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李昌英(广西蒙山县人民医院广西蒙山5467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3-0306-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12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58例,其中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55~88)岁,病程(1~25)年,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实施前其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改变认识,转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健,自我监护,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并积极地参加适合的运动,达到了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老年人

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已非胰岛素依赖性为主。老年和非老年糖尿病有很多共同点,但老年糖尿病还有其不少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饰[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势必增加,而老年糖尿病人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故应重视其临床特点,及早防治[2]。就我院2011年所收治的1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临床表现

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1年共收治1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按WHO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55~88)岁,病程(1~25)年,有92例患者伴有高血压,56例伴有冠心病,12例伴有脑梗死。

1.2临床表现

(1)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易漏诊,但超重及肥胖者占多数。虽然餐后血糖已有升高,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视力模糊、外阴瘙痒、阳痿等,也常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高血压、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等的表现。

(2)易出现低血糖反映:可能与热量控制过低有关,病重卧床、活动量不足、优降糖或胰岛素用量过大时出现[3]。

2护理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具有病程漫长、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功能障碍及要求严格的饮食控制等特点,往往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对治疗缺乏信心,不能有效地应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故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及其重要。

2.1常规护理

(1)耐心向患者解释,消除思想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2)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生;(3)每周测体重1次,认真记录24h出入水量,通过对尿量的观察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4)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如有褥疮、皮肤感染、溃疡等应及时处理;(5)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各种感染、心血管病变、眼部病变等,如发现并发症,应做进一步检查。

2.2生活护理

(1)生活起居要规律,适当参加体育及娱乐活动,注意防寒保暖,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糖尿病患者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洗澡,勤换衣,并注意食物内的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一旦有感染发生时,应及时治疗,不得延误。

2.3饮食护理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应长期坚持。多数老人偏胖,患有高脂血症,常伴胆囊炎或胆石症。饮食疗法的宗旨是控制血糖,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理的营养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糖尿病一般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有关,严格控制饮食对本病的恢复很重要。老年糖尿病病人智力和记忆力减退不易掌握饮食搭配,一般不改变原有饮食习惯,在日常饮食中总量控制即可.(1)协助患者合理控制热能,维持标准体重;(2)根据营养师的建议,为患者制定饮食总热量,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适当,做到最佳配比;(3)让患者多食用纤维素食品;(4)饮食护理的注意事项:为减轻胰岛的负担,使之合理分泌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进食3餐,且要定时定量,不可随意增减食物。

2.4心理护理

重视患者的情绪反应,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极易产生消极情绪或心理障碍,过于悲伤、恐惧、发怒,使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引起血糖升高,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要经常深入病房,向患者讲解病情,嘱其要有耐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其思想顾虑,对疾病的恢复极为重要[4]。

2.5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护理

(1)注射胰岛素时一般用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在上臂三角肌下方或臀部注射,特殊情况下按医嘱处理。(2)抽取药液的剂量要准确,首先看准胰岛素瓶签上所标的含量,然后再抽取。(3)消毒皮肤后,一定要待皮肤干后再注射,注射时要避免刺入血管,否则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如无血液抽出,即可慢慢将胰岛素注入,一边注射,一边渐渐拔出针头,注射完毕后,迅速将针头拔出,用消毒棉棒在针刺处轻压,以防药液外溢。(4)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2周内不要在同一点上重复注射,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的变化,如皮肤硬结、皮下脂肪萎缩等。(5)普通胰岛素应在餐前15~30min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可在餐前1~1.5h注射。注射胰岛素应及时进餐,3餐饮食要相对固定,按需要及时加餐,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3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主动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培养患者自护意识的形成,可以在饮食、心理、药物三大方面极大增强患者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报道,在同等治疗条件下,经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并有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针对每例患者的心理,社会行为方式,健康观念因人施教,则事半功倍〔5〕。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有很多患者一味地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控制好血糖,对其他的如运动、饮食等抱着不理解和不配合的态度。通过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改变这种认识,转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使疾病控制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懂得了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长期、综合、全面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健,自我监护,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并积极地参加适合的运动,达到了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赵凤臣,韩秀敏.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10).

[2]王文绢.我国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抓住关键环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04).

[3]杨凤华.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J].医学信息.2006(01).

[4]周晓艳,周云辉.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5]池洪,许玉新,全蓉蓉.健康教育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08(06).

[6]沈菁菁.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标签:;  ;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