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载荷论文_赵兰迎,李伟华,刘文江,胡卫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载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荷,反应堆,系统,相互作用,结构,不确定性,深海。

地震载荷论文文献综述

赵兰迎,李伟华,刘文江,胡卫建[1](2019)在《冲击载荷下地震救援头盔变形和吸能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地震救援头盔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情况,以地震救援队伍广泛使用的MSA F2头盔为原型,通过CT扫描、逆向反演建模获得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分析地震废墟内部坠物、磕碰造成的冲击力,设计冲击测试方案,对地震救援头盔不同位置进行仿真受力,对冲击向量不同因素致损性对比可见速度处于主要地位;地震救援头盔可吸收70%的冲击能力,但不同位置的变形和吸能效果变化较大。(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松,吴淑芳,靳通通,王腾飞[2](2019)在《地震载荷下核电桥式起重机的减震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可能在厂房未倒塌的情况下,导致桥式起重机"跳车",小车坠落以及连接件破坏等。结合桥式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形式,根据地震卓越周期及桥式起重机自振频率等参数,提出了适合桥式起重机的减震措施——安装隔震支座,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有无减震装置的桥式起重机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减震效率高,在竖直载荷作用下,该方案对结构变形的最大减震率达到25%;水平沿大车轨道方向载荷作用下,该方案对结构应力的最大减震率达到30%。(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1期)

黄茜,熊夫睿,王碧浩,兰彬,齐欢欢[3](2019)在《地震载荷下反应堆系统的不确定性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堆结构力学分析中,由于设计变更、制造安装、计算偏差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力学分析关键输入参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到动力响应、载荷分配与最终的力学评价结果。为量化参数不确定性对载荷计算的影响,本文采用不确定性量化的方法,以反应堆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震载荷下系统关键结构参数对系统动力响应与载荷分配的不确定性量化研究。首先依据关键参数的基本特性,利用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描述反应堆系统部件间接触刚度和间隙的概率密度函数。随后,应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采样技术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采样,并通过有限元瞬态计算获得了输入输出数据池。最后,以样本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不确定性参数对部件动力响应统计分布的影响,开展了名义模型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在不同部位、不同频域内呈现不同的分布。在考察名义模型的可靠性时应根据响应具体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量化。本文所提出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对核动力装置其他系统和设备的动力分析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鹏,王艺环,秦国晋[4](2018)在《随机时空地震载荷下长输埋地压力管道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长输管道的抗震研究仅考虑随时间变化的一致地震激励,而客观上长输管道遭受的地震载荷是随时间和空间同时变化的四维时空激励。为此,从统计学的角度将其作为随机过程和随机场进行研究,考虑场地类型的影响,基于随机过程的随机地震功率谱模型——Clough-Penzien模型的正交展开和随机场的半理论半经验模型,建立了适合于实际工程的随机时空地震载荷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点激励下的管道响应分析,结合von-Mises第四强度理论进行埋地压力管道的应力分析,并以某长输埋地压力管道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长输管道而言,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大于一致激励下响应的影响;(2)四维时空地震场域的耦合响应可以基于地震数据和模型处理后再进行分析;(3)地震作用下长输管道的响应具有随机时空的特性。结论认为:长输埋地压力管道在遭受地震载荷时,科学合理的分析设计方式需要同时考虑时空效应的影响;所建立的随机时空地震载荷模型,对于长输管道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8年12期)

富露霞,曹名慧,朱向哲[5](2018)在《地震载荷作用下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轴系陀螺力矩和转动惯量的影响,建立了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通过在X方向和X-Y方向输入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改变相位角的方法,研究了转子-轴承系统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了转子-轴承系统关键节点的等效应力和位移变化趋势,讨论了地震载荷作用下汽轮机转子-轴承运行的安全性,旨在为转子-轴承系统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杨小静[6](2018)在《PHC管桩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地震载荷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得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揭示了PHC管桩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33期)

