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系统的混沌轨道引导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21)在《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职业球员这一根本构成素,职业足球运动员是职业足球领域中所有交往行为的创造者,对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更是发展职业足球运动的本源。然而,目前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如职业足球运动员集体讨薪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形成以职业足球运动员为主引起的职业足球市场失序等问题成为影响职业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由此,本研究将揭示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以下简称“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该自组织系统科学的治理路径作为研究旨趣,以期推动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提供管见。本研究将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辅以文献资料法、质性访谈法、系统综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推演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演化机理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组织理论系群的支撑和我国职业足球发展实情,得出治理该自组织系统的合理路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不仅是一个开放且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复杂整体,更是一种包含多种子组织元素的经济行为主体和价值文明的符号,并且其形成过程动态的系统性和形成结果的构建具有耦合性的基本条件,以及单位结构要素稳定性、演化中伴随创新行为的独特优势符合自组织的属性和机制要求。(2)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具有过程曲折性和路径多样性两大演化特点,并且具备开放和非平衡态的结构特点、内部要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存在涨落行为,以及历经突变形成稳定态的本质属性,由此,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主要包含耗散机制、协同机制、涨落机制和突变机制四个部分。(3)在演化机制的影响下,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自我演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生态环境差、理念意识产生偏差、存在目标定位脱离本质和规则政策变化快而缺失适配措施的涨落、核心要素具有成材率低且培养难度大的非线性特征、要素间和组织间的协同性差、实现渐进式跃迁的保障条件差等问题。(4)依据治理网络结构包含治理目标、主体、内容以及评估保障等维度,提出明确目标价值定位和现代化培养理念、形成坚持多元治理主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协同、促进核心要素价值实现、发挥顶层设计配套具体措施的协同效应、打造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的自组织系统协同通路,以及健全自组织系统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评估体系等科学治理路径,以期促进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实现可持续的演化发展。
陈玉萍[2](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郭瑞[3](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徐晓丹[4](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方芳[5](2014)在《时序—非均匀有理B样条建模技术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时间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某一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时间序列能够有效地研究系统的发展变化过程。非均匀有理B样条(简称NURBS)是几何造型领域非常优秀的一种造型技术,且对于任意标准解析形状和自由曲线具有统一的数学表达。但是,长期以来该建模技术并没有被用于时间序列的建模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建模方法中缺少时间变量,因此不能很好地描述系统的演化过程。基于此,我们的研究小组通过在NURBS中有效的加入时间变量,提出时序-NURBS模型(即S-NURBS),使其可以有效的用于时间序列的分析和应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S-NURBS建模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然后,对S-NURBS建模技术的实际应用性进行了探索。从S-NURBS所具有的性质和优势出发,我们考虑将其用于时间序列缺失值恢复以及构造反馈混沌控制所需的外部周期信号发生器,提出了结合窗口插补调整的S-NURBS时间序列缺失值插补方法和基于S-NURBS信号反馈的混沌控制方法。通过对实际的两组水文时间序列进行插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结合时间序列特性的窗口插补调整的S-NURBS插补算法是有效的,通过灵活的权因子设计和有效的窗口插补调整,最终可以得到可靠的插值时间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现实系统的物理性质,从而为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与此同时,真实数据插补的结果也证实了该方法优于其他传统的几何插值方法,例如:线性插值、分段三次Hermit插值和三次B样条插值。最后,我们对Lorenz系统和Van der Pol系统进行了基于S-NURBS信号反馈的混沌控制方法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和方法对比证实了该混沌控制方法不仅实现简单,而且不需要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只需利用采样获得的离散混沌时间序列设计出所需的控制信号并适当调节反馈权重K即可。因此,该方法为许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当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尚不清楚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
