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古希腊教育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卢白羽[1](2020)在《古今之争与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文学现代性的理解——以弗·施勒格尔《论古希腊诗研究》为例》文中提出现代文学的地位与正当性在17世纪末法国古今之争中悬而未决。直到18世纪末弗·施勒格尔在前浪漫时期古典语文学着作《论古希腊诗研究》中,运用唯心哲学将文学的现代性概括为知性与自由,现代文学的正当性才得以确立。施勒格尔在回应古今之争这一重大思想史命题的同时,也为现代(浪漫)文学奠定了历史哲学框架,勾勒出浪漫文学观的轮廓。
牟珂吉[2](2020)在《萨福抒情诗中的同性恋倾向》文中认为萨福是古希腊九大抒情诗人中唯一的女性诗人,也是古希腊唯一流传至今的女诗人,其诗歌与荷马等史诗作家以及其他的抒情诗人不同,所书写的不是英雄们光辉灿烂的一生或者当时社会公共生活中大家所关注的重点,她的创作重心一直是自己的情感和生活。萨福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少女,她教她们歌舞技巧、乐器演奏,带领她们参与宗教祭祀仪式以及节日盛典,并且为她们创作诗歌以供演唱,这些活动增进了她们之间的感情,让萨福与少女们灵魂相依,这使得以萨福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全由女性组成的社交圈子。本文拟从萨福的社交圈以及其抒情诗本身入手,探究其诗歌中体现出的女性之间的同性恋倾向。除了论及萨福本人生平以及社交圈以外,论文主体将分为三部分,分别从萨福抒情诗中对于个体主观性的书写、对同性爱人的情欲以及诗中渴望又克制的情感入手分析,并且各自辅以三首重要的抒情诗的文本细读。总而言之,萨福抒情诗中的同性恋倾向表现为她站在女性的叙述立场直言不讳地抒发自己的渴望,即对于同性的爱慕与面对情敌的嫉妒,虽然最终萨福不得不克制自己的爱欲,但她已经书写出了女性之间的爱与美。
李霖[3](2020)在《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性”写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性质的第一位,并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足以说明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研究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究“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的内涵,结合指导小学音乐欣赏课实施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及小学音乐欣赏课课例,探讨“人文价值”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讨论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本文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的缺失,所以,我们更应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实现其人文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及方法、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探究了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的核心内涵,结合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及21世纪“核心素养”的新内涵,探讨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内涵。第二章,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及其《解读》、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中有关音乐欣赏“人文价值”的内容体现;其次,从实践层面,结合全国2016-2019年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优质课案例,包括优质课评价指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重点讨论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目标的实施状况。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首先,对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今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最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欣赏教育目标内涵,结合实际探讨音乐欣赏“人文价值”(或人文目标)的落实方式。本文认为,只有站在“教育”角度,探究音乐的人文内涵,重新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才能发挥音乐教育,甚至是教育的“育人”内涵。
