以前,更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文化精神,“忠孝”道德已经深深融入到日本民众的思维、行动方式以及感情、生活之中。同时,也对日本的政治、法律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儒教的“忠孝”道德决非原样移植,而是有所取舍和改变。它根据日本原有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了与中国不尽相同的作用。“忠孝”道德在日本宗教的世俗化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近代日本,它是同日本的民众与国体的一体化而并存的,成为了日本国民政治价值观的一部分。中国儒家思想的“忠”和“孝”在日本的接受、演变、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和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被不断加以改造,从而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在日本, 5世纪初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日本之前,并不存在上述意义的“孝”的道德和伦理观念。日本历史上原只有“忠”这个概念,没有“孝”的概念。“忠”的含义与“诚”这个字所表现的意义相通,即以诚实之情为家和主人服务。在中国儒家的“孝”道移植入日本之前,日本人虽存在亲子间的自然亲情与敬养亲老的风俗,但这种情感与习俗尚未上升为伦理学的概念。接受中国儒家的“孝”观念,使日本人固有的情感与习俗取得了理论形式。日本最早明确将“忠”定为绝对的伦理道德准则的是圣德太子公元604年颁布的《十七条宪法》。《十七条宪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尤其是“忠孝”道德。其中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独一无二的最高首领,臣民都要服从于天皇,即忠于天皇。日本自从室町时代中期开始,进入“下克上”的混乱时期,经过守护大名频繁争战的战国时代,兵戈四起,纲常紊乱,迫切需要朱子学伦理纲常的说教,为重建封建身分制服务。日本朱子学强调伦理纲常,主要目的是巩固幕府将军的统治实权,天皇只是分其余润而已。在武士阶级掌握政权以后,更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家的根本。到了江户时代,为巩固统一的政权,叁纲五常、忠孝的学说得到了广泛传播。武士道的兴起就是儒教的“忠孝”道德在武土阶级中的具体表现。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埋没自我的、绝对的主从关系。江户幕府特别强调在幕府、大名、家臣之间要讲“忠”,在他们的家庭和下层民众的家庭当中要讲“孝”。到幕末时期,儒学家们感到主从之忠的不合理,开始注重大义名分。主从之忠,也就转变成为对天皇的忠。“忠孝一致”与“忠孝一体”经过后来的倒幕维新志士的发展,成为尊王攘夷运动的理论基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成为家族式的天皇制国家,忠孝道德被作为国家的基本道德,对户主孝,对天皇忠是人人要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家庭当中,孝就是对户主的绝对服从,子女的职业选择、择偶婚配等也必须服从户主的意志,甚至自身也要听任户主买卖。在这样一种孝的延长线上,对天皇的忠就是爱国。因为天皇是国家的代表,所以对天皇的绝对忠诚和无条件服从是第一重要的。统治者极力提倡“忠孝一体”、“忠孝不可分”,通过《教育敕语》等使民众意识到:天皇与国民的关系是父权家长制度中亲子关系的极限扩大。《教育敕语》以“忠”、“孝”为核心内容,体现了日本传统的道德要求,但它所重的“教育”实为“皇民教育”、“神民教育”,不是为了扩张知识和获得思想自由,相反是要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把日本民众变成其近代化机器上的一个无思无欲的零件。《教育敕语》不仅作为一切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作为国民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强制国民服从。由于家是国的扩大,国是大家,家是小国,主从关系与君臣关系是对家族关系的模拟和延续,主君的权威是家长权的扩大,事主以忠就是孝子尊亲的结果,这样就达到了家族伦理与政治伦理的统一。至此,忠的道德已经从主从之忠转变为君臣之忠。近代以来,日本的统治阶级极力推行家族国家观,“忠孝一致”与“忠孝一体”发展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最高准则。在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中,法西斯军国主义者将“忠孝一致”、“忠孝一体”绝对化为“忠君爱国”,就是要国民完全抛弃个人利益,抛弃私欲,无条件地、绝对地服从天皇和国家,使军国主义政权得以畅行无阻地推行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总之,儒教的“忠孝”道德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作为一种思想教化工具被统治者利用,对统一日本国民思想,保持日本国内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同时,其绝对化、极端化给亚洲各国带来的深重灾难等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期刊2006-11-01)

敏生兰[9](1999)在《浅议回族的忠孝道德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族的忠孝道德观是回族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它源于伊斯兰教教义,又吸收和融合了儒家伦理思想,形成了"二元忠诚"的社会道德忠诚观和"人伦叁典"的家庭伦理孝道观。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中,这种道德观日臻完善,并在现代社会赋予它新的内涵。它影响着回族群体的思想、行为,起到调节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1999年01期)

黄中业[10](1986)在《评封建忠孝道德学说的唯心主义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封建时代关于忠孝的理论,做为一种学说,它宣称忠孝是本于人性的全民道德,认为忠孝道德是永恒的、万能的,直至把它神化。此之谓封建忠孝道德学说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创立,对于向人们灌输忠孝道德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忠孝学说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剖析这一体系,亦将有助于认识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1986年04期)

忠孝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家的忠孝道德观作为儒家思想的基础,几千年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回族的忠孝道德观源于伊斯兰教,作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内容之一,也在各个方面规范着穆斯林的行为。二者在忠孝道德观上既有差异,又有融合。文章旨在分析二者在忠孝道德观上的关系,探讨融合之后的忠孝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忠孝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李炼石.先秦忠孝道德变迁研究[D].南京大学.2015

[2].石含碧.儒家与回族忠孝道德观之比较[J].民族艺林.2015

[3].孙凤华.清末民初中国训育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

[4].孙凤华.清末民初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J].教育学术月刊.2011

[5].孙凤华.清末民初中国修身科教科书中的忠孝道德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

[6].吴争春,吕锡琛.论古代忠孝道德困境[J].求索.2010

[7].黄明花.日韩「忠孝」道德の对照研究[D].延边大学.2009

[8].张光新.“忠孝”道德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

[9].敏生兰.浅议回族的忠孝道德观[J].宁夏社会科学.1999

[10].黄中业.评封建忠孝道德学说的唯心主义体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

标签:;  ;  ;  

忠孝道德论文-李炼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