熊夫睿,黄茜,沈平川[7](2018)在《反应堆系统地震载荷下动力响应计算的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堆结构在地震载荷下的动力分析是反应堆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环节。反应堆系统的关键参数由于计算误差、制造工艺和安装过程中的随机和其他不可控误差影响,通常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开展了反应堆系统中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地震载荷下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应用最大熵原理,建立描述反应堆系统部件间接触刚度和间隙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应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采样(MCMC)技术,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采样,建立不同参数下地震响应的输入输出数据池,基于数据池考察反应堆系统不同位置和部件的动力响应分布。研究表明,上、下堆芯板附近的动力响应的不确定性存在不同分布。本文所述研究对评价反应堆系统地震分析模型的鲁棒性和动力响应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定量分析手段。(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朱凯昕,王晓欣,史力,王海涛[8](2018)在《叁向地震载荷下HTR-10厂房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结构相互作用(SSI)会影响核电厂厂房的地震响应。本文充分考虑SSI效应的影响,对10MW高温气冷堆(HTR-10)厂房在叁向地震载荷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土壤-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构造人工边界实现对地震波在无限域内传播过程的模拟,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计算了HTR-10厂房的地震响应,并对不同楼层的反应谱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于水平向反应谱,各楼层的反应谱谱型类似,SSI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在竖直方向上,结构的响应特点与楼板自身的竖向频率特性有明显关系,不同楼板的响应差别较大。一般情况下,SSI效应对竖向响应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楼层增加更为明显。当楼板与土壤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竖向响应与其他楼层相比会有显着放大。(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贾甜[9](2018)在《地震载荷作用下长跨隧道相关动力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方面有了便捷、舒适、安全性能等各方面的要求。交通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地上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空间以及海底隧道投入使用。以往认为地下隧道结构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但随着近些年来出现的某些隧道地震灾害资料表明,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机理和破坏模式更为复杂,结构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或轻微损伤后继续使用都将引起巨大的安全隐患,研究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基于国家973琼州海峡盾构隧道课题“高水压下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安全性评价”开展,引入非平稳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和动力边界元方法,进行了地震载荷作用下长跨隧道相关动力学问题研究,开展的工作如下:首先,充分调研了隧道结构及其抗震研究方法,对隧道的地震作用机理和地震动力学行为特点进行了整理,简要介绍了隧道抗震的研究历史,常用的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等。其次,对地震作用下隧道的纵向动力响应进行研究。通过非平稳随机振动理论分析,发展了隧道-土耦合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法,相比通常的随机振动CQC方法,计算效率获得大幅提高,隧道在非平稳激励作用下跨中弯矩时变标准差,以及沿隧道长度方向的功率谱的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动力响应与非平稳激励的调制函数有密切的关系,并显着受不同边界条件的影响。再次,对隧道的横截面进行静力学承载力验算和可靠性分析。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盾构隧道横断面有限元模型,考虑土压力、水压力等荷载,分析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变化规律,对结构的可能发生损坏的危险位置进行验算,进一步运用概率分析模块,进行了衬砌刚度等参数为随机变量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这些工作对于基于可靠度进行隧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最后,对隧道的横截面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基于边界元方法处理半无限域特有的降阶优势,应用Laplace变换域算法转换时间变量到变换域,在变换域快速求解后经逆变换转换到时间域。进一步对考虑具有不确定性参数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改进的二阶摄动法进行参数不确定分析,计算结果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进行验证,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宏刚[10](2018)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海阀门管线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深海油气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国家对深海采油设备的技术投入不断加大,深海阀门管线系统作为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人们对其在复杂深海环境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震载荷作用下,深海阀门管线系统与海水相互作用产生动水压力,这不仅改变了系统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还增大了系统失效的概率,对系统的安全和寿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总结目前国内外研究水下结构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模态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讨论研究深海阀门刚性结构与深海阀门管线柔性系统的湿模态振动特性和流固耦合地震响应,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水下结构湿模态振动分析与地震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以及考虑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方法,说明了声学有限元法和Morison公式法计算水下结构动水压力的基本理论。2.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为模拟平台,采用声学有限元法和Morison公式法计算深海阀门刚性结构的湿模态振动特性和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深海阀门湿模态的固有频率小于干模态的固有频率,水的存在使结构在外部动态激励作用下偏于不安全,声学有限元法和Morison公式法在计算结构低阶湿模态上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地震动水压力增大了结构的动力响应。3.考虑到实际工程条件,为确保深海阀门管线系统在安装运行期间不会发生静力破坏和涡激振动,采用动静态法计算深海阀门管线系统的临界悬跨长度,同时验证了海流力的无关性。以某悬跨长度的深海阀门管线系统为分析对象,应用声学有限元法和Morison公式法研究系统的湿模态振动特性和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的存在显着降低了系统的固有频率,湿模态分析只有低阶固有频率比较准确,区别于深海阀门刚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地震动水压力对柔性系统的动力响应影响比较明显,跨中阀体节点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有显着增大,声学有限元法和Morison公式法地震响应分析计算结果比较相近,在地震频发海域,不能忽视地震动水压力对水下柔性结构的影响。4.探讨悬跨长度与支撑方式对深海阀门管线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悬跨长度越长,系统的动力响应越明显;在两端简支条件下,系统的动力响应越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9)

地震载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可能在厂房未倒塌的情况下,导致桥式起重机"跳车",小车坠落以及连接件破坏等。结合桥式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形式,根据地震卓越周期及桥式起重机自振频率等参数,提出了适合桥式起重机的减震措施——安装隔震支座,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有无减震装置的桥式起重机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减震效率高,在竖直载荷作用下,该方案对结构变形的最大减震率达到25%;水平沿大车轨道方向载荷作用下,该方案对结构应力的最大减震率达到3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载荷论文参考文献

[1].赵兰迎,李伟华,刘文江,胡卫建.冲击载荷下地震救援头盔变形和吸能效果研究[J].灾害学.2019

[2].李松,吴淑芳,靳通通,王腾飞.地震载荷下核电桥式起重机的减震分析与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3].黄茜,熊夫睿,王碧浩,兰彬,齐欢欢.地震载荷下反应堆系统的不确定性量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4].张鹏,王艺环,秦国晋.随机时空地震载荷下长输埋地压力管道的响应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8

[5].富露霞,曹名慧,朱向哲.地震载荷作用下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响应特性[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8

[6].杨小静.PHC管桩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8

[7].熊夫睿,黄茜,沈平川.反应堆系统地震载荷下动力响应计算的不确定性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8

[8].朱凯昕,王晓欣,史力,王海涛.叁向地震载荷下HTR-10厂房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9].贾甜.地震载荷作用下长跨隧道相关动力学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10].李宏刚.地震载荷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海阀门管线系统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动力扰动后条带塑性区变化图拱顶背后存在空洞时隧道结构地震破坏...衬砌模型边墙斜向开裂与实际震害对比...“地震载荷和地震弯矩计算”窗...28 地震载荷作用下平台整体结构应...3球罐整体应力分析强度评定—自重+计算...

标签:;  ;  ;  ;  ;  ;  ;  

地震载荷论文_赵兰迎,李伟华,刘文江,胡卫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