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何新宇:技治主义中的技术美学思想论文

婧何新宇:技治主义中的技术美学思想论文

摘 要:技治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上半叶,是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而产生的,提倡通过拥有专业技术的专家来实现对社会高效、和谐的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将一切违反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干预、转移、抵制,达到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效社会。技治主义思想兴起与衰落同样迅速,但其思想上,却存在着相当多的诸如人与技术的统一、技术的合目的之美等技术美学的思想。技治主义这一系列特殊的思想,对于美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技治主义;技术美学;技术美

技治主义一词作为一个英文新词,大约是于1919年由W·斯密斯所创,技治主义(technocracy)一词源于希腊语techne(技术)和kratos(权力)。而直到1931-1932年间,由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才有人真正重视起技治主义来,在这个时候有了第一场技治主义运动。随后在1932年,技治主义运动迎来了它的高峰。但是,技治主义运动热潮的退却与它的兴起同样迅速。到1933年,技治主义运动便被技治主义“大陆委员会”所替代了,而“大陆委员会”这一组织自1936年起,便也悄无声息了[1]。

技治主义意谓由技术人员组成政府,特别意谓由技术专家管理社会。该词也被译为技术统治、技术治国、专家政治、专家统治、专家治国等。传统的技治主义,由斯扎克看来是“工业社会用以达到它的有组织整合的顶峰的社会形式”[2]。而刘永谋认为,技治主义有着“工业社会用以达到它的有组织整合的顶峰的社会形式”[3]。这两个核心主张。总的来看技治主义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科学管理的主张,是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系统社会治理技术。技治主义这种思想本身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需求的,首先,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效的社会;其次,它还包含着解决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这一强烈的历史使命;最后,它也蕴含着对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和述求。这正符合了当时整个社会加速技术化和专业化的历史背景,正是技治主义之中合目的性的一大体现。

一、技术美学内涵

一般来说,在美学领域之中,将审美分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技术美等。而技术美又诞生于工业生产和工业产品之中,包涵产品技术美、形式美、功能美以及产品各个要素之间的统合美、人与工业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和谐美等。

PPARγ激动剂对抗经氟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氧化损伤 ……………… 刘仙红,等(10):1149

技术美学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捷克的设计师佩特尔·图奇就率先在美学界提出了“技术美学”这一概念,并带来了一轮研究技术美学的热潮。由于技术美学这一概念的兴起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而产成的,所以也被称为工业美学。所以,从名称上看,技术美学一般被看作是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之上的。但是,这种看法通常认为是局限的、片面的,忽略了其历史性。因为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我们发现,涉及到技术形式的人与生产要素之间美的关系已经长期存在于手工业时代。简单来讲,诸如古代的青花瓷等手工艺品,也充分体现了技术美学内涵,只不过碍于当时的时代性,技术美学思想尚未形成体系,没有集中被整理出来,但是若只追究其思想,早在苏格拉底时期便有所提及。苏格拉底提到:“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4]这里对于事物的美的探求就已经深入到了产品与人的关系之中,他认为一物是否具有美的属性来源于它是否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是否符合人们的目的。同时,休谟也提到:“美有很大一部分起于便利和效用的观念”,人们“看到便利就引起快感,因为便利就是一种美”[5]。休谟在这里同样也将对美的探求扩展到了工艺和技术层面,因为这种便利的载体并非是传统的艺术上的美所能带来的,而是通过在生产产品之上或者是思想、政策等的附属物,这种便利正是通过这些技术和思想产物所体现出来的。而无论是功用还是便利,其目的最终都是服务于人的,是为了人生存的目的所存在的,也即是“合目的”的。所以,技术美学在手工业时代并非完全没有体现,只是其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与现代工业时代的技术美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技治主义作为以技术理论和技术专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对于社会便利、高效和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追求,这种从思想的提出者出发面向整个社会试图使得整个社会通过科学技术变得更为完善的思想理论和处事方法中,恰恰体现了技术美学中的一些思想。因此,对于技治主义从技术美学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可以使得我们得到一些对于美学的新视野和新观点,同时对于技治主义的研究提供一种美学的角度。

二、技治主义中的技术美

女性盆底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前、中、后3个腔室,前腔室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腔室包括阴道穹窿、子宫;后腔室包括阴道后壁、直肠。三腔室概念的提出,可根据器官脱垂的部位判断盆底缺陷的类别和层次,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确定修复层面。膀胱颈在经会阴超声的正中矢状切面易于识别,是前腔室的重要标志点,其位置和移动度代表了前腔室脏器的位置和运动,并可反映相应腔室支持组织的松弛情况及功能状态。

