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硫氰酸甲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氰酸,甲酯,熏蒸剂,腥黑穗病,氢酸,土壤,氰化物。
硫氰酸甲酯论文文献综述
方文生[1](2016)在《生物炭对异硫氰酸甲酯降解、活性的影响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保护地和高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增大,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采用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害最好的方法。棉隆和威百亩是国内普遍使用的熏蒸剂,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是上述两种熏蒸剂的降解产物,也是防治土传病原菌、线虫及田间杂草的活性成分。已有研究表明MITC的降解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大。生物炭是富含微孔、具有吸附性的新型有机肥料,在改善农田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缓温室效应、控制土壤污染、减少熏蒸剂向大气中逃逸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生物炭本身对土传病害有防控效果。作为肥料,生物炭添加到土壤中后对MITC环境行为和其控制土传病害效果的影响尚不清楚。论文通过干燥器土壤熏蒸法和室内顶空瓶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原材料生产的生物炭对MITC降解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对异硫氰酸甲酯降解的影响生物炭对MITC在土壤中的降解影响有叁种,一是抑制,二是加速,叁是无影响。生物炭本身具有降解和吸附MITC的能力,对MITC降解的影响不仅与生物炭自身降解或吸附能力有关,也与生物炭理化性质关系密切,如比表面积大、H/C值小、对MITC吸附作用强的生物炭抑制MITC降解能力强;比表面积小、H/C值大、降解MITC能力强的生物炭,在土壤中加速MITC降解能力也强。如抑制降解类生物炭降低2.8-6.1倍MITC降解速率,而加速降解类生物炭则能增加2.2-31倍MITC降解速率。生物炭能不同程度的影响MITC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两个过程,其中抑制降解类生物炭能增大生物降解而减小化学降解比例;加速降解类生物炭能增大化学降解而减小生物降解比例。环境因素如土壤温度、含水量、土壤质地、生物炭添加量对MITC在添加了生物炭土壤中的降解均有影响。对于抑制降解类生物炭,随着土壤温度、含水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对MITC降解的抑制作用增大;对于加速降解类生物炭,随土壤温度、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含水量的降低,对MITC降解的加速作用增大。生物炭对MITC降解的加速或抑制作用也因土壤质地的不同而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如pH、有机质都不同程度影响MITC在含有生物炭土壤中的降解。(2)生物炭对异硫氰酸甲酯生物活性的影响生物炭较低用量下(如1%或0.5%),不影响MITC对土壤各种病原物防效。随着生物炭用量增加(>2%),MITC的活性降低,对病虫害的防治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可随着MITC前体物质棉隆用量的增加而降低。MITC吸附型生物炭,棉隆用量等于或大于125 mg/kg,1%生物炭添加量对异硫氰酸甲酯防治根结线虫、疫霉菌和镰刀菌、马唐和苘麻等主要有害生物无负作用。MITC降解型生物炭,棉隆用量等于或大于100 mg/kg,0.5%生物炭添加量对异硫氰酸甲酯防治根结线虫、疫霉菌和镰刀菌、苘麻和马唐等主要有害生物均无负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6-01)
赵文,赵一杰,王惟萍,谢学文,石延霞[2](2013)在《实验室条件下威百亩及异硫氰酸甲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威百亩及其降解产物异硫氰酸甲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威百亩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土壤绝对含水量、环境温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密切相关。25℃下,威百亩在绝对含水量为0、20%、40%、60%的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1.2、4.1和4.3 d,绝对含水量约为20%的土壤最有利于其降解。威百亩的降解速率还随温度的升高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异硫氰酸甲酯的降解趋势与威百亩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可为威百亩的田间安全、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冯义志,刘钰,刘伟[3](2013)在《棉隆及其代谢物异硫氰酸甲酯在番茄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棉隆及其代谢物异硫氰酸甲酯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后,分别采用DAD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检测。[结果]添加质量分数为0.02~1 mg/kg时,棉隆在番茄和土壤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5.4%~95.8%和75.3%~90.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7.5%和2.0%~6.0%。添加质量分数为0.02~1 mg/kg时,异硫氰酸甲酯在番茄和土壤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5%~91.9%和92.1%~94.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9%~9.2%和4.6%~6.5%。棉隆和异硫氰酸甲酯在番茄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都为0.02 mg/k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3年05期)
乔康,姬小雪[4](2012)在《甲酸乙酯与异硫氰酸甲酯混用——一种有潜力的防治储粮害虫液体熏蒸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很多种熏蒸剂,诸如二硫化碳(CS_2)、氯化苦、敌敌畏(DDVP)、环氧乙烷(ETO)和甲基溴(MB)等因其自身存在的不利性质,特别是化学残留、工作安全和环境问题而被禁止或限制使用。熏蒸剂硫酰氟(SF)则需要较高浓度或是延长暴露时间才能达到对害虫卵的完全防治。在这种背景下,磷化氢(PH_3)因其方便易得并且成本低廉等优点而作为谷物熏蒸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但是,过分依赖磷化氢导(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12年04期)
