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底部具有卡接部;壶身底盖,置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壶身底盖具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装饰圈,所述装饰圈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饰圈包围所述卡接部和\/或所述卡接配合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通过简单的中间件的结构配合便于壶身和壶身底盖拆卸的同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配合的多样性,安全可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1),所述壶身(1)底部具有卡接部;壶身底盖(3),置于所述壶身(1)的底部,所述壶身底盖(3)具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装饰圈(2),所述装饰圈(2)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饰圈(2)包围所述卡接部和\/或所述卡接配合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1),所述壶身(1)底部具有卡接部;
壶身底盖(3),置于所述壶身(1)的底部,所述壶身底盖(3)具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
装饰圈(2),所述装饰圈(2)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饰圈(2)包围所述卡接部和\/或所述卡接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配合部中,一者具有扣位(32),另一者具有与所述扣位(32)配合的扣位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底部设有多个扣位板(13),各所述扣位板(13)沿所述壶身(1)的侧壁周向分布,所述扣位板(13)开设有所述扣位孔(131);
所述壶身底盖(3)设有多个所述扣位(32),所述扣位(32)为凸块(322),各所述凸块(322)沿所述壶身底盖(3)的侧壁周向分布,且所述凸块(322)与所述扣位孔(131)一一对应;
所述扣位板(13)穿过所述装饰圈(2)围成的空腔,实现所述扣位孔(131)与所述凸块(322)的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底盖(3)上设有多个配合板(321),各所述配合板(321)沿所述壶身底盖(3)的周向分布,且所述配合板(321)开设有所述凸块(3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圈(2)沿其轴线方向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伸出的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朝向所述壶身(1)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24)上设有限位筋(23);
其中,所述壶身(1)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筋(23)配合的定位卡槽(12),所述限位筋(23)与所述定位卡槽(12)能够限制所述壶身(1)与所述装饰圈(2)的周向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还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支撑卡槽(21),所述壶身(1)具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支撑围筋(11);
所述支撑围筋(11)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卡槽(21)内,且所述支撑围筋(11)的轴向端部与所述支撑卡槽(21)的底部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多个周向排布的定位筋(22);
所述壶身底盖(3)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筋(22)配合的卡槽孔(31),所述定位筋(22)与所述卡槽孔(31)用于限制所述壶身底盖(3)与所述装饰圈(2)之间的周向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4)上设有开关过孔(231)。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还包括发热盘(5),所述壶身底盖(3)上设有支撑凸台(33),所述支撑凸台(33)上抵接所述发热盘(5)。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圈(2)为一体成型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水壶通常由壶身和壶身底盖组成,是大众化结构,没有任何的结构创新,一般的,壶身和壶身底盖之间的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在内部零部件损坏时,不便于拆卸,在维修时,容易造成外壳的破损,造成电水壶的报废;有些水壶的壶身和壶身底盖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此种直接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在外力碰撞下会存在连接处变形或折断的情况,或者拆卸时连接处损坏,都会造成产品的报废,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水壶,通过简单的中间件的结构配合便于壶身和壶身底盖拆卸的同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配合的多样性,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水壶,包括:
壶身,所述壶身底部具有卡接部;
壶身底盖,置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壶身底盖具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
