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风险论文-吕江林,张蕊

操作性风险论文-吕江林,张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操作性风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操作性风险,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定价权力,商业银行定价难度

操作性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吕江林,张蕊[1](2019)在《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理论框架和经验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在利率定价权力和定价难度加大的同时,其竞争程度加大,这种定价权力、定价难度和竞争程度的增加,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及借款企业的借款行为,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这种操作性风险的变化,会传导到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导致信用风险的增加。以不良贷款率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衡量指标,以商业银行净利润解释变量的残差来衡量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以中国上市银行2005~2015年的数据验证了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显着正相关关系。所以,商业银行控制操作性风险是控制其信用风险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陈福录[2](2016)在《警惕保理融资业务的操作性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银行对保理融资业务的定性不准确、流程不严谨、管理不规范,致使国内保理融资业务存在着错当贷款办理、错办质押手续、错把利息预扣、错漏通知义务、错设保理账户、错选催收对象等六大操作性风险,需要加以研究防范。国内银行利用《合同法》债权转让的规定,借鉴国际保理原理,创新出国内保理融资业务品种。所谓国内保理融资业务,是指境内申请人将其向境内债务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期刊2016年01期)

张雅琼[3](2013)在《“煤—电—运”物流系统的不可操作性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煤炭产业、电力产业、运输产业叁者之间的互联程度加深。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而协调运作基础脆弱,使得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煤炭系统、电力系统、运输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的可靠性,并对这个大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本文首先提出了“煤-电-运”(CET)物流系统,由煤炭、电力、运输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具有闭环结构的复杂系统。基于“煤-电-运”物流系统的闭环性结构,构建出CET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型和风险模型,提出“煤-电-运”物流系统的不可操作性风险。利用不可操作性投入产出方法对CET物流系统风险传递的变化趋势做宏观实证分析。结果是,风险传递矩阵最大正特征值呈现递增趋势,并且增速在逐渐加快,这表明电力系统、煤炭系统、铁路运输系统之间风险的传递强度明显加强。本文对“煤-电-运”物流系统的闭环结构进行了合理巧妙的切割,利用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了CET物流系统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分析风险的传导机制,来研究CET物流系统的不可操作性风险。研究发现,当CET物流系统总风险水平达到某个值时,系统变为不可操作性,这个总风险水平值即成为CET物流系统的不可操作性风险。研究“煤-电-运”物流系统的不可操作性风险意义重大,CET物流系统风险的结构、状态、演化趋势都要求在风险管理体系上进行顶层设计。(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3-03-01)

李平[4](2009)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操作性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也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实力较弱,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首先是确保安全性,这就把中小企业这一高风险群体排斥在外,再加上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等尚未建立,共同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供需矛盾,探索出一条银企双赢的融资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文章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由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寻找多个参与者或者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特殊机制,共担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供应链金融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融资模式,这种金融模式借助与中小企业同处一条供应链的大企业的资信,以及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管理,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作为弱势一方融资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整条供应链的资金配置达到均衡状态,增强了整体竞争力,并搭建了银行和供应链上企业群之间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然而在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这项新业务的时候,对其风险缺乏深刻的认识还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一旦经济环境出现较大波动,势必会给银行带来系统性的损失,挫伤银行的积极性。因此,很有必要对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作系统性的研究,从而揭示供应链金融对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性,并且分析其风险,对主要风险――操作性风险的管理给出度量的方法和管理建议。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其操作性风险管理角度进行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主要的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分析其特点,介绍国外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巴塞尔协议等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和竞争力理论,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商业银行贷款现状分析入手,揭示供应链金融出现的背景和对银行、供应链上大、小企业的重要意义。第叁部分,用SWOT方法和真实案例分析供应链金融的存货类融资模式、垫付货款类融资模式和应收账款类融资模式叁类主要融资模式,客观、科学地揭示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优越性。第四部分,通过对比供应链金融和传统银行融资的差异,揭示操作性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并分别对上述叁类主要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所蕴含的操作性风险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首先运用极值理论解决操作性风险低频高危的厚尾特征,再通过建立模型模拟供应链金融操作性风险的分布,提出科学度量供应链金融操作性风险的方法,最后就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操作性风险的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5-24)

翟琳[5](2008)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操作性风险与计量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操作性风险已经越来越受到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关注,但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操作性风险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风险控制更是流于表面。本文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操作风险状况,对操作性风险的计量及适用性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西部金融》期刊2008年07期)

尹璐[6](2008)在《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年初以来,中国银行业先后爆出多起金融大案,其涉案金额之巨、爆发频率之高令银行业届内外为之震惊。随着之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中国的金融界开始关注操作风险问题。(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08年05期)

朱全开[7](2007)在《全面质量管理与基层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内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层商业银行是构成商业银行的基本单位,为数众多,具有从业人员复杂、区域和业务范围广、风险环节多等特点;近年来基层商业银行一系列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案件震惊金融界,这对基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最新做法,以某基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现状,重点对基层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控制进行研究,找出我国现阶段基层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各种因素,找出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主要因素制订措施;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提出基层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必须从建立内控体系着手,以创建充满活力的组织,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和自我完善机制达到内部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7-11-16)

陈妤[8](2007)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分析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损失分布的估计,说明了操作性风险分析的步骤,并具体分析了贝叶斯估计在损失分布估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如何合理的选择损失分布的估计方法。(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中旬刊)》期刊2007年S8期)

吕建云[9](2006)在《试析商业贷款操作性风险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发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农发行在服务“叁农”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农发行的贷款风险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在贷款的选择、发放、管理、收回过程中自身原因形成的操作性风险将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06-08-14)

于敏[10](2006)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操作性风险控制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解决金融领域的风险,建立起较好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可操作性的体制风险控制途径的研究。按照科斯定理所言:只要产权能够无限明晰,那么不管它的所有权属于谁,它的资源配置都是有效的。在实践中,要依法(本文来源于《审计月刊》期刊2006年06期)

操作性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银行对保理融资业务的定性不准确、流程不严谨、管理不规范,致使国内保理融资业务存在着错当贷款办理、错办质押手续、错把利息预扣、错漏通知义务、错设保理账户、错选催收对象等六大操作性风险,需要加以研究防范。国内银行利用《合同法》债权转让的规定,借鉴国际保理原理,创新出国内保理融资业务品种。所谓国内保理融资业务,是指境内申请人将其向境内债务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操作性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1].吕江林,张蕊.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理论框架和经验数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9

[2].陈福录.警惕保理融资业务的操作性风险[J].中国银行业.2016

[3].张雅琼.“煤—电—运”物流系统的不可操作性风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李平.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操作性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5].翟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操作性风险与计量方法的探讨[J].西部金融.2008

[6].尹璐.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分析[J].消费导刊.2008

[7].朱全开.全面质量管理与基层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8].陈妤.我国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分析方法探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

[9].吕建云.试析商业贷款操作性风险防范[N].金融时报.2006

[10].于敏.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操作性风险控制途径[J].审计月刊.2006

标签:;  ;  ;  ;  

操作性风险论文-吕江林,张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