位涛[4](2020)在《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文中提出探索自然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自然的不断揭密使得人们足以相信(自然)科学技术能够给予人类幸福生活以最大的保证。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是人类理性(智)的“膨胀”和对自然的“控制”欲望,当自我理性成为我们生活和探索的唯一基础之时,其结果就是人的生活缺乏对更高(自然)原型的关照。也即人类的教化——通过“摹仿”原型来化育自身的活动所企及的高度的降低,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的德性的平庸。或者说,正是由于整体性的“自然”从人类生活中的隐退,使得理性对“自然的物”的探索成为主流,人类追求卓越的教化之路被掩盖在物质欲求的满足之中。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自然、德性与教化之间的关系,而其前提就是回到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初始性境遇之中。通过回溯我们发现,古希腊教化世界的演变正是人类理性不断觉醒,对更高意义上的、整体性的自然的观看,逐渐被人类理智和技艺的“控制”所取代的过程,而人类所创造的技艺世界却并没给个体的心灵秩序以及生活带来持续和稳定的意义,人的卓越被“误导”和消解,以至于平庸。面对这些问题,柏拉图做出了他的教化性的回应,而这种回应无疑对于当今我们的思考具有某种价值。在柏拉图的教化哲学体系中,整体性的“自然”充当了个体德性养成的根基,且自然的整体目的(善)使得个体人性的卓越体现于整体的生活之中,个体超越性的“整全成人”得以可能。他以宇宙论作为人的德性养成的背景和依据,以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深刻认识来作为教化的起点,并通过对城邦的自然的理解来认识人的教化的现实空间。在他的理解中,所谓的整体自然即是人——城邦——宇宙的一种整体性秩序,而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秩序的认识和理解所带来的个体灵魂秩序的和谐——“自然作为德性之源”。同时,凝聚和联结这种秩序的纽带就在于超越性的自然目的——善的理念成为个体在对自然的追问中寻求德性的价值引领。也即,柏拉图以目的论使得人的德性的养成既关注了自身的自然(有限性),同时也关照到那些神圣性的宇宙自然目的,使人的教化成为一条贯通整体性自然的道路。在具体的教化路径中,他首先从对人的自然的教化开始。通过对人的身体的诗歌和体育的训练,使得个体的灵魂具备初步的秩序性,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体的身体性的德性;接着,通过理智性科目的引导,使得个体不断超越其有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理性逐渐养成,对宇宙自然秩序的认识逐步清晰,理智德性不断增长,也使得个体灵魂的秩序与宇宙的自然秩序建立起了有意义的联结,灵魂不断上升;最后,通过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得个体灵魂超越身体性的束缚,而上升到善的理念关照之中,个体沉思性的德性得以养成;同时,个体的教化还有一个下降到现实城邦之中的过程,也即不断实现城邦秩序的和谐。这条教化之路最终的目的即是以个体的“灵魂之旅”把人的自然,城邦自然与宇宙自然贯通起来,从而实现个体德性的完善以及整体自然目的完成,使人成为一个基于而又超越“可朽”的身体自然,同时灵魂高贵、不朽的存在。由此,柏拉图通过对“自然”的追问建立起了一种整体性的德性之教的体系。在这种教化哲学中,个体的成长本身即是人的自然性(人性)的“生长”,一种灵魂中美善的引导和引发——灵魂秩序的不断和谐体现了人在整体宇宙运行之中的德性,是一种“人性”的教化。同时,人的自然通过与整体自然的关联与秩序的协调而超越了其有限性,从而实现了立足于自身自然,在整体自然目的关照中的人的卓越之路。在对终极目的——“善”的追问中,人的自然根基与神圣性同时显现在德性养成之中,无疑这是柏拉图所给予我们现时代教化的最大启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解决现时代的教化问题需要不断反思他的道路。
刘慧鸿[5](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陆岩磊[6](2020)在《《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立法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与黑格尔表达了不同的立法思想。本文依托原着文本,以比较研究的视角,一方面立足法哲学对二人立法思想的哲学方法基础进行探究;另一方面立足立法实践,对二人立法理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此两方面展现出马克思对黑格尔立法思想的超越性所在。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从自由意志出发,表达了法和国家的精神属性。黑格尔的立法思想建立在这种观念论哲学的基础上,致使其立法思想不可避免地脱离现实。在讨论立法权和国家制度的关系时,黑格尔认为是国家制度决定立法权,立法权从属于国家制度。这一结论,一方面是对国家制度合法性的侵害,具体体现在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二律背反上;另一方面也是对立法权的现实经验基础——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无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认可黑格尔国家产生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阐述,但不同的地方在于,黑格尔仅仅是将发现的这种现实关系当作自己论证国家概念的过程和手段,其最终落脚点是国家理念,而马克思紧紧抓住这种现实关系,认为法和国家形式一样都根源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法是物质性的法,国家是物质性的国家。在对立法权和国家制度关系的讨论上,马克思牢牢把握立法权的现实经验基础,认为不是国家制度决定立法权,而是立法权决定国家制度,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黑格尔阐述中的二律背反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其人民取向性的立法思想奠定了基础。黑格尔的立法思想具有鲜明的等级制特点,他认为君主贵族等统治阶级能够代表普遍利益,更应该主导立法,拥有立法权。它客观上起着维护君主和贵族阶级等统治者利益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这恰恰是对普遍利益最大的损害和遮蔽,认为立法权应该人民所有,只有人民才是普遍利益的现实基础和真正代表。马克思主张民主制的立法方式,认为每个人都有参与立法的权力。导致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二人不同的哲学基础,而这种差别本质上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人民取向性的立法思想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和等级制立法思想的一种超越。
