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姿态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姿态,航天器,飞行器,递归,观测器,陀螺仪,结构。
姿态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卜文俊,施亮,何琳,徐伟[1](2019)在《双层气囊隔振装置多目标协同姿态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层气囊隔振装置高精度姿态平衡控制需求,提出多目标协同姿态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双层隔振装置动力学模型、充放气控制等效作用力模型,建立了控制响应特性分析模型。并基于多目标满意优化方法建立了多目标协同姿态控制方法,使得双层气囊隔振装置能够较好地适应上下层气囊隔振装置姿态耦合,实现姿态平衡控制,并可有效抑制结构弹性变形对姿态平衡控制的影响。在双层气囊隔振装置上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将用于某型船舶大型发电机组双层气囊隔振系统,实现双层气囊隔振装置柔性支撑状态下的姿态平衡控制。(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笑,张艳辉,冯伟,范科峰,莫玮[2](2019)在《基于双环滑模变结构的扑翼姿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括针对扑翼飞行器这类模型不精确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实现扑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由于外部复杂环境带来的各种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实现了一种双环跟踪调节的姿态控制,其中还引入了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扑翼状态下,顺利达成俯仰、偏航、滚转等目标姿态,并通过内外环设计克服了传统滑模控制的开关函数引起的抖振问题.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能迅速减小欧拉角偏差,改善动态响应特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提高了姿态调整的精确性.(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9年12期)
李信栋,邹奎,苟兴宇[3](2019)在《一种新型滑模控制算法在挠性多体卫星姿态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挠性多体卫星的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新型算法利用闭环系统Lyapunov函数的一阶导数估计值设计控制器,且控制器采用了递归学习控制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滑模控制技术的颤振问题。随后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闭环系统轨迹可以快速收敛到滑模面,并且系统状态误差可在滑模面上渐近收敛到零。此外,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干扰,而且控制器只需要控制输入矩阵信息而不需受控系统和未知参数的其他先验信息,使得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与现有文献中控制算法进行对比,结果充分验证了本文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秀云,宗群,朱婉婉,刘文静[4](2019)在《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轨迹设计及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稳定性"矛盾,研究了一种优化与控制综合的姿态机动轨迹设计与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考虑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既快又稳的需求,建立姿态机动的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获得姿态机动轨迹,在满足快速性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稳定性;其次,设计新型的快速鲁棒输入成形器(FRIS),与传统输入成形器相比,FRIS具有更短的作用时间及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柔性附件振动,为姿态机动的"快速性"及"高精度"奠定基础;最后,设计新型自适应连续终端滑模控制器(ACTSMC),避免增益过估计,提高控制精度,实现对期望姿态轨迹的有限时间快速高精度跟踪控制。数值仿真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虞文杰,朱志浩,钟晨星,王璐,郭毓[5](2019)在《充液挠性航天器液体晃动模态观测及滑模姿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充液挠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挠性附件振动和液体晃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稳态液体晃动补偿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律,采用平方根函数代替符号函数以减小抖振。考虑到液体晃动频率低阻尼小的特点,为提高姿态稳定控制的性能,设计了一种液体晃动模态观测器,在稳态过程中补偿液体晃动对航天器姿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充液挠性航天器姿态的稳态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振东,杨飞帆,刘惠鹏[6](2019)在《融合眼电及头部姿态的智能轮椅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已有的轮椅融合控制系统,为肢体残疾人提供了多种操纵策略;多数研究只从提升控制成功率的角度开展,少有从轮椅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角度开展的研究;为满足特殊群体对轮椅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式轮椅控制策略,结合眼电信号和头部姿态变化进行融合控制;头部姿态角度变化适合用于轮椅的实际导向,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眼电分眨眼和眼动两种,眨眼行为快速且动作细微,适合作为需频繁使用的控制确认信号,而眼动行为不易发生误操作,因此适合用于发送求救信号;设计了一个集成眼电采集和头部姿态检测的护目镜,位于轮椅处的树莓派通过小波变换特征提取和随机森林算法分类,实现不易疲劳、操纵性好且安全的轮椅控制系统;实验表明,该种控制策略能在识别成功率达到92%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满足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1期)