贺波勇[6](2013)在《载人登月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分析与中途修正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载人登月转移轨道是载人登月任务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基于Apollo方案的载人登月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和特性研究比较成熟,但对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分析和中途修正精确制导方法还须深入研究。本文以载人登月转移轨道为对象,从偏差传播分析方法、中途修正最优策略和制导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对载人登月转移轨道精确控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基于不同优化算法串行求解单条载人登月转移轨道方法,并对多条自由返回轨道、混合轨道参数整体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比验证了圆锥曲线拼接法、多圆锥截线法和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差异,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和内点罚函数法(Interior Point Penalty Fucntion,IPPF)与不同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单条轨道串行优化求解策略,应用圆锥曲线拼接法仿真得到自由返回轨道和混合轨道参数特性,特别是月面可达范围特性,为载人登月轨道优化设计、月面着陆选址、任务总体设计等提供借鉴。提出了基于标称轨道数据的偏差传播机理分析方法,并基于不定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UT)思想求解了转移轨道偏差传播问题,初步分析了会合坐标系中自由返回轨道偏差传播特性。首先通过Monte-Carlo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增益,提出了只需少数特定?点不定变换的UTCAM(Unscented Transform Covariance Analysis Method)方法,还提出了基于标称轨道数据的偏差传播机理分析方法,最后建立了会合坐标系中简化动力学模型,求解了自由返回轨道偏差传播特性。应用NSGA-II算法求解了中途修正最优策略,并对Breakwell的间距比策略进行改进,提出了首个测控区间双脉冲联合修正策略。首先将中途修正最优策略用抽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Multip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OP),然后应用NSGA-II求解了单次中途修正最优时机和首末两次中途修正最优时机,最后提出了首个测控区间双脉冲联合修正策略,对Breakwell的间距比策略进行改进,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结合本文提出的基于标称轨道数据的偏差传播矩阵求解方法,推导了基于状态变量的摄动制导方法,提出了基于局部优化算法的中途修正制导方法,最后简述了基于MatlabGUI技术的转移轨道引导分系统工程开发应用。首先用数学语言描述了转移轨道中途修正制导问题,推导了飞行状态变量的摄动制导公式,并结合偏差传播矩阵,得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摄动制导方法。结合局部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中途修正制导算法,并比较了常见三种局部优化算法在该问题的适用性,得到内点罚函数法略优的结论。最后简述了作者应用MatlabGUI开发某探月飞行器地面引导控制分系统情况。论文主要针对载人登月转移轨道优化设计、特殊轨道整体规律、偏差传播分析方法、最优修正策略和中途修正制导方法等展开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思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用方法,并将结合某任务背景,在工程实际中验证了一部分成果。
俞晓磊[7](2011)在《基于光电感知的混沌仿生信息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环境下基于多信息的光电感知与主动控制能力是衡量一个运动体智能水平的重要依据。虽然人工智能在机器推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环境感知与理解方面却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因此,研究运动体对环境的自主光电信息感知以及对外部刺激的反馈控制已成为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论文从混沌动力学原理出发,提出基于光电感知的混沌仿生信息融合新方法,为提高运动体主动光电信息感知与自主控制的融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技术途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Cramer-Rao界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几何拓扑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定位方法。从几何学角度研究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理论建模以及在目标定位方面的典型应用,推导出典型多光电传感器定位中的几何关系,为传感器的有效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2.提出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运动体混沌感知与自主避障方法。在动态环境下,综合考虑了运动体光电传感器的几何分布以及外部障碍物和目标的空间信息,将混沌感知-行为动力学回路结构模型具体应用到运动体光电传感-行为控制中,使运动体自主控制所使用的光电感知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更接近实际生物体的视觉感知系统,为光电视觉感知与控制的仿生信息融合提供了新方法。3.提出一种动态环境下基于几何特征辅助和混沌感知的运动体自主定向方法。该方法通过借助环境中的几何暗示,并依靠机器人光电感知系统的自主混沌感知能力,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方向判定与控制。研究得到了不同几何特征对机器人定向性能影响的两点重要结论:移动机器人的空间重定向性能与环境的几何旋转对称性成反比例;移动机器人的空间更新性能在有角环境中较优,在圆形环境中较差。