纪盛[7](2020)在《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经典文本中的女神形象进行解读,结合对考古材料和文物的分析,从不同时代(古风、古典、希腊化),不同方面(诗歌、犒祀、器物)对女神的形象做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全文拟分五部:第一部分是引论,先介绍了阿芙洛蒂忒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并交待了研究路径和使用的材料。第二部分是诗歌,分第一和第二两章,研究了赫西俄德、荷马以及第五首荷马颂诗的作者如何在相同的主旨下共同塑造了阿芙洛蒂忒的形象。第三部分是犒祀,分第三和第四两章,第三章探索了斯巴达与雅典的阿芙洛蒂忒犒祀形象,第四章探讨了雅典人的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第四部分是器物,分第五和第六两章,第五章从一件巫术道具看一项源自阿芙洛蒂忒的魅惑巫术,第六章以一枚希腊化时期的钱币为线索,论及其中阿芙洛蒂忒所象征的博爱精神。第五部分是总结,概括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张燕[8](2020)在《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是古罗马最负盛名的演说家、教育家、法律家和政治家。他是罗马演说教育发展到高峰的代表人物,凭借其自然法思想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将法律思想融入到演说家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法律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对罗马帝国法律教育的兴盛和后世西方高等法律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分析了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语境。理解西塞罗的法律教育思想应该置身于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中,共和末期政治经济环境对法律教育提出现实诉求,罗马发达的成文法文化和独立的法律家阶层为法律教育思想提供了文化根基,私塾学校和修辞学校中的法律教学实践为其思想提供了现实参考,西塞罗个人的教育经历和法律从业经历更是与他的法律教育思想紧密相连。第二章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天性中有独特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教育要尊重这两种天性,因此主张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同时,法律教育也要考虑法律自身的特点,法律修辞是实现法律论证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了西塞罗关于法律教育理念和方法。第三章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目的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三部分。法律教育在西塞罗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将法律教育作为较演说教育而言更深层次的文化抉择,诠释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法律家形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尤其重视法律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并力图将专业教育奠基于博雅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在法律教育的实践中,他坚持系统性教学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
杨凯良[9](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张婷[10](2020)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及现实主义精神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悲剧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那些经典性的悲剧创作往往具有动人心魄的美与永恒的艺术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美学思想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就撰写了《诗学》一文,文章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对悲剧做了理论升华,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悲剧理论,奠定了美学史上悲剧观的基础,对当下的悲剧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诗学》自1498年拉丁文翻译出版后,便引起了各国学者的研究热潮,纷纷对其进行注疏、评点,学者们对《诗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诗学》进行翻译、考证、注疏,二是侧重于对《诗学》悲剧理论的研究,他们系统挖掘、阐释其悲剧理论,并研究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在悲剧美学生成中的作用,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渊源、主旨、结构、贡献及局限等进行多侧面的讨论,以当下视角审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并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以期更好地理解悲剧艺术,并发挥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下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指导性作用。