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八中学750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落实,语文教学现在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新的教学思想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繁荣”的背后却也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地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如何使初中语文教学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有效达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突出人文性,也要强调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新的语文教学改革以后一改以往教条割裂似的分析语文内容,转而更多地去体验作者和文章所承载的思想、情感等。现在的语文课成了思想课,缺少了该有的“语文味”,语文教学的作用由一个极端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大受学生的欢迎,因为没有了枯燥词语的积累,没有了遣词造句的伤神,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不用对优美精彩文段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见解,没有了训练,一堂语文课在热热闹闹、变化多样中开始和结束。这样的语文课现在处处可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跟上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从这样的教学中却没有体现出来,学生语言表达枯燥、缺乏声色,读书读得结结巴巴,基础的字词都不会读、不会写,更不要提什么遣词造句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形式的花样翻新。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也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认为这种让学生自主读书、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的教学方式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很快我们会看见很多学生“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无主次,无层次,显得杂乱无章。这样的教学,教师实际上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实质上已经曲解了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放任,完全丧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放弃了教学主动权,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课堂要想高效,必须将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而不是让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三、加强合作探究,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教学作为当下最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广大老师们所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而时下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区:追求形式,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应用次数频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由于受到讨论时间、讨论题目的难易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讨论还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被打断继续下一个内容了。这种合作学习显得匆忙、敷衍了事,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探究,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无实质的质量和效果。其实这仅是给课堂教学贴上了“研究性学习”等时髦的标签。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探究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有时,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四、优化教学手段,但不可“喧宾夺主”
教学技术现代化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优点。但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多媒体课件应仅仅作为“辅助”的作用,它绝不可以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主体阅读,过多地使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应成为一种美丽的“包装”,而要起到启发、点拨、开窍的功效,追求点“石”成“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将高新科技真正为我们所用,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真理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新课程是理念、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只有积极地思考,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建设,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走进新课程,真正地还语文教学真我的风采,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