该方法能够保证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定向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研究成果为基于光电技术的运动体自主定向研究提供了新途径。4.将主动视觉感知技术与混沌动力学回路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视觉感知和混沌演化的运动体定位方法。从信息论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有限可视域内基于观测熵的最大信息路标集合选取标准,建立相应的主动视觉感知模型、运动模型和混沌动力学回路结构。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非常适合在动态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勇[8](2011)在《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文中指出交通流中的非线性特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方向,其研究目地在于揭示交通流系统的各种非线性特征背后的形成机制,然后加以预测和控制。研究对象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各种交通流模型,另一类是实际的交通流时间序列。本文以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为研究内容,重点进行了以下的研究:(1)对宏观和微观的交通流时间序列进行非线性检验,检验方法有递归图、替代数据法、CLY方法和功率潜,检验结果表示宏观和微观交通流均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均表现出混沌特征。(2)从三个方面分析微观交通流时序的非线性特征。第一:采用提出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计算时间序列Lyapunov指数谱的方法分析了交通流的混沌和超混沌特征,计算结果表示交通流在拥挤状态下出现超混沌。第二:提出通过速度时间序列的算法复杂度估计系统周期性成分的比率,通过速度变化率序列的近似熵估计系统在结构变化上的复杂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复杂度值对应交通流的不同状态。第三:改进了hurst指数和多重分形谱的计算方法,然后采用hurst指数和多重分形谱分析不同状态下交通流序列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交通流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形特征量值存在差异,因此具有不同的分形结构。(3)对交通流预测的研究包括:一、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混沌时序预测方法。该方法选取了相空间中的多个邻近重构向量来提高预测精度,给出了计算步骤。对理论混沌序列预测的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要优于原方法,讨论了噪声和邻近参考点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对交通流的预测当中。二,提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给出了算法步骤,并讨论了噪声、邻近参考点数和预测步长对预测效果的影响。对理论混沌序列预测的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对交通流的多变量预测当中。三,提出了一种预测交通流量的动态组合建模方法。该方法将流量时间序列分解成周期项、趋势项、混沌扰动项,采用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周期项和趋势项之和,计算时分别取周期为一天和一周,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确定权重,采用混沌预测的邻域法预测混沌项。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依据变结构控制理论,通过设计速度控制器使得交通流趋于稳定和有序。提出了三种控制方法:连续宏观交通流模型的近似变结构控制;基于离散趋近律的离散交通流模型的变结构控制:基于离散趋近律的离散交通流模型的预测变结构控制。给出了算法步骤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将交通流密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改变换道率实现车流在车道上的分配。图69幅,表14个,参考文献176篇。
姜克锦[9](2009)在《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作为交通需求的产生“源”,交通(网络)系统作为交通供给的“流”,城市交通总是在交通“供”与“需”,“源”与“流”两者互馈影响、相互调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化。现象必有规律,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目前的研究生硬的依据交通需求“源”来配置交通供给“流”,以期达到供需匹配,却忽视了“源”与“流”之间复杂的互馈作用关系,部分文献对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也仅从表象上进行表述,对两者互馈影响、自发调节的关系与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原因与内在机理缺乏研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综合系统的观念,孤立的去看待土地利用这个交通需求“源”与交通系统这个交通供给“流”,造成研究本体对象不全,无法正确认识系统的本质属性。故此,论文立足于对病理的探讨,针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上对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长期割裂的状况,及现状城市交通系统的狭义定义,基于供需匹配这一矛盾统一体提出了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英文缩写IULTS,简称为城市L-T系统,下文有时直接简称为系统)概念,从系统内用地子系统与交通子系统之间所表现的互馈影响、相互调节现象出发,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探究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客观规律,揭示系统发展演化所遵循的固有规律与内在机理,从系统发展演化机理上提出系统优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期研究结论能为从机理上研究、分析、解决交通问题,深入认识系统是否可控、如何可控及控制发展的方向、理论与方法等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参考。