本篇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梳理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说明本篇论文的研究价值;此外,还阐明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从悲剧美学的生成与建构方面探讨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一节,从悲剧的诞生与悲剧意识切入,对人类悲剧意识的生成问题进行研究,人类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悲剧意识不断地觉醒和升华,古希腊悲剧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识,反映了人类生命的原始冲突与早期困惑;第二节主要探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渊源,即对阿里斯托芬与柏拉图悲剧美学的继承与发展;第三节论述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集成出新,对存在于古典时代优秀悲剧艺术中的“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悲剧理论在亚里士多德手中蔚成体系。第三章论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要义,具体阐释《诗学》中的悲剧术语。第一节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基础——摹仿说,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悲剧是摹仿,摹仿的媒介是语言,摹仿的方式是摹仿行动,而效果则是引起快感;第二节探析情节中心说,从情节选择、结构布局以及艺术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过失说,并探讨过失说的价值与局限性;第四节论述悲剧的目的与功用,即“净化说”,悲剧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所蕴含的朴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影响。第一节论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第二节论述现实主义在西方的沿革;第三节论述现实主义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并在网络文学的形态中探讨现实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挖掘其在当下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作用。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是对本篇论文的总结和升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尽管形成于两千多年前,但它不是流行于一时一地的文艺理论,而是历经淘沙,跨越时间、地域的经典之作。其所传达的悲剧精神与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论古希腊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古希腊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今之争与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文学现代性的理解——以弗·施勒格尔《论古希腊诗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今之争与现代文学正当性的困境 |
二、现代浪漫诗:知性与自由 |
三、从“有趣”到“浪漫” |
四、结语 |
(2)萨福抒情诗中的同性恋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第十位“缪斯” |
2.1 流金岁月 |
2.2 女性社交圈 |
第3章 爱与美的书写 |
3.1 个体的渴求 |
3.2 呼唤阿佛洛狄忒 |
第4章 庄重与爱欲 |
4.1 禁忌的情欲 |
4.2 嫉妒之哀 |
第5章 永恒的离别 |
5.1 渴望与克制 |
5.2 消失的爱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及其理论内涵 |
一、音乐欣赏概念 |
二、四种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下的音乐欣赏内涵 |
第二节 教育目标 |
一、教育目标概念 |
二、从中外教育史看教育目标内涵和特点 |
第三节 教育目标与音乐欣赏教育 |
一、从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看音乐欣赏教育目标 |
二、21世纪“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 |
三、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内涵 |
第二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价值体现 |
第一节 “新课标”人文性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
一、《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及其《解读》 |
二、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