曲海霞,刘涛,王跃进,黄云,张凡华[5](2010)在《异硫氰酸甲酯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杀灭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和60%温湿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氧硫化碳、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等7种新型熏蒸剂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DC.)Tul.,TCT)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除MITC外,其他6种熏蒸剂均不能完全杀灭TCT病菌;MITC熏蒸120h可有效杀灭TCT病菌,其LD90、LD95、LD99、LD99.9963分别为15.438、17.046、20.530、32.414g/m3。但是,由于小麦对MITC的高吸附性导致熏蒸剂空间浓度过低,使得有载物熏蒸试验中投药50、100g/m3MITC均未能有效杀灭小麦中的TCT病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散气16d后小麦中MITC残留量分别降至0.29、1.07mg/kg,残留较高。结论:MITC对TCT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由于小麦对MITC的吸附性很强,需进一步研究熏蒸方式,方可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0年05期)
刘涛,张凡华,李丽,王跃进[6](2010)在《异硫氰酸甲酯和硫酰氟混用杀灭松材线虫的增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萎蔫病由松材线虫(pine wood nematode,PWN,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发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对松树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本文使用不同比例的硫酰氟(sulfuryl fluoride,SF)和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混剂对木包装中的松材线虫进行了熏蒸。结果表明,75.5 g/m3硫酰氟在20℃单独熏蒸24 h才可杀灭99%的松材线虫,而添加2.5%,5%,10%,20%质量比的异硫氰酸甲酯后,分别只需硫酰氟11.8 g/m3,8.72 g/m3,5.49 g/m3,3.75 g/m3即可在同等条件下杀灭99%的松材线虫,说明异硫氰酸甲酯对硫酰氟杀灭松材线虫存在明显增效。(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0年03期)
谭世语,李泽全,张云怀[7](1999)在《二硫氰酸甲酯的水相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以水为溶剂,在相转移剂四丁基氢氧化铵辅助下,用二氯甲烷和硫氰酸钠合成二硫氰酸甲酯(MBT)。研究表明,以总物料体积的2.5%加入相转移剂,物料摩尔比CH2Cl2∶NaSCN=1∶2.3,在90℃下,反应3h,MBT的收率按CH2Cl2计可达到68.1%。(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1999年03期)
陆安邦[8](1994)在《异硫氰酸甲酯作为谷物熏蒸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六届国际储藏物保护工作会议,已于1994年4月在澳大利亚召开。该会议论文摘要集中,刊登了法国Ducom.V的“异硫氰酸甲酯作为谷物熏蒸剂”一文的摘要。该摘要中介绍,实验室研究表明,异硫氰酸甲酯对杂拟谷盗各虫期及白腹皮蠢成虫在浓度时间积4.5及12.5克·小时/立方米、温度20℃条件下,获100%死亡率。对米象各虫期在10(本文来源于《粮食经济与科技》期刊1994年03期)
苏至馨,林治权[9](1980)在《二硫氰酸甲酯(7012)的测定——碱解后的比色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原理:二硫氰酸甲酯在 pH11.2以上能完全破坏,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得到可测的无机硫氰酸盐的常数值。据文献报导;(?)利用这些无机硫氰酸盐便可测定二硫氰酸甲酯。即在酸性溶液中,溴与 SCN~-作用氧化成 Br CN;它使吡啶环裂开产生戊烯二醛,再加入对苯二胺生成橙红色络合物以进行比色测定。(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1980年02期)
硫氰酸甲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威百亩及其降解产物异硫氰酸甲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威百亩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土壤绝对含水量、环境温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密切相关。25℃下,威百亩在绝对含水量为0、20%、40%、60%的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1.2、4.1和4.3 d,绝对含水量约为20%的土壤最有利于其降解。威百亩的降解速率还随温度的升高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异硫氰酸甲酯的降解趋势与威百亩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可为威百亩的田间安全、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氰酸甲酯论文参考文献
[1].方文生.生物炭对异硫氰酸甲酯降解、活性的影响与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赵文,赵一杰,王惟萍,谢学文,石延霞.实验室条件下威百亩及异硫氰酸甲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J].农药学学报.2013
[3].冯义志,刘钰,刘伟.棉隆及其代谢物异硫氰酸甲酯在番茄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J].农药.2013
[4].乔康,姬小雪.甲酸乙酯与异硫氰酸甲酯混用——一种有潜力的防治储粮害虫液体熏蒸剂[J].世界农药.2012
[5].曲海霞,刘涛,王跃进,黄云,张凡华.异硫氰酸甲酯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杀灭效果研究[J].植物检疫.2010
[6].刘涛,张凡华,李丽,王跃进.异硫氰酸甲酯和硫酰氟混用杀灭松材线虫的增效研究[J].植物检疫.2010
[7].谭世语,李泽全,张云怀.二硫氰酸甲酯的水相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1999
[8].陆安邦.异硫氰酸甲酯作为谷物熏蒸剂[J].粮食经济与科技.1994
[9].苏至馨,林治权.二硫氰酸甲酯(7012)的测定——碱解后的比色法[J].广东化工.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