城市L-T系统是一个具有非线性、高度不确定性的开放复杂巨系统,遵循同质系统固有的演化规律。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决定了系统具有自组织系统的自组织优化功能,用地与交通之间的互馈影响、相互调节过程实质就是系统自组织优化调节过程。但由于自组织的隐形特征,不易被察觉和认识,论文构建了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通过模型模拟仿真进一步证实了系统自组织机制的客观存在。同时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系统发展的他组织控制影响,论文首次提出城市L-T系统发展演化是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发展演化过程,寻求自组织与他组织同向复合演化是系统发展的目标,并定义了同向复合、分向复合与反向复合的概念,初步树立了城市L-T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观。为进一步深入认识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发展演化过程,论文建立了城市L-T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模型。通过对反映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作用力的控制参数的不同取值,分别模拟得到城市用地空间规模与城市交通系统通达距离,及城市用地密度形态与城市交通模式之间的复合演化过程,仿真结果不仅较好的解释了现实城市L-T系统的复合发展演化过程,同时进一步表明了他组织机制的重要性,即随着系统复杂度不断提高,他组织力显得越发明显和重要,系统的有序发展需要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协同作用。系统演化机理探讨的目的是为系统优化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从优化调整他组织力,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同向复合演化目标出发,基于用地子系统与交通网络子系统之间互馈影响、相互调节的自组织过程,分远期、近期两个阶段建立了系统同向复合演化集成优化模型。第一阶段从系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用地功能空间布局与道路交通网络集成优化模型,第二阶段考虑用地功能空间布局一定的情况下,从城市近期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用地开发强度与道路交通网络集成优化模型,并分别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相继平均法的组合算法以及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来求解上述模型,且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存在用地功能空间布局、用地开发强度与道路交通网络的最佳协调配置,政府兼有城市土地功能空间布局、土地开发、道路网络建设的供给方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应综合考虑系统与个体利益最大化诉求,在规划控制上实现用地与交通的最佳耦合,促进系统同向复合演化。最后,为从宏观上把握系统发展演化的方向及量化分析系统发展演化的有序度,论文一方面从自组织分形理论出发,通过对城市用地形态分维与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分维的研究计算,提出协调因子概念及计算方法量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协调匹配关系;另一方面基于系统自组织耗散特征分析,引入信息熵理论,建立了系统熵变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对成都市L-T系统演化评价证实了以上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的有效性。
雷强[10](2007)在《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率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门旨在揭示非线性系统的跨学科共同性质的综合性基础科学—非线性科学逐步形成,由此诞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混沌经济学,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近年来,随着非线性金融理论的发展,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理论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产生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成果。因此,如果能使其和我国外汇市场的防止汇率大幅波动和汇率预测研究相结合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出发,选择对人民币三种汇率以及五种国际汇率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由于世界各国执行不同的汇率制度,发达国家主要实行联合浮动,新兴工业国家实行弹性浮动,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实行钉住浮动,主要货币如美元、马克、日元之间的汇率大起大落。特别是进入80和90年代,各国外汇市场的波动异常剧烈,并且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使得传统经济学的解释出现了局限性。鉴于其对各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使得有必要对汇率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研究;其次,鉴于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而且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中国的汇率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汇率制度有巨大的差异,因而有其内在的特殊规律性。认清这种规律性,对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必将大有裨益。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内在机理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国货币在国际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快,各国外汇市场已经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全球外汇体系。各国货币在全球体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际上几种重要的汇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国际上几种重要的汇率进行非线性特征研究,这对人民币汇率非线性机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本课题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第二章着重阐述了本文首次运用间接混沌检验法—替代数据法和BDS统计分析法,对八种汇率进行非线性特征检验,并且提出基于BDS的替代数据法,发现汇率时间序列具有内在的和确定性的非线性结构。第三章运用R/S分析法对上述汇率进行了分形理论分析,证实了汇率的分形结构的存在。第四章运用了混沌理论对上述汇率进行了混沌检验,发现上述汇率时间序列存在弱混沌现象。第五章总结全文的结论和对金融(汇率)时间序列的前沿问题展望。