第二节 全国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实践状况 |
一、教育部2016-2017年度优质课评选标准 |
二、教师用书中11首欣赏曲目的教学目标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教学目标 |
四、音乐欣赏部优课课堂案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 |
一、《音乐新课标》、《解读》中的音乐欣赏和人文目标分析 |
二、从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看小学音乐欣赏人文价值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 |
一、音乐教育研究者缺乏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目标 |
三、一线教师缺乏教育责任和意识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 |
一、音乐的人文价值 |
二、教育目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4)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无根基的教化与人的失序:自然与技术之争 |
(二)无灵魂的教化与人的平庸: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
(三)教化本身的遗忘:“自然”不再关涉人的德性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自然与德性:从神话时代到柏拉图时代的教化图景 |
第一节 自然、德性与教化:个体如何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 |
一、何为教化:从“认识你自己”谈起 |
二、自然何为:以“神—人”关系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
三、德性培养:以自然的探究实现对善好秩序的领悟 |
第二节 “神话时代”的教化:神圣的自然与人德性生活的开启 |
一、荷马史诗中的教化世界:神主导的自然与高贵的德性 |
二、赫西俄德笔下的教化:宇宙秩序的建立与人的世俗德性生活 |
三、悲剧诗人的教化:理性的抗争以追求“不朽”与自然命运的冲突 |
第三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教化:理性主导认识本源与德性生活的转向 |
一、米利都自然哲人的“自然”:“元素”与节制的德性 |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数”与沉思的德性 |
三、赫拉克利特的“自然”:“逻各斯”与智慧的德性 |
第四节 柏拉图的教化困境:自然隐匿与德性生活的失序 |
一、政治生活的隐患:城邦的危机带来灵魂的“无序” |
二、教化内在根基转变:“理智”对“自然”的僭越与人的无家感 |
三、智术师的影响:对自然的扭曲带来灵魂德性的混乱 |
第二章 柏拉图的“重建”:以目的论重释自然与德性之教 |
第一节 柏拉图的自然:灵魂中个体—城邦—宇宙的秩序性 |
一、宇宙论: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背景与依据 |
二、人的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起点 |
三、城邦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现实“生成”境遇 |
四、目的论下的整体“自然”:个体在世的秩序性与灵魂不朽的高贵 |
第二节 灵魂德性的养成:个体教化空间的拓展 |
一、个体教化性成人的中心:对于德性的不断追问 |
二、德性之教的实质:灵魂秩序的不断协调 |
三、个体教化性成人的实现:“知识”走向美德 |
第三节 “自然作为德性之源”:目的论关照下的教化使命 |
一、目的论下的秩序把握与德性获致:寻求教化的自然正当性 |
二、以德性超越个体自然的有限性:寻求教化中的灵魂上升 |
三、以灵魂和谐指引城邦正义:寻求德性之教的现实方向性 |
第三章 柏拉图的教化之路:超越个体自然过程中的德性完善 |
第一节 打开个体自然之维:身体德性的教化与在世的“家园”感 |
一、“洞穴”与身体的被缚:“无知”作为个体生存之自然境遇 |
二、身体的训练与“诗教”:灵魂的协调作为早期德性之教的基础 |
三、人的自然神话与“高贵的谎言”:个体“位置”作为德性之教的开端 |
第二节 超越个体有限性:理智德性的教化与灵魂对自然秩序的追寻 |
一、灵魂的转向与对身体自然的超越:寻求从意见到知识的上升 |
二、理智化的学习与灵魂的上升:个体灵魂与宇宙自然秩序的联结 |
三、理性的增长与灵魂秩序的和谐:从知识掌握到德性显现 |
第三节 观看宇宙的自然之善:沉思德性的教化与个体灵魂的不朽 |
一、摹仿自然“原型”与哲学学习:以灵魂的沉思达致德性的完满 |
二、返回洞穴与哲人德性的使命:以“立法”来改善城邦政治的自然秩序 |
三、“人”与“神”关系的平衡:以“向死而生”的姿态追寻个体的不朽 |
第四章 柏拉图教化的指向:以宇宙自然目的引导个体德性成人 |
第一节 实现“自然之善”的内在目的:德性之教的终极价值 |
一、德性之教在于以“自然”引导灵魂朝向“善”的目的 |
二、“自然之善”的目的在于指引个体获得“真正”的德性 |
第二节 理性的范围与合理运用:以宇宙自然秩序指引个体灵魂重建 |
一、宇宙自然秩序的把握需要以“理性”主导灵魂 |
二、个体灵魂的和谐需要保持“理性”之于整体的“有限性” |
第三节 城邦生活作为卓越的“场所”:以灵魂德性走向现实政治 |
一、个体灵魂德性的提升需要投入到现实的城邦改善之中 |
二、城邦秩序的和谐需要建基于对“自然”的关照之中 |
第四节 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德性成人回归生活的幸福 |
一、引导灵魂的上升是为了观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
二、幸福的生活源于灵魂教化中由“自然”而生发的美好德性 |
结语:重申关照“自然”中的德性成人之教化使命 |
一、目的论的消亡与自然观的演变进程中德性之教的必要性 |
(一)技术时代下理解教化中自然维度的必要性 |
(二)德性培养作为教化之中心任务的时代必要性 |
(三)自然与德性的关联需要在教化的领域中重新理解 |