李松柏[7](2019)在《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姿态中所面临的参数不确定性和噪声干扰等影响,分析了各种姿态控制策略。本文研究一种飞行器姿态控制模型,在设计中将控制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噪声归一化。通过模型的前馈控制项对飞行器控制模型进行实时补偿,同时对归一化之后的系统非线性进行抑制,从而达到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精确控制。(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9年11期)
史艳霞,乔佳,薛珑[8](2019)在《基于自抗扰控制耦合四旋翼姿态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系统中内部不确定性因素使得难以建立系统模型,强耦合以及外部环境的干扰增加飞行器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的四旋翼无人机控制方案。通过分析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数学模型,采用自抗扰控制策略,将及各个回路之间的耦合和内部不确定性因素及外部干扰视为扩张状态,并通过反馈补偿进行抑制扰动使系统近似为积分器串联型,然后利用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补偿。与传统PID对比仿真数据表明,自抗扰控制器对四旋翼无人机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韩子勇,苑士华,裴伟亚,李雪原,周俊杰[9](2019)在《摇臂悬挂机动平台运动姿态调节最优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摇臂悬挂机动平台运动自由度多且运动姿态调节复杂,以机构运动学控制为主的运动控制方法,不能准确描述驱动关节力矩与车体轨迹和姿态的关系。基于质心动力学模型和二次规划方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轮腿复合移动类型车辆整体运动姿态调节的通用动态优化控制框架;以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二次规划方法为主,结合系统逆运动学控制,实现了对车轮地面反作用力的直接控制。利用上述控制方法,对机动平台的侧倾、俯仰、联合姿态调节及其在颠簸路面下的应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动力学运动姿态调节动态优化控制方法能够满足实时性和控制精度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霍建玲,张明路,孙凌宇,张小俊[10](2019)在《石化储罐除锈机器人姿态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石化储罐除锈机器人在壁面上水平运动时容易发生姿态倾斜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除锈机器人姿态控制系统,该系统提出了控制系统总体结构,构建了除锈机器人静力学模型,并通过力学分析得出除锈机器工作时由于正压力不同等原因导致了姿态倾斜。设计的除锈机器人姿态自补偿控制系统,采用基于陀螺仪及编码器信息结合改进式PID算法的控制策略有效的解决了机器人姿态倾斜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和机器人现场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1期)
姿态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括针对扑翼飞行器这类模型不精确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实现扑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由于外部复杂环境带来的各种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实现了一种双环跟踪调节的姿态控制,其中还引入了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扑翼状态下,顺利达成俯仰、偏航、滚转等目标姿态,并通过内外环设计克服了传统滑模控制的开关函数引起的抖振问题.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能迅速减小欧拉角偏差,改善动态响应特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提高了姿态调整的精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姿态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卜文俊,施亮,何琳,徐伟.双层气囊隔振装置多目标协同姿态控制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2].刘笑,张艳辉,冯伟,范科峰,莫玮.基于双环滑模变结构的扑翼姿态控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
[3].李信栋,邹奎,苟兴宇.一种新型滑模控制算法在挠性多体卫星姿态控制中的应用[J].宇航学报.2019
[4].张秀云,宗群,朱婉婉,刘文静.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轨迹设计及跟踪控制[J].宇航学报.2019
[5].虞文杰,朱志浩,钟晨星,王璐,郭毓.充液挠性航天器液体晃动模态观测及滑模姿态控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6].陈振东,杨飞帆,刘惠鹏.融合眼电及头部姿态的智能轮椅控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7].李松柏.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模型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
[8].史艳霞,乔佳,薛珑.基于自抗扰控制耦合四旋翼姿态稳定性研究[J].控制工程.2019
[9].韩子勇,苑士华,裴伟亚,李雪原,周俊杰.摇臂悬挂机动平台运动姿态调节最优控制研究[J].兵工学报.2019
[10].霍建玲,张明路,孙凌宇,张小俊.石化储罐除锈机器人姿态控制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