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源义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义,形声字,词汇,系统,成分,说文,方式。
源义素论文文献综述
谭宏姣[1](2005)在《试论一种特殊的词义成分——源义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认识词义的系统性为出发点,从词义内外部系统两方面,提出并论述了组织系联整个词 义系统的是汉语词义中的一种特殊的词义成分——源义素。源义索是词义深层次中的特殊义素,不是有具体 指称对象的义位,也不是词义组成成分的一个简单类型。源义素具有隐含性、抽象性、意象性和延展性特点。(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05年04期)
谭宏姣[2](2001)在《汉语源义素及其在词汇系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认识词汇、词义的系统性为出发点,认为汉语词汇系统以词义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主要表现为内外部两大系统,即词义内部引申形成的义族与词义外部同族繁衍形成的词族。本文提出系联组织整个词汇、词义系统的是词义内部的一种特殊的构成成分,本文命名为“源义素”。 源义素是词义内部的一种构成成分,即一种特殊的义素,它既不是词义组成成分的一个类型,也不是词义系统中的一个有具体指称对象的义位。源义素作为词义内部的一种特殊的构成义素,具有它自身显着的特点,即隐含性、抽象性、意象性、广义性。源义素普遍存在于在词义内部系统中,它表现为本义中反映事物内在抽象特征的那部分核心义素;在词义的外部系统中,它则表现为一组同源词之间共同体现出来的意义要素或词义特征。源义素在词义内部系统中的作用是制约本义的纵向引申发展、产生新义位;在词义外部系统中的作用则是横向孳乳,产生同源词。 在对汉语源义素的性质、特点、在词义中的依存方式进行了理论性阐述后,本文进一步考查了源义素在词汇系统中的作用,提出如下观点:一、汉语源义素是词汇增生的内在动因。二、汉语源义素是词义发展的贯穿隐线。叁、汉语源义素是动态词义的实现规约。(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1-03-01)
熊庆年[3](1988)在《形声字语源义素的隐含》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声字声中有义,自从宋人王圣美首倡“右文说”,渐为世人所知。到清代,乾嘉诸贤发明“因声求义”,其旨大显。后来,再经过章太炎、刘师培、杨树达、沈兼士等近、现代学者的精研推阐,终于取得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1988年04期)
源义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认识词汇、词义的系统性为出发点,认为汉语词汇系统以词义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主要表现为内外部两大系统,即词义内部引申形成的义族与词义外部同族繁衍形成的词族。本文提出系联组织整个词汇、词义系统的是词义内部的一种特殊的构成成分,本文命名为“源义素”。 源义素是词义内部的一种构成成分,即一种特殊的义素,它既不是词义组成成分的一个类型,也不是词义系统中的一个有具体指称对象的义位。源义素作为词义内部的一种特殊的构成义素,具有它自身显着的特点,即隐含性、抽象性、意象性、广义性。源义素普遍存在于在词义内部系统中,它表现为本义中反映事物内在抽象特征的那部分核心义素;在词义的外部系统中,它则表现为一组同源词之间共同体现出来的意义要素或词义特征。源义素在词义内部系统中的作用是制约本义的纵向引申发展、产生新义位;在词义外部系统中的作用则是横向孳乳,产生同源词。 在对汉语源义素的性质、特点、在词义中的依存方式进行了理论性阐述后,本文进一步考查了源义素在词汇系统中的作用,提出如下观点:一、汉语源义素是词汇增生的内在动因。二、汉语源义素是词义发展的贯穿隐线。叁、汉语源义素是动态词义的实现规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源义素论文参考文献
[1].谭宏姣.试论一种特殊的词义成分——源义素[J].古汉语研究.2005
[2].谭宏姣.汉语源义素及其在词汇系统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1
[3].熊庆年.形声字语源义素的隐含[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