二、以柏拉图教化哲学来“疗救”现时代教化困境的可能性 |
(一)教化的永恒使命:“自然作为德性之源”与个体整全成人 |
(二)柏拉图时代与现代教化的共通性:对“成人”的关注与期待 |
(三)以柏拉图视角来认识教化过程中自然与德性关系的重要性 |
三、柏拉图教化哲学的意义与启示: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何以卓越 |
(一)目的论指引下的个体成人:以对自然的追问寻求德性提升 |
(二)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抉择:把个体卓越置于“整体”关联之中 |
(三)技术时代下个体自我德性的拯救:找寻永恒的“星与罗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立法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立法思想的法哲学研究溯源 |
2.1 自然主义的正义学说 |
2.2 基于德性的理想主义立法思想 |
2.2.1 德性之死 |
2.2.2 柏拉图的理想国 |
2.2.3 亚里士多德的立法观 |
2.3 启蒙时期的立法思想 |
第3章 马克思与黑格尔立法思想的差异 |
3.1 法与国家制度的产生 |
3.1.1 精神属性的法与物质属性的法 |
3.1.2 精神国家与现实国家 |
3.1.3 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关系 |
3.2 立法的现实目的 |
3.2.1 黑格尔的“普遍利益” |
3.2.2 马克思的普遍利益 |
3.3 立法主体和立法方式的差异 |
3.3.1 对立法主体的不同看法 |
3.3.2 对立法方式的不同主张 |
第4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立法思想的超越 |
4.1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抽象哲学方法的超越 |
4.2 对黑格尔君主主权论的超越 |
4.3 对黑格尔等级制立法方法的超越 |
第5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概念、方法与材料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 解题 |
二 阿芙洛蒂忒是谁?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一 重新认识一位神:有关阿芙洛蒂忒研究的近况 |
1.研究的趋势与转变 |
2.对犒祀活动的研究 |
3.对形象职能的把握 |
4.对观念象征的理解 |
二 如何研究一位神:本文研究阿芙洛蒂忒形象的写作思路 |
第三节 文章结构与资料来源 |
一 篇章布局 |
二 材料筛选 |
三 体例说明 |
上编:诗歌 |
第一章 赫西俄德与荷马对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艺术处理 |
引言:赫西俄德与荷马的竞赛 |
第一节 《神谱》与《劳作与时日》中的阿芙洛蒂忒 |
一 一场离奇的缺席 |
二 乌拉诺斯之女 |
三 被区别对待的阿芙洛蒂忒 |
第二节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的阿芙洛蒂忒 |
一 奥林波斯的名分 |
二 无所事事的阿芙洛蒂忒 |
三 一次遭拒的请愿 |
小结 |
第一章 附录:澄清柏拉图《会饮》中的“两位阿芙洛蒂忒”之说 |
第二章 《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的情节主题及其创作意图 |
引言:坠入爱河的爱神 |
第一节 HH5的剧情与文本 |
一 HH5叙事梗概 |
二 HH5形成时间和创作地点 |
三 HH5的抄本传统及其首刊本 |
第二节 第一首《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中译 |
第三节 掌控阿芙洛蒂忒(操持之事) |
一 诗篇中的各种角色,以及诗篇的布局 |
二 诗篇中各角色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应关系 |
1.山泽女仙 |
2.伽倪墨德斯和提托诺斯,以及安奇塞斯 |
3.埃涅阿斯,或与宙斯 |
4.野兽 |
5.三女神(雅典娜、阿尔特弥斯、赫斯提娅) |
三 从语义方阵看诗篇的叙事逻辑 |
1.X型语义方阵 |
2.O型语义方阵 |
四 神也会痛苦:阿芙洛蒂忒的“埃涅阿斯” |
第四节 在赫西俄德与荷马之间 |
小结 |
第二章 附录: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非罗马人的维纳斯 |
上编合论:驯服最后的提坦 |
中编:犒祀 |
第三章 城邦犒祀中的阿芙洛蒂忒 |
引言 |
第一节 斯巴达戎装的阿芙洛蒂忒神像 |
一 两尊武装的爱神像 |
二 被缚的神像 |
三 可怖的神像 |
四 立像的规律 |
五 失踪的神像 |
六 斯巴达人二元对应的阿芙洛蒂忒 |
第二节 阿提卡海边的阿芙洛蒂忒神庙 |
一 比雷埃夫斯港的阿芙洛蒂忒 |
二 阿芙洛蒂忒的圣所 |
三 海港与海神 |
四 阿芙洛蒂忒与大海 |
五 雅典人的阿芙洛蒂忒 |
六 雅典人一脉相承的阿芙洛蒂忒之链 |
小结:“媾兵”与“引航”之神 |
第三章 附录:犒祀(cult)中译小议,略说引纳(initiation)与酹奠(libation) |
第四章 雅典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 |
引言 |
第一节 雅典的阿多尼斯节 |
一 屋顶和梯子,还有夏季的盆栽 |
1.夏季的阿多尼斯节 |
2.屋顶和梯子 |
3.盆栽 |
二 观察雅典阿多尼斯节的三种视角 |
第二节 爱神的伴侣 |
一 另一种“引纳礼仪” |
二 女神与少年 |
第三节 哀悼的意义 |
一 葬礼哀悼与雅典妇女 |
二 阿芙洛蒂忒与哀悼中的女性 |
第四节 阿多尼斯节妇女 |
一 女神、娼妓、妻子与少年 |
二 阿芙洛蒂忒(哀悼的女性)v.s.雅典娜(雅典城邦) |
三 集体之声,或女性歌队 |
小结:活着的“女神” |
第四章 附录:庇昂的《祭阿多尼斯文》中译 |
中编合论:女神侧身像 |
下编:器物 |
第五章 阿芙洛蒂忒与古希腊的魅惑巫术 |
引言 |
第一节 小鸟与轮子:一架激发情欲的装置 |
一 神 |
二 道具 |
三 人 |
第二节 欲火与折磨:魅惑巫术的仪式和咒语 |
一 和相似咒语的比较 |
二 与同类法器的对比 |
三 施咒:言与行 |
第三节 魅惑巫术的倒转使用与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转落 |