二、特殊系统的混沌轨道引导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系统的混沌轨道引导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概况 |
2.1.1 国外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2 自组织理论在国内的科学研究 |
2.2 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研究概况 |
2.2.1 国外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的自组织系统的科研情况 |
2.2.2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在国内的相关研究 |
3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学理概念 |
3.1.1 职业足球运动员 |
3.1.2 培养的意蕴 |
3.1.3 自组织和系统 |
3.1.4 治理一词的辨析 |
3.2 理论支撑 |
3.2.1 自组织理论系群 |
3.2.2 自组织理论体系框架 |
3.3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与自组织理论相契合 |
3.3.1 基本条件 |
3.3.2 独特优势 |
3.3.3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治理的研究框架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质性访谈法 |
4.2.3 逻辑分析法 |
4.2.4 系统综合法 |
4.2.5 扎根理论 |
5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分析 |
5.1 具体释义 |
5.1.1 内部要素与组织结构 |
5.1.2 演化特点及本质属性 |
5.2 演化机理 |
5.2.1 形成耗散结构 |
5.2.2 内在支撑动力的协同 |
5.2.3 原初诱因——涨落的存在 |
5.2.4 在突变中实现跃迁 |
5.2.5 小结 |
5.3 动态演化中的问题 |
5.3.1 自组织系统的生态环境差且演化的理念意识产生偏差 |
5.3.2 自我组织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脱离本质的内部涨落 |
5.3.3 政策规则要素变化快而缺失配套措施等外部涨落的出现 |
5.3.4 核心要素存在职业化成材率低且培养难度大的非线性特点 |
5.3.5 自我演化过程中要素间和组织间的融合度低、协同性差 |
5.3.6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实现渐进式阶跃的保障条件差 |
6 自组织理论框架下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 |
6.1 厘定治理自组织系统具体的导向目标和多元化的治理主体 |
6.1.1 明确培养的目标价值定位以及现代化的自组织系统培养理念 |
6.1.2 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协同 |
6.2 建构实践性的协同治理内容 |
6.2.1 促进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核心要素的价值实现 |
6.2.2 发挥科学的顶层设计配套相应具体措施的协同效应 |
6.2.3 打造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的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协同通路 |
6.3 建设治理的保障及评估机制以促进整体渐进式跃迁 |
6.3.1 健全自组织系统的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 |
6.3.2 建立全方位评估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体系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和局限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科研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C 从业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D 访谈录音转录样本 |
致谢 |
(2)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4)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咨政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
一、协同 |
二、协同创新 |
三、利益配置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已有研究评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演进 |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一、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时序—非均匀有理B样条建模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时间序列缺失数据恢复的意义 |
1.1.3 混沌系统控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缺失值插补研究现状 |
1.2.2 混沌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本文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S-NURBS模型及其改进 |
2.1 NURBS模型 |
2.1.1 NURBS曲线 |
2.1.2 NURBS曲面 |
2.1.3 NURBS性质 |
2.2 原始S-NURBS模型构建 |
2.2.1 S-NURBS模型的描述及其应用展望 |
2.2.2 S-NURBS模型的构建步骤 |
2.3 S-NURBS模型的改进 |