我们如何能将一物所称之为美,在技术美学思想之中,现代的技术美学思想一般认为,技术美包含着技术产品之中的设计之美、形式之美、工业生产之美再到后面更加强调技术产品的创造性、便利性和互动性,并且更进一步强调了技术与人的和谐统一。而在过去朴素的技术美则更加强调技术和产品的合目的性和便利性,而这些美学特性,最终不仅落在技术和技术产物之中,更是在人与技术的交互之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升华,从而真正地让人们感到美。

在技治主义的思想中,虽然对技治主义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基本上均有以下两个原则:其一,科学管理原则,以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来进行对社会的管理;其二,专家政治,通过那些系统的接受过自然科学教育和具有科学素养的专家来控制权力[6]。技治主义的这两个原则最终的目的还是服务于社会,是在寻找使得整个社会变得高效而快捷的行为模式,从这一点上来看,技治主义的思想恰恰是技术美学中合目的性和便利性的体现,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工业革命带动了工业的飞速提升,同时在这个时期爆发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社会功能混乱,经济结构崩溃,看起来一片狼藉。但是由于工业技术的飞速提升,这种技术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发展潜力和使得社会便利的工具,而技治主义的专家们正是试图通过引导和推崇这种技术,最终达到实现社会和谐,拯救市场经济。技治主义的原则之一,科学管理原则,试图通过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来对社会进行管理,本身就体现了其试图通过技术和技术理论达到社会与人和谐统一,并进行一种完美交互体验的诉求,试图通过工具理性使得作为技术产品的客观世界与具有主观意志的人的世界达到和谐完美的平衡状态的主张。而这种诉求恰恰就是技术美学思想之中所寻求的技术之美的体现——追求技术产品与人之间的美的交互。其原则之二,专家治理,则是对原则一的补充和保证,只有通过专家治国才能够保证通过正确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来对国家进行管理和指引,而这种专家的形成则更是体现了作为客观本体的技术手段和技术知识和作为主观行为者的人在交互之上的和谐与统一,人作为技术知识和手段的缔造者,从实践之中总结思考得出技术知识,同时又通过教育已经专家的治理将这种技术知识传承和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实现对客观知识对其他主观行为者的教育和指引,这种行为方式,正是体现了技术与人在交互之上的和谐之美,并且从长远的目的上来看,通过专家治理国家,最纯粹、最完整的保留了这种技术知识的传承,正是便利这一技术美在思想之上的体现。

Biesse正在以其新的企业发展计划贡献于工业4.0,为第4次工业革命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包括为客户装备数字化和更大网络的有力工具,提供实时数据,积累知识和提高效率。

在技治主义身上,这种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区分变得不那么清晰,有人认为这是将人作为机械的奴隶而存在的一种思想,其实不然,技治主义并非是将人作为机械的奴隶,而是实现了人和机械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海德格尔曾提到“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7],这种解蔽方式是使得一切事物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技术使得人与自然进行交互,让人与自然能够得以互相融入、互相理解和实现,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使得人与自然彼此都能得以完善,实现人性之美。技治主义在思想中强调以技术思想和技术手段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思想,看似是暴力地将人类的技术手段强加于自然之上,但是实际上,技治主义这种以技术知识和手段作为根本核心的原则恰恰是防止了人类危害世界和自然的一种方式。在非技治的视野下,政客们对于自然科学大部分一知半解,在实际决策和社会治理中,必然会因为知识的缺失在涉及自然和人类社会交互的一些方面存在决策失误的问题,难以兼顾两者的利益,而长期接受自然科学知识训练的科学家,对自然界具有相当充分的认识,在决策之中更加能够保证和兼顾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二者发展的统一,从而使得人们能够“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达到自然与人类的统一,使得技术不再压迫人类,而是与人类进行和解,达到“人性美”与“技术美”的共同实现。

三、结语

技治主义并非完全像一些批判者所说的那样,试图完全将人当作机械的奴隶,在本质上更是蕴含了将人类与技术统一这一情怀在其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技治主义的两个原则充分体现了“合目的性”和“便利性”所带来的技术美;另一方面,技治主义通过技术知识使得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思想也正是体现了技治主义的人性美色彩。本文对技治主义身上的技术美学思想进行一点探求,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新的美学研究维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9)[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540.

[2]Roszac T. The making of a counter culture: reflection on the technocratic society and its youthful opposition[M].New York:Doubleday Company,1968:7.

[3]刘永谋.安德鲁·芬伯格论技治主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1):124-129.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28-229.

[6]刘永谋.技术治理的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6):118-127.

[7]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作者简介:王婧,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

何新宇,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逻辑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宋国栋

标签:;  ;  ;  ;  ;  ;  ;  ;  ;  ;  

婧何新宇:技治主义中的技术美学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