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包括轮毂和外胎,所述轮毂和外胎之间有环形气管、橡胶内胎和第一气体止回阀,所述橡胶内胎关于环形气管对称布置,橡胶内胎沿轮毂周向均匀排布,所述橡胶内胎通过第一气体止回阀与环形气管相连,环形气管通过第二气体止回阀与外界环境相连,所述环形气管为耐高温橡胶管,本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采用改变内胎形状与数量来达到防爆特性,轮毂和外胎仍可采用标准化结构,易换性强,成本较已有泄气保用轮胎低,通过各内胎充气时的预压力,来达到在某个或某几个内胎破坏情况下,仍能通过未损坏内胎的填补作用保持轮胎整体的充盈与可用性,使得汽车行驶更加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包括轮毂(5)和外胎(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5)和外胎(4)之间有环形气管(3)、橡胶内胎(2)和第一气体止回阀(6)。
设计方案
1.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包括轮毂(5)和外胎(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5)和外胎(4)之间有环形气管(3)、橡胶内胎(2)和第一气体止回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内胎(2)关于环形气管(3)对称布置,橡胶内胎(2)沿轮毂(5)周向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内胎(2)通过第一气体止回阀(6)与环形气管(3)相连,环形气管(3)通过第二气体止回阀(7)与外界环境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管(3)为耐高温橡胶管,橡胶内胎(2)为耐高温橡胶内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止回阀(6)与环形气管(3)的交界处以及第一气体止回阀(6)与橡胶内胎(2)的交界处均通过橡胶加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管(3)与轮毂(5)之间强化连接,环形气管(3)与轮毂(5)之间保留有较小的相对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4)固定安装在轮毂(5)上,外胎(4)上设有防滑花纹(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加,汽车轮胎高速行驶量及消耗量大幅提高,因轮胎爆裂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据统计,2002年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万起,死亡10.9万人,受伤56.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3.2亿元,其中46%的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与轮胎有关,而爆胎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法国米其林公司发明的PAX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方面具有低气压报警功能,另一方面轮胎内拥有柔性支撑环,在发生爆胎时,可凭借柔性支撑环作用行驶一段距离,日本普利斯通轮胎公司发明的SSR系统对轮胎侧面进行加固,当发生爆胎时,可靠侧面加固部分继续行驶,德国大陆轮胎公司开发的CSR系统是在普通轮胎中安装一个钢制的支撑环,保证汽车爆胎时用支撑环辅助汽车前进;固特异公司发明的改进型EMT系统利用较软的胶料插入件插在胎侧,以保证爆胎情况下正常行驶,而法国哈钦森公司发明的Rodgard 和CRF泄气保用轮胎则分别采用滚轮-轮轨与支撑环实现爆胎情况下安全行驶;
以上各种防爆轮胎技术多采用在轮毂上或胎侧增加柔性或刚性支撑结构,若直接在轮毂上增加支撑结构,则轮胎的易换性将大打折扣,从而大幅增加防爆轮胎成本,若进行胎侧加固,则一方面爆胎时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将有一定程度影响,另一方面则会因为加固,使得在更换轮胎时,轮外胎与内胎需一同更换,从而增加轮胎成本;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人对现有的泄气保用轮胎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期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换性强、能提高现有轮胎泄气安全性的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结构简单,易换性强,安全性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包括轮毂和外胎,所述轮毂和外胎之间有环形气管、橡胶内胎和第一气体止回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内胎关于环形气管对称布置,橡胶内胎沿轮毂周向均匀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内胎通过第一气体止回阀与环形气管相连,环形气管通过第二气体止回阀与外界环境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气管为耐高温橡胶管,橡胶内胎为耐高温橡胶内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体止回阀与环形气管的交界处以及第一气体止回阀与橡胶内胎的交界处均通过橡胶加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气管与轮毂之间强化连接,环形气管与轮毂之间保留有较小的相对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胎固定安装在轮毂上,外胎上设有防滑花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具有以下好处:
1、采用改变内胎形状与数量来达到防爆特性,轮毂和外胎仍可采用标准化结构,易换性强,成本较已有泄气保用轮胎低;
2、通过各内胎充气时的预压力,来达到在某个或某几个内胎破坏情况下,仍能通过未损坏内胎的填补作用保持轮胎整体的充盈与可用性,使得汽车行驶更加安全;
3、其较目前已有的泄气保用轮胎,舒适性和抗震性能优异;
4、其可适用于任何品牌的汽车,标准化与通用性程度高,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全景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胎主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防滑花纹、2橡胶内胎、3环形气管、4外胎、5轮毂、 6第一气体止回阀、7第二气体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内胎的泄气保用轮胎,包括轮毂5和外胎4,轮毂5和外胎4之间有环形气管 3、橡胶内胎2和第一气体止回阀6,轮毂采用铝合金材料,并采用低压精密铸造法进行生产,以保证轮毂拥有高强度、轻量化、密度均匀、表面光洁等特性。
橡胶内胎2关于环形气管3对称布置,橡胶内胎2沿轮毂5周向均匀排布。
橡胶内胎2通过第一气体止回阀6与环形气管3相连,环形气管 3通过第二气体止回阀7与外界环境相连。
环形气管3为耐高温橡胶管,橡胶内胎2为耐高温橡胶内胎,橡胶为丁基橡胶,一方面丁基胶的胶体自闭性能好,具有高气密性,使得在使用中充气频率降低,行驶中更节油,另一方面丁基胶的高耐温性比天然橡胶优越,更耐老化,使用时间更长。
第一气体止回阀6与环形气管3的交界处以及第一气体止回阀6 与橡胶内胎2的交界处均通过橡胶加固连接,保证在瞬态情况下橡胶内胎2与环形气管3不发生脱离。
在外部破坏下,外胎4与某个或某几个橡胶内胎2损坏,损坏橡胶内胎2以及环形气管3中的高压气体迅速泄出,而其余橡胶内胎2 因为第一气体止回阀6作用仍处于高压充盈状态,并因压力差的作用迅速填补压力失常的橡胶内胎2空间,保持轮胎整体的可用性,在内部破坏下,被损坏橡胶内胎2内的高压气体会先进入轮毂5与外胎4 之间的空隙,此时轮胎仍处于完整状态,但当高压气体通过胎唇泄出到环境中时,未损坏橡胶内胎2的预压力填补已损坏橡胶内胎2的空间,充气时,高压气体通过第二气体止回阀7从外界进入环形气管3,然后通过各个第一气体止回阀6将高压气体分配入各个橡胶内胎2。
环形气管3与轮毂5之间强化连接,环形气管3与轮毂5之间保有较小的相对运动。
外胎4固定安装在轮毂5上,外胎4上设有防滑花纹1,外胎4 为子午线纵横兼有花纹轮胎,其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外胎4与轮毂 5加压附着,以保证轮胎在损坏状况下转向以及紧急制动不会导致外胎4与轮毂5脱离,从而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采用子午线轮胎相较于斜交轮胎有更好的弹性、耐磨性以及不易刺穿等优点,而采用纵横兼有花纹轮胎则提升汽车纵横抗滑能力,一方面适用于不同的硬路面,另一方面则使轮胎既适用于轿车也适用于货车。
在使用时:在外部破坏下,外胎4与某个或某几个橡胶内胎2损坏,损坏橡胶内胎2以及环形气管3中的高压气体迅速泄出,而其余橡胶内胎2因为第一气体止回阀6作用仍处于高压充盈状态,并因压力差的作用迅速填补压力失常的橡胶内胎2空间,保持轮胎整体的可用性,在内部破坏下,被损坏橡胶内胎2内的高压气体会先进入轮毂 5与外胎4之间的空隙,此时轮胎仍处于完整状态,但当高压气体通过胎唇泄出到环境中时,未损坏橡胶内胎2的预压力填补已损坏橡胶内胎2的空间,充气时,高压气体通过第二气体止回阀7从外界进入环形气管3,然后通过各个第一气体止回阀6将高压气体分配入各个橡胶内胎2。
本实用新型采用改变内胎形状与数量来达到防爆特性,轮毂和外胎仍可采用标准化结构,易换性强,成本较已有泄气保用轮胎低。
通过各内胎充气时的预压力,来达到在某个或某几个内胎破坏情况下,仍能通过未损坏内胎的填补作用保持轮胎整体的充盈与可用性,使得汽车行驶更加安全。
其较目前已有的泄气保用轮胎,舒适性和抗震性能优异。
其可适用于任何品牌的汽车,标准化与通用性程度高,使用范围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0702.4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56659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60C5/22
专利分类号:B60C5/22;B60C17/00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第一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申请人地址: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2号
发明人:段娅欣;唐彬
第一发明人:段娅欣
当前权利人:华北电力大学
代理人:陆晓鹰
代理机构:32331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