2.3.1 原S-NURBS模型的不足 |
2.3.2 权因子对S-NURBS模型的影响及其设计 |
2.3.3 改进之后的S-NURBS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合窗口插补调整的S-NURBS时间序列缺失值插补 |
3.1 常用的时间序列缺失值插补方法 |
3.1.1 统计学插值方法 |
3.1.2 几何插值方法 |
3.2 一种结合S-NURBS和窗口插值调整的插值方法 |
3.2.1 方法的主要思想 |
3.2.2 S-NURBS初始插补 |
3.2.3 迭代窗口插补调整 |
3.3 水文数据的缺失值插补实验 |
3.3.1 实验准备 |
3.3.2 权因子设计方法的的有效性验证 |
3.3.3 几种插值方法的对比 |
3.3.4 实验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NURBS信号反馈的混沌控制方法 |
4.1 常用的混沌控制方法 |
4.1.1 OGY混沌控制方法 |
4.1.2 自控制反馈控制法 |
4.1.3 延迟反馈混沌控制 |
4.1.4 外加周期扰动混沌控制方法 |
4.2 基于S-NURBS信号反馈的混沌控制方法 |
4.2.1 控制原理 |
4.2.2 控制器设计 |
4.2.3 方法的创新之处 |
4.3 S-NURBS信号反馈方法验证 |
4.3.1 基于S-NURBS信号反馈的Van der Pol系统的混沌控制 |
4.3.2 基于S-NURBS信号反馈的Lorenz系统的混沌控制 |
4.3.3 S-NURBS信号反馈方法与延迟反馈控制方法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展望 |
5.2.1 存在的问题 |
5.2.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载人登月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分析与中途修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载人登月发展概况 |
1.1.1 国外载人登月历史与发展概况 |
1.1.2 我国载人登月现状 |
1.2 载人登月转移轨道概述 |
1.2.1 地月转移轨道类型 |
1.2.2 快速转移轨道方案 |
1.2.3 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
1.2.4 数值优化算法简介 |
1.3 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 Monte-Carlo统计方法 |
1.3.2 真线性化协方差分析方法 |
1.3.3 CADET方法 |
1.4 转移轨道中途修正策略概况 |
1.4.1 传统中途修正策略 |
1.4.2 智能进化算法求解策略 |
1.5 转移轨道中途修正制导算法概况 |
1.5.1 B平面摄动制导算法 |
1.5.2 显式制导算法 |
1.5.3 基于优化算法的制导算法 |
1.6 论文内容 |
第二章 轨道设计与参数特性分析 |
2.1 时间与坐标系统 |
2.1.1 时间系统 |
2.1.2 坐标系统 |
2.2 转移轨道设计方法 |
2.2.1 圆锥曲线拼接法 |
2.2.2 多圆锥截线法 |
2.2.3 高精度动力学模型 |
2.2.4 轨道设计与模型对比 |
2.3 载人登月轨道参数特性分析 |
2.3.1 自由返回轨道参数特性分析 |
2.3.2 混合轨道参数特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分析 |
3.1 基于Monte-Carlo统计方法的偏差传播分析 |
3.1.1 偏差增益仿真设置 |
3.1.2 位置偏差椭球分析 |
3.1.3 轨道六根数偏差分析 |
3.2 基于UT的偏差传播协方差分析 |
3.2.1 UTCAM基本步骤 |
3.2.2 UTCAM有效性验证 |
3.3 基于标称轨道数据的偏差传播机理分析方法 |
3.3.1 偏差传播机理分析方法 |
3.3.2 偏差传播机理分析方法验证 |
3.4 会合坐标系中自由返回轨道偏差传播特性分析 |
3.4.1 会合坐标系中轨道动力学方程 |
3.4.2 会合坐标系中偏差传播方程 |
3.4.3 会合坐标系o-xy平面内偏差传播特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转移轨道中途修正最优策略 |
4.1 问题数学描述及NSGA-II算法原理 |
4.1.1 中途修正最优策略数学描述 |
4.1.2 应用NSGA-II求解步骤 |
4.2 中途修正问题中的测控约束 |
4.2.1 转移轨道测控步骤 |
4.2.2 地面测控弧段分析 |
4.3 考虑测控约束的中途修正策略 |
4.3.1 单次中途修正最优时机求解 |
4.3.2 两次中途修正最优时机联合求解 |
4.4 首个测控区间双脉冲联合修正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转移轨道中途修正制导 |
5.1 中途修正制导问题数学描述 |
5.2 基于偏差传播矩阵的摄动制导算法 |
5.2.1 基于状态变量的摄动制导公式推导 |
5.2.2 基于偏差传播矩阵的摄动制导算法 |
5.3 基于局部优化算法的中途修正制导方法 |
5.3.1 基于局部优化算法的中途修正制导方法 |
5.3.2 SQP、IPPF和TRR中途修正制导性能比较 |
5.4 基于Matlab_GUI的地面引导控制软件设计 |
5.4.1 地面引导控制分系统功能与任务 |
5.4.2 地面引导控制分系统设计 |
5.5 小结 |
结束语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Matlab中应用HLA、UDP及Oracle命令 |
(7)基于光电感知的混沌仿生信息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动力学研究概述 |
1.3.2 感知信息融合研究概述 |
1.3.3 混沌动力学与基于光电感知的仿生信息融合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编排 |
第二章 基于几何学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2.1 基本几何参数的定义 |
2.2 最优多传感器几何拓扑的数学基础 |
2.3 基于典型光电测量的最优多传感器分布几何拓扑 |
2.3.1 距离测量 |
2.3.2 到达时间测量 |
2.3.3 方位角测量 |
2.4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
3.1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
3.1.1 动力学系统 |
3.1.2 系统的状态 |
3.1.3 相空间 |
3.1.4 运动方程 |
3.1.5 轨道 |
3.1.6 相流 |
3.2 非线性动力学的微分几何描述 |
3.3 Lyapunov 指数与混沌动力学 |
3.4 混沌与混沌吸引子 |
3.5 混沌控制 |
3.5.1 混沌控制的概念 |
3.5.2 混沌控制的方法 |
3.6 多卷混沌系统研究 |
3.6.1 多卷混沌系统研究进展 |
3.6.2 饱和函数序列 |
3.6.3 多卷混沌吸引子的设计与仿真 |
3.6.4 多卷混沌吸引子的理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电技术的运动体混沌感知与自主避障 |
4.1 基于二维混沌演化的运动体自主感知与避障 |
4.1.1 二维多卷混沌系统的演化 |