装饰圈,所述装饰圈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饰圈包围所述卡接部和\/或所述卡接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配合部中,一者具有扣位,另一者具有与所述扣位配合的扣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壶身底部设有多个扣位板,各所述扣位板沿所述壶身的侧壁周向分布,所述扣位板开设有所述扣位孔;
所述壶身底盖设有多个所述扣位,所述扣位为凸块,各所述凸块沿所述壶身底盖的侧壁周向分布,且所述凸块与所述扣位孔一一对应;
所述扣位板穿过所述装饰圈围成的空腔,实现所述扣位孔与所述凸块的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壶身底盖上设有多个配合板,各所述配合板沿所述壶身底盖的周向分布,且所述配合板开设有所述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圈沿其轴线方向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伸出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壶身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限位筋;
其中,所述壶身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筋配合的定位卡槽,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定位卡槽能够限制所述壶身与所述装饰圈的周向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还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支撑卡槽,所述壶身具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支撑围筋;
所述支撑围筋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卡槽内,且所述支撑围筋的轴向端部与所述支撑卡槽的底部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多个周向排布的定位筋;
所述壶身底盖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筋配合的卡槽孔,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卡槽孔用于限制所述壶身底盖与所述装饰圈之间的周向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开关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水壶还包括发热盘,所述壶身底盖上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上抵接所述发热盘。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圈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该电水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底部具有卡接部;壶身底盖,置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壶身底盖具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装饰圈,所述装饰圈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饰圈包围所述卡接部和\/或所述卡接配合部。具体的,壶身底盖和壶身之间通过装饰圈过渡连接,通过简单的中间件连接的结构配合便于壶身和壶身底盖拆卸的同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配合的多样性,安全可靠。其中,装饰圈为环形结构的设计,在壶身底盖和壶身连接的基础上,呈环形包覆在壶身底盖和壶身连接的环形缝隙处,避免连接处的外漏。装饰圈的环状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式,改变颜色或形状简单变形,从外部来看,产品更加多样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群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水壶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水壶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饰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壶身底盖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仰视图;
图7为图5中一种电水壶仰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壶身底盖与装饰圈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壶身底盖与装饰圈配合结构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标:
1-壶身;
11-支撑围筋;
12-定位卡槽;
13-扣位板;
131-扣位孔;
2-装饰圈;
21-支撑卡槽;
22-定位筋;
23-限位筋;
231-开关过孔;
24-连接板;
3-壶身底盖;
31-卡槽孔;
32-扣位;
321-配合板;
322-凸块;
4-底座;
5-发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水壶,该电水壶包括:壶身1,所述壶身1底部具有卡接部;壶身底盖3,置于所述壶身1的底部,所述壶身底盖3具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装饰圈2,所述装饰圈2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至少部分所述装饰圈2包围所述卡接部和\/或所述卡接配合部。具体的,壶身底盖3和壶身1之间通过装饰圈2过渡连接,通过简单的中间件的结构配合便于壶身1和壶身底盖3 拆卸的同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配合的多样性,安全可靠。其中,装饰圈2为环形结构的设计,在壶身底盖3和壶身1卡接的基础上,呈环形包覆在壶身底盖3和壶身1连接的环形缝隙处,避免连接处的外露。优选的,装饰圈2可以在包覆环形缝隙的基础上,遮挡住壶身底盖3的侧壁,从整体上看,壶身底盖3不外露,配合的缝隙更少,提高外观的整体性。并且,装饰圈2的环状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式,改变颜色或形状简单变形,从外部来看,产品更加多样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群体。