一 以彼之道:伊克西翁的受罚与魅惑巫术道具运用的反转思维 |
二 生存之技:古希腊妓女对魅惑巫术的反转使用 |
三 阿芙洛蒂忒“消失” |
小结:性爱女神 |
第六章 阿芙洛蒂忒与希腊化时期的理想城邦实践 |
引言:博爱女神 |
第一节 月之背面:钱币上端坐的阿芙洛蒂忒与一座理想城 |
一 失落的天空城 |
二 真实的理想城 |
第二节 太阳王:创建天空城的动因 |
一 自诩为神 |
二 狂心之城 |
三 语言大同 |
四 效法君王 |
五 阿芙洛蒂忒的统治 |
第三节 星星之火:亚历克萨尔科斯的继业者? |
一 哲学思想 |
二 神话思维 |
三 君王观念 |
四 小亚余晖 |
五 东方回响? |
小结 |
下编合论:私情与博爱 |
总结 |
图表目录 |
古史分期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文献索引 |
专名索引 |
后记 |
(8)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共和末期的法律面向 |
一、法律教育的现实需求 |
二、发达的法文化传统 |
第二节 罗马法律教育的兴起 |
一、私塾的法律教育 |
二、修辞学校的法律教育 |
第三节 西塞罗的生平 |
第二章 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性理论 |
一、人的独特性与自然主义教育 |
二、人的社会性与人文主义教育 |
第二节 法律修辞理论 |
一、修辞学的法律溯源 |
二、方法论维度的法律修辞学 |
三、法律修辞与法律教育 |
第三章 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的内容 |
第一节 西塞罗教育思想中的法律教育成分 |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目的论 |
一、演说家的法律导向 |
二、法律家的深层抉择 |
第三节 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法律知识与专业能力 |
二、博雅知识与人文素养 |
三、伦理知识与道德素养 |
第四节 法律教育的教学论 |
一、基本教学理念 |
二、具体教学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及现实主义精神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悲剧美学的生成与建构 |
第一节 悲剧与悲剧意识 |
一、悲剧的起源与发展 |
二、生命原始冲突与困惑下的古希腊悲剧意识 |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理论渊源 |
一、阿里斯托芬首以喜剧论悲剧 |
二、柏拉图启亚里士多德论悲剧 |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论悲剧蔚成体系 |
一、《诗学》的宏观审视 |
二、悲剧美学风格:崇高悲壮 |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要义 |
第一节 悲剧创作经验的理论基础—摹仿说 |
一、“摹仿说”阐释 |
二、摹仿说与悲剧观之关系 |
第二节 悲剧创作技术上的规定——情节中心说 |
一、情节选择:大家族悲剧 |
二、结构布局:有机整体论 |
三、艺术技巧:情节复杂且结局单一 |
第三节 悲剧性的发生——“过失说” |
一、悲剧的原因:“好人”犯错 |
二、“过失说”的价值与局限 |
第四节 悲剧的目的与功用——净化说 |
一、净化说的情感基础:怜悯与恐惧 |
二、悲剧的净化 |
第四章 现实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
一、现实主义的源流:摹仿说 |
二、悲剧情节、原因中的“现实主义” |
三、悲剧的“现实主义”功用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沿革 |
一、席勒:“现实主义”原则的首次确立 |
二、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成熟 |
三、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的新成就 |
第三节 “现实主义”精神对当代文艺发展的启示 |
一、“现实主义”精神在网络文学中的“失语” |
二、泥泞的坦途:“现实主义”在网络文学中的生长性与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论古希腊教育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今之争与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文学现代性的理解——以弗·施勒格尔《论古希腊诗研究》为例[J]. 卢白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萨福抒情诗中的同性恋倾向[D]. 牟珂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 李霖. 西南大学, 2020(02)
- [4]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D]. 位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立法思想探究[D]. 陆岩磊. 山东大学, 2020(12)
- [7]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D]. 纪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西塞罗法律教育思想研究[D]. 张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9]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10]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及现实主义精神探析[D]. 张婷. 安徽大学, 2020(07)
标签:人文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 古希腊论文; 教育目的论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