4.1.2 受控二维多卷混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4.1.3 自主避障系统设计 |
4.1.4 光电感知系统设计 |
4.1.5 混沌感知 -行为动力学回路设计 |
4.1.6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 基于三维混沌演化的运动体自主感知与避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几何特征辅助和混沌感知的运动体自主定向 |
5.1 自主定向系统设计 |
5.2 光电感知系统设计 |
5.3 不同几何特征辅助下重定向性能研究 |
5.4 不同几何特征辅助下保持方向性能研究 |
5.5 动态环境下定向性能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主动视觉和混沌演化的运动体自主定位 |
6.1 传感器分布与系统设计 |
6.2 主动视觉感知模型 |
6.3 运动模型 |
6.4 视觉感知 -运动混沌动力学回路 |
6.5 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
6.5.1 观测熵仿真 |
6.5.2 足够路标下路径估计 |
6.5.3 无足够路标下路径估计 |
6.6 机器视觉系统设计 |
6.6.1 光源系统设计 |
6.6.2 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
6.7 实验验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总结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非线性科学及其现状 |
1.1.2 交通流与交通流理论 |
1.1.3 交通流非线性特性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流的非线性特征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交通流的非线性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3 交通流的非线性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交通流的非线性检验 |
2.1 交通流时间序列 |
2.2 基于递归图的确定性检验 |
2.2.1 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
2.2.2 递归图分析 |
2.3 替代数据法检验 |
2.3.1 零假设 |
2.3.2 替代数据组生成方法 |
2.3.3 基于分维数的Z统计检验 |
2.4 CLY方法检验 |
2.5 功率谱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 |
3.1 交通流中的混沌与超混沌 |
3.1.1 基于LS-SVM的时间序列Lyapunov指数谱的计算 |
3.1.2 仿真实验 |
3.1.3 小结 |
3.2 交通流时序的复杂性测度 |
3.2.1 算法复杂度(Kc)的算法及其原理 |
3.2.2 近似熵(ApEn)的算法及其原理 |
3.2.3 仿真实验 |
3.2.4 小结 |
3.3 微观交通流的分形结构分析 |
3.3.1 Hurst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改进 |
3.3.2 多重分形谱的计算方法和改进 |
3.3.3 仿真实验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流的非线性预测 |
4.1 交通流的单变量预测 |
4.1.1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混沌时序预测和改进 |
4.1.2 仿真实验 |
4.1.3 小结 |
4.2 交通流的多变量预测 |
4.2.1 多变量混沌时序的重构 |
4.2.2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多变量混沌时序预测 |
4.2.3 算法验证 |
4.2.4 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 |
4.2.5 小结 |
4.3 预测交通流量的组合动态建模方法 |
4.3.1 建模方法 |
4.3.2 仿真实验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通流的非线性控制 |
5.1 变结构控制 |
5.1.1 连续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
5.1.2 离散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
5.2 宏观交通流模型 |
5.2.1 连续模型 |
5.2.2 离散模型 |
5.3 连续模型的近似变结构控制 |
5.3.1 控制算法 |
5.3.2 仿真实验 |
5.4 离散模型的变结构控制 |
5.4.1 控制算法 |
5.4.2 证明 |
5.4.3 仿真实验 |
5.5 改进方法 |
5.5.1 控制算法 |
5.5.2 证明 |
5.5.3 仿真实验 |
5.6 不同车道的车流分配 |
5.6.1 方法 |
5.6.2 仿真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小结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论文拟采用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L-T系统内用地与交通互馈影响 |
2.1 城市L-T系统系统概述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城市用地与交通系统相关规划理论 |
2.2 城市L-T系统内用地与交通子系统之间互馈影响分析 |
2.2.1 用地对交通发展影响 |
2.2.2 交通对用地发展影响 |
2.2.3 用地与交通之间互馈影响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L-T系统演化机理研究 |
3.1 自组织概述 |
3.1.1 自组织概念 |
3.1.2 自组织与他组织 |
3.1.3 自组织理论体系 |
3.2 自组织的城市L-T系统发展观 |
3.2.1 城市L-T系统自组织判据 |
3.2.2 城市L-T系统自组织表现形式 |
3.2.3 城市L-T系统自组织可持续发展途径 |
3.2.4 城市L-T系统演化内在动力机制 |
3.3 城市L-T系统发展演化组织机制 |
3.3.1 城市L-T系统发展演化自组织机制 |
3.3.2 城市L-T系统发展演化他组织机制 |
3.3.3 城市L-T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复合演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L-T系统自组织演化建模与仿真 |
4.1 城市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 |
4.1.1 模型框架体系结构 |
4.1.2 道路交通系统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 |
4.1.3 道路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仿真 |
4.1.4 结论 |
4.2 城市L-T系统自组织演化 |