作为优选,装饰圈2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一体性,减少配合缝隙,整体性更好。并且进一步的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 7所示,装饰圈2沿轴线方向的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设有伸处的连接板24,连接板24朝向所述壶身1的方向延伸,连接板24上设有限位筋23;其中,所述壶身1底部设有与限位筋23配合的定位卡槽12,限位筋23与定位卡槽12能够限制壶身1与装饰圈2的周向相对转动。通过限位筋23的设计,确保装饰圈2只能朝一个方向装配,在装配前,能够很清楚的分辨装饰圈2哪端需要对应壶身1,只要保证有限位筋23的一端对应朝向壶身1方向即可,明确的区分出了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节约了装配的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限位筋23卡合在定位卡槽12内,实现装饰圈2和壶身1的初步定位,进一步的限定了装饰圈2不会相对壶身1 轴向转动,保证了定位效果。
另外,第一端部还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支撑卡槽21,壶身1具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支撑围筋11;支撑围筋11位于对应的支撑卡槽21内,且支撑围筋11的轴向端部与支撑卡槽21的底部相抵。第二端部设有多个周向排布的定位筋22;壶身底盖3上设有多个与定位筋22配合的卡槽孔31,定位筋22与卡槽孔31用于限制壶身底盖3与装饰圈2之间的周向相对转动。装配时,卡槽孔31分别对应装入到定位筋22中,实现定位配合。对于壶身1和装饰圈2,通过支撑卡槽21和支撑围筋11的配合实现装饰圈2对壶身1的支撑和定位,以将壶身1和装饰圈2连接。在壶身1与装饰圈2配合的基础上,对于装饰圈2和壶身底盖3,则通过定位筋22和卡槽孔31的配合实现壶身底盖3对壶身1的支撑和定位,以将装饰圈2和壶身底盖3 连接。对于支撑卡槽21和支撑围筋11、定位筋22和卡槽孔31的配合,各配合的数量和具体以哪种形状的结构配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达到支撑和定位效果,并且在装饰圈2的内腔,不与其他零部件干涉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卡槽孔31为在壶身底盖3侧壁向内凹陷的凹槽结构,定位筋22突出于装饰圈2,配合时,定位筋22由壶身底盖3的上方卡入凹槽内,与其过盈配合。其过盈配合主要由于在定位筋 22相对的两侧设有凸出的凸起部分,此凸起部分优选为具有弹性的弹性件,以实现两者的卡合,提高配合效果。
优选地,连接板24上设有开关过孔231。通过开关过孔231的设计,为开关电源线留出位置,便于内部电源线的伸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卡接部和卡接配合部中,一者具有扣位32,另一者具有与扣位32配合的扣位孔131。其中,壶身1底部设有多个扣位板13,各扣位板13沿壶身1的侧壁周向分布,扣位板13开设有扣位孔131;壶身底盖3设有多个扣位32,扣位32为凸块322,各凸块322沿壶身底盖3的侧壁周向分布,且凸块322与扣位孔131一一对应;扣位板13穿过装饰圈2围成的空腔,实现扣位孔131与凸块322的卡合。在装饰圈2将壶身1和壶身底盖3定位且间接连接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扣位32与扣位孔131的卡合实现壶身1与壶身底盖3的直接可拆卸式的连接,将装饰圈2夹紧在壶身1 和壶身底盖3的配合部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3、图5所示,壶身底盖3上设有多个配合板321,各配合板321沿壶身底盖3的周向分布,且配合板321开设有凸块322,卡接时,凸块322伸入扣位孔131以实现卡接部与卡接配合部的卡接。壶身底盖3 上设有支撑凸台33,支撑凸台33上抵接发热盘5,卡合前,将发热盘5以及用于支撑固定的底座4放置于壶身底盖3上的支撑凸台33上,然后进行卡合。卡合时,将装饰圈2置于壶身1和壶身底盖3之间,在利用装饰圈2 分别与壶身1和壶身底盖3配合限位的同时,凸块322伸入扣位孔131进行卡合,以实现壶身1与壶身底盖3的连接,并且将装饰圈2夹紧。扣位32与配合板321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倾斜面,倾斜面置于靠近装饰圈2的一侧。采用此种具体的扣位32与扣位孔131的配合形式,以实现较好的卡合效果,使配合板321在卡合时,具有微弹性。卡合时,扣位板13首先与倾斜面接触,沿着倾斜面,扣位板13与倾斜面的配合逐渐由间隙配合转为过盈配合,由于配合板321具有轻微的变形能力,会推动配合板321向装饰圈2轴线方向运动,最终实现扣位32卡合入扣位孔131,随之配合板321 复位,实现卡合。此方案为一种卡合方式,但不排除其他能够实现连接的方式。
作为优选,壶身1、壶身底盖3和装饰圈2均采用塑胶材料,且分别注塑成型,或者,壶身1、壶身底盖3和装饰圈2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无论是金属材料还是塑胶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其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不受材料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4180.3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44671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A47J 27/21
专利分类号:A47J27/21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017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园区世纪西街3号
发明人:周枫;廖云
第一发明人:周枫
当前权利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刚;龚敏
代理机构:1144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