4.2.1 用地功能空间布局演化 |
4.2.2 模型框架体系结构 |
4.2.3 城市L-T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 |
4.2.4 系统自组织演化仿真 |
4.2.5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L-T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研究 |
5.1 城市用地形态与城市交通发展 |
5.1.1 城市用地形态 |
5.1.2 城市交通发展 |
5.2 城市用地空间规模形态与城市主导交通工具复合演化 |
5.2.1 城市用地空间规模形态与城市主导交通工具耦合 |
5.2.2 用地空间规模与主导交通工具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模型 |
5.2.3 模型对现实解释 |
5.3 城市用地密度形态与城市交通模式复合演化 |
5.3.1 城市用地密度形态与城市交通模式耦合 |
5.3.2 用地密度形态与交通模式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模型 |
5.3.3 模型对现实解释 |
5.4 城市L-T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分析 |
5.4.1 城市L-T系统复合演化当中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表现 |
5.4.2 基于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不同交通模式演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L-T系统同向复合演化优化研究 |
6.1 城市L-T系统同向复合演化构建途径 |
6.1.1 城市L-T系统同向复合演化可行性与必要性 |
6.1.2 城市L-T系统同向复合演化的构建原则 |
6.1.3 城市L-T系统同向复合演化优化模型构建 |
6.2 城市用地功能空间布局与道路交通网络集成优化模型 |
6.2.1 模型假设 |
6.2.2 用地功能布局与道路网络设计集成优化模型建模与算法设计 |
6.2.3 算例验证 |
6.2.4 结论 |
6.3 城市用地开发强度控制与道路交通网络集成优化模型 |
6.3.1 模型假设 |
6.3.2 用地开发强度与道路网络设计集成优化模型建模与算法设计 |
6.3.3 算例验证 |
6.3.4 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L-T系统演化评价 |
7.1 基于分形学的城市用地形态与交通网络形态协调评价 |
7.1.1 城市用地形态与交通网络形态互动协调演化机理分析 |
7.1.2 城市用地形态分形与交通网络形态分形 |
7.1.3 城市用地形态与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协调演化评价 |
7.1.4 实证分析 |
7.2 基于自组织耗散系统的城市L-T系统演化评价 |
7.2.1 信息熵理论引入 |
7.2.2 城市L-T系统演化评价指标体系 |
7.2.3 城市L-T系统演化评价模型 |
7.2.4 成都市L-T系统演化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2 论文创新性的主要体现 |
3 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 出版专着 |
2 发表的论文 |
3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10)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率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率的非线性机理分析 |
2.1 影响汇率波动的一般解释 |
2.2 汇率非线性特征的确定 |
2.2.1 BDS统计检验 |
2.2.2 替代数据法 |
2.3 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汇率的非线性特征的确定 |
2.3.1 汇率对象的选择和数据量的选择 |
2.3.2 汇率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化处理 |
2.3.3 人民币汇率的非线性检验 |
2.3.4 国际汇率的非线性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率的分形理论分析 |
3.1 分形理论 |
3.1.1 分形和分形维 |
3.1.2 分式布朗运动 |
3.2 分形市场理论 |
3.3 R/S分析的发展与Hurst指数的确定和检验 |
3.3.1 R/S分析的发展 |
3.3.2 Hurst指数的确定和检验 |
3.4 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汇率的分形分析 |
3.4.1 人民币汇率的R/S分析 |
3.4.2 国际汇率的R/S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率的混沌理论分析 |
4.1 混沌理论 |
4.1.1 混沌的定义 |
4.1.2 混沌吸引子 |
4.1.3 混沌形态 |
4.2 混沌现象的检验方法 |
4.2.1 相空间 |
4.2.2 Cao方法 |
4.2.3 Lyapunov指数的确定 |
4.3 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汇率的混沌特征分析 |
4.3.1 人民币汇率的混沌特征分析 |
4.3.2 国际汇率的混沌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情况 |
致谢 |
四、特殊系统的混沌轨道引导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D]. 王青.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5]时序—非均匀有理B样条建模技术及其应用[D]. 方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6]载人登月转移轨道偏差传播分析与中途修正方法研究[D]. 贺波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3)
- [7]基于光电感知的混沌仿生信息融合研究[D]. 俞晓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8]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 张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9]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 姜克锦.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10]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率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雷强. 东华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